你對大學是一種怎樣的認識?

拆那小哥哥


你好,首先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大學對我的感覺就是會給你很多充裕的時間,看你自己怎麼利用這個時間,如果自己有很喜歡的事情,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還能遇到很多和你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跟他們一起,甚至還能做出一些成就出來,這都是很不錯的,但如果你對你閒暇的時間沒有充分的利用,只是在追劇打遊戲的話可能就會覺得更加的盲目,對自己沒有很大的想法。還有就是在大學,你能遇到很多優秀的同學學長和老師們,他們在一些方面能給你很大的幫助,所以可以多多請教一下前輩的經驗,讓自己變得更好,還有就是大學可以可以豐富自己的技能。大學的知識也會比高中學的更加的系統全面,程度更深,也能拓寬你的視野,在大學的時候可以偶爾跑出去看看其他的風景再回來,感覺也不錯,其實大學生活無限多彩,好好讓自己在舞臺上展示一下自己。所以不管怎麼樣,在哪一個方面都需要自身素質的提升,做一個有素質的人,能力的提升也好,為人處事的方式的磨礪也好,都要講究一個會字.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十三的日記


我被大學上過,但不後悔!


杜新治


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在2020年初疫情的到來徹底打亂了我的生活。在我的印象裡大學是美好的,可以認識新的同學朋友,參加學生會鍛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我的大學是一個拜年院校,綠色做的非常的好,隨處可見鳥類和小松鼠,我愛我的大學,就像愛我的小學初中高中一樣。






獅子座小呵呵


大學,並不像高中的各個老師所說的,大學很輕鬆,很快樂(那是給學弟學妹們畫大餅,畫未來,當然也不能怪老師,學校要求升學率和重點本科率,老師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思想工作),大學屬於一個半社會半學校型的教育機構,在裡面你可以見到比高中初中以來更多種多樣的人群和現象,就好比一個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木板的高低取決於校園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外邊進來的,有裡邊出去的,木桶裡面有源源不斷的清水不斷湧入,而外面社會上充滿各種元素的水也不斷湧進來。大學裡,你可以迅速的適應即將在社會上的該去適應的東西,可以讓自己很快融入社會。也可以參加各種有趣的社團,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在出到社會之後非常重要,可以影響到你的職業規劃),當然,這取決於你是在什麼樣屬性的一所學校。大學是實現夢想最初的地方,在裡面你可以聯想,可以實踐,可以開展發展你的社交,讀好大學,還可以鞏固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這麼一位領導者告訴過我;學歷並不是說沒用,你就學歷證明了你在職位上的基礎知識是否豐富。個人並不贊同很多人所說的學歷沒用,通俗的說說這些的人一般都是學歷不夠,胸襟不夠,自信不夠,的多數一群人。總結;個人對大學是敬畏的,如果有機會,本人還是願意迴歸本母校去繼續深造。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不作他用。


那年村頭的帥小夥


,大學很輕鬆,很快樂(那是給學弟學妹們畫大餅,畫未來,當然也不能怪老師,學校要求升學率和重點本科率,老師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思想工作),大學屬於一個半社會半學校型的教育機構,在裡面你可以見到比高中初中以來更多種多樣的人群和現象,就好比一個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木板的高低取決於校園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外邊進來的,有裡邊出去的,木桶裡面有源源不斷的清水不斷湧入,而外面社會上充滿各種元素的水也不斷湧進來。大學裡,你可以迅速的適應即將在社會上的該去適應的東西,可以讓自己很快融入社會。也可以參加各種有趣的社團,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在出到社會之後非常重要,可以影響到你的職業規劃),當然,這取決於你是在什麼樣屬性的一所學校。大學是實現夢想最初的地方,在裡面你可以聯想,可以實踐,可以開展發展你的社交,讀好大學,還可以鞏固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這麼一位領導者告訴過我;學歷並不是說沒用,你就學歷證明了你在職位上的基礎知識是否豐富。個人並不贊同很多人所說的學歷沒用,通俗的說說這些的人一般都是學歷不夠,胸襟不夠,自信不夠,的多數一群人。總結;個人對大學是敬畏的,如果有機會,本人還是願意迴歸本母校去繼續深造。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不作他用。


淼三水啊


說說我的故事吧!

