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例外!所有人都逃避不了的"消費主義"陷阱

本文約1.2萬字,閱讀時間20分左右。

文中匹配了巨量的案例,只為了向你展示消費主義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本文共分為以下三大結構:

一、個體的弱點:從兩個方面展示人性的弱點,是如何成為消費主義的溫床;

二、群體的裹挾:主要從群體依賴的角度,展示商家是如何通過虛假的身份感,讓你陷入消費陷阱;

三、商家的詭計:揭示了5個商家慣用的詭計,是如何使你的錢包在不知不覺中乾癟的。

1、個體的弱點

人是有七情六慾的生物,但是支配我們決策的只有兩樣東西:

恐懼希望。我們所有的情感都依附於此。某些時候它們也會成為弱點,將你我捲入到消費主義的漩渦。

1、恐懼

BBC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中說:疾病、衰老、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恐懼。

很多商家就是利用這點,達到營銷的目的。

影片中請到英國Carex公司產品部前任經理,這家公司以生產保潔用品而著名。

這名經理揭露了行業的一個潛規則:香皂及清潔劑,只要加上“抗菌”兩個字,就特別好賣,而且價格還能提高不少。

但是那些有“抗茵”功能的清潔用品,真的就有特別的抗茵效果嗎?

通過實驗證明,它們和普通清潔用品根本沒有區別,所謂的“抗菌”,只是個文字遊戲罷了。這就是商家利用人類對細菌的恐懼,玩的一個小把戲。

無所例外!所有人都逃避不了的


與恐懼相關的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商業模式就是:越野車(SUV)的崛起。通用汽車為了提高銷量,曾邀請心理學家拉貝爾博士去做諮詢。

博士給出的建議是:汽車的外觀,一定要幫駕駛者克服恐懼心理。讓他們覺得自己的車更霸氣,更強壯。

無所例外!所有人都逃避不了的


於是,一臺臺外觀堅實,風格硬朗的越野車(SUV)出現在了生產線上。而且如拉貝爾博士所料,這些車極受駕駛者愛戴。

尤其是911事件後,越野車(SUV)的銷量如井噴式爆發。汽車廠家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大眾源於恐懼,感性地認為越野車(SUV)很安全。

但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其實越野車(SUV)的危險係數更高,翻車概率是普通汽車的兩倍。而大概60%的SUV死亡事故,都是因為翻車。

無所例外!所有人都逃避不了的


當然,這些數據一般不會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因為SUV在汽車產業中的利潤率,要遠遠高於普通汽車......

在中國,利用人們恐懼心理做生意的事例,也隨處可見,以營養品最盛。

因為誰都害怕衰老,誰都恐懼病痛。於是,這個白金、那個黃金、這種藥酒、那種口服液風靡起來。

而且這些商家與各方的關係盤根錯節,實力強大到不可思議。

倘若哪個商家轟然倒下,我們這些小媒體人才敢上去踩上兩腳,否則,真不敢寫啊。

搞不好,把你從大力水手變成光頭強,這著實讓良叔恐懼。

無所例外!所有人都逃避不了的


2、希望

一女孩去健身房辦卡,對方一直勸她買私教課。

她一撩頭髮,說“不了,好不容易換個健身房,我怕又忍不住和教練上床”。前臺好多人聽得一愣。

從此,雖然她沒買課,但每次去健身,都有好幾個教練在旁爭相指導。

這當然是個故事,不過卻說明了:希望是一種強大的動力,驅動你付出精力和金錢

商家深諳此道,利用「希望」賺錢的生意,也層出不窮。

無論是減肥產品,還是知識付費,都在給你創造一種把自己變好的希望。不過,當下利用「希望」賺錢,最好的生意莫過於兒童市場。

中年人對自己節儉很正常,如果對孩子節儉就很不正常了。

只要負擔得起,再貴的學習班、興趣班,家長也情願報名。在商家的誘導下,他們彷彿看到了下一個愛因斯坦、下一個郎朗,或者是愛因斯坦·郎朗。

花了大錢,能不能成才不好說,頂多損失點錢。但是,商家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出售劣質兒童保健品,就顯得十惡不赦了。

他們會用各種數據、各種案例說服家長,補身體要從娃娃抓起。

於是乎,各種軟糖、滴濟鋪天蓋地......其實正常兒童根本不需要補充營養品。如果補充過量,反而會中毒。

這款L'il Critters牌的小熊軟糖,是很多家庭的必備。

可以補充兒童維生素D,又好吃,家長孩子都超愛。

但是,2015年12月,佛山市藥監局發現,這款小熊糖的維生素D含量比包裝上多4倍,長期服用容易中毒......

