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业亏掉的人有多少?

楼上成哥


做农业:买种苗、化肥、农药、农机等资金少不了,土地是自己家承包或者流转的,天天肯定要去地里看着,人工要不是自己和家人亲自下地要不就请人做。

开店办厂:进货周转流水等资金,租买店面、办公场所、工厂需要的土地,时间就更不用说了,当老板后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人工的话,和做农业一样要不自己挑大梁,要不就到市面上招人。

同样遭受技术、金融、政策、气候、市场等各种风险:

做农业:技术不到位的话,别说卖出价钱,可能都会颗粒无收;扩大种养规模时的贷款迟迟批不下来,土地确权或者农业补贴配套措施不到位,极端天气如旱涝雨雪风霜造成的减产绝收,农产品市价的暴涨暴跌等。

开店办厂:产品的技术影响售价和销量,资金流动性太差就容易倒闭,环保政策导致的成本上升或者停产,极端天气同样影响物流和上工,市场的波动性也不比农产品低。

同样面临大量同行同业甚至不同行不同业竞争:

做农业:从收购起与同地区种养农户竞争,到市场端和不同地区品牌的同样农产品竞争,而且还和不同种的农产品竞争,比如你是种西瓜的,但是今年哈密瓜丰收导致价格非常低,消费者就更愿意买哈密瓜而不是西瓜。

开店办厂:如果说农产品的个人喜好倾向比较固定的话,商品类更要靠宣传和品牌建设来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且农产品很多是必需品,但商品不一定,同类商品的竞争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在我看来,做农业亏损不可怕,怕的是把亏损的锅让农业来背,觉得因为农业特殊自己才会亏。

就像毛主席说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

农业也是如此,想要赚钱,和其他领域的创业一样,要管理和把握好上面三点(投入、风险、竞争),不断学习反思总结,去最大化投入,去最小化风险,去赢得竞争。

2014年一个老乡,也是非常成功的老板邀我出来创业,进军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生态农业或者说有机农业,而且据说他们兄弟已经走遍全国了解了很多产业或行业的信息,加上财大气粗,想来此事运筹帷幄之中,成功(上市)不过手到擒来,只待时日。

特别注意:上市是老大的目标,他创始和参与了几个公司的上市!这个是最吸引人吧。

不然的话,这个团队就不算奢华:

董事长,资深创业,创始和参与了几个公司的上市;

顾问,知名投行专家,至少5家上市公司的合伙人;

总经理,华为出身,超级企业的管理范本;

专家,国家省级农业专家,三标评定专家,农产品检测专家;

说来我才是打酱油的,是个记者,但也算是知名的了。

老板就是老板,求快就直接接手了一个农庄,反正第一去看就是简陋丶地大丶草多。刚一接手,玉米出场,我本来是做品牌策划的副总经理,此时慌乱上阵干起了玉米零售,而且非得告诉别人是生态有机的,到原单位去推广,到小区去销售,产品反馈尚且不错。

其实,我们去社区零售丶开了连锁专卖店丶釆取会员制丶开通电商,当时可能用上的业态都尝试了一下,但是效果没有老板想像的好,我也逐渐退出。

有几个问题:

1丶对产业了解不够深入,凭其他行业经验或一知半解,对企业发展缺乏规划,有梦想没有实现梦想的方略;

2丶对投入预估不足,农业的现金流周期和产品低价值,无法支撑企业短期周转,公司在此方面预期不足;

3丶对人才的重视不够,以为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不会有什么差别,只要移植就行了。

