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唐玄奘:佛教漢傳的重要人物

唐玄奘:佛教漢傳的重要人物


圖16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玄奘像

絲路歲月上,還有一位大人物,就是西行求法的玄奘,也就是後來的三藏法師。

唐玄奘從長安出發以後,經過涼州到敦煌,當時唐朝政局不穩,不能讓人隨便出關,唐玄奘靠著幾個信徒協助,從敦煌偷渡到達印度。

其中一個弟子叫做石盤陀,“石”姓代表他從塔什干來,是位粟特人,他的粟特文名稱是“盤陀”,其中一定省略了文字,就像固原發現的史射勿,字槃陀一樣。“射勿槃陀”,射勿是神名,槃陀是僕人的意思。

唐玄奘取經時,先在涼州講經。當時有位高昌人曾在涼州聽過玄奘講經,將唐玄奘推薦給高昌國王,高昌王很喜歡玄奘,想將他留下,唐玄奘只好絕食抗議,並與高昌王達成協議,他答應高昌王取經後,回到高昌國做三年國師。

由於唐玄奘取經至少需要花費20年,經過許多國家,高昌王便傾盡全國之力,為他準備二十年的行裝。還修24封國書,以及致贈每一個國家的禮物,包含幾十批最高級的絲綢,給玄奘打通道路。

高昌王是突厥汗國可汗的女婿,唐玄奘帶著絲綢給突厥汗國,突厥可汗下了一道命令,令全中亞各國讓唐玄奘通行無阻,唐玄奘過了鐵門關後,進到印度。

玄奘在這20年間,從東印度、中印度、繞到南印度取經完成後,遵守與高昌王的約定,打算回到高昌去,當他路過和闐時,聽聞唐太宗已在貞觀14年,派兵滅高昌國,高昌國成為了唐朝直屬的西州。玄奘失去了高昌王的協助,只好寫信回朝廷,當時唐太宗正在討伐高麗的路上,便派玄奘回國編寫《大唐西域記》一書。

這本書雖然是佛國書,但目的是為國家發展所作,因此唐玄奘將整個西域的風土人文也交代得一清二楚,當作唐太宗向西方發展的指南,後來有很多去西邊取經的和尚們也拿此書當做旅遊指南,歷來在沿路也發現了很多隨看隨扔的抄本,敦煌也發現了五個《大唐西域記》的寫本,壁畫的工匠們也根據這本書畫下了許多經典的佛教故事,對我們今天瞭解佛教歷史相當有幫助。

唐玄奘:佛教漢傳的重要人物


圖17《大唐西域記》抄本之一

唐玄奘:佛教漢傳的重要人物

圖18《大唐西域記》卷一

唐玄奘:佛教漢傳的重要人物

圖19《大唐西域記》卷二

唐玄奘回長安的時候,帶著150顆釋迦牟尼的舍利、印度各地佛像的雕刻,以及657部梵文佛經。他將佛經翻譯完了以後,放到了大雁塔的地宮裡,形成一個巨大的寶藏。唐代的佛教僧人有不同的稱呼,例如教佛法的叫作法師、教戒律的叫作律師、教坐禪的叫作禪師,並沒有很多人有“三藏法師”的稱法,“三藏法師”代表必須精通各部經書,而在唐代只有很少幾個人有這樣的稱法。

現在的“三藏法師”的稱法叫泛了,這是來自於《西遊記》小說。最早追隨唐玄奘取經的石盤陀,也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我們在敦煌的榆林窟、莫高窟看到的唐僧取經圖,都有一個胡人跟著他,就是石盤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