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大學,如果家裡沒背景和實力,儘量去大城市別回家鄉,贊同嗎?

愛鬧的丘吉爾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兒子,我個人真實的經歷完全同題主所說。

父母都是農民,作為我們那個偏僻的小山村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我離家南下廣東時向父親發誓:寧願在城裡當乞丐拾破爛,也絕不回到家鄉重操父輩靠天吃飯的生活。

為什麼我完全同意上完大學,如果家裡沒有背景和實力,儘量去大城市別回家多呢?

01.

城市就業機會多。

不管是承認還是不承認,目前80%的家鄉小城鎮經濟發展遠落後於一二線大城市。家鄉里適合大學生的就業崗位非常少。

即使有相對好點的工作單位,比如銀行,工商稅務,教育,水電等。基本上都是相關領導早已把自己的親戚朋好友的孩子優先安排填滿了。沒有好的關係背景,的確是難於上青天!

02.

大城市可以找到專業對口且待遇好的工作。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大城市的薪資待遇都將好於家鄉。另外,在家鄉有些大學專業是找不到對口的工作。

我畢業時,家裡還揹負著不少債務,形勢逼人,去廣東打工是我當時的最好選擇。

03.

年輕時選擇折騰奮鬥。

家鄉,我們都非常熟悉。年輕時如果選擇回家鄉,基本上你的生活會比較穩定,不會有大風大浪。但我個人認為年青不奮鬥不青春。應該趁早去大城市去漲見識去學本領。

04.

大城市階層向上流動的空間大。

在大城市,商業化程度高,市場環境更公平。大城市更有包容性,英雄不問出處,更崇尚個人能力的奮鬥文化。每個人更有可能通過自己奮鬥改變自己乃至家庭的命運。

相反,家鄉地方小,資源少。階層固化裙帶關係嚴重,職場賽道窄而且竟爭不公平。

05.

為孩子打拼一個好的未來。

大城市,無論商業,教育,醫療資源都比家鄉更先進更優質。自己現在的努力和奮鬥同時也是為下一代打下一個更好的基礎。

06.

當然,凡事都是有例外的。如果說你大學的專業就是三農領域,或者你的夢想就是去改變家鄉面貌。在如今國家大力提倡建設和發展新農村,加大各項扶貧力度的大背景下,選擇回到家鄉也不是不可以有一番作為的。但我還是鼓勵大學生先來大城市歷練歷練。

07.

有句話說的好:眼界,決定心的格局;格局,框定人生的命運。眼界有多寬,心就會有多寬,格局就會有多大。

成功者都是閱讀者,成功者都是思考者,成功者都是分享者。 閱過留痕,手有餘香。 關注我,讓自己更成功。


理查德頻道


這個問題我有非常深的感觸,可以說說。先說說我老婆家的情況,老婆是農村的,家裡兄弟姐妹5個,她是最小的。她三哥在九十年代初考上大學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如今已經是副廳級領導了。大哥二哥的兒子讀書不行,復讀一年以後考的是本省的三流大學。兩個侄子畢業以後都考進去了銀行工作,大侄子工作五年了,現在是縣城信用社的副總經理。小侄子畢業四年在另外一個縣城農行,現在是中層領導了。跟他們一起考進去的同事現在全部在鄉下分行當櫃員了!他們可以說完全就是因為有個好叔叔!然後說到我自己的孩子了,兒子現在在上海讀研研一。我曾經問過他,畢業以後是回到我們這個三線城市工作還是留在上海?以兒子的能力和他舅舅的關係,估計30歲出頭可以上副處級了,這個是他兩個表哥說的,呵呵。兒子對我說,不願意回來!他說,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奮鬥,掌握自己的人生。他不想像他兩個表哥一樣,以後不管再怎麼成功,別人都會說,他們是靠有一個好叔叔,不是自己的本事!他說,即使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但是他希望到以後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今年的元宵節過後我送兒子去機場,在候機大廳我抱著他說,老爸支持你的選擇,努力奮鬥,兒子!


