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死苏联却养肥美国,劳民伤财的军备竞赛为何没有拖垮美国?

静夜史


美国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是因为美国参战较晚,本土基本无影响。而其他强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基本被打残废。美国利用欧洲打的火热,控制石油等资源大发战争财。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时代的爆发让美国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苏联在二战中基本被打残废了,但是苏联能够快速崛起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苏联在战争时期获得了欧洲国家的工业援助,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二是苏联从德国处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用于发展。三是因为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而非市场经济。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由于体制的先进性,让苏联迅速成为世界性强国。

至此,世界新的两大阵营形成。但是由于科技的爆发,人类武器的毁灭性已然超出了地球的承受范围。所以双方都不敢贸然热战,而采取了冷战的方式,意图通过各种手段拖垮对方的目的。

苏联计划时代,对立的局势,使整个国家高度紧张,现在先把军事搞起来,把其他包括经济等任务放在一边。再加上苏联的战略失误,四处暴兵,参与战斗,陷入战争泥潭。加上经济任务放在后面,导致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可以用勒紧裤腰带都过不下去的程度来形容。人心思变,加之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忽悠,苏联竟然自己垮台了。连美国都没有想到,以往苦苦追求而不得的胜利,在不经意之间就来了。最终苏联解体,美国赢得了冷战。

苏联解体可以找出一大堆原因,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其实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经济太过单一,今天的俄罗斯同样如此,都是靠的石油、矿产品等等出口创收。

苏联的顶峰时期是80年代初期,简直咄咄逼人,中东石油危机之后价格高启,美国又在治疗越南战争的创伤,所以苏联不可一世,像8、9年前的俄罗斯一样,石油价格上涨,普京也阔过一阵子,石油价格下跌后,俄罗斯经济急剧下滑。反观美国,二战之后可以说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全面发展,美国经济是有IBM、通用、沃尔玛、波音等等一大批世界级500强大公司支撑的,反观苏联,出了石油天然气公司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世界500强级别的大公司,拿什么去支撑军备竞赛。

美国的军事科技很多都成功军转民,比如电脑、手持电话等等,而苏联的军事科技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可惜都是牺牲农业、轻工业等等支撑起来的,岂可长久,和平是二战后的常态,苏联的那些变态武器基本上成了摆设。

在1894年苏联尚未诞生时,建国100多年的美国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作为苏联的前身,沙俄虽然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排名世界前10,但和美国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

虽然苏联建立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推行了异常高效的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在短短10年时间里便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综合国力在1937年达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空前惨烈的苏德战争几乎将苏联数十年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本就和美国差距较大的苏联,在满目疮痍中和未经战火屠戮的美国差距更加天差地别。

虽然苏联依靠美英盟军的支持,挺过了二战,击败了德国法西斯,并在三五计划中迅速恢复国力。但此时的美国己进入更大的量级。








经常用了


上世纪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大搞军事竞赛,双方的武器研发和武装力量建设,都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的巅峰状态。两国所拥有的武器总量,足以毁灭人类数十次。

军事竞赛使苏联整个工业体系的主导产品,都变成了武器,军费支出占国民总产值28%。成为一个穷兵黩武,忽视民生的国家。这种经济困局,最终在1991年全面爆发。整个苏联轰然倒塌,分崩离析。

不过,同样是研发先进武器,同样是消耗国家财富。在苏联难以支撑垮台之际,美国不仅经济总量年年增长,还崛起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军工企业。移动技术、GPS定位、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产业,更是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苏联大阅兵)

那么,作为冷战军事竞赛中的对手,同样是劳民伤财搞竞争,为何苏联垮了,美国反而却越养越肥呢?

其实两国的经济基础,原本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在1894年时,建国100多年的美国,经济实力就已傲视全球,占据榜首。而当时沙俄的综合国力,虽然也号称世界前十,但和美国比起来,却是相差甚远。

苏联建立后,斯大林模式的高效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仅用两个五年计划,就实现了工业化,综合国力在1937年攀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二战的爆发,阻止了苏联赶超英美的步伐。德军的入侵,使苏联的工业建设成果毁于一旦。饱受战火摧残的苏联,和本土远离硝烟的美国,经济差距更是天差地别。

虽然苏联在盟军支持下,击败法西斯,挺过了二战。并在三个五年计划中,迅速恢复元气。但二战中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在1944年推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推行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谈判)

当时美元和黄金的兑换比,是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各个国家的货币和美元挂钩在1%范围内波动。这就意味着,美元和黄金的价值和流通性是一致的。

