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汽車下鄉呼聲再起 低端電動車或受益

一、激發消費潛力政策出臺

3月12日,中汽協建議儘快出臺政策激發消費潛力,包括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解禁新能源車限購;建議優化延續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臺下鄉促進消費政策。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2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31萬輛,環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別下降79.8%和79.1%。在習近平總書記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的指導下,各地方政府隨即出臺了一系列穩定經濟運行的政策,中汽協也呼籲出臺汽車下鄉政策促進汽車消費。

二、2009年第一輪汽車下鄉,效果顯著

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2009年1月國務院出臺《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要通過減徵購置稅、開展“汽車下鄉”、加大報廢老舊汽車補貼、補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措施刺激汽車產業的發展。國家安排了總量為50億元的中央投資資金,對農民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據測算,自2009年3月1日至年底,此輪汽車下鄉政策補貼汽車500萬輛,財政補貼金額265.70億元,帶動汽車消費4460.40億元,財政槓桿倍數高達16.80。此外,此輪汽車下鄉政策主要針對農村交叉型乘用車消費,政策帶動下2009年交叉型乘用車銷量高達83.18%,佔比迅速提升至19%,第一輪汽車下鄉效果顯著。

三、2019年第二輪汽車下鄉,事倍功半

2018年我國汽車行業進入寒冬,為促進汽車消費,2019年1月28日十部委聯合發佈《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出要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此文件開啟了我國第二輪汽車下鄉,各地政府紛紛響應出臺汽車下鄉補貼政策,車企也不甘落後,以“下鄉”為主題的優惠活動也陸續登場。但是,此輪汽車下鄉效果慘淡,2019年我國汽車市場繼續下滑,降幅擴大。主要原因在於2019年的汽車下鄉政策執行思路和方向仍然沿用過去的做法,不適合當前農村汽車市場和消費環境。

四、汽車下鄉與低端新能源車結合

汽車下鄉與低端新能源車的組合有望撬動廣大農村市場,利好低端電動車企和磷酸鐵鋰電池產業鏈。農村汽車市場的消費潛力仍然存在,但是農村汽車市場和消費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考慮需求、性價比和便利性,低端新能源車或是新一輪“汽車下鄉”的主要補貼對象。需求方面,低速電動車生產力已經較為充足,能夠充分滿足廣大農村地區消費者的需求。性價比方面,新能源車的保養費用和使用成本都比傳統燃油車低。便利性方面,農村地區土地資源豐富,完全可以實現一家一充電樁,充電便利性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從供給端來看,農村人群收入水平較低,成本仍舊是購車關注的核心。新能源汽車中電池成本最高,磷酸鐵鋰電池是主流電池中成本較低的一款,因此配套磷酸鐵鋰電池的新能源車更符合農村市場的需求。據工信部2020年第1-3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配套磷酸鐵鋰電池的低端電動車共有19款車型,其中上汽通用五菱8款、江淮汽車4款、比亞迪2款、長安汽車1款,因此重點推薦比亞迪,關注江淮汽車。磷酸鐵鋰電池產業鏈方面,重點關注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和石大勝華。

五、投資建議

考慮當前的農村汽車市場和消費環境,我們認為成本仍然是購車的核心,配套磷酸鐵鋰電池的低端電動車或是汽車下鄉的主要補貼對象。重點推薦配套磷酸鐵鋰電池的低端電動車數量較多的比亞迪,關注江淮汽車。磷酸鐵鋰電池產業鏈方面,重點關注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和石大勝華。

風險提示。刺激政策不及預期;汽車銷量不及預期;疫情失控風險。

鏈接:個股分析

比亞迪(002594)

“刀片電池” 6月有望上市

比亞迪王朝系列將推出全新B級車型漢,將搭載全新研發的“刀片電池”,6月有望上市;全新研發的刀片電池將搭載在比亞迪漢上,其體積比能量密度較傳統鐵電池提升50%,成本將下降20%-30%,同時具備更高的安全性,漢的續航里程將達到550km和605km, 有望成為銷量增長點。比亞迪新能源車車型體系在國內處於領先位置,在行業逐漸企穩的情況下,公司新能源車銷量有望改善。公司燃油車去年9月至今年1月持續保持同比正增長,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後, 預計銷量有望持續改善。(東方證券)

寧德時代(300750)

擴充產能加大研發

近期公司發佈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200億元,投向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一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等。募投項目對應鋰電池合計產能52GWh,達產後將有效提升公司供應能力。募集資金中30億元擬投向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動力、儲能電池領域的先發優勢。

(華西證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