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一部《西遊記》令唐玄奘的西行之旅家喻戶曉,同時也揭開了古代高僧為求佛法、普度眾生所付出的艱辛。正如其開篇所講,“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唐玄奘是通過實踐,跋涉西行而尋求“造化會元功”的真諦。而在玄奘之前,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嘗試西行的高僧是三國時期的朱士行,但因大小乘派系之分,他只抵達了于闐國(新疆和田一帶),便被迫留於當地。而真正完成西行,並將“真經”帶回中土的第一人名叫法顯。由於法顯歸國時已經75歲,其翻譯經書只做了兩年就隱居荊州,專注於《佛國記》的編寫,所以在譯經方面的名氣被四大譯經家鳩摩羅什、玄奘、不空、真諦掩蓋。但其帶回中土的戒律經書,對於漢傳佛教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此在230年後,感受頗深的玄奘才重新踏上法顯走過的西行之路。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西遊記劇照


自西漢武帝時期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起,中原與西域的聯繫就不斷加強,隨之促成了“絲綢之路”,再到漢宣帝於公元前68年正式設立西域都護,這條商貿之路也逐漸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幹線。相傳漢明帝夢見一位金身之人於皇宮飛行,金光耀眼,一位大臣嚮明帝解釋說西方有一種人人拜敬的佛,可能就是明帝夢中的佛像。所以明帝派遣蔡愔等十八人為使,到大月氏國求佛法,於永平十年(公元67年)請來了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高僧,用白馬載著佛像和經典到洛陽傳法。明帝還為此二人修建白馬寺,專用於二人傳法,以及梵本佛經的漢譯,這便開啟了佛教在中土的傳播。《西遊記》裡的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的原型很可能就是這裡說的迦葉摩騰、竺法蘭和白馬。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白馬寺


佛教的傳播雖然有了途徑,卻在本土宗教的盛行下發展緩慢,直到進入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大地進入了曠日持久的戰亂當中,現實世界裡的極度悲慘令人民嚮往佛教傳揚的精神樂土,推動佛教進入興盛發展階段,法顯就是這個時期的人物。他俗姓龔,生在一個普通農家,三個哥哥皆早年夭折,法顯貌似也難逃這樣的命運,3歲時重病不愈,父母不忍他像幾個哥哥一樣,於是另闢蹊徑,將他送進了寺廟,從此開啟了他的僧侶生活。在戰亂的年代裡,人民不斷湧入寺廟剃度為僧,也推動了這一時期的佛教發展,因而也造就了“道安法師”這樣的得道高僧。公元379年時,前秦苻堅發兵10萬攻打東晉襄陽時說:“朕以十萬之師攻取襄陽,唯得一人半。”意思就是此戰就是為了道安而來。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佛學有兩大系,一為禪法,一為般若,道安法師就是當時的兩系之集大成者,他被苻堅清往長安講學,道安也就於此著下《僧尼規範》,這是借鑑西方傳來的不完整戒律而編撰的僧侶行為規範,以及修行的心境準則。但由於此戒律並不全面,因而解決不了僧侶之間常發生的爭端,導致爭端的原因既有行為準則的不統一,也有佛經理解的不一致,這也導致了漢傳佛教進入一個發展的瓶頸期。最明顯的是因戒律經典缺乏,使廣大佛教徒無法可循,以致上層僧侶窮奢極欲,無惡不作。到了390年,後燕吳柱叛亂時,曾立僧侶法長為皇帝,以佛教為幌子,裹挾十萬僧侶信徒禍亂河北。以慈悲為核心理念的佛教非但沒有為百姓帶去和平安康,反而參與了殺戮,這都和戒律缺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此時的法顯為了維護佛教的“真理”,矯正時弊,年近古稀卻毅然決定西赴天竺,尋求戒律。