4、对需求和痛点的分析缺乏细致研究,有大趋势认知而无市场细分意识,强干蛮上。

我的真实经历,12年9月10号洪水将堰坎冲毁,村里当时将堰塘承包出来将承包费用来修堰坎,当年修好当年就漏一直2016年才基本堵到漏2012年到2016年基本就不能蓄水根本无法养殖,但到今天堰坎还是原样全部开裂,排水水泥管从放下去就全部破裂随时都会垮塌,向村里反映根本就不理,干涸4年合同也不顺延村里鸟都不鸟你。还有就是电力,养鱼增氧是关关键开一台1.5千瓦的电机电压只有170伏左右,一个夏季就烧毁8台设备(其中暴气式增氧机3台,罗茨风机2台,旋涡风机2台,自动测氧仪1台)到现在调备还烂在那里,养了一年就亏了26万。想投资农业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基础设施,和村委的合同一定要把责任划分清楚不然吃亏的是自己,还有就是基础设施比如电力,道路,水利等。


农村猪仔


今天有闲说说我的经历,农业成败有特性也有共性,它的坑其实也是创业者的坑,因为表象都是一致的。

2014年一个老乡,也是非常成功的老板邀我出来创业,进军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生态农业或者说有机农业,而且据说他们兄弟已经走遍全国了解了很多产业或行业的信息,加上财大气粗,想来此事运筹帷幄之中,成功(上市)不过手到擒来,只待时日。

特别注意:上市是老大的目标,他创始和参与了几个公司的上市!这个是最吸引人吧。

不然的话,这个团队就不算奢华:

董事长,资深创业,创始和参与了几个公司的上市;

顾问,知名投行专家,至少5家上市公司的合伙人;

总经理,华为出身,超级企业的管理范本;

专家,国家省级农业专家,三标评定专家,农产品检测专家;

说来我才是打酱油的,是个记者,但也算是知名的了。

老板就是老板,求快就直接接手了一个农庄,反正第一去看就是简陋丶地大丶草多。刚一接手,玉米出场,我本来是做品牌策划的副总经理,此时慌乱上阵干起了玉米零售,而且非得告诉别人是生态有机的,到原单位去推广,到小区去销售,产品反馈尚且不错。

其实,我们去社区零售丶开了连锁专卖店丶釆取会员制丶开通电商,当时可能用上的业态都尝试了一下,但是效果没有老板想像的好,我也逐渐退出。

有几个问题:

1丶对产业了解不够深入,凭其他行业经验或一知半解,对企业发展缺乏规划,有梦想没有实现梦想的方略;

2丶对投入预估不足,农业的现金流周期和产品低价值,无法支撑企业短期周转,公司在此方面预期不足;

3丶对人才的重视不够,以为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不会有什么差别,只要移植就行了。

4、对需求和痛点的分析缺乏细致研究,有大趋势认知而无市场细分意识,强干蛮上。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现在这个社会创业真的不容易,本人曾经和朋友一起创业过,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

我们家乡主要是种植苹果,所以考虑到本地的特色,就在某电商平台卖苹果,前期的时候因为在网上卖过衣服,慢慢发现竞争太大了,并且对于我们没钱的小卖家来说太难了,水太深,所以后来转行卖苹果。

记得准备在网上卖苹果的时候大约是9月份左右,那个时候早熟的苹果正好上市,所以我们准备了所用的包装箱子,防摔的气柱,胶带,电子秤等等所有用到的。因为一开始考虑资金问题,所以就我和我朋友俩人承包了所有的活,我主要负责网上看店,我朋友主要负责弄苹果。

一开始为了打开市场,让很多人品尝到我们家乡的苹果,做了很多优惠活动,比如免费试吃,买一送一等等活动,效果还可以,后来我们准备做一场活动,但是正好当年的苹果价格偏高,我们村这边的苹果基本都卖完了,所以收不到苹果,决定去别的乡镇收一些,结果被人坑了,我朋友找好货车区别的城镇收苹果,因为都是他自己来在操作,包括苹果质量检查,重量以及外观有点马虎,收回来之后很多品种的苹果根本不是我们要的那一种,甚至很多根本不熟的苹果,吃起来也不好吃!

没办法先做活动发一批看看效果,结果因为价格很低,销量大增,我朋友找了几个村民帮助装箱发货,很多收到之后差评泛滥!后续还有很多苹果没有发的直接卖给收次果的了!合计算下来赔了不少钱!