這是補身體的,還有補腦的?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欄目,曾給一款叫做“腦清新”的保健品打廣告。說是可以提高記憶力,以及學習成績,還可以考上名校。

可實際效果根本不像廣告吹噓的那樣。據很多服用過的學生反應,根本沒啥效果,還會拉肚子、睡不著覺。

“腦清新”客服的反饋卻是:一個療程不夠,建議再買一個療程。

後來這事兒,還上了中央電視臺。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良叔一個朋友告訴我,其實國家根本就沒有批准過“提高智商”的保健品。

這些說法都是編造出來的。而這背後,都是專業團隊運作的結果:創造一個品牌,捧紅、拼命吸金,出現問題爆光,立即消失。

過段時間,再換個名字,如法炮製,每次家長們還都接招......所以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都是在為自己的愛心買單。

生而為人,恐懼和希望是與生俱來的屬性,商家們對此已經研究頗深。

他們精心營造環境、潛心把握你的痛點和癢點,用形象、文字等符號予以暗示,讓你在無意識中就範。

2、群體的裹挾

群體對個體的影響有多大?無窮大

群體不但賦予個體安全感,更能為個體營造一種身份認同。

這讓我們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否則我們會感到失落和無助,甚至失去生活的意義。

通過一個人對群體的認可度,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你喜歡,並且希望加入的群體,我們可以稱為:“群體迎合”;

另一種是,你討厭,並極力迴避的群體,我們可以稱為:“群體排斥”。

商家們很明白這兩個概念,因此也匹配了各種“騷操作”。

1、群體迎合

《迷戀》一書的作者是莎莉·霍格斯黑德,她是美國廣告營銷界神一樣的人物。

在《迷戀》中,她提到“野格酒”的營銷手法。“野格酒”被譽為最難喝的酒,簡直就是止咳糖漿加機油的味道。然而,如此難喝的酒,在美國卻非常風靡

▲為了寫這篇文章良叔專門買了這款酒來嘗,嗯,確實難喝到不可描述

“野格酒”原產於德國,主要是狩獵驅寒所用。

1985年,德尼·弗蘭克把這款酒引進到美國。但是,由於這酒太難喝,所以銷量很差。

不僅如此,一份報紙刊登了一篇短文,抨擊這款酒。說不但味道恐怖,可能還含有一些違禁藥物。按說,德尼·弗蘭克應該去告對方誹謗才對。

但是他思考了一會兒,決定讓手下去把這個報紙複印上千份,分別貼在各個大學附近的酒吧。

結果奇蹟發生了,“野格酒”開始在大學生之間瘋傳起來。是因為大家突然愛上這款酒的口味了嗎?

當然不是,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這種“恐怖”的味道、再加上神秘的配方、機油一樣的顏色、商標上鹿頭和十字架,賦予這款酒一種“反叛感”。

試想一下,在酒吧,幾個男生,大家都端著一杯“野格酒”,而你卻拿著一杯香檳,你一定會被眾人取笑。

因為你不夠爺們,你只是個乖乖仔,你不是一個挑戰世俗的年輕人。

你當然不希望被打上這種標籤,你更不希望被孤立。於是你也拿起“野格酒”,一飲而盡。

此時,你通過行動證明自己想加入的這個群體,你也就得到了身份認同。

你看,這就是身份感的魔法。你對商品的喜惡,已經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群體對你的評價。

你可能會嘲笑這些年輕人的盲從,可是你真的就能置身事外嗎?

那麼請你告訴我,即使公司沒有規定,你為什麼不穿著綿綢睡衣去上班?