首先要先努力進入一個好大學,為什麼?因為一個好大學環境設施以及各方面都特別好,就這樣說吧,清華的計算機系哪怕你覺得你是最後一名,也比一個普通本一的或者專科的學生技術強的多,在這並不是所有人,因為任何人只要肯努力都有可能成功!你上一個大學只能說明你大學之前的階段還湊合,是一種優勢上的積累!

再說進入大學,第一天晚上,我就趕上了舞會,動感的阿拉伯之夜一群正值青年的同學在這裡互不認識,卻一起跳起了舞,好歡快,那也是一種高中抽離之後的放縱!再加上大學課程不是很緊密,尤其是晚上肯定是自我安排的,再加上週六日,那傢伙,空餘時間簡直不要太完美,有女友,有舍友,總有人陪你玩!但是我錯了,我以為可以釋放了,原來上大學還有好多人在努力,而我忙著談戀愛,忙著兼職掙錢!到後來才知道高中好多不如我的都考研了。在這不是說考研多麼好,尤其是一般學校,只要稍微努力還是很好考的,但是咱不是心高氣傲嘛,後來還是悲劇了!

在這,我再次強調什麼階段幹什麼階段的事,即使是大學,還是應該多積蓄力量,多規劃!厚積才能薄發


教育行業一朵花


好久不寫回答,來寫一個吧。

我也不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讀了什麼樣的大學,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規劃,所以就說說看我自己吧。

我本科上的算是一所很不錯的專業院校,考上這個學校也是付出了不少努力的。但是年輕人心不定,大部分人沉不下心學習,尤其是在國內的考試製度下,進入大學就像被壓住的彈簧突然撤了力,感覺要上天了。

大一大二的時候無腦瞎玩兒,談戀愛,逃課,等等,各種掛科重修,成績一塌糊塗,而且還發胖。

大三之後覺得玩兒的也沒什麼意思了,開始稍微用功一點的學習,但也僅限於自己感興趣的學科。

大四突然覺得學習挺重要的,並且打算出國深造。奈何之前慘淡的成績單和空空如也的大腦都讓我無比焦慮 好在什麼時候努力都不晚,所以用了一年的時間努力提高績點,學英語,做畢業設計和申請研究生的作品集,還減了肥,考了駕照。感覺找回了高考前的那種充實感,很久都沒有那種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感覺了。

目前在國外讀碩士課程,這個期間慢慢在調成自己的狀態,雖然之前那種忙碌充實的感覺很好,但是現在很嚮往從容淡定,有條不紊的狀態。

總而言之,對大學的態度就是,學校給你提供的,主要還是一個學習的環境,各種免費的教學資源,相對專注的學習氛圍,老師的指導等等,這些是離開學校以後很難再有的,所以要懂得利用這些條件。我現在就很後悔之前沒有好好學習,有些當時沒有及時吸收的知識,現在想補回來會難很多。還是要好好學習呀,個人認為,學習主要不是為了取得文聘,獲得社會的認可,而且受教育能使人變聰明,能讓人認清自己,看清這個世界。我覺得一個人懂的越多,活的越通透。

所以,大學應該是一個做學問的地方,我不否定有人認為大學是交友,積累資源,戀愛的地方,但是首先它應該是一個做學問的地方,我們讀大學,最重要的也是學習


墨騰四海



本人2005級本科學生,當初上大學之前挺迷茫的,不知道大學生活是什麼樣的,以至於到大學之後什麼都不懂,錯過了很多機會,非常可惜。所以希望這篇回答對即將上大學的學生有所幫助。(以廈門大學為例,可能和有些學校不一樣,但是都大同小異)

大學生活我想分兩個方面來說:1.大學日常生活及課程設置 2.大學生活應該怎樣過。

1.大學日常生活和課程設置

先糾正兩個觀點

(1)初中老師曾對我們說過,熬過這幾年,大學就是過神仙般的日子。這對某些人想在大學混日子的人而言可能是對的,但是對於一個希望從事 大學所學專業對應工作 的人來說,這絕對是錯的。

(2)有人說,大學時可以經常出去玩,這個觀點應該說是相對於高中比較多,但也不多,一般也只是在週末或放假才能出去,或者是平時某天課少偶爾出去,有時會和同學去校外餐廳吃吃飯。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在宿舍。一般也就是幾點一線,宿舍,部門活動和開會或做志願者,圖書館,餐廳。這些基本上佔據了週一到週五和大部分週末(因為部門活動一般在週末才能保證大家都有時間)。

