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 寒窗苦读学子们的艰难“高考”路


有句话叫:十年寒窗,一朝得中。其实在古代,因为物质条件所限,参加考试并非易事。事实上,仅是赶考这一个环节,就让诸多学子发愁。

在古代  寒窗苦读学子们的艰难“高考”路

有举子命丧路途

  赶考固然不易,但对于古代士子(读书人)来说,能参加赶考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只有获得至少是秀才的资格,才会参加到赶考的大军中来,而且一旦金榜题名,人生的命运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举时代有多种考试,但是大的考试,或者说可以获取功名的主要是三种考试,即县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这三种考试后,分别获得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

  在这三级考试中,最不易的就是会试。会试三年一次,每到会试之年,举子们常常是提前半年或一年就出门了。经济条件好的,可以乘坐马车、驴车,条件差的只有步行。有文献记载,唐代时,湖北荆州的举子刘蜕,因要赴京城长安赶考,花了两个月,筹措赶考经费,再加上考试往返,共花了半年时间。850年,刘蜕在应举近三十年后,终于考中进士,当时人称“破天荒”。

  唐代元和年间(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公元806-820年),举子廖有方赴长安参加会试落第,返乡途中,在宝鸡遇到一位病危的举子,那位病危的举人临终前,托付廖有方帮其掩埋尸首。举子去世后,廖有方身无长物,只好卖掉马匹,筹措银两,埋葬了这位寒士,廖有方写了这样一首诗:“嗟君殁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

打劫考生后果很严重

  科举赶考之旅,路途遥远,难免遇到强盗、土匪,不过,典籍中对士子被打家劫舍的事,记载不多。这另有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参加科举的士子,官府都对他们有特殊政策加以保护。打劫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后果很严重。如果士子的钱财被劫或者书籍被打劫者损坏,士子会到县衙报案,如果县里查办不力,他们可以进京向御史举报弹劾。因此,一旦士子遇到打劫,地方官员就会非常紧张,一般会限令破案,并严格侦办。

  清代乾隆年间,就出现过一起打劫举人的案件,影响颇大。当时,在卢沟桥税关,几个税关人员敲诈路过的举子,还毁坏他们的书籍,并打伤了举子。举子进京之后向御史告状,御史向皇帝参奏一本,乾隆皇帝大怒,敕令严查,杀了三个行凶的差役,且将主管官员降职处分。此事传谕全国,此后全国关卡都不敢为难举子,并且都是善待举子。

  当然善待举子并非清代独有,在一千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举子赴京参加会试,在所乘车或船的前面,会挑出一面黄旗,上书“奉旨会试”四字,有了这个招牌,沿途土匪见了会避让,即便是遇到关卡水闸,当地官员也不会阻挡。在古代,关卡水闸都是按时间节点开闸的,一般情况下,船只都要等到开闸的节点了,才会放行。只有运粮的官船或者总督、巡抚以及钦差的官船到了,主管员官才会随时放行。但如果是乘坐举人的船到了水闸,也会享受特殊待遇——随叫随开。

在古代  寒窗苦读学子们的艰难“高考”路

进京赶考官府出路费

  参加科举考试,行旅艰难,几千里的路程,行走数月,食住行费用不菲。穷苦人家,指望自家筹措,根本不可能。

  为了发现更多人才,历朝历代,对读书人制定了相应的资助政策,比如,会送盘缠或者用车马接送考生。在有些朝代,官府干脆直接给举子发钱,让他们乘坐车船,即公车费。这笔费用由知县代请,藩库支出。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规定:举人参加京城会试,由各省布政使给予盘缠。“安徽十两,江西、湖北皆十七两,福建十五两,湖南十四两,广西十二两,浙江、河南皆十两,山西七两,陕西六两,甘肃、江苏皆五两,直隶、四川皆四两,山东一两,广东二十两,惟琼州府增十两,每名三十两。”琼州属于今天海南省,最为偏远,因此给予的资助也最高。

  清代,不仅会试有公车费,对于参加乡试(考举人)的秀才也有支助。一般是由本州县给路费三两。虽然由县州到省府,远比县州到京师要方便,但这些钱也远远不够秀才们参加考试,因此,地方上的乡绅、家族也会给予一些资助。

  此外,各大书院、社学、私塾等也会对参加科举的士人进行援助。省城有省辖州县会馆,京师有各省的会馆,士子参加乡试、会试,可以免费住进所属州县、省的会馆;如果赶考的士子是某个书院的学生,书院对于他也会有资金支持。士子领到了车船旅差费,雇车乘船就自行解决了,但是如果在途中,车坏船故障,或者找不到车船,他也可以向当地县衙请求帮助,所在县衙的官员都会殷勤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