鮑德里亞在其經典作品《消費社會》中,有一個聳人聽聞的觀點:一個人在消費社會中根本沒有所謂的自由

比如,你是一名職場女性白領,可以自由選擇髮型、包包、服裝,以及各種化妝品、護膚品。

但是,你沒權力選擇你媽媽年輕時穿的“的確良”花裙子

因為大家都會告訴你,這東西“過時了”。

你若執意要穿,必然受到所在群體的白眼和排斥。你甚至喪失了不化妝、不洗頭、不洗澡的權力。

為了迎合你所在或者喜歡的群體,你必須要用相應的消費品來響應。

商家也會創造各種具有身份感的產品來套牢你:搶到“貓爪杯”,你似乎就成為小資中的一員;

擁有高檔AJ,你就是年輕朋克;

戴上一塊萬國,你就是精英了......

然而,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張虛假的通行證,只是為了讓你滿足某種身份的想象。

2、群體排斥

喬納·伯傑在《傳染》中講過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美國有一檔真人秀節目,叫澤西海岸,記錄了一些年輕人的真實生活。

影片大火,裡面的人物也都出了名,成為了網紅。其中一名女主角叫妮可。

一天早上,她收到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一個“古馳”高檔手包

妮可幸福到眩暈,卻不知道是誰送給她的。難不成是“古馳”想請她做代言,或者是粉絲送的?

都不是,讓你想不到的是,這個“古馳”包是“古馳”的競爭對手送的。

也就是說,古馳的競爭對手,希望妮可背古馳的包!這

是什麼邏輯呢?原來澤西海岸中的這些年輕人,都是底層有色人種。

他們沒文化沒素質,大家當作笑話一樣看這個真人秀。

▲妮可

而劇中的妮可有點芙蓉姐姐的感覺。

“古馳”的競爭對手覺得,只要妮可揹著“古馳”包出現在眾人面前,原有的“古馳”用戶一定會嫌棄,轉而投入他們的懷抱。

據說,“古馳”品牌負責人得知此事後,嚇得菊花一緊,趕緊出高價從妮可手裡把這個包買了回來......

不得不說,商家的套路實在是深,這就是對“群體排斥”心理的應用。

人們不願意讓自己所在群體被玷汙,更不希望被歸為自己厭惡的群體。

商家很會利用這個心理,而且往往讓你察覺不到。

美國一位博主Mar,揹著一個仿冒的古馳包。去古馳專賣店逛,差點被店員趕出來。

為了維護尊嚴,她便買了一個古馳包。她說,自己不想被對方看成是低層次的人

如果你去一些奢侈店,應該也會發現,店員幾乎很冷漠。

很正常,這可能就是他們慣用的套路。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在高檔用品商店中,店員適當的傲慢,可以提高銷量。

因為“顧客此時會更容易通過購買行為,來證明自己能承擔的起這個商品。

按中國的話說,被冷漠後,顧客更想證明對方是“狗眼看人低”。

自己不是店員認為的“窮逼”。你看,要面子,是全世界人民的共性。

是的,有時我們花錢就是想去掉某個標籤。

良叔曾經的一位學員,前段時間參加某知名平臺的線下大學。那個平臺打出的口號是“拒絕屌絲”。

號稱來參加的同學都是經過篩選的精英,因此價格不菲。

那哥們去後很喪氣,說小組的同學不是賣理財產品的,就是賣保險的,這不是屌絲又是什麼?

我沒好意思說透,因為這哥們是個工業品銷售,他在別人眼裡可能也是個屌絲......

你看,多魔幻啊,誰都不覺得自己是屌絲,可是又覺得對方是屌絲。商家對此卻很通透。

只要你給錢,你就不是屌絲,你若再加點錢,他管你叫精英爺爺都行。

3、商家的詭計

電影《戰爭之王》的開頭,尼古拉斯·凱奇站在戰爭的廢墟中,感慨地說道:你們知道嗎,這個世界上每12個人就有1人配有槍支。

轉過身,凱奇繼續說:好了,問題來了,我們怎樣才能把槍賣給剩下的11個人?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人的不二法則。

在這一部分,我將為你揭示商家的一些慣用伎倆。

看看他們是如何在潤物細無聲中,把你的錢包變得越來越瘦,把他們的賬戶變成天文數字的。

1、創造需求

二戰後,英國電視上突然鋪天蓋地的出現了一則廣告:

