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演變史:《莊子》《史記》《離騷》為何跌出榜單?


“四大名著”演變史:《莊子》《史記》《離騷》為何跌出榜單?

如果你站在街頭,隨便問路上的行人四大名著包括哪幾本書,每個讀過書的人應該都能很快地正確地做出回答——《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但是,往前推一百年,人們給出的答案則會五花八門,各不相同,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們根本沒聽說過“四大名著”這個概念。
“四大名著”說法的前身乃是“四大奇書”,有趣的是,四大奇書的名單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答案。


最先提出“四大奇書”的是明代後期著名文學家,“後七子”領軍人物之一,文學評論家王世貞,他心目中的四大奇書指的是《莊子》(莊子著)、《史記》(司馬遷著)、《西廂記》(王實甫著)和《水滸傳》(施耐庵著)。

“四大名著”演變史:《莊子》《史記》《離騷》為何跌出榜單?


幾十年後,明朝末年的傑出小說家馮夢龍給出了新的“四大奇書”名單——《三國演義》 (羅貫中著)、《水滸傳》《西遊記》(吳承恩著)、和《金瓶梅》(蘭陵笑笑生著)。

“四大名著”演變史:《莊子》《史記》《離騷》為何跌出榜單?


馮夢龍本人是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三部短篇小說集,分別叫《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和同時期小說家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並稱為“三言二拍”),所以,他偏愛小說是可以理解的。


和王世貞一樣,明末清初的金聖嘆也是個文學評論大家,他比馮夢龍只晚二三十年,但他更認可更早的王世貞的“四大奇書”名單,並在此基礎上列出了他心目中的六才子書:《莊子》、《離騷》(屈原著)、《史記》、《杜少陵集》(金聖嘆的說法是“杜詩”,但“杜詩”不是一本書)、《西廂記》和《水滸傳》。

“四大名著”演變史:《莊子》《史記》《離騷》為何跌出榜單?


相比之下,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李漁的觀點更為客觀,儘管他是個戲劇大師,但在確定四大奇書這個事上並沒有偏向戲劇作品。李漁不贊成王世貞的說法,因為《史記》是史書;《莊子》屬散文;《西廂記》為戲劇;《水滸傳》乃小說,四者根本不是同一類著作,相反,他非常認可馮夢龍提出的“四大奇書”名單,因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都是長篇通俗小說,反映了當時廣大民眾的文化需求,也是當時最為流行的社會文化。


經過李漁的肯定,馮夢龍提出的“四大奇書”的說法迅速流傳開來,並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成了廣為人知的文化常識。
由於《金瓶梅》有過多的性描寫,從清初的順治年間起被嚴格列為禁書,於是四大奇書成了三條腿的凳子,這個情況延續了一百年左右,直到曹雪芹的《紅樓夢》 (後四十回據說為高鶚續寫)於乾隆年間問世,而且逐步取代了《金瓶梅》,“四大奇書”才以新的面貌再次登場。至此,《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這四部優秀長篇小說已經攜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但離“四大名著”這個說法的出現還有二百年的時間距離。

“四大名著”演變史:《莊子》《史記》《離騷》為何跌出榜單?


公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行各業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景象,文化事業當然也不例外。
為了滿足剛剛獲得解放的億萬人民日益增長的對於知識的渴求,新中國最重要的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最先推出了“四大名著”系列叢書,他們選中的四部書就是在近現代出版量巨大的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四大名著”系列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其他出版社迅速跟進,先後推出了不同版本的“四大名著”系列,於是,“四大名著”的說法逐漸深入人心,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常識的一部分。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