法顯的西行之路

公元399年,62歲的法顯與慧景、道整、慧應、慧嵬一起,從長安出發,踏上了西行之路。為何《西遊記》的西行團隊是5位,可能是參照了法顯西行,而非玄奘。因為玄奘在歷史上的西行之請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絕,他是從長安隻身一人偷渡出境的。待玄奘到了瓜州關外的一座寺廟裡,才遇到了一個名叫石磐陀的胡商,渡化收為徒弟,後來根據此地附近千佛洞壁畫考證,這個石磐陀滿臉長毛,環眼朝天鼻,獠牙外露,好像猴子一般,於是認為石磐陀就是《西遊記》中孫悟空的人物原型。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石磐陀與玄奘


“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幟耳。”——《佛國記》

法顯的團隊到達張掖(今甘肅張掖)後,遇到了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五人,擴大為十人“巡禮團”,在去往敦煌的路上加入了慧達,由此奠定了11人的取經團隊。而玄奘出境時,石磐陀離開了他,直到抵達了高昌國,才有了高昌國王麴文泰資助的4個徒弟、25個隨從、1名翻譯官員,組成了31人的西行團隊,此時的高昌國王與玄奘結拜為兄弟,“御弟”是針對鞠文泰的,而非李世民。法顯則是在敦煌太守李浩的資助下,由熟悉地理方位的官員帶出陽關渡白龍堆大沙漠,而在230年後,玄奘差點死在這片沙漠中。法顯在其遊記中首次寫到了“沙河”,所以《西遊記》裡流沙河的靈感可能也是源於此。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玄奘與鞠文泰


但在此之後,玄奘的歷程要比法顯更為順暢,玄奘在高昌國獲得了鞠文泰的“介紹信”,也就是《西遊記》裡說的“通關文牒”,由於高昌國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因此與沿途的國家關係交好,鞠文泰的介紹信為玄奘打開了一條坦途。而法顯出了玉門關就要面臨朱士行曾遇到的問題,即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的不兼容。

這主要是源於兩派對佛教的理解,前者倡導個人解脫,後者提倡普度眾生,中土盛行的是大乘佛教。法顯一路經過鄯善國(今新疆若羌)到達蔦夷國(今新疆焉耆),蔦夷國則信奉的是小乘教,法顯團隊在此不受待見,連寺廟都不讓投宿,無奈之下,智嚴、慧簡、慧嵬三人返回高昌(新疆吐魯番)籌措行資,在求得前秦皇族苻公孫的資助後,才轉向西南,穿越了塔克拉瑪大沙漠,玄奘則是沿著綠洲小國一路前行。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法顯的西行及歸國路線圖


較為幸運的是法顯到達西域佛教中心於闐國時,並未像朱士行一樣受阻,他遇上了當地的大型佛教活動——“佛誕節”。在參加完這場盛大觀禮後,法顯團隊順利行至子合國、於麾國,且11人皆成功翻越蔥嶺。230年後的玄奘也曾到達蔥嶺,但玄奘的團隊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損失了一半隨從和馬匹,包括兩名高昌徒弟。在此之後,法顯的隊伍分頭行動,法顯和慧應、寶雲、僧景等人經宿呵多國、犍陀衛國到達弗樓沙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慧景則因生病到達那竭國修養,由道整陪同暫住。法顯團隊是一個平行的組合,並不像玄奘的團隊,一個核心,其餘皆是隨從或徒弟。法顯的團隊可以理解成遊僧的組合,他們的目的各有不同,或是搜求佛典、或是從師受學、或是親睹聖蹟、或是求訪名師。弗樓沙國是北天竺的佛教中心,這裡已經能夠達成諸多人西行的心願,所以團隊中的慧達、寶雲和僧景在此參訪佛跡以後便返回了中土,而慧應卻不幸在此圓寂。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印度佛寺