一個美少女,在網球場上,不停有男人過來搭訕。然而還沒說兩句話,男人們便眉頭緊皺地離開了。

少女一臉茫然......最後,廣告中出現了李施德林漱口水的廣告。


這個廣告,在營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因為以前的營銷人以為,產品就是要迎合人的需求。

而這個廣告告訴大家,原來需求是可以創造的。而且它也確實創造了一個概念:口臭

是的,“口臭”這個概念是李施德林硬生生創造出來的。

在這之前,“口氣”只是身體機能的正常反應,沒人覺得是個問題。

但“李施德林”卻告訴你:有一個無聲的社交殺手,一直就在你身邊。

李施德林的前身,是一種手術消毒液。開發漱口水,當初只是為了口腔清潔。結果,產品賣不出去。

當營銷人員想出“口臭”這個大殺器後,只用了7年,李施德林漱口水的營銷額就從11萬美元,激增到800萬美元。

直到現在,李施德林都是漱口水的一哥。

幾乎與李施德林發跡的同一時期,戴比爾斯公司,一直為自己鑽石銷量的停滯不前而苦惱。

直到他們頓悟——原來需求是可以創造......1946年,戴比爾斯集團,買下了125份報紙的版面。還請了幾十位好萊塢明星代言,大肆宣傳鑽石與愛情、婚姻的關係

不僅如此,戴比爾斯還斥巨資,買通電影公司,把鑽石巧妙地安插進電影裡。

所以,直到現在,但凡電影電視中的求婚,你一定會看到這樣的經典鏡頭: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士,單膝跪地,殷勤地望向他的心上人,手中捧著一個小小的盒子,裡面是閃閃的鑽戒。

是的,這不是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僅僅是營銷。

通過這種塑造,鑽石和婚姻成為你心目中想象的共同體

戴比爾斯為了配合這種感覺,還想出了一個絕佳的口號,“A diamond is forever”(一枚鑽石代表永遠)。90年代初,戴比爾斯準備加大力度開發中國市場。

但是“A diamond is forever”如何翻譯,讓他們頭疼。

最後,他們決定有獎徵集。1993年,一位有才的大學老師,翻譯的一句話被選用,那句話就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由此,鑽石也潛移默化地植入到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中,成為美好婚姻的代名詞。

如果你是一名單身狗,準備結婚,送鑽戒一定是個必要選項。倘若你不識趣,非要問未婚妻,為什麼一定要送那麼貴的鑽戒?

她一定會怒不可遏地回答你:什麼為什麼?!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嗎?!

你看,多奇妙!本來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通過一番操作,竟然變的不可取代,且不容質疑。