滄桑男人11048641


讀完大學,如果家中沒背景和實力,儘量去大城市別回家鄉。這種觀點我非常非常贊同!

我可以用我家真實情況來證明這種觀點是非常正確的。我有一兒一女,都是大學本科畢業生。兒子是建築學系(五年),女兒是經濟學系(四年)。兩個孩子畢業後就在北京找到了工作。現在,兩個孩子都在北京買了房子,兒子己經在北京買了兩套房子。現在,兒子是某單位的總工程師。女兒是某外企的部門經理。

我是一個老農民,我的兒女從小就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我在社會上沒有什麼特珠關係,所以,不能通過走後門給兒女找到比較好的工作,只有靠他們自己的努力到外邊去闖了。兩個孩子還算比較爭氣。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拼博,終於在家庭和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兩個孩子∩剛畢業的時候,在北京也都經過了一段堅難的歷程,五六個同學合租一間小屋,跟學校宿舍一樣,上下鋪睡覺,工資二千至三千元左右。不過,等過了兩三年以後,有了工作經驗以後,他們就開始跳槽,到另外的單位去找工作。每次跳槽,工資都會漲很多。因為兩個孩子前幾年老換工作的的事情,我曾經批評過他們,但是,他們就是不聽我的話,後來我也就不管了。凡正孩子己經長大了,他們自己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做主吧。

總之,我認為:如果你的孩子有真才實學又有能力的話,一定要把他們放出去,到大城裡去闖一闖,不要把他們留在家鄉。因為在大城市裡不用託關係走後門也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要你素質好有能力,在公司和單位裡就能升職和加薪。實在不行,自己可以找獵頭公司幫你換工作單位。這叫騎著驢找馬。如果你確實有能力,到了新單位肯定是及升職又加薪了。不過,我本人還是不太贊成貧泛換工作的人的這種做法。

總之,農村的孩子上完大學以後,如果家中沒有背景和實力,一定要讓他們去大城市裡去闖一闖,那怕是失敗了,也不要後悔,那也是他一生中的經驗和財富!


少利17


題主問上完大學如果沒有背景,儘量去大城市發展。你認同嗎?

作為答主這個我是認同的。其理由有四點。

1/4、

大學所學專業,因為地域的限制在小地方縣城是無法施展的。

如果學的是計算機類的。這類高科技公司註冊地必須是在沿海地區才會有。在那種窮鄉僻壤的縣市級的地方怎麼會有這樣的公司?所以必須到深圳,廣州,蘇州,杭州等地就業才可以。這樣的專業技術人員,只有到專業的公司才能算是對口單位。到其他行業,其他公司只能算是下嫁,不利於其自身及職業的發展。

碩士博士畢業後讀的是法學法律類的專業。想找一個全日制高校進入,去當講師或教授。這類高校也只有省會城市和大城市才會有。這種高校也就只規定在一二線城市專有。四五線城市也會有理工大學和職業學院,但是卻難以找到對口的專業。尤其是法學專業,一邊想在學術單位研究學問,同時還想找個律師事務所兼職。如果地點不在大城市,又如何獲得案源,自己如何生存?因為在小城市律師是無法獲得更優質的案源的。

2/4、

為了儘快掙回大學學費,以及未來以後的生活獲得保障。

如果在小城市總體收入不高,一年只有4萬到6萬塊錢左右。像這種收入,初高中畢業學歷的人和有手藝的人也可以做到。那這種擁有高學歷的人就會想。反正是掙錢,那麼我為什麼不換個地方,可以掙到更多的錢呢?只是換個地方,換個區域而已啊。

當然未來花錢的地方會很多,結婚生子都要考慮這類的。因為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會暗暗和一部分初中高中同學作比較,因為他們也會在大城市裡就業結婚甚至買房子。

