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一個是認定的轉世靈童,卻尋覓著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之法;一個是註定的廟堂權臣,卻常有遠離高門廣廈,心繫山澤魚鳥之思。


兩個難逃命運的人,懷揣著同一種淡泊離世的深情。在一生的尋覓與傷懷中,留給我們一篇篇絕世情話。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倉央嘉措《十戒詩》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

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裡憶平生。

——納蘭容若《浣溪沙》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那一世》《長相思》是兩位詩人的成名作品,可惜的是,兩位身負絕世天才的少年,一個止於30歲,一個止於26歲,一個站在了詞的巔峰,一個站在了詩的巔峰,如果他們的生命可以再稍微延長一些,那麼就有可能產生交集,可惜的是,納蘭容若沒能等上倉央嘉措,納蘭死後兩年,活佛出世。


那一天,我閉目在香霧經殿中,

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那一世》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容若《長相思》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倉央嘉措《見或不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容若《木蘭詞》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最美的情郎》


迴廊一寸相思地,

落月成孤倚。


背燈和月就花陰,

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納蘭容若《虞美人》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

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

任你一一告別。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倉央嘉措《地空》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容若《浣溪沙》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


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

不辭冰雪為卿熱。

——納蘭容若《蝶戀花》


李煜與李清照,一為亡國之君,一為曠代才女,卻同為婉約派,同是詞史上的一流大家,兩人有著許多的共同之處。古人云:“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二李並稱,極受推崇。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李清照繼承了晚唐五代以來婉約派的傳統手法,在詞中所體現的感情是真實的。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


《如夢令》中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另一首: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後期的詞則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情調,從而表達了她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

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寰霜鬢

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全詞流露出對國家變故、昔樂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李煜的詞前後期風格不同,前期香豔,後期哀婉,然而這兩種風格——任縱與純真是同出於一源的。李煜寫得最好的詞,還是在他後期當了俘虜以後。


如他的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李煜的真情吐露:感懷故國,悲憤已極。追憶往事,痛不欲生,滿腔恨血,噴薄而出。一個自問,“吐露心中萬斛愁恨,令人不可卒讀。通首一氣盤旋,曲折迴盪,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這簡直是血淚之歌。


又如《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這首詞幾成後主絕筆,語意慘然。五更夢迴,寒雨潺潺,其境之黯淡淒涼可知。尤其是末兩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緊承上文,說出了自已不久於人世之意,水流盡矣,花落盡矣,春歸去矣,人將亡矣。把四種了語,併合一處作結,肝腸斷絕,遺恨千古。


李清照和李煜都是文學史上著名的婉約派詞人,他們前期詞多寫閨情和宮廷而香豔,後期詞多寫亡國而悲哀。相似的生活軌跡,使兩人的詞在風格上有不少相同之處,但由於他們所處的時代和個人生活及感受的不同,他們詞的風格又同中有異。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首先,李清照在理論上確立了詞體的獨特地位,提出了詞“別是一家”之說。她的《詞論》使她的詞在宋代能獨樹一幟,自成一家。這是李煜所不能及的。


但李煜詞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真”。他的後期詞寫了亡國之痛,血淚至情;前期詞寫宮庭享樂生活的感受,對自己的沉迷與陶醉,也不加掩飾。


如《玉樓春》: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李清照和李煜被後人稱為詞壇“二李”,堪稱為我國詞學史上雙子星座。清初學者沈謙《填詞雜說》雲:“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這是對他們的美譽,也是對他們詞風格的最恰當的評價。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寫著世間最美的詩!


《倉央嘉措+納蘭容若+李清照+李煜》

解讀人物詩詞故事

探尋被歷史塵封的過往

感受詩人之命 詞人之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