其實,鑽石、漱口水,僅僅是商家創造需求的兩個範本。

你可以盤點一下,我們身邊到底圍繞了多少沒有意義的商品。

它們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你的面前,卻又讓你覺得不可或缺。

2、編造故事

席慕容說:我們都是戲子,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眼淚。

當然,我不僅為之流淚,還要為之買單。

保羅·柯尼特是美國孩之寶最早的創作團隊成員。他們研發了一系列玩具,六輛汽車和六架飛機。

和一般玩具不同的是,這些汽車和飛機可以變成機器人。然而,產品並沒有那麼暢銷。

一次,保羅·柯尼特和一個同事出差。3個小時的車程中,他們想到可以編一個故事,來提升銷量

於是,“汽車人”、“霸天虎”一一跳了出來。變形金剛的故事也由此誕生。是的,變形金剛的故事其實就是個廣告,只為了讓產品更暢銷。

令保羅·柯尼特沒想到的是,變形金剛的故事竟然這麼吸金。

2018年,變形金剛的玩具收入,超過30億美元。

國際知名時尚品牌香奈兒,也是講故事的高手。

香奈兒的創始人Gabriella·Coco·Chanel女士,擁有傳奇的一生。她在孤兒院長大,後來為了生計流落到酒吧當歌女,又成為一位百萬富翁的情婦。

後來她又愛上這位富翁的朋友,併為他終身未嫁。出身卑微的Coco·Chanel 在上層社會打拼。

因為打扮不夠時尚,受到排擠和白眼。於是,Coco·Chanel決定自己創造時尚,開始了艱辛的創業。

Coco·Chanel的創業故事,分為12章,在其官網上以視頻的形式播放。

這種自由、倔強、挑戰世俗的風格,自然受到新女性的喜愛。

於是在迷戀Coco·Chanel故事的同時,也投射到Chanel的產品中。

後來,香奈兒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資了一部電影《時尚先鋒香奈兒》。

還請來了《天使愛美麗》的主角奧黛麗·塔圖,來扮演Coco·Chanel。

可以說,香奈兒運用故事來營銷,已經是登峰造極了,而且確實無比成功。

▲《時尚先鋒香奈兒》劇照

用創始人的故事來增加品牌影響力,在商界已經是屢見不鮮了。

你可以想想中國那些新崛起的大品牌, 是不是都對應著一個象徵性的人物還有ta勵志的故事?

除了講人的故事,為產品講故事,更是常見。

尤其是在奢飾品、高檔酒類等領域。

一瓶82年的拉菲,價格不菲,難道真是味道很好?我們來看一個測試:

心理學家Richard Wiseman曾做過一個紅酒評測。

他選了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香檳酒三類。每一類都挑了一瓶貴的和一瓶便宜的,然後讓品酒者來猜,哪一瓶是貴的?

實驗結果令人吃驚:53%的品酒者能成功選對更貴的酒,但要知道扔硬幣的成功率都有50%,品酒者的成績只是略好於扔硬幣。

更要命的是在紅葡萄酒的分類下,品酒者的成功率只有39%。換言之,多數人都認為便宜的酒更好喝。

你看,貴的酒不見得就好喝。那是更有營養嗎?懂點營養學的人知道這一定是瞎扯。

其實真相是,貴就貴在他們編造了一個更好的故事。

也就是說,你花了大筆銀子買到的,只不過是一個動人的故事而已。

就像著名營銷學家丹尼爾•平克說的那樣:其實很多商品的溢價,就是在故事裡

3、勞力辯證

“勞力辯證”是個心理學名詞,簡單講就是:當你對某事或某人投入了精力和勞力,你也會對他們有更高的評價。

500強企業通用磨坊公司,擁有哈根達斯、灣仔碼頭等多個知名品牌。通用磨坊公司有一個經典的營銷案例:

▲通用磨坊總部

們曾推出一款叫做“貝蒂妙廚”的蛋糕粉,配料是完全搭配好的。

家庭主婦只要直接放入烤箱即可。然而,銷量極其慘淡。於是,通用磨坊便找了一位心理學博士。

博士想了想說:你們把配方中的雞蛋粉取消,要求家庭主婦自己打雞蛋進去。雖然有點質疑,但通用磨坊還是照辦了。

結果銷售激增,供不應求。

他們請教博士,這是什麼原因?

博士說:“原來傻瓜式的操作方法,太簡單了。那可是給家人的美食,這樣會讓家庭主婦有種負罪感。

讓她們自己打個雞蛋進去,她們的參與度明顯提高了,對這個產品也就有了好感。”

你看,這就是“勞力辯證”在商界的應用。有些難度是賣家刻意增加的,讓你得到或使用這個產品時,要付出一些代價。

這看起來有點反常識,但只要用的恰到好處,往往會有奇效。

前段時間,濟寧市的某匡威門店,限購匡威的1970s款。消費者需要排隊抽號,還要帶著身份證,同時還必須穿著匡威的衣服和鞋子

買個運動鞋,搞這麼高的難度,想必沒什麼人買吧?

錯,大眾竟然還是趨之若鶩,排起了長龍。

這類事,你應該已經見過不少:前段時間,星巴克貓爪杯風靡一時。眾人為搶得一個,丟盡了顏面。

優衣庫事件,也差不多是這個模式。一件聯名款T恤,竟然引起很多人的哄搶,一些人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很多文章都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抨擊。要麼說商家搞飢餓營銷,製造稀缺感,要麼說這些人不可理喻。

前半句說對了,商家確實是有意製造購物的難度。

但是,有個問題,鞋子、衣服、杯子都不是必需品。

你製造稀缺,我可以不中招啊。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顯得如此愚昧,非要去湊那個熱鬧?