大學課程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1 2節 8:00-9:40

3 4節 10:10-11:50

5 6節 2:30-4:10

7 8節 4:40-6:20

9 10 11節 7:10-9:45

大學的班級和高中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你們學院120人,入學時會分成每班60人,不是這個班一起上的課。學校比如會安排兩個老師上這門課,每班60人,是這120人自己去選自己要哪個老師教,選的老師不一樣,課的時間地點可能不一樣。學校最初分的班只是剛入學分班好管理,且通知事情方便,一般有什麼通知都是這個班的qq群通知的。

上課的時候就是看自己的課表,什麼時候有課什麼時候去教學樓(學校裡有幾個專門用來上課的樓)上,沒課的時間一般待在宿舍或有的同學去圖書館或教學樓沒人上課的教室自習。待在宿舍可能會玩遊戲、看視頻、學習、聊天等。

看看上面的課表,你算一算時間,會發現你的工作日剩餘時間其實並不多,不過不同專業的課表不同,有的專業課很少很輕鬆,但是如果選上了醫學、建築這樣的專業,課就比較多。有的還修雙學位,就是週末還要上課。你還要完成作業,所以你的課餘時間並不多。(上面課表中每天都是前面有課,後面沒課,實際上不一定是這樣的,可能12有課,34沒課,56再有課這樣跳著的)

大學上課每次課都是新課,差不多每次課講一節,只有到期中或期末有的課會有習題課,有的課有期中考試,有的沒有,期末考試一天最多考一門,課多的話可能一周天天有考試,所以那段時間叫考試周。因為講課進度很快,所以很難學的像高中那麼精,所以考試題也不會考那麼深,一般把書後習題弄懂就能應付考試了,考試周每天才考最多2個小時,所以複習時間還是很充裕的,可以找學長學姐要往年考試的卷子,做幾套就好了,還有較大幾率碰到原題,除非老師推薦,一般不需要自己再找題做,也沒有那麼多時間。

大學剛開始學校可能會通知到這到那拿東西、聽宣講會等瑣碎的事,一些生活必需品也逐漸買全,還要辦寬帶、熟悉校園等。宣講會除了講注意事項等生活問題,也可能會講關於留學的一些計劃,所以你應提早決定是否要出國,選擇要不要報名一些項目。

有的宿舍比較團結,什麼事都一起做,也有的宿舍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圈子。

剛開學會有一些學生會部門在招募,還有各個球隊招新生,還有搞一些眾籌之類的活動的,這些就看你自己的興趣選擇性參加。最好還是報幾個,以後可能會舉辦一些活動以免大學生活太單調,一般也就這個時候會大舉招募,以後想進機會就少了。

我們是基本上每門課都要留作業,一般是書後習題的,定時交上去,老師的助教會打abcd等級,這個成績按比例算入總成績,但是你只要交了,答案沒太大問題就能a,即使是完全照搬答案也是a,助教雖然每道題都看,但也不會管你。(書後習題答案有的要自己買那本答案書,有的學長學姐會發電子版的給你們)

開學時有個英語分級考試,我們學校是根據這個成績來將學生分成1234級,1級要上4個學期的英語課,2級三個,以此類推,掛科除外。儘量考好一些吧,大學英語課老師雖然大都用英文講話,但是用的詞都比較簡單,不存在聽不懂的問題。如果課多的院,每學期多出這一節課也是差很多的,如果老師再嚴格一點,就相當於多一節專業課了。而且如果英語不是很好,成績不高也會把自己整體績點往下拉,上的學期越多,拉的越多。

60分及格,不到的就是掛科,要用其他學期來重修。其實大學掛科也不是很容易,因為老師會盡量讓你不掛,能給的分都給你,因為老師的班掛科率對他自己有影響,這個空間是很大的,因此掛科的只有那種分特別低的,沒辦法。

有的老師上課會點名,有的從不點,點到沒去n(各個學校可能不一樣,我們是3次)次直接掛科,沒去也會扣期末成績,選課時那麼可以問學長學姐那個老師教的好,哪個老師不點名。