“彼眾僧嘆曰:奇哉,邊地之人乃能求法至此。自相謂言:我等諸師,和上相承,未見 漢道人來到此地也。”——《佛國記》

隨著隊伍的離散,法顯也只能獨自前往那竭國,與慧景、道整會合後繼續踏上通往“西天”的路程。而西行的信仰並沒能贏得佛祖的眷顧,當三人翻越小雪山(阿富汗的蘇納曼山)時,在北陰處遭遇“毒龍”(雪崩),久病初愈的慧景最終沒能渡過這一劫難,被永久的封印在了高山雪原之上,此時的11人團隊已只剩下法顯、道整二人。正如那句“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兩位高僧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經羅夷國、跋那國、毗荼國、摩頭羅國,兩渡大江大河,於404年進入中印度的佛教發祥地拘薩羅國,並如朝聖者一般參訪了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迦維羅衛城。根據《佛國記》的記載,這裡的僧人感嘆道從未有漢人到達此處,也佐證了法顯是第一位到達“聖地”的中土高僧。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玄奘翻越蔥嶺


次年,法顯到達佛教極其興盛的達摩竭提國巴連弗邑,這裡的戒律十分齊全,正是法顯此行的核心目的地。他在這裡停留了3年,夜以繼日的學習梵語,抄寫經律,著名的《摩訶僧祗律》就是在此地抄寫完成的。道整在此也達成了瞻仰聖地、尋訪名師的目的,相比較中土的僧律殘缺,這裡才是最佳的修行之處,於是決定留在此地。至此,11人的取經團隊只剩法顯一人,這與《西遊記》裡的人性設定倒有幾分相似,五人團隊只有唐僧一心向佛,其餘四位皆是自我救贖,悟空貪戀過花果山的自由;八戒貪戀過高老莊的逍遙;沙僧、小白龍則是老實本分的洗白以往的罪過,這可能就是眾生百態的內含體現吧。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法顯與道整劇照


此時的法顯不僅是一位“朝聖者”,眼前的極樂佛國並沒有泯滅他取經的使命感,他孤獨的繼續前行,支身一人周遊了南印度和東印度,並在恆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國(印度泰姆魯克),用了兩年的時間學習經畫佛像,他認為象形的佛祖才更容易促進佛法的傳播。這本是他完成取經任務的終點站,公元409年,75歲的法顯明白,他的身體已經不允許再度跋涉東歸。而幸運的是,他在摩梨商人的口中,得知印度東海岸有船隊經常前往中土進行貿易,這就是《漢書.地理志》中所提到的海上交通線,也就是後來的“海上絲綢之路”。409年年底,法顯便搭乘商舶,縱渡孟加拉灣,到達了獅子國(斯里蘭卡),而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裡,它叫僧迦羅國,這就是印度東海岸的絲路起點。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孤身一人的法顯


法顯在獅子國一邊尋訪商船的航行計劃,一邊繼續抄錄當地的佛經經典,兩年之後,他終於踏上了歸國的商船。而這一段旅程又極具神秘性,因為出發的時間為8月,季風既是船舶前行的動力,又是風暴的來源,船舶航行半個月就遭遇了強暴風,船破水入,幸遇一島,補好漏處又前行。在這次風暴中,法顯還差點被印度教徒當做祭品扔進大海,幸好是一位中土商人出面阻攔才保住了法顯的生命。據《佛國記》記載,該船漂泊了一百多天,到達了耶婆提國,目前考證該國是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或者是爪哇島。但根據當時的季風強度、風向計算,眾多學者認為法顯所在船隻應該是抵達了美洲大陸,倘若真是如此,法顯發現新大陸要比哥倫布早了1000多年。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法顯抵達嶗山紀念石像


