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顱腦損傷!3000米海拔72小時生死營救

文圖|劉偉、晏良

海拔3000米的茫茫雪原

戰士顱腦損傷情況危急

傷情就是命令

一場軍地聯合營救迅疾展開

一起來看——

戰士顱腦損傷!3000米海拔72小時生死營救

傷情就是命令

3月16日上午9點,駐地部隊向陸軍第956醫院打來求助電話,稱西藏波密一名戰士訓練中意外受傷,後背著地,當即昏迷不醒……

因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無腦外相關專業醫師,需緊急後送進行救治。

戰士顱腦損傷!3000米海拔72小時生死營救


傷情就是命令!該院立即啟動應急救治預案,專家列陣待診。

考慮到後送距離遙遠、路途險峻、風險係數高,該院對接西藏波密縣人民醫院收治傷員,遠程指導完成CT影像初步檢查、進行前期救治處理。

2


“快點,快點,再快點!”

專家帶隊勇闖天路

同時,他們選派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醫學博士魏林節主任迅即啟程前接。

魏林節打起十二分精神,立即收拾器材登車,向波密疾馳。

受春季雨雪影響,海拔5000多米的色季拉雪山不時有塌方、泥石流等事故發生,山重水複,魏林節和隨行人員一路除障闖關,不敢鬆懈。

戰士顱腦損傷!3000米海拔72小時生死營救


途中,魏林節視頻連線波密縣人民醫院,與醫護人員進行實時溝通,詳細瞭解前期影像檢查結果,結合查體症狀,初步判斷為顱腦損傷,並專業指導基礎用藥。

“快點,快點,再快點!”魏林節等人勇闖天路,曉行晚至。下車後,他們抓緊進行傷員評估處置,吸氧,心電監護,持續靜脈用藥……將傷員平穩轉移救護車後,他們又即刻後送返程。

3


翻越雪海雲天安全後送

經過搶救傷員轉危為安

疾馳峭壁險彎,穿梭雲霧雨雪,後送人員在力求平穩的同時,爭分奪秒前行。

但當翻越雪海雲天時,氣壓降低,傷員血氧飽和度下降,出現險情。魏林節對症施策,立即調整呼吸機呼吸模式,加大供氧濃度,繼續保持靜脈輸液,實時監測。

戰士顱腦損傷!3000米海拔72小時生死營救


當救護車安全抵達956醫院時,早已做好準備的醫護人員立即將傷員轉入急救室。經過專家搶救,傷員轉危為安,終於甦醒過來。

“軍地聯合營救,冒險後送接治,為搶救傷員贏得寶貴時間。”院長張宇說,他們將與地方醫院繼續協作,資源互享,打造綠色急救通道,為官兵提供更優質的醫療保障。

據悉,前不久,該院還協同某陸航旅打造空中急救通道,成功救治受傷的墨脫邊防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