必修課是你一定要上的,選修課是給你一堆,你挑感興趣的上,4年下來要修滿一定的量。

個人認為大學教材比高中教材好很多,基本上老師講的內容書上都有,有的老師就是在照著書念,所以完全靠看書自學是完全行得通的,這是在您能完全看懂書的情況下。如果不行還是聽一聽老師的課比較好,行不行以會不會做書後習題為準。

大學老師也不是像一些人說的那樣上完課就走沒影了,如果你在他出去之前去問他,他還是很樂意為你解答的,你也可以在一次大課的中間十分鐘去問他。實在不行,他會留郵箱,你可以私信他。

上大學之前聽說大學上課不固定座位,需要搶座。當時以為比別人晚到會沒位置坐,非常憂慮。但上了大學才知道根本不需要憂慮,因為選這個老師的學生的數目會設置在比教室空位小的值上,所以晚到充其量只是坐在後排,看黑板可能會不太清楚,但聽課是沒有問題的。

有人說大學食堂很多,達到二三十個。這可能是真的,廈大如果兩個校區都算上餐廳十幾個是有的。但是你要清楚,這麼多食堂意味著學校面積大,而你經常活動的範圍是很小的一個區域,一般是幾個學院會集中活動於一個區域,所以離你近的食堂也就兩三個,而你最經常去的只有一個,最順道的那個或者最喜歡吃的那個。我們這些食堂的菜不完全相同,有的是完全不同,個人對食堂的菜還是比較滿意的。而且食堂飯菜都比外面便宜很多。

2.大學生活應該怎樣過 (大學是要來學知識和提高綜合能力的)

1)多讀書 剛到宿舍看到舍友們書架上各自擺著幾本與專業有關的書,想到自己假期浪過去了,頓時感覺壓力山大,其實他們提前讀那些書對大一影響不大,所以沒有必要感到壓力。學業上的成績和課外看的書應該沒有太大關係,但多看有關本專業的書對你以後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

不止要多讀本專業的書,其他方面感興趣的也多讀一些,我就是大學之前很少讀書,因此到了大學感覺什麼都不知道,對事物的見解低下,表達能力低下。如果沒有閱讀習慣,建議去圖書館裡,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你會發現你的看書慾望瞬間高漲,會覺得哪本都想讀,只可惜時間不夠,這樣就能踏出你的第一步,至少我是這樣的,可能會原來不喜歡的也有點想讀了。

大學期間可以多去了解了解其他專業的內容,這樣對各行各業有一定的瞭解,對以後也有好處。讀書是系統的學習,知識更加根深蒂固,雖然看知乎也能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但都是一知半解,很快就忘記了,尤其是漫無目的地刷,而有目的性地去找答案、對比總結還是有幫助的。

讀的基礎上要思考,決不能為了完成一個量而草草地過。多寫文章,寫下生活的感悟,這些你以後再翻看時會很享受。讀過的書的精華寫出來就會理解得更深一層,因為只有理解了才能寫出來,儘量寫給別人看,因為人往往喜歡糊弄自己,對自己不求精益求精,但如果是給別人看的話就會斟酌字句,將邏輯弄的更加完美以防別人的圍攻,在斟酌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許多原來沒想到的漏洞,這樣會加深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2)參加幾個學生會或社團、部門,兩三個就行,不要太多。加進去之後要積極做事,否則就相當於沒有進,在這裡,你可以學到一些技能比如寫策劃、推廣微信平臺等。如果你想進宣傳部,可能你要先學會ps或者做視頻,這兩個在大學投部門簡歷時是很吃香的,也有的部門你進去後會給你培訓這些。

你參加了幾個部門,任什麼職務,會哪些技能,這些至少在大學裡投簡歷時都是可以給你添彩的,大學中你以後會有很多投簡歷的時候,為了增加被錄用的概率,這方面還是多學一些比較好,簡歷上一般會有技能和工作經歷這兩欄,總不能什麼都不填吧。

參加學生會要面試,不要懼怕,反而要抱著這樣的心:就算我不想進也去面試一下,多面試為以後工作面試做準備,不能一味逃避。有的同學那段時間忙完這個面試忙那個,這是非常有心的同學,反正面試也沒人認識你,在這裡失敗總比在職場失敗好。

在大一下學期要換屆,即你們有機會成為部長,報名競選,其實很容易就當上了,因為競選的人很少,有很多想退出的,也有很多不敢的。當上部長之後你會得到更好的鍛鍊。

列幾個基本部門的職能吧 (只列舉了想到的,嚴重不全)