3/4、

為了自己的子女的教育留在大城市,不輸在教育起點上。

在大城市有最好的學校,有最好的教育資源。社會上普遍流行一種觀點,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接受教育,把孩子培養成才。自己都出來吃點飯了,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財富,不如給孩子送教育。給孩子財富傍身只是暫時。讓孩子擁有高學歷和教育,是立足於未來社會的制勝法寶。

4/4、

為了實現兒時夢想,或兌現自己的承諾。願意展翅高飛到遠方尋夢。

小時候,我們總希望離開家鄉,脫離父母的懷抱,去放飛自己的夢想。現在終於大學畢業了,可以有力量也有機會去到大地方大城市,去長長見識了。到大城市的就業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也是一個實現兒時夢想,是展示自我的需要。

總之人的選擇有千千萬。如果你在大城市裡混的不好,或者在大城市裡懼怕高昂的房價與物價,你也可以回到家鄉來。家鄉特別是農村,有時候住了兩層三層小洋樓,這種生活條件其實比有些北上深廣城市更好。你完全可以用在大城市裡學到的經驗技術來建設自己的家鄉。現在人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提倡農村生活返璞歸真。若城鎮生活PK農村生活。其實農村生活,在空氣清新質量上和蔬菜食品環保乾淨程度上。同時在和鄰里之間善良風俗程度上,遠優勝於在城鎮生活的居民。


袁虎法律寫作


肯定在贊同呀!我就來說說我自己吧

我是18年本科畢業的,家住在河南某一個18線的小縣城,家裡既沒背景有沒實力!在去年7月份,當我一拿到畢業證,我就毫不猶豫的訂了一張前往上海的火車票,做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剛來到上海我就到處面試投簡歷,花了3天的時間,最終找到了一份還算可以的工作吧,但是當初工資不高,扣去五險一金也就四千出頭,不過包住這一點很好!

在這快一年的時間裡,工作上學會了很多,雖然也有不高興的時候,但是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我感覺自己每天都在進步!並且公司也給我漲工資了,現在到手有五千五左右。

來到大城市,經歷的多了,見識也就提升了,這是在家鄉小城市所得不到的。雖然最後可能還是要回到家鄉(畢竟上海房子買不起),但是這一段經歷會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出來走一走,總是沒錯的!


酒後茶娛


對於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切身體會到農村沒有家庭背景的心酸。我小女兒是零九年本科畢業,零九年年底參加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考試,並且是肥西縣第二名,後來面試刷下來了,好多筆試比她差多了都進了信用社工作,當時我小女兒那個傷心,連我都落淚了。只怪我這個做父母沒有本事。好在年後被一大型國企錄用,她在公司裡如魚得水,年年被評為先進,現在是內金融公司部門經理,中級會計師,註冊會計師。年薪幾十萬,省會城市有房有車中產階級生活水平,想想當初未錄用信用社是對的,否則一輩子只能在櫃檯工作。大女兒上海研究生畢業以後吸取她妹妹的教訓留在上海。現在發展的很不錯,是一家跨國公司銷售部經理。兒子研究生畢業,直接留在上海,在上汽集團做研發。並且都在上海落戶。如果你們是農民的孩子沒有家庭背景,千萬不要回到小地方工作那裡沒有你的生存之地,施展不開你的才華,只有一線城市才是相對公平的地方。也能施展你的才華。


蹉跎歲月150843412


贊同,我就是屬於這樣的情況,大學畢業家裡沒有任何背景和實力,因為家裡的牽絆沒有去大城市,感覺這幾年跟混日子差不多,工作那幾年工資勉強夠自己生活,也沒學什麼專業技能,後來就結婚生子現在全職在家帶孩子,我同學都說感覺我的大學白上了。

我的同學跟我一樣家裡沒有背景沒有實力,不過一畢業就去了北京,剛去北京的時候也是住地下室,每天上班做幾個小時的地鐵公交,現在月工資能達兩萬了,還在北京郊區買了房子。

在大城市見得世面更多,機會也更多更能逼著自己去學習,雖說高工資的同時有高消費,不過經歷了比不經歷要好太多,強烈建議家裡沒有背景沒有實力的畢業後去大城市闖一闖


堅強的圖圖


贊同!