这样一来,世界各国只能无奈接受美元的压榨,并将美债作为国际货币储备大量买进,美国则一边通过美元结算体系对看不顺眼的国家进行报复。一边大量印钞在全世界购买,货币流通过多引起的通胀,就把它转移出去。

美国利用美钞这种几乎零成本的纸张,换回想要的一切东西。拿着全世界的钱搞建设,经济自然是突飞猛进。

虽然苏联的领土面积是美国的两倍多,物产资源丰富度更是碾压美国。但在美元霸权面前,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美国可以得到想要的任何资源,而且是极低成本。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除后,美国转而将石油结算和美元牢牢捆绑。以石油出口创汇的苏联,更是成为美国的猎物,石油外汇收入的高低还得仰美国鼻息。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国际油价飙升,苏联依靠石油赚得盆满钵满。成为苏联人引以为傲的黄金时代。但即使那样,苏联当时的经济水平,也只有美国的70%不到。

(勃列日涅夫)

可是同一时期,苏联的常规武器和核弹头数量,却远远超过美国,为军事竞赛而生产的武器装备,占用了大量的工业资源。有钱时大把花钱造武器,没钱时勒紧腰带造武器。什么吃饭穿衣、医疗出行,在当时的苏联。都得靠边站。

这种全民军工,不顾民生的单一发展模式,不仅是病态的,还不断吞噬着苏联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凝聚力。在看似表面的繁荣下,其实早已暗流涌动,不堪一击。

到了80年代以后,美国加紧了对红色意识形态的摧毁步伐。它鼓动中东国家下调石油价格,使开采成本高企的苏联石油,收入锐减。

忽略民生、穷兵黩武的恶果开始显现,苏联国内通胀加剧,物资严重匮乏,各国营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严重时,买个面包和手套都得一家人轮流排上一天。苏联的崩溃,只差背后一脚。

摸透苏联人性格的里根,高调推出了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果然,争强好胜和缺乏安全感的苏联人再一次上当,开始竭尽所能,倾其所有,和美国较真,开展太空军事竞赛,誓要超越美国。

(苏联宇航员和东方一号宇宙飞船)

太空武器自然成本更高。一枚普通的运载火箭都得数千万美元,更何况苏联不计成本,越做越高大上。

形成对比的是,苏联商店里的货架上越来越空,民众的购物队伍也越来越长。

仅1985年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五年间,苏联的黄金储备就从2500吨下降到240吨。美元对卢布的汇率从0.6大降到90,经济增长率从2.3倒退为负11,肉价从2卢布每公斤涨至100卢布每公斤,外债上升了五倍多。

美国却以军民融合来推动军事竞赛,采用市场化模式搞研发,军事和民用行业都效益喜人,政府不用花一分钱。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下的苏联,所有研发和生产,全由政府买单。再加上中间部门各个环节层层卡扣,政府早已不堪重负。

在这场苏美冷战对决中,原本先天不足的苏联,面对美国的军事竞赛挑逗,不顾自身条件,一昧求胜耗尽国力应战,崩溃解体的结局早已注定。而美国则获得了意识形态和经济战争的双重胜利,越养越肥。

(参考资料:《20世纪美苏争霸:争锋相对,无时无刻》)


张生全精彩历史


苏联被耗死是因为他慷自己慨他人,而美国大发横财是因为他慷他人慨自己。两厢比较之下就是美国比苏联更流氓!

所谓的国与国之间没有情感只有利益,美苏之间也没有谁比谁更正义,但是在一些国际处事上面,苏联会比美国道义得多。苏联在国际援助上面几乎是无偿的,而美国则是把人往死了剥皮。

在当时的世界上有这么一句话,有困难找苏联!所以,基本上是那种缺米给米缺衣给衣缺大炮给大炮(只要喊一句拥护苏联),这使得苏联的国力被大幅透支。比如印度方面,欠下了苏联几百亿卢布(以当时卢布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几千亿美元)。

而美国就不同了,美国从来不给别人无偿援助,所有对外美援全部都得拿东西来买,或者要抵押物的。

除了在援助方面两国有区别之外,在军费开支上面两国也有本质区别。苏联方面几乎是自己一国承担了所有(研发成本以及生产车间),而美国方面则会要求各盟友共同承担,比如北约盟国替美国出了将近40%的军费,这是美国方面得以胜出的主因。


优己


美国是正常发展,正常角逐的国家!苏联是把吃奶的力气用于军事,限制农业发展,个人发展,限制人权,无形限制了生产力!捆绑的豹子再怎么有能耐,也跑不过乌龟!苏联解体是人心所向,一半的功劳归国际舆论,最大的功劳归苏联人自己!独裁,专制,侵略,穷兵黩武!这就是美苏的根本区别!