(1)外聯部——打電話聯繫人,拉贊助等跟人打交道的,比較鍛鍊人,不要不敢參加,邁出第一步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很簡單,有很多就是套話,記住了跟誰都這麼問。

(2)宣傳部——技術活,設計海報、宣傳單、推廣微信等幫一些合作的單位宣傳

(3)體育中心——組織學校的一些體育比賽,有時要在現場觀看,聽說很費時間

(4)自律中心——衛生檢查,組織和宿舍有關的活動,事比較少

(5)青年志願者協會——為活動招募志願者,記錄管理工時。

注:我們學校沒有一定量的工時是評不了獎學金的,所以很多學生週末的很多時間都獻在志願者上了。當志願者要報名,經過篩選(內部篩選,不用面試),之後有的要培訓一下就上崗。多參加培訓還是有好處的。志願者就是參與一些活動,幫幫忙,比如整理失物招領裡的失物、把亂停的自行車整理整齊、還有新生到校時的搭帳篷迎新這類的。

社團大部分是興趣社團,也有一些公益社團,這種和部門要做的事差不多,但有很多會有工時,而且是內部人員給你,會翻倍,所以在這種社團裡是不愁工時的,如果參加暑期支教的話,每天都會有8個工時,去一週就56個了,這是別人一學期辛辛苦苦都賺不到的。

其實部門和社團的事都很少,一學期就一兩件大事,小事可參加可不參加,只會佔用你一點點的時間,完全不衝擊學業,就算趕在一起了,可以練練抗壓能力,其實多少任務你都終究能完成,以後工作初期可能也會有很多工作壓力,現在適應一下也沒什麼壞處。

3)練習盲打,這是個看起來高大上,實則非常容易學的技能,堅持不到一個月保證練成。因為以後會經常要打字,比如寫論文(有很多水課的期末考核就是寫論文,幾千字,但不要求水平,不跑題寫出來就行,其實很簡單,應該說比卷子簡單),打得快能節省不少時間。

具體方法是:先查各個手指控制哪些鍵,之後按26個字母順序打,很多遍之後,試著不看鍵盤練。之後你可以下一個打字軟件或打一些自己想打的文章,每天中午打一個小時,總體不到一個月就完全可以盲打了。練習打字時先看著鍵盤打很多之後,手指就會自己形成肌肉記憶,不看鍵盤時就會自己移動,此時不要用大腦控制手,因為這樣反而會更慢,就讓手自己移動,有時會打錯,單刪了就好,越練就會越不錯了,不用刻意保證正確。這是本人自己練習的方法,你也可以去找更科學的訓練方法。

這裡要提一種思想,就是凡事先打下基礎,無論是否深挖,都是非常有利的。比如還不會盲打的時候,記住了手指的擺位,之後每次打字都按照這個規範的姿勢來打,可能最開始打字比較慢,但是每次打字都不自覺地朝目標走進了一步。即使你不專門花時間練,久了就會越來越快,最後自然就能盲打。而沒有章法地打字,速度永遠是那樣,打多少都不會有進步。這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樣,花少量時間把一個領域的基礎框架掌握了,之後的每一次接觸都是在向這個框架中添枝加葉;而沒有建立框架的人接觸的知識都孤零零地懸掛在那裡,不久就全忘了。我想這是厲害的人可以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厲害的一個原因。

4)成績要好(尤其是專業課,非常重要),尤其是大一,以後也要保持,因為大一下學期可能會推出一些人才培養方案,加進那個團體會得到特殊培養。想被選進去,成績要名列前茅,而且成績還涉及到大一下分專業和以後的保研等。不要以為大學成績過了就行,依然要拼到前面,否則等機會來了的時候,你後悔已經晚了,本人親身經歷,深有體會。

5)好好學英語,即使你不出國。因為現在很多好的資料都是外國的,而且中國也在與國際接軌,英語格外重要。要是你真的認為學英語真是太難了,那你就爭取把單詞背好,聽力和口語實在搞不定的話先放一放,先保證讀英語文章沒問題。關於學英語的知乎上有很多好回答確實不錯,可以借鑑。