去北上廣深吧! 雖然,不知道你能不能留下來,但那邊能給你足夠的尊重和公平。

我待過三座城市,越是大城市,包容性越強,越是公平些,靠自己的時候,就使勁靠。 可能會苦很多,但挺好的不是,即使你不進步,城市也會拉著你進步,除非你沒堅持下來。



紫色的記憶


第一讚同,第二贊同,第三還是贊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肯定的觀點也說三遍。至於為什麼,大道理多數人會講,但未必人人有心去聽。我從自己與孩子經歷說起。

我出生農村,母親是家庭主婦,祖上三代不見官星,父親1958年師範畢業,“文革”期間又被錯劃右派回家務農,“黑五類”家庭出身的我,境況可想而知。1987年本人大學專科畢業,文秘專業,與我同學歷的畢業生,要麼進了黨政機關,要麼入職公檢司法,自己一無社會關係,二無財力後盾,三無攻關巴結巧術,被分到所在縣城一家廠子上班,承蒙廠長憐憫不棄,一直在廠行政辦幹到企業中層,但好景不長,過幾年後企業破產倒閉,只好下崗自謀生路。而當初與我一塊參加畢業分配的同學,倚仗家庭背景或社會關係,在心儀的單位,順風順水,皆獲一頂科局級烏紗,生活滋潤。現在的我,仍苦心勵志,終日為一斗米費心勞神。

回頭再說孩子,我女兒2016年省重點大學畢業,窮人的孩子懂事早,她知道與同齡人拼爹不佔優勢,當年考入北京一所名校讀研,孩子也算爭氣,入職北京一家外資銀企一年,晉級業務主管,並堅持業餘自修,拼考金融會計師。如果當初女兒不選擇外地大城市就業,回本地小縣城求職,我猜想不到她現在高就何處,什麼職業,有一點可以斷定:她四年大學白上,兩年研究生白讀。

記得美女作家蔣方舟說過,現代中國社會階層固化現象不容忽視。我認為,越是小城市小縣城,階層固化更牢,大到求學入職,小到購物就醫,事事託人情,處處找關係,不託不請,寸步難行,行也不行,不行也行。大地方大城市,行為準則比較規範,政治生態相對開明,社會關係比較鬆動,就業面也比較寬闊,能給人才用武之地。這也許是更多年輕學子們,擇業大城市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福臻鑑明


贊同。

以前我們還討論過這個問題,如果家裡人沒有能力幫助你,還不如在大城市裡,千萬不要眷戀故鄉。

我現在生活在一個很小的地方,周圍的人,如果是往上捋三代,基本上都認識。結果,當地人,裙帶關係非常嚴重。同樣的學歷的年輕人,一定是有背景的提升地快。甚至於一些根本沒有任何學歷的人,只要有背景,都會呼呼地提升起來。

在職場,吃虧的永遠是那些毫無背景的年輕人。

我知道一個小夥子,當時滿腔熱情分配到這,先是埋頭苦幹了好些年,突然發現就自己還要啥沒啥。於是,就拼命去靠山頭,最終才勉強被認可。

而他的同學,當初留在北京,度過了幾年奮鬥歷程,也已經混的很不錯了。而他,一開始就是這樣,多少年都在原地踏步。

還聽說過,有的年輕人一分配來,就被媒婆們選擇,選中的,就有了靠山,沒選中的,永遠在最底層待著了。

越是小地方,越是講究裙帶關係,那些盤根錯節的關係網,都能壓制年輕人不得不服從,越不重視年輕人個人的素質。所以,有能力有闖勁的,還是儘自己可能得留在大城市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