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孟郊:诗囚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孟郊,中唐诗人,和当时的另一位大诗人韩愈一起开创了“韩孟诗派”

在唐代,孟郊算是一位中进士比较晚的士人。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名落孙山,直到46岁才中进士,他高兴之余,写下了《登科后》这首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然,孟郊之所以会得到“诗囚”这个称号,除了和他的诗歌大多反映当时的世态炎凉有关以外,还得益于元代的大诗人元好问。

元好问是元代著名的诗人,还是著名的诗论家(近似于今天搞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曾写过《论诗三十首》,其中第十八首写道: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元好问还在《放言》中有两句这样写道:

“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

经过大诗人元好问的这么一论,“诗囚”之名就传开了。

陈子昂:诗骨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陈子昂,初唐诗人。他处于武则天时期,这一时期,许多诗人多钟情于“馆阁体”,可是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写道:“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

在这篇序里,可以看出陈子昂极力反对齐梁宫体诗的那种绮丽华美而又言之无物的诗风,主张诗歌创作要有风骨、有兴寄,学习汉魏诗风。

所谓汉魏诗风在文学史上又被称为“建安风骨”,是指以三曹七子即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诗歌艺术风格。

陈子昂很好地继承了“建安风骨”这种诗歌艺术风格,从他的《登幽州台歌》可见一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汉魏风骨”影响下的陈子昂,便得了“诗骨”之称。


王勃:诗杰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王勃,初唐诗人,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也写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勃的才华,主要表现在诗赋的创作上。王勃在担任沛王府修撰时,为了讨取沛王李贤的欢心,在得知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即将进行一次斗鸡大赛,王勃便自告奋勇为李贤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赋》。

很多朋友可能看不懂了,什么意思?

其实,古时出兵攻打征伐某一对象时,为了彰显正义,助长己方士气,会通过写檄文下达讨伐对方的文书。而王勃居然为了斗鸡而写檄文,显然是把才华用错了地方,他也因此被唐高宗逐出长安。

而王勃在前往交趾看望父亲的途中,在南昌正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滕王阁,重阳节时,召集宾客,写诗作赋以纪此事,王勃便写下了传送千古的《滕王阁序》,他还在后面写了一首《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但是,他故意空了最后一句的“空”字,大家念完这首诗后,都觉得这是好诗,但美中不足的是缺了一个字,谁填的字都不好,于是请求让王勃把那个字补上。王勃开出的条件是必须支付“千两银子”,那位阎都督虽有些不情愿,但到底还是给了,王勃于是补出了“空”,这就是典故“一字千金”的来历,王勃的这个收入也是足以秒杀时下所谓的网络小说白金作家了。

王勃本身就才华横溢,又加上他为“初唐四杰”之首,故有“诗杰”之称。

贺知章:诗狂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贺知章,盛唐诗人、书法家,浙江人,自号“四明狂客”,他少时便以诗闻名。

贺知章在唐朝算是官做得比较大,而且十分长寿的诗人。他于公元695中状元后。曾先后历任礼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去世后还被追赠为礼部尚书。在他晚年时,因为身体欠安,请求还乡,皇上还把镜湖赐给了她,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家乡的儿童不认识自己的情景,他写下了著名《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86岁那年,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诗人去世了。

贺知章自称“四明狂客”,再加上李白的诗《对酒忆贺监二首》写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所以,

“诗狂”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贺知章的称号。

王昌龄:七言圣手、诗家夫子(又称诗家天子)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王昌龄,盛唐诗人,他的诗歌,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因为其七言诗的成就最高,所以有“七言圣手”之称。他的这些七言诗中,如《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二首》、《采莲曲二首》、《长信秋词五首》、《闺怨》等都是传颂久远的不朽诗篇。