6)多交朋友,包括本院、外院、學長、學弟。你一般是在上課的時候認識本院學生,在部門、志願者的時候也可以,還可以認識學長。在社團或校級學生會里可以認識外院學生。跟老師搞好關係也是很重要的,課下去問問題、在office hour多去找老師討論等方式。因為以後可能真的會有機會需要老師幫忙的,比如有些活動要找指導老師、申請項目需要推薦信等。這時找的老師如果不認識你,雖然很多時候他也會幫你,但是就沒有認識的那麼方便。

7)鍛鍊身體也很重要,你一定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應付將來工作的艱辛,這應該不用多說。

最後一句忠告,當你步入社會,會面臨各種壓力,你將很難再靜下心來學習了,所以好好把握好大學的時光,儘早進入狀態,以免以後後悔。想一想,有多少人後悔過沒有好好學習,有多少人後悔年輕時沒有好好浪,對比一下人數就知道你該選擇哪一條路。


先談一談自行車的事。

剛剛到大學可能覺得大學更大了,自行車是必備之物,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買一輛再說,答主當時就是這樣,剛來大學沒幾天就和舍友們每人買了一輛,但是後來才發現沒必要。我們走路從宿舍到教學樓只要10分鐘,所以騎車加上解鎖上鎖的時間,真的不快多少。

所以如果不是校園非常大,或者有時候必須騎車去什麼比較遠的地方,建議不要買自行車,因為買了可能一直放在那裡基本不騎。一般去上課下課都是要跟同學一起去吃飯或者回宿舍的,如果大部分人沒有自行車,你的自行車也要推行。

下面說一說如果真的要買怎麼買。

寧可買二手好的,不要買一手差的!!!

答主最開始買的是一輛350元的變速車,很快變速器就用不了了,接下來騎車無比費力,實在不堪回首……而且經常出故障,比如輪胎爆了,修一次50,小毛病幾次下來都趕上再買一輛了。

如果想買便宜的,建議不要買變速的,應該還可以。

第二年我買了一輛600的樣品車,就是放在店裡讓人試騎的,網上賣1000左右,店主保養的非常好,騎起來很舒服,一年了,一點毛病都沒有。

如果買一手的新車,有時千元以上的比較好的車,光鮮亮麗,容易被人偷,我有一個同學就是這樣,買了沒幾天,就被偷了。所以如果是那種非常愛車的,非要買這麼好的,還是注意停到監控攝像下面,晚上拉回宿舍吧。

下面說一說大二一年學習方面的感受(可能不對所有人都適合,認為扯淡的就跳過)

到了大二才知道大一根本不算累,大三估計會更累。到了期末考試,基本上是每一科只有一天的時間複習,每一科都是一本像《三國演義》那麼厚的書,難度也比較大(因為內容太多),真是壓力山大。對我來說,每一門的重要的考試,壓力都能和高考媲美,甚至猶有過之,因為這些成績不像高中的期中期末,而是會決定你將來的人生走向。所以我這學期基本上所有業餘時間都在圖書館度過,也就是除了上課、學生會和社團等活動,都在學習或者看書,除了課程要求還會自學一些軟件。每天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回宿舍,中午也不休息。這學期手機也不怎麼看了,知乎裡的知識太過零碎,我也不太會去首頁裡刷,而是去查找自己想知道的。(只是打一個預防針,讓和我處於類似處境的同學做好心理準備,與諸君共勉吧!)(我的生活可能有點偏極端,可能大部分人沒有辦法達到這種程度,所以請當做我的自白,沒有讓所有人都這麼做的意思,希望少噴!)

到了大二,大家都開始準備是要保研還是出國。想要出國的不像想保研的那麼看中學習成績,但是也不能落下;想出國的話,雅思託福可能大一就要開始準備,這樣不會錯過一些本科的出國機會或者交流機會。

想保研的就會刷成績,到了大二,分數普遍比大一高,很多課程都能滿績(90分以上),所以競爭更加激烈,不容得有一絲疏忽,這也是更讓人緊張的一個原因。考試卷子裡的題目是往年原題的現象更加嚴重,所以做往年試卷是很重要的。現在大類招生,如果想保研,最好選專業的時候,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選專業時,可能會遇到是選偏理論型的還是偏應用型的的問題,在上大學之前,由於我不想搞理論研究,於是比較排斥偏理論型的專業,但是大學兩年內,經老師的耳濡目染,我才知道,本科選擇理論型的更好。因為本科理論學好了,應用可以留到研究生時就趕趟,而如果本科就偏向應用,沒有打好理論的基礎,將來的選擇方向就會偏窄。