好时光63


大家好,鄙人司徒少雄,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发表两句看法。

自二战结束之后,美俄联手对付法西斯的时代已经过去,世界迅速进入两级分化。

美国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因为美国参战较晚,本土基本无影响。而其他强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基本被打残废。二是因为美国利用欧洲打的火热,控制石油等资源大发战争财。三是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时代的爆发让美国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

苏联在二战中基本被打残废了,但是苏联能够快速崛起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苏联在战争时期获得了欧洲国家的工业援助,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苏联从德国处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用于发展。三是因为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而非市场经济。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由于体制的先进性,让苏联迅速成为世界性强国。

至此,世界新的两大阵营形成。但是由于科技的爆发,人类武器的毁灭性已然超出了地球的承受范围。所以双方都不敢贸然热战,而采取了冷战的方式,意图通过各种手段拖垮对方的目的。

举个例子,苏联忽悠美国人,自己有多少多少课导弹,过去打仗要用飞机大炮,现在打仗苏联只需做在家里几颗导弹就能把英国灭了,以此来威慑美国。美国人听了,一脸懵逼,吓惨了,赶紧回家研究导弹,最后造出了三百多颗导弹,才发现原来苏联只有一颗导弹。

由此美国和苏联进入了相互忽悠模式,这边苏联刚刚飞入太空,那边美国就能登录月球。两国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开启了你追我赶的军备竞赛。

而美国拥有西欧和日本等众多发达国家为小弟,大哥一句话,小弟跑断腿。所以美国的情况相对轻松。而苏联则不一样,虽然苏联也网络了一批国家充当小弟,但是这些国家实力比较弱小,难堪大任。

苏联计划时代,对立的局势,使整个国家高度紧张,现在先把军事搞起来,把其他包括经济等任务放在一边。再加上苏联的战略失误,四处暴兵,参与战斗,陷入战争泥潭。加上经济任务放在后面,导致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可以用勒紧裤腰带都过不下去的程度来形容。人心思变,加之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忽悠,苏联竟然自己垮台了。连美国都没有想到,以往苦苦追求而不得的胜利,在不经意之间就来了。

最终苏联解体,美国赢得了冷战。

那美国为什么没有在冷战中被拖垮,反而更上一层楼,比以往更强,成为独孤求败了呢?

首先,美国在军事竞备上面确实消耗了一定的民力,但更多是美国通过斗转星移,将消耗转嫁到西欧和日本身上了。

其次,苏联垮台之后,美国仅仅付出了一些低廉的钞票,就迅速蚕食了苏联的各种科技成果,使自己的实力更上一层楼。通过各种援助计划,对苏联的一些核心成就和资产进行抄底。

而已经造出来的各种武器,还没有通过消耗,苏联便垮台了,凭借这些武器的积累,让美国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个星球上说话声音最大的那个国家。

最后,鄙人百万字长篇武侠小说《雍杰传奇》正在头条号上火热连载,喜欢武侠小说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头条号,点击收藏阅读。


司徒少雄


美苏争霸贯穿上个世纪后半期,双方是各有攻守,不过整体上还是美国占优,根本原因就是体制不同,单论经济,美国是市场经济,苏联是计划经济,而市场经济天然上效率高于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有三大动力,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者之中,投资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比如汽车达到一人一辆甚至两三辆之后,再投资就饱和了,基础设施同样也是,不可能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无故在一条河上建桥,净出口对于大国作用有限,那么只有消费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因为消费理论上是无限的,

美国是市场经济,经济增长以消费为主,因此美国经济有很强的扩张性,事实上美国经济规模一直在膨胀,不仅仅只是冷战时期,


苏联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国家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投资,同时因为体制所限,苏联人民是供给制,苏联无法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而投资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让苏联经济进入死胡同,一开始投资会让苏联经济规模迅速增长,但是随后再投资作用就不断下降,而最需要的经济增长动力消费又无法实施,

军备竞赛对于美国来说属于合理投资的范畴,正好促进技术更新,刺激市场需求,比如我们现在用的手机,gps导航系统,互联网都是星球大战研发过程中意外的收获,而军备竞赛对于苏联则属于雪上加霜,本来苏联已经投资过剩,现在还要继续增加投资,这更是挤压了苏联人民的消费,让苏联人民生活困苦,对苏联更加失望,最终在苏联解体时无动于衷,