神經營銷學家戴維·劉易斯給出了答案:因為搶購成功,會讓人有種不可自拔的快感。

戴維·劉易斯在倫敦某商場做過一個測試。

那時是某遊戲機的週年慶,商家推出大幅度限購優惠。頭一天晚上,商場便排起了長龍。

戴維·劉易斯說服幾個顧客,讓他們戴上測試設備,監控到他們的心率、皮膚電導率以及腦電波。

當這幾個人搶購成功後,劉易斯讀取了數據。

他驚奇地發現,這些人的生理特徵發生了劇烈變化,大腦釋放出大量的多巴胺,就如同服用了興奮類藥物一般。

當他採訪其中一位受試者時,那顧客說:“搶到商品的一剎那,有種眩暈的快感,真是太美妙了......”

同樣是在倫敦,BBC記者佩雷迪,為揭示商家的操控術,去採訪了在“iPhone手機”門前排隊等待新機型的發燒友。

他們很多人都已經等待了兩週以上。

當問及新iPhone有什麼特別之處時,幾乎沒人能準確答出。

大概也就是說顏色不同、速度快些。但是,當這些果粉終於得逞,拿到新機時,佩雷迪觀察到他們那種無與倫比的喜悅。

在蘋果工作人員的簇擁下,在其他果粉的歡呼中,那個等了15天的男孩高舉手機,彷彿是在炫耀一個戰利品。

可以預見,他處於一個怎樣的高峰體驗中。這就是“勞力辯證”的作用。

苦等的「15天」和得逞的「一剎那」,形成一種奇妙的因果聯繫。讓人慾罷不能,也賦予了產品某種特殊的意義。

所以,你嘲笑那些搶購者的洋相百出、被人蠱惑,那是你不明白他們得到了怎樣的快感。當然,這種快感只是商家刻意製造的。

4、計劃報廢

良叔以前有臺打印機,後來壞掉了。

本著環保節約的精神,到廠家的維修點維修。可是,被告知這款打印機已經停產,所以零件匹配不到。

建議報廢這臺打印機,再買臺新的。這擺明就是欺負消費者。

我的倔脾氣來了,表明必須要修,不給修就投訴到消協。維修點和廠家溝通了很久,終於決定修復這臺打印機,只是零件比較貴,要199元。

與此同時,維修點的師傅很負責任地告訴我,他們的新款打印機現在特價是219元。問我還要不要修?

還修個錘子,我只好放棄環保計劃,報廢了舊機,買了一臺新的打印機。不知道你有沒有和良叔一樣的感受:

這年頭,大到傢俱,小到電子產品,如果壞了,維修成本特別高,還不如直接買個新的。

而且,關鍵是,它們還都壞得特別是時候,往往剛剛過了保修期.....別以為這是一種巧合,其實這是商家的另一個詭計:計劃報廢

BBC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揭示了一份關於“計劃報廢”的秘密文件。

那是20世紀20年代,幾家燈泡壟斷公司共同簽署的協議。二戰期間,放置檔案的地方被損毀,這份文件才能被公眾看到。

文件的主要內容是:幾家公司聯合縮短電燈泡的使用壽命。

在這之前,燈泡可以使用2500小時。簽訂協議後,壽命縮短成1000小時。

這樣大眾購買燈泡的頻次就會增加。隨著時代的變遷,燈泡公司的協議已經土崩瓦解。

但是“計劃報廢”,卻成為商家們的慣用手法。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的主持人,採訪了柏林工業大學的一位教授,後者揭示了打印機行業的一個秘密:墨盒的計劃報廢。每個墨盒有個計數功能,能記錄一共打了多少頁。

