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近日,省指揮部開發佈會表示,輕症患者集中轉至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金銀潭醫院等7家醫院,重症、危重症集中到同濟光谷、協和西院區、省人民醫院東院區三家醫院。

我們可以看到,這三家醫院都是位於“開發區”,其中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位於中國光谷,而協和醫院西區則位於武漢經濟開發區。


來看3月17日的最新數據

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可以看到,每天的危重患者和重症患者的數據每天都在批量減少,尤其是危重患者的人數直接關係到死亡人數。

輕症患者則集中轉至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金銀潭醫院等7家醫院。

因此,很多網友也表示,現在武漢的情況並不可怕,雖然有偶然的散發病例,但是大家總體都是自我隔離狀態且意識較好。目前很多新發的病例不論是症狀還是感染性都比前幾代的傳播弱多了。於是,大家得出的結論是,目前的重點工作主要有:

① 對境外輸入的重點防控;

② 武漢市各大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積極做好復產復工的準備工作;(一些聚集性的工種除外)

③ 加強對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降低死亡率。


截至3月17日,武漢市現有確診7483例,重症和危重症共有2541人,那麼其他的普通或輕症患者有4942人,按照每天1000左右的出院速度,這些輕症患者會在一週以內出院進入康復驛站。

剩下的2541人重症患者才是硬骨頭,尤其是473名危重症患者。

我們來看看負責這些重症患者救治的三家醫院到底怎麼樣?


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位於武漢地鐵2號線——佛祖嶺站正對面,光谷高新六路上,2007年奠基開工,2013年12月落成(非常新),集高新科技化、人本化、山水園林化和國際化於一體,融合醫療、教學、科研綜合功能的高檔三甲醫院。在全國一千餘家三甲醫院影響力排行榜中,位列第23位。

需要強調的是:李蘭娟院士長期駐紮在該園區展開救治工作。

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位於高新大道,地鐵11號線(光谷同濟醫院站)對面,也稱之為“中德友好醫院”,2015年金秋十月盛大開業,由德國著名設計師設計,是同濟醫院按照“一體化管理,同品質醫療”原則新建的名醫薈萃花園式現代化醫院。

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光谷院區與主院區實行一體化管理,提供與本部同品質醫療服務。光谷院區所有部門均由主院區垂直管理;所有醫務人員均從主院區選派並定期輪崗;50%科主任率先長駐於此;二、三級教授每週至少有1個單元時間在此坐診;所有檢查設備和項目與主院區完全一致。

年前,同濟醫院正計劃修建新的停車樓以及同濟兒童醫院。

因為新冠肺炎狀況,同濟光谷院區腫瘤科病房經過經三天的整體改造,騰出800個床位迎接重症患者。


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協和醫院西區最早實際上是一家企業醫院的性質,原為東風公司神龍醫院。2009年12月,為響應武漢市“打造中部醫療服務中心”的戰略部署,服務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在沌口開發區管委會的主導下,東風公司將原神龍醫院有償轉讓協和醫院,正式掛牌成立了協和醫院西院暨開發區中心醫院。

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不遠處可見沌口體育中心

西院與協和醫院本部實行一體化管理,是協和醫院四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圖中後面這一棟高層,是新建的大樓——外科綜合住院樓,總投資6億,19層。2015年9月16日,新住院樓正式開業,樓內設施先進,功能完善,是目前國內現代化的住院大樓之一。

武漢市現有的2541名重症患者都在哪兒?

因為新冠疫情突襲,該院區新住院樓也進行了改造,援鄂北京醫療團隊入駐,與湖北團隊協作共同救治重症病人。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光谷的兩大醫院以及沌口的醫院,這三家重症患者救治醫院都非常新,醫療衛生條件好,設備先進齊全,皆位於開發區,交通非常方便。可以說是救治重症患者的最優選擇。現在的形勢一片大好,醫療資源也比較充足,希望他們可以在這裡快速轉為普通、輕症,火速痊癒。

歡迎持續關注光谷要聞的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