其实,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王昌龄一直以边塞诗著称,但他的闺怨诗成就不在边塞诗之下,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不仅有“七言圣手”的称号,他还被称为“诗家夫子”。所谓“夫子”,即是老师之意,古代把老师称为“夫子”,如常将孔子称为“孔夫子”。王昌龄还在世时,就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说法,王江宁指的也是王昌龄(因为他做过江宁丞)。

后世又有“诗家天子”的说法,意思就是说王昌龄的诗歌在诗人中可称为“天子”,即第一。但是也有人质疑这个称号,理由是:古代只有皇帝可称为“天子”,其他人称为“天子”则是大逆不道,而且,古代刻书或者抄书也容易出现错误,“夫”与“天”两个字十分相似,或许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以讹传讹。

刘长卿:五言长城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刘长卿,强调一下,“长”应当读作“zhǎng”,意思是众卿之长,为此,南京师范大学郦波老师在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上特意讲解过。古人起名都是十分讲究的,念错一个字,意义相差甚远。

刘长卿,盛唐与中唐之交的诗人,他的诗歌中,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他曾自称为“五言长城”

这从他最著名的一首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可以看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温庭筠:温八叉、温钟馗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温庭筠,晚唐诗人。他在晚唐的诗人中十分著名,成就也比较高,和李商隐并称为“温李”。

相传其长相奇丑无比,有外号“温钟馗”,可想而知,其长相实在名副其实的其貌不扬了。

但是温庭筠的才华很好,长期给人当枪手作弊。

他作诗时才思敏捷,每叉一次手就能够写成一韵,几次叉手后诗就写成了,所以才被称为“温八叉”。

温庭筠不仅是诗写得好,而且在晚唐的诗人中,他的词也写的好,如《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郑谷:郑鹧鸪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郑谷,晚唐诗人,因为生于兵荒马乱的晚唐,一生中大多时候都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他在《倦客》中写道:“十年五年歧路中,千里万里西复东。”其现存三百多首诗,其中有一百多首描写其流亡奔走的生活,可见长期的流亡生活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之大。

郑谷曾经写过一首名为《鹧鸪》的诗: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诗中把游子的凄苦之情寄托到鹧鸪的声音和外形上,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归之情,郑谷也因为一首《鹧鸪》而名声大振,被人成为“郑鹧鸪”

赵嘏:赵倚楼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说起赵嘏这个诗人,很多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但是提起和他同时代并常有交流的诗人杜牧,大家就应该有点概念了,至少知道他是晚唐诗人。

赵嘏,因为他的一首《长安晚秋》中的两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被送外号“赵倚楼”。和他关系很好的杜牧也十分喜欢这首诗,称他为“赵倚楼”。

宋代的诗人戴复古在《长沙呈赵东岩运使并简幕中杨唯叔通判诸文》这首诗中写道:“吟边万象写不得,上有风流赵倚楼。”

姚锡钧在《怀人》中写道:“不见诗人赵倚楼,早年名句遍扬州。”

杜牧:杜紫薇

唐代诗人及其外号大全,仙、佛、魔、狂全齐了!(下)

杜牧,晚唐诗人。在有唐一代星光熠熠的诗歌光彩下,初唐有“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等人诗人,盛唐有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高适、岑参等著名诗人,中唐也还有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等诗人。

到了风雨飘摇的晚唐,诗歌注定也会一起跟着没落吗?

这个时候,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诗人扛起了晚唐诗歌的大旗,屹立于文坛,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杜牧,少时就志向远大,对兵法颇有研究,写过很过关于兵书战策的文章,但不得重用,因此写了《赤壁》这类的诗歌表达自己没有得到良好际遇的不满。

在沉沦下僚的官场生涯中,他无奈、失望,于是常常出入于秦楼楚馆,歌楼妓院,写下了《遣怀》、《赠别二首》等深情款款、情意绵绵的诗歌,反映了他当时生活。如《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但是,现在讨论的这个称号只和他的这一首诗歌有关,即《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诗中没有一句是明着写到紫薇花的,但是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把紫薇花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赢得了时人的喜爱。

所以,杜牧被称为“杜紫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