再次啟程之後,78歲的法顯終於在東晉義熙八年( 412年)七月十四日抵達山東嶗山。一去一歸共計十三年,對於這十三年,法顯的總結是“顧尋所經,不覺心動汗流!”也許在信仰和理想面前,所有的艱辛都不值一提,法顯在抵達嶗山後,立即投入翻譯戒律經書的工作中,他在和時間賽跑,用他所剩不多的時光,為中土佛法奉獻出最後的力量。由於此時的前秦已經滅亡,法顯在頓足之後便前往了佛教氛圍濃厚的東晉建康(南京),並受到東晉皇帝的禮遇和支持,他在道場寺同佛陀跋陀羅、寶雲等人譯出《摩訶僧祗律》40卷,《僧祗比丘戒本》1卷, 《僧祗比丘尼戒本》1卷, 《大般泥洹經》6卷, 《雜藏經》1卷。此後便隱居荊州辛寺,利用剩餘的時光寫下了遊記《佛國記》,後增補為流傳至當代的《法顯傳》,並於元熙二年( 420年),圓寂於此,卒時八十六歲。


法顯西行的意義絕不亞於唐玄奘

玄奘西行至印度呆了十七年,因此是印度佛教裡影響最為深刻的中土僧人,具有“名震五竺 ”的美名,且因獲得官方支持,以團隊的力量帶回中土佛經52筐、657部,這些佛經是在眾多僧人配合下完成翻譯的;由於歸國後得到唐太宗的“國師”禮遇,成為大唐佛教首屈一指的得道高僧,門下弟子遍佈全國,頗具影響力;加之唐朝的統一繁榮,玄奘宣揚佛法的環境更為理想,因此成就較大。而法顯歸根結底屬於自發的遊僧,前秦政權給予的支持僅限於出發時的合法性,他在印度佛教中心僅僅呆了三年,帶回佛教經律也只有30餘卷,這些經卷的翻譯工作也僅有幾位僧人配合而已;由於年齡漸老,他也只將剩餘的時間用於編寫遊記自傳,並未傳法授教,且在南北朝的亂世中,他也無法像玄奘一樣安心研佛,故而在成就上不及玄奘,但這決不能否定法顯西行的意義。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玄奘於印度劇照


  • 法顯的西行背景與目標

其實就佛教的發展來看,法顯又是為漢傳佛教奠基的先行者。在他出發前,東土佛法並沒有統一的戒律,僧團修行沒有統一行為規範,法顯大師為求得佛教真正的戒律,決意在65歲的年齡啟程求取律藏。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以規則先行,若無正確的規章制度加以約束,事物的發展必將失去方向,戒律對於漢傳佛教來說就是規章制度的體現。

法顯所在的時代,佛教傳至中土已約300年,佛法已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久矣,這是文化認同差異下,經歷矛盾衝突到改善適應的過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統治者大都扶植佛教,是作為統治工具維護政權穩定,如後趙、前秦、後秦、北涼,崇佛極為突出。而隨著“衣冠南渡”,南遷的北方漢人也將尚佛的文化帶入江南,可以說法顯所處的時代,是我國古代佛教發展的第一次高峰。

不僅本土僧尼數目與日俱增,得道高僧輩出,且從印度、西域前來傳法的僧侶也日漸增多。諸多高僧的影響力突破了地域和政權的界限,以至於荷堅不惜為了一個和尚發動大規模戰爭。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安既德為物宗,學兼三藏,所制僧尼軌範佛法憲章,條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講經上講之法;二曰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三曰布薩差使悔過等法。天下寺舍遂則而從之。”——《道安傳》

佛教的發展雖然迎來了高峰,但發展越快,問題也就越多,究其根源,則是清規戒律皆是“外來的和尚”帶到中土的,雖然經過整理,形成本土戒律雛形,但皆是東拼西湊的結果,並無詳實的正統戒律。尤其是僧尼人數日增,僧伽已經形成,寺院管理暴露出很大的問題。苻堅用戰爭請到長安的高僧道安,在五重寺拼湊整理的戒律,成為當時唯一一部“集大成”的戒律,可見戒律藍本的缺口之大。為此,中國僧人或者居士前此往西域求法者,頗亦有人。但是他們多半隻到了西域而止。在佛教發展企圖打破瓶頸的時期,西行求法的需求愈加的迫切,所以當法顯準備西行時,能夠自發的組成一支求法團隊,雖然他們的目的各有不同,但突破眼下修行瓶頸的願望是一致的。而在他們當中,搜尋經典的目標又非常明確,即側重於印度本土的、完整的佛教戒律。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年輕時的法顯劇照


