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成绩好,家长是陪护还是培养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张正阳红


陪护是途径,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目标,所以我的建议是先用悉心的陪护和耐心的教育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的学习习惯和自律的品质,最终实现自治的目标。


鸭婆凳


我读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小学阶段,为了孩子更好的学习,很多妈妈选择在家陪护,但是经济压力大,许多家长内心也很矛盾,不知道要陪到什么时候,哪天才能放开手,让孩子独立学习。

我发现,班级成绩好,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有的是父母一方陪伴,有的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很多也不识字,但孩子确实培养的也很好。所以陪读与否相对孩子成绩来说,不是绝对的。但是成绩差的学生大多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作为父母,应该有自己的事业,要让孩子明白,工作的辛苦,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先把孩子培养成人,再培养成才,这样的孩子在社会才能受欢迎。因为有的学生成绩虽好,可是其他方面表现自私,霸道,或者太敏感,脆弱好像也不太好。有的孩子成绩虽然一般,但为人处事非常好,将来说不定也有出息,不要只盯着分数,要全面的评价自己的孩子,多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做得更好。作为家长,要耐心等待,你家的孩子现在没有开花,或许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因素是很多的。首先,就是环境。不要让他接触过多的电子产品,游戏,电视等容易上瘾的事物,会让孩子分心。孩子学习期间,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要养成拖拉的坏习惯,这个一旦养成,非常难改。尽可能早的培养阅读习惯,小学时间充裕,到了初中高中,想看本课外书鼓励就难了。培养阅读兴趣,可以间接地提高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勤与老师沟通,形成家校共育。及时给予鼓励和惩罚,有利于习惯的培养。

一个好的习惯养成,离不开家长的付出。你的陪伴是为了他的独立,而不要变成他的依靠。


萤火课堂


孩子学习好,从孩子的角度,三件事:

1、好心态:想学好,相信自己能做到

2、好习惯:好的学习方法,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3、完整知识网络。

这三件事,重要性逐级递减。

目标明确了,作为家长,我们要考虑自己能做到什么?但是,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培养好心态。而孩子好心态的起点,就是温暖的🏠。

所以啰嗦一大堆,总结回答:首先做好陪伴,有余力再帮助孩子培养习惯、补充知识。


光头钱老师


要想让孩子成绩好,最终目标要养成孩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但对于孩子来说,自觉学习的习惯养成,需要家长的协助和监督,不能一直或者全程陪护,也不能一下子放手不管。在孩子没有养成自觉学习习惯时要耐心引导和监督,最终培养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名书字华


养成自觉的习惯更好一些。最好结合《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父母的语言》《不吼不叫》等书,给孩子充分的沟通和约定之后实行。父母也尽量检查孩子的作业,了解一个基本的学习情况,心里有数,针对辅导和帮助。


王春华mzd


看情况而定,孩子是自律的孩子的话,陪读的意义在于可以吃的好一些,可以陪伴减压。如果不自律是需要陪读的,最好是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内因毕竟更重要。我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孩子住校,如果陪读,生活上可以照顾好一点,做好后盾很重要。


胡豆86


低年级陪护,但是陪护并不能代表就不用自觉了。

高年级要放手,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飞思黄老师


教育孩子的重点不在于教,而是育。

在学习成绩提升上,教的关键点在于施教者,这个角色让老师扮演就好了,他们更加专业,教重点、抓考点等等,家长没必要在这里浪费大量时间精力,除非你正好是孩子同级的老师。

育是陪伴、是支持、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方式。孩子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家长尽可能的提供支持、引导和帮助就够了;如果孩子不了解,那家长就需要陪Ta一起探索、发现、分析,是哪里遇到问题,哪些擅长,哪些不会,提问启发Ta自己找到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教给怎么做。

家长陪护是短期行为,当下也许见效快,但是如果让孩子养成学习总要依赖父母的习惯,会给他造成一种我是给你学习、完成任务的错觉。

如果能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一种自我负责的状态,而这种思维模式的益处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此后的人生遇到困境也能更多的从自我出发想办法解决,不会只是等靠要、依赖父母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