每個墨盒還會設置一個頁數上限,一旦到達這個數值,墨盒便會自動鎖定,讓你以為是沒有墨水了。

然而,這位教授及其朋友,可以解碼墨盒,讓計數器重置,這樣墨盒可以多用兩到三次。

計劃報廢”也是iPhone的一個慣用伎倆。

2004年,紐約青年凱西·內斯塔特,花費400美元買了一個iPod。

可是一年半後,電池壽命便到了極限。客服告訴他,電池已經過了保修期。

如果想修,就得花225美元,這個價格幾乎可以再買一個新iPod了。

憤怒的凱西·內斯塔特,製作了一個視頻來揭露iPhone的詭計。這個視頻,已經超過500萬人瀏覽了。

▲凱西·內斯塔特製作的 噴繪標語

良叔問過一個手機業內的人,他說這種做法很普遍,也很簡單。

手機中的芯片,可以記錄電池使用的次數和時間,過了保修期,就可以使電池強制報廢。

而且,芯片還可以檢測電池是不是原裝。如果不是原裝,芯片會快速消耗電池,於是你就不得不買原裝電池了。

蘋果更聰明的一點是,它的機型是封閉式的,而且是獨特的款式和螺絲,讓你沒辦法打開進行自主維修。

這樣,它們的“計劃報廢”才得以順利進行。

兩年前,iPhone爆出“降速門”事件。

隨著新系統的更新,老iPhone越來越慢,如果你想跟上節奏就要換新手機。

這當然引起了民眾的憤怒。iPhone出來解釋,說這純粹是技術問題......今天你應該知道了,這也許就是“計劃報廢”的一部分。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主持人說:“當今消費主義的核心,就是把產品以最快的速度消耗掉。

你可以盤點一下你手上的電子產品,它們是不是總以各種原因變得無法使用?

而你又不得不買新的。不僅是電子產品,你可以想想身邊的物品:孩子的新玩具,根本玩不了幾天;家裡的雨傘,撐不過幾場風雨;一支鋼筆正在被一排簽字筆取代......就是這樣,越來越多的“耐用品”淪為“快消品”.....

它們不停地被報廢,不停地推陳出新。我們在創造越來越多垃圾的同時,也為商家創造了節節攀升的業績。

5、科技之惡

如果前面幾種詭計都屬於傳統行為,警醒一點或許可以避免。

那麼隨著大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到來,很多人註定無法逃避商家的魔咒。

魔咒一:算法殺熟媒體人琢磨先生曾說過自己的事。他經常使用某打車軟件約車去機場和車站,他助理也經常用這個軟件。

一次偶然的機會,琢磨先生髮現:同樣的距離,助理打車的價格比自己低了不少。

後來,他問了身邊很多朋友,發現這是個共性問題。

越是經常使用這個軟件的人,價格越高。其實這就是一種算法殺熟。

簡單講,就是企業利用對消費者行為的分析,因人而異地制訂出不同價格的策略。

就如那個軟件,能算出你對它的依賴性高低,而且從來沒有質疑過價格。因此給你的畫像就是,對價格不敏感的高頻消費者

互聯網公司就喜歡你這樣的金主。於是,自然匹配較高的價格。

當然,關於“算法殺熟”,互聯網公司打死也不會承認的。但有很多實錘證據,卻很難推翻。

去年,作家王小山發了一條微博,點名旅遊APP“飛豬”殺熟。他這幾年都在“飛豬”上買機票。結果卻發現,自己的機票竟然比別人貴很多。

“算法殺熟”的問題,很多人在知乎上討論。

其中一位商務人士,曬出一張對照圖,並講了自己的故事。他長年在某知名旅遊平臺上訂酒店。

一次到了酒店發現,掛牌價竟比自己訂的還便宜。

他留了個心眼,回去後用老婆的手機去訂。結果發現,確實比自己訂的便宜一些。而且老婆基本沒怎麼用過這個軟件......

那位商務人士有點傷心。他說,2012年就註冊了這個平臺,頻繁地預訂機票、酒店、景點門票以及餐廳。

他一直是這個平臺的忠實用戶。沒想到,被別人賣了,還在幫著數錢。

你看,多麼痛的領悟。所以千萬別和商家談忠誠,他們口裡說著情懷,眼睛卻瞄著你的口袋。

魔咒二:神經營銷“神經營銷學”誕生於2002年,由阿勒·施密茨教授提出。

剛剛問世,就馬上得到商家的追捧。因為這種方法讓商家避免了大量的用戶調研。

只需要找幾個人,讓他們帶上專門的頭盔和眼罩,便可以測試出他們對產品的感受。

一個人的感受很難表達準確,但是你的眼神和心跳會出賣你,這一切都會被機器讀取。所以,在商業中已經廣泛應用神經營銷了。

以當下最流行的“眼球追蹤技術”為例。商家可以通過儀器,追蹤你眼神聚焦順序和強度。

通過這個方法,可以測試海報如何製作,才能讓受眾更喜愛。

也可以設計出讓人更有購買衝動的促銷頁面。

還可以優化商品的擺放,吸引人的注意力。以及為遊戲設計,更為刺激的畫面......