  • 玄奘西行的背景與目標

唐玄奘所處的時代,佛教的發展並沒有南北朝時期興盛,在南北朝中後期開始,佛教的發展就成為各個政權解決兵員、勞動力問題的重要阻礙。所以歷史上的“三武滅佛”,有兩起發生在南北朝中晚期,一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另一個是北周武帝滅佛。這兩次滅佛行為對佛教的傳播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道安曾說過“不依國主,佛事難立”,這也說明佛教與本土宗教相比,生根較晚,更需要國家的扶持,而這兩次滅佛行為,反而促進了道教的繁榮。唐朝初期之所以不支持玄奘西行,一方面是防止對突厥作戰時的間諜活動,另一方面也與統治者更崇尚道教有關。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偷渡被抓的玄奘劇照


而玄奘之所以一心向西,是因這個階段的佛教,在不同宗派之間因對佛經解讀不同產生了很多爭議,尤以攝論宗與地論宗之間有關法相之說的爭議突顯。本來佛法傳播就受到抑制,傳法時內部尚且出現爭議,這對佛法的傳播更為不利。玄奘西行是為解惑、是為求得《瑜伽師地論》,目標也很明確,如果說法顯是西天取律,那麼玄奘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西天取經。所以從這一層含義上講,法顯是為佛教的傳播打下制度基礎,玄奘是為佛教的傳播朔本正源。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法顯抄經工具


玄奘的西行,可以看作是沿著著法顯走過的路徑重溫先行者的壯舉,只不過他出發時只有27歲,身體條件更加優越。且在高昌國受到鞠文泰的支持,又在盜匪猖獗的絲綢之路上受到西突厥國王的衛隊保護,這一切都是法顯不具備的。他可以潛心於天竺遊學17年,帶領團隊抄錄大量佛經典章,因為他有的是時間和精力。而法顯在中印度時,抄寫經書皆是親自完成,而且因無紙墨,他是將經文刻錄在貝多羅樹堅硬的葉子上,這就是他帶回的經書稱為“貝葉經”的原因。

玄奘歸國選擇原路返回,這一程的艱辛是因為當年對鞠文泰的許諾,在拒絕鞠文泰的挽留之後,他答應歸來時於高昌國講法三年,但當他走到高昌時,這裡已經駐紮了大唐的邊關軍,這裡也成了大唐安西都護府的管轄區域。法顯雖然是海陸乘船歸國,但也差點命喪大海,不能以艱辛的程度來衡量兩人的選擇,反而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法顯的《佛國記》,都成為研究地理歷史的重要文獻,也成為印度史料空白的重要借鑑。

“西天取經”第一人:先於唐玄奘230年,獨自歸來已近80高齡

法顯紀念銅像


法顯以近耄耋的年齡,帶著信仰和使命歸國,這就是他最大的成就,這種西行的精神不僅在於弘揚佛法,更在於對理想的執著與堅韌。玄奘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創立了法相宗,翻譯了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經文,推動了唐朝皇帝對佛教的重新認知,為佛教第二次發展高峰奠定了堅實基礎。玄奘取得如此成就,又何嘗不是法顯這位先驅打下的基礎呢?拋開戒律、西行路線的客觀貢獻,法顯作為“西天取經”第一人,踏上西行之路的勇氣、不甘廉頗老矣的精神、不懼風暴迴歸的信念,不都是唐玄奘後繼向西的動力嗎?法顯在《佛國記》中寫到:“誠之所感,無窮否而不通;志之所獎,無功業而不成。成夫功業者,豈不由忘失所重,重夫所忘者哉!”這不正是《西遊記》開篇“造化會元功”的真諦所在嗎?


參考史料:《大唐西域記》、《法顯傳》、《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