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誰人不識貝多芬

學鋼琴,誰人不識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的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

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22歲開始終生定居於維也納,創作於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誌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此後20餘年間,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並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於維也納逝世,享年57歲 。

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絃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 。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恩。1775年左右,4歲的貝多芬被父親逼著學習鋼琴、小提琴,其父愚蠢地想用強制性手段將他培養成莫扎特式的神童 。

學鋼琴,誰人不識貝多芬

貝多芬13歲時的肖像畫

1778年,8歲的貝多芬師從宮廷老管風琴師H·伊登學習音樂基礎理論及管風琴,同年8月26日第一次登臺演出 。

1781年,11歲的貝多芬輟學,進入波恩劇院樂隊當小樂師,有機會師從選帝侯宮廷管風琴師、指揮家和作曲家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聶弗 ,聶弗是位啟蒙運動的參與者,對貝多芬一生影響很大 。

1783年,13歲的貝多芬擔任宮廷樂隊的古鋼琴獨奏與伴奏,但無薪俸;同年根據德雷斯勒的進行曲改編為《鋼琴變奏曲》(woO63),這是他正式發表的第一首作品,由德國音樂出版家J·M·格茨予以出版 。

1785年至1786年,貝多芬轉向弗蘭茲·安東·里斯學習小提琴,完成《三首鋼琴奏鳴曲》。

學鋼琴,誰人不識貝多芬

青年時期的貝多芬

1787年春天,貝多芬第一次訪問維也納,見到31歲的莫扎特,其彈奏技術受到莫扎特的讚賞;同年結識比自己大9歲的華爾斯坦伯爵,他是貝多芬在藝術事業與經濟上的重要支持者 。

1790年,作曲家海頓去倫敦途經波恩,貝多芬結識海頓;同年受委託完成了兩部清唱劇:《為約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劇》,這也是貝多芬第一部與政治沾上邊的作品;以及《為利奧波德二世登基而作的清唱劇》 。

1792年11月,22歲的貝多芬在海頓等人的鼓勵支持下離開故鄉,開始拜海頓為師學習作曲,定居於維也納 。

1793年,貝多芬改向莫扎特摯友,作曲家與教師J·B·申克學習對位法及音樂理論 。1794年,開始師從聖斯蒂芬大教堂阿爾布萊茲貝格學習對位法,向宮廷音樂總監安東尼奧·薩列裡免費學習作曲;由於海頓忙於作第二次赴英演出的創作準備,師生兩人性格不同又有音樂思想上的分歧,貝多芬向海頓的學習終於1794年中止 。

1796年8月,在《維也納雜誌》上發表了貝多芬贈送給海頓的三首鋼琴奏鳴曲(Op.2);同年開始出現耳聾現象 。

1796至1797年創作完成《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Op.15),並於1798年在捷克布拉格首演 。1799年,霍夫敏斯托於年底將貝多芬的《c小調第八(悲愴)鋼琴奏鳴曲》(Op.13)予以出版 。

1800年4月,《第一交響曲》(Op.21)、《降E大調七重奏》(Op.20)在維也納皇家宮廷音樂會首演。

1801年,創作完成《升c小調第十四(月光)鋼琴奏鳴曲》(Op.27 no.2),題獻給朱麗塔·吉米爾茨伯爵夫人;同年還完成了《絃樂五重奏》(Op.29)、《絃樂四重奏》(Op.18) 。

1802年,到海利根施塔特度夏,聽力下降已很嚴重,同年10月初給自己的兄弟寫下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囑》;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完成《第二交響曲》,並重返維也納。


1803年,神劇《基督在橄欖山》、《A大調克魯採小提琴奏鳴曲》首演;

學鋼琴,誰人不識貝多芬

1805年4月,《第三(英雄)交響曲》首演,貝多芬親自擔任指揮,此作是貝多芬進入創作成熟時期的重要標誌 ;同年11月20日,歌劇《費德里奧》在維也納皇家劇院首演 。

1806年,創作完成《拉茲莫夫斯基絃樂四重奏》、《第四鋼琴協奏曲》、《第四交響曲》,以及小提琴協奏曲 。

1808年12月,《第六(田園)交響曲》在維也納劇院舉行了首演。1809年,《科里奧蘭序曲》、《第五(命運)交響曲》、《C大調彌撒》相繼問世 。

1810年11月,《第五鋼琴協奏曲》在萊比錫首演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貝多芬因耳聾已與許多親友疏遠 。

1812年,創作完成《第七交響曲》與《第八交響曲》;翌年夏天創作完成《戰爭交響曲》 。

學鋼琴,誰人不識貝多芬

53歲的貝多芬


1814年2月—3月,《第七交響曲》、《戰爭交響曲》相繼再度上演,成為維也納狂熱事件 。

大約從1819年開始,聽力完全喪失。

1824至1825年,首次公演《第九交響曲》及其合唱;1825年3月,創作完成《莊嚴彌撒曲》 。

1826年,《降B大調絃樂四重奏》完成並公演,歌劇《費德里奧》最後版本予以發行 。

1827年,倫敦愛樂樂團贈予貝多芬100英鎊,邀請他為樂團譜寫《第十交響曲》,未及完成,貝多芬於同年3月26日與世長辭,終年57歲 。

那麼初接觸貝多芬,至少需要能夠達到車爾尼740的水平,而且是紮實的基礎,除了貝多芬的前三首,就是獻給海頓的那三首,還有兩首簡易奏鳴曲外,不一定要有莫扎特的基礎,但是有的話最好,一般來說,貝多芬的奏鳴曲在鋼琴業餘考級十級水平,他中後期的奏鳴曲是非常有難度的,比如熱情,黎明,告別等,所以,無論未來要彈誰的,什麼曲子,前面的基礎都一定要打好!

每天用一杯水的時間,從0開始學鋼琴,get一項新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