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文丨沐童

第一次读余华先生的书籍是《活着》,渐渐的开始喜欢上看余华先生的其他书籍,近期看到这《在细雨中呐喊》,这是余华先生的一部短篇叙事型小说。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这句经典语句便来于此,书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孙光林的回忆,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欢乐和苦痛,同时中间夹杂着不同的人物描写,无论是对于被人唾弃的寡妇,还是对于受人尊敬的医生都有着细腻的描写。

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都把每个人物的特点都描写的异常细腻,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同时,余华先生的文字,具有很强的人文特色。不拘泥于世人的看法,对事件的描述,通俗易懂,但是又耐人寻味。这部小说不仅仅描述了孙家的欢乐和痛苦,几乎描述了南门家家户户的欢乐与痛苦。

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最大的哀伤-源自家人的鄙夷

故事的开始源于孙光林对过去的回忆,孙光林出身于一个农村家庭,在6岁的时候就被送给了别人,原本这可能是孙光林幸福的开始,但是由于养父王立强的死亡,一切的故事又回到了那个南门。

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将所有的不幸都归于爷爷和孙光林的身上,爷爷去世后,那一切似乎是都最终归结到了孙光林身上。在6岁之前孙光林是和这个家重叠在一起的,中间空白的5年差点让人渐渐淡忘,但是命运的捉弄让他又和这个家庭绑在了一起。大家都认为他是不幸和卑鄙的代名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村子的鄙夷,让孙光林无比的无奈!

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对于小说中的孙光林,出身于一个这样的家庭无疑是不幸的。父亲孙广才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对待自己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大哥孙光平,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平平淡淡。小弟孙光明,并不像他的名字一样,更是早早的就走向了死亡。对于孙光平来说,可能最大的哀伤还是家人对他那永远鄙夷的的态度。从文章反观社会,是否我们也会找到许多相同的例子,对父母刻薄,对子女教育置之不理,对自身约束不严,对家庭一无是处。这是孙光林对家庭真谛的呼喊。

儿子的墓志铭-“英雄称号”

孩童时代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都是快乐的。对于自己的弟弟、子女,兄长、父母都应该是格外的照顾的,包括我个人来说,对我的弟弟都算的上是百般呵护的了。在小说中,有一幕写到哥哥孙光平砍破孙光林的头,为了免于责罚又把弟弟孙光明的脸划破,完美的完成一场毫无破绽的诬陷。

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我很难想象出什么样的父亲能教出这样的儿子。还有更加耐人寻味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弟弟葬后的第三天,家中的有线广播播送了孙光明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这是我父亲最为得意的时刻,三天来只要是广播出声的时刻,孙广才总是搬着一把小凳子坐在下面。我父亲的期待在那一刻得到实现后,激动使他像一只欢乐的鸭子似的到处走动。那个农闲的下午,我父亲嚓亮的嗓门在村里人的家中窜进窜出”。

在一个家庭,亲人是我们一生之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那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源头。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但是从小说中描写的每个字无不表示出对整个家庭的批判,以及对于作为父亲孙广才的憎恨与厌恶。儿子的一个英雄称号差点就成了满足孙广才的虚荣心的工具,差一点就让他那丑恶的阴谋得逞。这种批判是发自内心的鄙夷。这是孙光林对亲人、亲情的呼喊。

爱情的美好-并非只是生理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 ,无论是穷人、富人,这种爱情可能是粗鄙,也可能是优雅的。小说中有写到父亲孙广才和母亲的爱情,可能他们的爱情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感觉的。在外人眼里不过是粗鄙的的生理依赖而已。从郑玉达后面的回忆就可以看出,一句“农民嘛,都是这样”。这话好像是在说农民的爱情就是彼此的生理需求。

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小说中孙光林对曹丽的那种朦朦胧胧的好感,甚至连他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那是一种爱,还是生理的需求,但事实证明当得知曹丽与音乐老师的事情后,孙光林没有对其充满鄙夷,很明显是对曹丽还保留那么一份爱意。温文尔雅的音乐老师和曹丽的事情也源自对爱情的追求。就连文中描写的寡妇虽然成为大家的眼中刺(大家泛指南门女人们),但是她也为了得到一份爱情,矜持了一段时间。这些描写可能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充满戏剧性的,但是他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孙光林对爱情的呼喊。

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永恒的友情-最深处的关心

孙光林在南门的时候被几乎所有人当成不幸的代名词,就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对他没有什么好感的。孙光林渴望友情,但是又害怕友情。在有了唯一的朋友苏宇后,显得格外的珍惜,但是由于自己的一些羞耻心作祟,差一点失去朋友。敞开心扉与苏宇交流后,苏宇的关心让他感到无比的开心,同样当苏宇介绍郑亮给他认识时,他仿佛多了一个新的依靠。

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苏宇因为年轻,一时的生理冲动,获得了一年劳改生活。原本苏宇以为孙光林看不起他,但是事实证明,真正朋友之间永远不存在看不起一说。朋友之间的关心是友情能够维系的最重要的纽带。包括最后苏宇意外而死,孙学林可以说是痛心疾首。这无不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友情有多深,这便是孙光林对于友情的呼喊。我们的生活中的友情源于朋友之间的信任,源于朋友之间的关心,源于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源于朋友之间的无话不谈,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友谊。

豆瓣8.4分《在细雨中呼喊》丨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的呼喊


《在细雨中呼喊》 描写了一个个家庭,诠释了亲情、友情、爱情,从一个个故事中呼吁了我们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珍惜,不要让任何一环变成我们最后的遗憾,最后的呼喊远不及失去前的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