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者为王,且听这位帝王的自我诉说


败者为王,且听这位帝王的自我诉说

中国有句老古话,叫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应该是人们根据大量的历史现象总结出来的一个社会铁律,好像历史上还没有看到过一个胜了却不称王的人。但有时候也会有出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仔细看一下古代的历史,就真还有这么一两个人敢于逆袭,突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铁律,反转成“败者为王,胜者为寇”。

这样的两个人,大家只要仔细想一下就应该知道非刘邦和项羽莫属了。不过他们虽然反转了人们的认知习惯,但却反转不了人们的认知感情,所以千百年来那个胜者为寇的项羽一直被人们视为英雄而崇拜有加,而这个败者为王,创建了煌煌大汉王朝的威威汉高祖不仅一直被人们看不起,还常常被人讥笑、鄙视为小人,无赖,无耻之徒。

真是委屈呀。尽管这位汉皇一直都在那里喊冤,可我们总是凭借那一点同情心的情感,不顾事实的去委屈人家。今天,大家来听听这位汉皇的自诉吧,这也许能够反转一下你对人家的认识。

这确实是冤枉啊,我的大汉子孙们,你们对我真实太不公平了。

你们总是说我好色好酒,不事稼穑。那项羽他难道不好酒色吗,他甚至比我还要强许多。他什么时候事过稼穑,恐怕连田边都没踏过吧。至死都把小美人带在身边,读书学武也没一样能做到头的,你们说这些哪一点比我好,不就是他身为名门贵族的出身比我强吗。难道就是因为这,他做得我就做不得吗。再说了,食色性也,你们那个不想顿顿酒肉成席呀,你们那个男人是不想女人的。

是的,我是不事稼穑,但我也没有说什么都不做去混吃混活呀。我不是出去应试做官了吗。虽然当时官小了点,但我不是在继续努力吗,后来的成就你们也不是没看到,为什么总是那样喜欢抓人的小辫子呢。人家先儒们都认为出仕用俸禄侍养父母是最大的孝,你们却反说我是好逸恶劳。

你们总是说我不仁不义,连自己的父母老婆都不要。你们怎么这么愚钝啦。溃败的路上,在那样的紧急情况下我若不把他们放下,结局是都跑不脱的,那我一家不都得一起死吗。后来被围时我要是被项羽以父老和妻子相威胁降了他,即使我什么也不要解甲归田,恐怕他也要撵上来斩草除根的。但只要我还在,不到万不得已项羽一般是不会加害他们的,所以他们就会有活的机会和希望。这个道理连那个莽夫都懂的,为什么你们都不懂呢。你们说我不仁不义,那我厚葬义帝、安抚咸阳的百姓,善待降王子婴与项羽的杀义帝、杀降王子婴、坑秦二十万降卒,还有他打到哪里就烧杀掳掠到哪里的这些事相比,究竟是谁不仁不义,不应该是很清楚的吗。连怀王和朝中大臣都认为我是一位宽厚仁善的长者,你们不仅视而不见,反而还在那里混淆黑白。

是的,战场上交手我是抵不过项羽,没有他的力气大,功夫强。但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们怎么老是抓住我的一点短处不放,我的那么多长处却提也不提,反而还抹黑我这是性格狡黠,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力气大,功夫强又怎么样呢,一介武夫、莽夫而已。他刚愎自用,凭借一点武力去到处逞能,从不知去联合人,团结人。俗话说孤掌难鸣,他也正是犯了这样的大忌,才最终兵败垓下。你们反而说他如何英雄,哪有像你们这样为英雄护短的。而我善于用赏官、封地,用忠诚鼓励,用义气结盟等手段来团结大家,调动一切力量来共同战斗。对于我这些高明的手段,你们却一点也看不到。


败者为王,且听这位帝王的自我诉说

你们说他是英雄,而在我看来他不仅不是一位英雄,反而是一位狗熊,是个大大的懦夫。英雄真正的本质应该是意志坚强,不为任何困难所吓倒,能够顽强战斗到底的人。可项羽他本来是可以过江东去一图东山再起,可他偏偏不去。你既然想为江东百姓着想,想替那八千子弟兵报仇,那你就应该勇敢的活下去,这才是英雄的选择。而他在活路面前却选择一死了之,这完全就是一种懦夫行为。我要是像他这样真不知死去多少回了。就这样一位懦夫你们还对它顶礼膜拜,崇拜得不得了。宋朝竟还有一位漂亮的女诗人写诗表示自己 的爱慕。说什么“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幸亏她和项羽不是生活在一个时代,不然的话她一定会成为第二个虞姬的。

我也知道,你们都在为这位所谓的大英雄惋惜,惋惜他这样一个出生显赫高贵,英姿威武,战功卓著而又有情有义的豪杰怎么就没有坐上皇位,而我这个出生卑微还常吃败仗的人竟登上了龙座。我也知道在你们的心里呀这也是一个不平。但这平不平是你们的事,我却认为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因为论当皇帝的资质,它是完全不能与我相比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应该是你们非常认同的一个理吧。这可是我从暴秦那里总结出来的教训,而且汲取教训做得最好,为后来的君王们提供了深刻的警示。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古训我也实践的很好,我从来不去逞匹夫之勇,知人用人我可是做到了家,只要你有才,肯跟我干,我就一定大胆的放手用你,所以我身边像张良、陈平、韩信、樊哙、萧何、郦食其、曹参等贤才众多。还有一点,就是我非常注重根据地和革命政权的建设,只要打下一个地方我就会安排将领来守。这样有了根据地我就有了老百姓,就有了钱粮。只要这几点你做好了,不想为王都不行啦,我算是深有体会的。你们看,我从咸阳出来时,那里老百姓的热情真是感动死人啦,一送再送生怕我不回来为王。天下打下来了,各路豪杰都一直推举我为王,推都推不掉。再看看你们崇拜这个英雄做的咋样,他走到哪里就烧杀抢掠到哪里,这哪里是在打天下呀,完全是在毁天下。你说老百姓怎么会去拥护他。他刚愎自用喜欢逞匹夫之勇,从不去笼络人心,延揽人才。身边仅仅就一个范增还被他气走,尔后病死途中。他猴子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这样打得再多的胜仗又有何用。更要命的是他根本就没有一个坐天下,统一国家建立皇家大业的想法和胸怀。秦灭后,他不是去抓紧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而是分封天下,自立霸王偏安一隅去那里享受去了。你们说就这样的资质,怎么有资格来当皇帝呢。而且这个莽夫到死都不能自知,不能反省自己,反而赖给苍天,还在那里悲歌慷慨,自诩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真是愚蠢至极呀。

你们再看看我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境界,即使平定天下,荣归故里,我也不敢有半点懈怠,为国家的安定,政权的稳固而日夜忧心。这可是一位政治家最为宝贵的品质,这在项羽身上却是稀有之物。我还真是想不明白,你们到底在替他惋惜什么呢。

作为第一个从平民百姓成为开国大帝的我,虽然委屈但我也绝不会在乎你们对我的非议,作为煌煌高祖,我还是有这个襟怀的。因为我的历史是清白的,也是光辉的,不是靠坑蒙拐骗,也不是靠上天的恩赐,是我御驾亲征得来的,历史摆在那里,我的本事也都放在这里。我相信总有一天,历史会还我一个清白,塑我一个真身的。


败者为王,且听这位帝王的自我诉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