万事皆空70


苏联解体可以找出一大堆原因,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其实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经济太过单一,今天的俄罗斯同样如此,都是靠的石油、矿产品等等出口创收。

苏联的顶峰时期是80年代初期,简直咄咄逼人,中东石油危机之后价格高启,美国又在治疗越南战争的创伤,所以苏联不可一世,像8、9年前的俄罗斯一样,石油价格上涨,普京也阔过一阵子,石油价格下跌之后,俄罗斯经济和广东省差不多,哪里还有什么情搞军备竞赛。

反观美国,二战之后可以说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全面发展,美国经济是有IBM、通用、沃尔玛、波音等等一大批世界级500强大公司支撑的,反观苏联,出了石油天然气公司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世界500强级别的大公司,拿什么去支撑军备竞赛。


美国的军事科技很多都成功军转民,比如电脑、手持电话等等,而苏联的军事科技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可惜都是牺牲农业、轻工业等等支撑起来的,岂可长久,和平是二战后的常态,苏联的那些变态武器基本上成了摆设。

美国基本上以一己之力就能和苏联搞军备竞赛,凭借的就是美国强大的经济支持,苏联顶峰时期的GDP也只是达到美国的70%左右,何况美国还有日本、英国、德国等等一大堆有钱的小兄弟呢!苏联怎么能耗得起。


国辉影视剧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双方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你起我活的斗争。虽未爆发大规模热战,但剑拔弩张的军备竞赛从未停止过。

而最后的结果是苏联轰然崩塌,美国不仅安然无恙,反而越活越精神。

这就奇了怪了,同样是劳民伤财的军备竞赛,怎么在苏联这里是毒药,在美国这却成了兴奋剂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国力差距大

苏联输掉军备竞赛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国力不济。

这就好像工薪族和白富美去血拼一样,在工薪族挥霍完好几年的工资而不得不吃土时,白富美只是花掉了九牛一毛。

没钱,是苏联最大的原罪。

在1894年苏联尚未诞生时,建国100多年的美国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作为苏联的前身,沙俄虽然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排名世界前10,但和美国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

虽然苏联建立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推行了异常高效的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在短短10年时间里便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综合国力在1937年达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但就和“齐心协力跨世纪,一场洪水没咋地”的灾难一样,空前惨烈的苏德战争几乎将苏联数十年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本就和美国差距较大的苏联,在满目疮痍中和未经战火屠戮的美国差距更加天差地别。

虽然苏联依靠美英盟军的支持,挺过了二战,击败了德国法西斯,并在三五计划中迅速恢复国力。但此时的美国就像比屌丝还努力的高富帅一样,早已在1944年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世界各国为美元打工,也就是为美国打工的局面。

这种不在一个层次的玩法就是注定要玩死苏联的节奏。虽然苏联国土面积是美国的两倍还多,资源总量更是秒杀级别,但在美元霸权面前,一切是那么地不值一提。

虽然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但美国很快将美元与石油捆绑,这让靠出口石油创汇的苏联也成了美国的猎物。拿着苏联的钱与苏联玩军备竞赛,美国不是在吊打,这是在侮辱!

所以苏联死了,美国胖了。

2、国情区别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苏联是自己人作没的,军备竞赛只是导致苏联崩溃的推手。

作为经济基础比美国差,建国时间比美国晚的后起之秀,苏联能够在短短20多年时间脱胎换骨,成为工业强国,和苏联特色的斯大林模式密不可分。

作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将全国为数不多的资源尽可能高度集中,并以行政权力推进快速工业化,这种模式毫无疑问是适应苏联较为落后的国情的。

但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必然遭遇瓶颈,斯大林模式反而成为阻碍苏联更进一步的最大障碍。

但斯大林模式太根深蒂固了,一方面这种模式作为基础性模式,是苏联各行各业的纲领,改变斯大林模式意味着彻底的改弦更张。在没有新的成熟的模式出现之前,改革斯大林模式只能是苏联的灾难,苏联解体后的休克疗法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斯大林模式保证了国家领导人权力的高度集中,作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这决定了国家领导人作为改革的发起者必然不会放开手脚。而即便国家领导人能大公无私,国家领导人紧密捆绑的特权阶层也不会答应。

所以从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国家领导人无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还是戈尔巴乔夫都在大力改革,但最终都难有起色。

苏联的特权阶层在斯大林时期开始形成,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迅速扩大,成为凌驾于苏联人民头上的社会寄生虫。

