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性家长遭遇“爱哭宝宝”,除了焦头烂额,还能有怎样机智应对

很多家长会发现当怀里襁褓中的小家伙一点点长大,自己需要面临的育儿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

很多父母坦言,自己在为人父母后才真正得实现了人生的成长,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而这其中,孩子爱哭的情绪表达令父母们最感棘手。

田亮是奥运冠军,他的名字被全国人民所知晓。不过近年来,人们更多是以森碟爸爸的身份来定义他。

当理性家长遭遇“爱哭宝宝”,除了焦头烂额,还能有怎样机智应对


早前,田亮带着女儿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节目中没有独立带过娃的宝爸们小试牛刀,带着家里的宝贝共同完成一场美好的旅行。于是一个被田亮唤成“森碟”的女孩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在节目录制前的采访中,田亮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谈判专家,只要孩子不听话就和孩子讲条件,有条件交换的话孩子是可以听得进去的。可是这显然是一个美好的“幻想”。森碟对于爸爸的条件完全不感兴趣,觉得不开心会哭,想法得不到满足会哭,有情绪也会哭,整期节目中,森碟是哭着录制完成的。

相比于其他宝宝来说,森碟表现得特别爱哭,而且一哭就完全停不下来。田亮对此也束手无策,他甚至无奈地向女儿抱怨“你是来表演哭的吗?”显然这位带娃经验不足的宝爸被女儿的“爱哭属性”搞得完全乱了阵脚。

亲生老爸搞不定爱哭的森碟,那么带娃有一套的林志颖能够顺利过关呢?在节目中有一期是交换爸爸,林志颖负责照顾森碟,一开始森碟很开心,但是没多久,她的“爱哭属性”爆发了。

当理性家长遭遇“爱哭宝宝”,除了焦头烂额,还能有怎样机智应对


林志颖认为孩子的情绪化应该冷处理,于是放任她大哭,结果发现森碟哭了很久都停不下来,最后担心孩子安危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出面安抚。看来带娃老手林志颖在森碟的“爱哭属性”面前也败下阵来。

△可爱的小家伙为什么变成了“爱哭鬼”?

显然,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她们身上有着不同的特质属性。父母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孩子最后得到的结论势必会以偏概全。当可爱的充满活力的小家伙成了让人头疼的“爱哭鬼”时,父母有必要从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诱因入手。

第一,有些宝宝天生情绪敏感,环境稍有变化便会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就像林妹妹一样,天生就有流不完的眼泪。对于这种有着“爱哭体质”的宝宝,父母在教育引导的时候难免会碰壁,一味地要求孩子“憋回去”“不许哭”显然有些强人所难。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气质特征和先天状态是无法轻易剥离开来的。

第二,对于孩子过分宠溺的家庭中同样会有可能出现孩子爱哭的表现。因为父母的宠爱让孩子的受挫心理无法得到锻炼,孩子对于挫折的接受度较低,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小挫折都会被孩子进行放大,最终成为导致孩子情绪崩溃的稻草。

△当孩子哭了,父母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一部分父母会赶紧起身去安慰,一部分父母会置之不理。

对于起身安慰的家长而言,孩子哭闹的反应很可能是在进行情绪上的发泄。孩子不懂得掌握更多的方法去纾解情绪,于是依靠更加贴近本能的哭泣来进行情绪释放。父母对孩子进行安抚,却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进行情绪表达。

而对于对孩子置之不理的家庭而言,孩子爱哭很可能是因为想要获取父母更多的关注,从而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回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可能存在安全感不足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父母教育中或许会存在对孩子有所忽视的教育缺陷。

△“爱哭属性”会对孩子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呢?

1.影响到孩子的社交

当理性家长遭遇“爱哭宝宝”,除了焦头烂额,还能有怎样机智应对


显然孩子们更加希望和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同伴在一起,一个常常会哭泣的孩子很可能成为同伴的负担,哭泣变成了负能量的一种体现。在这样的社交氛围中,孩子的“爱哭属性”成了孩子社交发展的绊脚石。

2.影响到孩子自我认知的建立

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的成长中,孩子对于自我的评价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取的。当他人给予孩子的是“爱哭鬼”“情感脆弱”这些偏向负面的评价时,孩子对于自我的认知也会发生偏离。在潜意识中,孩子也会倾向于认为“我是一个脆弱的人”。

3.影响孩子性格中坚强部分的形成

生活中总是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出现,拥有一颗大心脏可以让孩子更加能够集中精力去应对和解决。当孩子面对问题时只会大哭着放弃,显然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坚强的性格无法形成,孩子始终无法摆脱玻璃心的困扰。

△家长除了要求孩子“憋回去,不许哭”外,还能做些什么?

1.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得到安抚

当理性家长遭遇“爱哭宝宝”,除了焦头烂额,还能有怎样机智应对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认知误区,认为如果自己上前安抚就是对孩子哭闹的纵容。事实上,孩子拥有发泄情绪的权利,父母试着接纳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得到安抚后的孩子更加能够在父母的帮助下有所平复。

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合理表达。当孩子大哭的时候,父母强势地询问原因常常会得不到回应,所以在安抚孩子情绪后,父母要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进行想法表达。

比如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是妈妈很忙,如果你不和妈妈好好说,妈妈可能要去忙些其他事!”孩子听后会更加容易从情绪中转移出来。

2.重视孩子抗挫心理培养

适当地让孩子接触一些挫折,让孩子在挫折中得到磨练,对于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有一定的抵抗力。父母也需要有进行“试错教育”的勇气,适当地犯错反而比让孩子更加容易做到明白是非。

孩子爱哭可能是内心脆弱也可能是情感发泄,这就意味着父母要结合孩子自身特点进行区分对待。

当理性家长遭遇“爱哭宝宝”,除了焦头烂额,还能有怎样机智应对


先别忙着给孩子贴标签或者为孩子找理由,父母教育是帮助、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往孩子身上推卸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