這一切都是為了用戶最好的體驗。當然也是為了讓你不經大腦,便把銀子拱手上交。

其實,當下我們所看到的商品包裝、產品外觀、APP界面,之所以如此精美,不僅是用心設計的結果,更多的是通過神經系統測試過的。

所以,一個當代人活著真特麼難。

你對抗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團隊,他們瞄準著我們的本能,編織著一張巨大的網,你很難不深陷其中。

魔咒三:透支消費行為經濟學教授德拉贊·普雷勒說:信用卡對商家是個偉大的發明,對於消費者卻是一個糟糕的發明。

因為人在付現金時,會有一種類似疼痛的不適感,讓你壓抑消費行為。

而信用卡,則會把這種不適感降到最低。

為了證明信用卡會讓人花銷更多,德拉贊·普雷勒做了一場實驗。

他組織了兩場拍賣會,同樣的東西,不同的是支付方式。

第一場,要求只能以現金方式支付;

第二場,可以用信用卡支付。結果表明,第二場的拍賣價格比第一場高出一倍還多。

信用卡透支已經是個乏善可陳的話題了。目前中國最突出的問題在於網貸。

無論是BAT還是TMD,只要你能想到的大型互聯網公司,沒有一家不在經營網貸的。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個人徵信的完善,讓個人貸款有了肥沃的土壤。現在你隨便打開一款APP,就有可能跳出一個低息貸款的廣告。

只需要簡單的操作,你就可以拿到一筆本不屬於自己的錢。

而且,那些網貸廣告還都挺高逼格的,不是大海、就是別墅。

但他們不會告訴你,如果你不按時還款,等待你的是什麼。

去年3月,一名叫羅正宇的理工碩士,用一根白繩,結束了自己25歲年輕的生命。

壓垮他的,僅僅是5萬元。

他的手機裡,裝著13個網貸APP,每個月都在拆東牆補西牆。

當他再也無法堅持時,催債者通過微信,不斷以暴力相逼,最終壓斷了羅正宇最後一根神經。相信羅正宇的事情不是個案。

根據權威數據顯示,2018年底,中國有2243萬人在網貸平臺上借過錢。這些網貸平臺交易規模,已經突破3萬億人民幣。

固然,不少人是為了生意週轉,可是又有多少人,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而墜入商家編織的幻境中?

那些慾壑難填的借款者,當然有自己的責任。

但是商家利用科技,利用對人性的研究,排兵佈陣,一步步引誘處世未深的消費者,這難道不是一種罪過嗎?

知乎上有個問題:科技是善還是惡?

有一個高贊回答:科技只是一把放大鏡,放大了善與惡

在此,我想補充一句:最終取決於,放大鏡在誰的手中......

4、希望你能成為漏網之魚

良叔的父親,一支鋼筆曾用了8年,前前後後修了5次。

放到現在,這事兒太不可思議了。因為整個體系都不再支持你這麼做了,你甚至已經找不到能修鋼筆的人了。

節儉,我們曾經歌頌的美德已經不合時宜。

似乎整個社會已經達成了共識,我們需要不停地消費,來支撐經濟體的發展。

但是,我們變富裕了嗎?

整體來看,好像是這樣。但是從數據上看,中國35歲以下的人,近6成沒有存款。

所以,如果你殷實富裕,大可將這篇文章當成茶餘飯後的笑談。

你若多消費一點,就再好不過了。因為你是這個經濟體的主力軍。

倘若你是那6成中的一員,那麼在消費主義的暗網下,你就是在裸奔。

我只能祝福你,在網口收緊之前,能成為一條漏網之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