舉一個例子,經濟學院分專業時,金融學專業是最熱門的,要求名次也最高,其他專業的門檻不明顯。當時我的分數可以進入金融,但是一定會墊底,糾結之下,我選的是統計專業。因為墊底意味著將來獎學金沒有你,保研名額沒有你,出國也面臨較大困難,只能選擇艱苦的考研之路。於是我選擇到統計來當“雞頭”,現在我很慶幸我當時的選擇。

金融屬於偏應用型,統計屬於理論型。經濟領域對數學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有的證券公司招人時,甚至不要有經濟學背景的,而要有數學或統計學背景的人才。而且在將來選擇研究生方向時,本科是金融專業的,基本上讀研也要走這個方向,而統計學專業的學生,讀統計也行,讀金融也很受歡迎,經濟類的院校對數學院的學生也是比較歡迎的。本科課程其實統計和金融差不太多,必修課只有少數課不一樣,但是就是這部分課程,我們學的是更深的數學,他們學的是金融投資的專業知識,他們的課程我們以後想補是很容易的,但是數學這種課程有老師引導是很重要的。還有一個差別是院系選修課,他們提供的也是金融投資方向的,而我們是數據分析的課程,這樣一來這個本科學下來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學校一般都有暑期社會實踐,這需要你提前組隊,否則等到快報名的時候再組可能拉不到厲害的人,有的提前一學期就開始組了。組好隊要想好調研的課題,還要找指導老師,可以從上過自己課的老師裡找,給他發郵箱約一下。實在想不到課題可以問問老師有沒有課題,老師建議還是很好的。然後就是提交策劃,暑假八九個人找個時間去某個省市調查,比如當地的民生狀況,教育狀況等),發放問卷或者走訪政府企業。


小神算阿門


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現代的大學通常包括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下設不同學院及學系,以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

大學作為一種服務機構與教育研究中心,主要功能是開展教學活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提供強且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促進改革創新,推進文化傳承創新。

大學精神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大學精神往往內化為大學的操守與觀念,外化為培養人的實踐與大學的社會貢獻。長期形成的大學精神不會因歲月流逝而褪色,相反,時間越久,就越根深柢固、底蘊豐厚。

東亞大學的源頭在春秋戰國時期。“行修言道,禮之質也。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道”的產生標誌著中國精神的起源,也是東亞大學精神的起源。《大學》開篇裡:“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士志於道”,是東亞大學精神的千年根基,是東亞大學精神萬變中的不變;自主與他主,是東亞大學精神興衰、顯隱的主要根源;明道、變道、弘道,是東亞大學精神發展的走向。在中國曆代大學中,“士”是個關鍵概念。“士志於道”即“士”追求“道”。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多樣性的“士”,通過“士各有志”的多樣性的“志”共同指向外在一致而內在多樣性的“道”。這便是東亞古代大學精神的基本原理。

在西方歷史上,德國哲學家康德首次提出了近代理性化大學理念,他在《學部衝突》一書中表明:“大學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它的品性是獨立追求真理和學術自由。”,為現代大學的科學探索與人文理性的結合奠定了基礎。洪堡的大學理念實際上是康德大學理念的實踐,洪堡大學創建了現代大學制度,確立了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兩大職能,並把科研看作是大學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現代大學精神的一個來源,即把自由地探求未知和養成人們探求未知的習慣作為大學的生活方式。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是現代大學制度的兩塊基石,它們解決了大學和公權力、大學和教授之間的關係。現代大學制度的實質是排斥不法干預,鼓勵教授與學生在法律許可範圍內自由、自主、自律地追求真理與探究學術,以形成大大小小的自治體。19世紀,英國國教會牛津運動領導人約翰·亨利·紐曼在《大學的理念》一書中提出了通識教育和智育是大學之本質的理念。20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賈斯珀,首次提出了比較系統的、以存在哲學為基礎的大學理念,其最突顯之處在於強調大學應實現人的精神全面發展的整體性。二戰後的美國在大學理念上頗有建樹,雖聲調不一,但總體上是力求實現人的發展,其指導思想是現代人文主義。


自由學英語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ab4047fbd1f4dfcb4420d1443e02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