由于他们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大量的苏联财富被掏空,再加上国际形势的恶化,80年代开始苏联经济发展陷于停滞,苏联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等到戈尔巴乔夫上台,这些尾大不掉的特权阶层,为避免日后被人民清算,成为瓦解苏联的急先锋。

等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些昔日的苏联特权阶层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寡头集团。

所以苏联解体,特权阶层应记第一功。

3、领导有高下

苏联享国70年,前后共诞生了7位国家领导人,但他们的个人素质实在是一言难尽。

事实上除了苏联奠基者列宁和斯大林,以及改革派赫鲁晓夫,剩下的国家领导人都没有能力统领这个庞大的红色帝国。

而苏联领导人的个人素质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根深蒂固的斯大林模式。这种将权力高度集中的独裁模式,注定了苏联的内政外交必然取决于最高领导人的执政水平。

相比之下,在建国之初便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的美国,总统虽然是三军总司令,但受到了诸多制约,这使得美国总统即使能力平平,也不影响美国在内政外交上的政策正确性。

所以本质上说美国与苏联的政策对比,就是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的对比,而苏联显然是不占上风的。

事实上,从1956年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开始,再到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全面恢复斯大林模式,因领导人的个人好恶,苏联内外政策的摇摆幅度远远大于美国,这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再加上因计划经济导致的苏联发展滞后,美国和苏联的差距越来越不在一个层面上。

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真正开始于赫鲁晓夫时期,但此时的苏联政府相对克制,因为赫鲁晓夫谋求的是与美国共享世界霸权而不是取代美国。

但是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此时的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再加上因第四次中东战争偏袒以色列导致阿拉伯国家的猛烈报复,在1973年引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使得美国不得不由攻势转为守势。而同时期的苏联由于奉行斯大林模式,加上石油价格的上涨,苏联出现了战后最大的繁荣,这使得勃列日涅夫开始谋求苏联的世界霸权,比如入侵阿富汗,走向四大洋。

但美国很快恢复元气,并着手对苏联进行反击,最典型的就是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在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竞赛难解难分时,美国将战场向太空扩展,欺骗了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而这一战术欺骗,轻易地将一蹶不振的苏联绑上太空竞赛的战车,最终苏联在不堪重负下轰然倒塌。

而星球大战计划则促进了美国IT等高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冷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

所以和美国玩军备竞赛,就是结结实实的陷阱。


元YS少


晕了,题主的问题和评论我看过不少,挺正常的。但是发的这个问题却罔顾史实,有美分之嫌。

美苏争霸,随之带来的军备竞赛,完全是一种穷兵黩武的行为。军备竞赛对国民经济带来的伤害,可以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形容。

美苏之间的争霸,主要集中在争夺各个地区的主导权和武器升级二个方面。

地区争夺主要体现在中东地区,大家都熟悉,我就不展开了。

武器升级就多了,包括常规武器(如坦克,军舰和潜艇),战略武器,包括核弹,洲际导弹,战略重型轰炸机,核潜艇等。

尤其是里根总统上台以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成为了压垮苏联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老布什1988挟里根之威竞选总统成功,并且在1990见证了苏联的解体。

但是,当外敌倒下,美国的经济其实也已经不堪重负,赤字严重,通货膨胀到美国人已经无法忍受的程度。

而乔治布什在战略上,外交上,领导对外战争上是一把好手,他甚至还打赢了伊拉克,拯救出了科威特,但是有毛用。

1992年总统竞选,老布什成为赢了战争却输掉宝座的第一个美国总统。输给了民主党,甚至还输给了一个“小鲜肉”--比尔克林顿。

而克林顿的宣传口号就是拯救美国行将崩溃的经济。

所以,题主说,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养肥了美国完全不成立。

如果不是克林顿八年努力,美国经济也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南雷霆峰


苏联是人类最大的激进主义社会实验。好比是一种社会形态的变异,结果是什么?显而易见。与此同时,欧美国家正在不断调整社会制度,社会分配上的大调整,为社会底层群众兜底,这样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人类最激烈的竞争,却没有发生社会危机。促进了科技和经济进步。在整个世界取得竞争优势。虽然发达国家政府越来越穷,可是,国力却越来越强。这是人类历史上,从王权时代的国富民穷,到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变。已经脱离了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蒙昧的野蛮时代。事实证明,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体制,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你不可能脱离人类亿万年来的进化史,凭空制造一个解决一切人类问题的万能社会制度。如果一种社会形态离开人类的本性太远,一定会被人性拉回来。否则就会出现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