自那之后我们慢慢运营了几个月,但是后续店铺因为差评太多,售后问题也很多,很多收到苹果不是摔坏了就是烂掉了,这种的只能赔偿!核算下来一箱子苹果还不如线下卖赚钱!

后来我和朋友合计合计就把店铺关掉了!创业失败告终!只能老老实实上班去了!


豆豆巴巴


我的朋友就租了2百多亩地,只种玉米和小麦,每亩地租金要给人家8百多,租了Z年了也没赚钱,弄的自己天天在地里忙,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看着真是不容易,说有补贴但因不成方连片也拿不到补贴,去玉米小麦都减产价格还低也没赚钱,今年退了一百多亩,现在还种着1百多亩,不知道明年还种不种


王老五在农村


我周围有许多朋友都是农业大户,现在有政府扶持资金的投资规模比较大,走旅游的一块的,有些活着。农业真生产的,去年人工工资上到20%,今年又上涨了20%,涨了40%的员工工资加上消及的员土态度让农业大户举步维艰。

而农产品的价格去年比前年下降了40%,这几年来讲有六年时间只有两年上涨,其他的都比较低,在上涨那两年是有利润的,其他四年的话基本上持平。基本6年没有回本的迹象。现在已经投入了200多万,想转手也转不出去,陷入泥谭


修行的驴子


我的真实经历,12年9月10号洪水将堰坎冲毁,村里当时将堰塘承包出来将承包费用来修堰坎,当年修好当年就漏一直2016年才基本堵到漏2012年到2016年基本就不能蓄水根本无法养殖,但到今天堰坎还是原样全部开裂,排水水泥管从放下去就全部破裂随时都会垮塌,向村里反映根本就不理,干涸4年合同也不顺延村里鸟都不鸟你。还有就是电力,养鱼增氧是关关键开一台1.5千瓦的电机电压只有170伏左右,一个夏季就烧毁8台设备(其中暴气式增氧机3台,罗茨风机2台,旋涡风机2台,自动测氧仪1台)到现在调备还烂在那里,养了一年就亏了26万。想投资农业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基础设施,和村委的合同一定要把责任划分清楚不然吃亏的是自己,还有就是基础设施比如电力,道路,水利等。





看法说法想法


回家创业已经五年了,一年赚两年平本,两年亏,这就是我的现状,为什么呢?总结这几年的经验:

第一,刚刚开始做越大,一般也是死得越快;

第二,全部是请人,基本也是死得比较快;

第三,自己没有技术的,也是死得比较快;

第四,不了解市场的、盲目进去的,也是死比较快;

第五,不分析产品特点特色的,以及市场规律,也是死比较快;

第六,自己本身没有一定销售基础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也是受限制的;

所以这六点必须要注意事项。

那么,做农业是不是全部都是没有人能赚到钱呢,也不是,有一下方法:

第一,回家做农业,刚刚开始可以不要太大规模,种植类,30--50亩这样比较合适,好的一年赚三五十万,亏也不会很多,自己请工人也不是很多,自己也能做一点。

第二,养殖类,可以刚刚开始加入养殖公司,比如公司猪,公司鸭,公司鸡等等,这样虽然赚的钱不多,但是比打一份工还要强。公司提供种苗,技术,饲料,慢慢可以学习经验!中间也可以不从公司买入饲料,因为公司提供饲料比市场贵15快左右,说这里大家知道怎么做了。

第三,农业补贴,现在只要做农业,有一定规模,都有补助!

第四,做农业,很多必须是自己亲历亲为,自己做不了,也要在现场,才能及时处理和解决突发应急的事情!

总之,做农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这些希望能帮到您。也喜欢大家来吐槽!







乡野罗哥


作为农业公司,浅谈自己认知:

1、农业是基础行业,关系国家安全、民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个真正发达国家,农业发达是最基本标志,但对于中国目前而言,做农业的公司、合作社等组织亏多赚少,这是基本结论,没有任何疑问。

2、中国农业的根本突破难点在于土地制度,它直接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就像当下阶段,农村的生产关系根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更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3、农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缺少先进技术,再加上效能低,成本高,导致利润低、价值低,与此同时,社会成本急剧增加(人工、物流、生活、包装、肥料等等),举个简单例子,花1000元,卖1200元,这是农业的现状,相比较而言,美国是花100元得到1200元产值,欧美比如以色列、荷兰,是花1500元得到7000元产值,而日本是花1000元得5000元产值,与农业发达国家的区别就是,人家要么成本低,要么是价值高,而我们都不具备!

4、从实践中我以我公司案例说明农业利润之南

我公司做贝贝南瓜种植销售一体化,我给各位列一下成本:土地成本+人工+肥料+技术+各种其它,一亩地的成本大约在5000元-7000元,成熟采摘拉回仓库之后,又会涉及到物流、装卸、仓储、损耗、管理、包装、分拣等费用,我算了一下,按照我的南瓜亩产量计算,至少增加1.5元成本,合计算下来,产品在卖出之前,已经达到了3元,我应该卖多少价钱才会有利润,作为公司,公司的员工工资、社保、福利、日常费用、各种税,包括快递等等费用,目前29.9元6斤,看似好像挣钱,事实上,农产品必须靠量,否则利润太低。

5、不过我认为大家不要气馁,农业的机会就要来了,真正的远期投资已经越来越多,那些追求短利、谋求补贴等投机性投资越来越少,国家的发展,未来30年,只能靠农业,一是因为农业安全提上重要日程,二是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空间大,三是市场需求力提升,四是农村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逼迫农业发展

6、正所谓问题即是机会,接下来的时间就看我们能否趁势,抓住机会!





瓜鲜生


我们公司在广西大明山八角林下种植金花茶……这些年来,我们无偿送苗给村民种,避开了地租,请人难的问题。五年时间,种植了两千多亩。我们不施肥,不喷农药,同时做生物防治……一切的措施都是为了打造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至于有人说做农业亏本,主要:土地成本,人工成本,产品质量,销售都是关健……这些问题解决了,相信做农业有前途……






广西大明山土货


我说我曾经参与过的农业亏损项目吧。

1,湖南益阳周立波故居生态农场水果玉米。

2,沾溪秋葵种植与香油苔基地。

3,洋泉湾风景区与龙虾养殖基地。

1.周立波故居是湖南益阳山乡巨变第一村,故居位于益阳市区旁,当时主要种植水果玉米与西瓜等,在湖南省农科院毕业的研究生带领下生产,结果是土地为青板田田地板结,土层含水量过高,导致种植玉米商品率低下,西瓜口感差。分批次成熟过多,现场采摘销售又跟不上,亏损出局。还有土地纠纷,不厌其烦。

2,秋葵与香油苔种植项目,为增加土地利用率。上半年种植秋葵,秋葵进入非产期,采摘过后,分级选别。每日需送到长沙马王堆销售,人累钱也没挣到。冬季种植农科院香油苔,说是亩产千斤,口感好。实是口感特好,一桌客最高点此一个菜八次,销售批发价在三块到四块之间但问题是种植二年产量一直上不来,亩产在二百斤左右。丰产期在春节过后市场上什么菜苔都有,导致低价抢市场。收菜籽要过五月与其它种植产品时期相冲突。

3.风景区与龙虾养殖基地项目,此项目为资江河中一平坦四百多亩长约一公里沙洲为中心开发的项目。有游船码头,餐饮,水上乐园,寺院,湖南农特产品等项目。后期收购了近五百亩龙虾养殖基地,但因为在资江河道水电站在洪水期只能按防汛办按排放水,每次损失都是百多万。

以上项目说多了都泪,农业不易。一生尽毁,现改玩外汇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