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什么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百人?

大侃历史


千古名相诸葛亮,绝对是忠臣,也是贤臣,这一点从各类史书,以及诸葛亮自己所作的前后出师表等著作中,均可以得到证实。只是,忠臣、贤臣和权臣并不冲突,诸葛亮同样是一个权臣。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完全有取代刘禅称帝的资本。刘备在永安托孤之时,就直接说诸葛亮之才十倍于曹丕。刘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曹丕强迫汉献帝禅位,自己做了皇帝。刘备的意思就是,等我刘备死后,你诸葛亮也会学曹丕吧。刘备说这句话,可绝非善意。

同时,这句话也充分说明,刘备很清楚当时的情况,他对于刘禅的能力,以及诸葛亮的实力,是十分清楚的。如果诸葛亮真有簒逆之心,在他死后,孱弱的刘禅是很难阻止的。所以,刘备想敲山震虎,如果诸葛亮有一丝一毫的不顺从,估计立刻就会血溅当场。

诸葛亮是谁,绝顶聪明之人,立刻就明白了刘备的意思。诸葛亮马上向刘备表决心:“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看人还是很准的,他没看错魏延,也没看错马谡,同样,他也没有看错诸葛亮。刘备知道诸葛亮重名节,他要的就是诸葛亮这句话。其实,这时候刘备与诸葛亮之间,达成了一个协议,只是协议的另外一个执行人是刘禅。所以,刘备又作了其他安排。

刘备看大臣看得明白,看自己儿子也看得明白。他知道刘禅并不是一个强悍之人,所以,他让刘禅忍让诸葛亮。刘备给刘禅留了一封遗诏,让刘禅“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什么是“如父”?那意思就是诸葛亮就跟他刘备一个样呗,我刘备在时掌大权,那诸葛亮在,也同样要交付大权给他,很明确的表示让刘禅什么事都听从诸葛亮的安排。

刘备早就盘算清楚了,我让我儿子把大权都交给你了,而你诸葛亮也已经承诺过了,要效忠致死。现在,你权、名都有了,就没必要再冒天下之大不韪,非要抢我儿子刘禅的皇位了吧。刘备的确是高明呀。

当然,刘备为了保险起见,还安排了吴懿、李严、赵云等人来保护刘禅和制衡诸葛亮。但是,根据实际发展来看,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刘备一点都没看错,诸葛亮是很重名声的,也是很明智的,所以,诸葛亮虽然一直大权在握,却从来没有起过簒逆之心。

这就是为什么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自行开府设官,不还政的原因,全都是刘备提前安排好的。所以,东晋史学家孙盛就曾说:“幸值刘禅闇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刘禅暗弱,诸葛亮威略,震慑了异端,朝堂才得以安稳。说白了,还是刘备看人准呀。不得不佩服,大耳朵的确厉害呀,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一,绝不是偶然得来的呀。

至于诸葛亮上殿带甲士百人之事,这纯粹是有人理解错误,或者故意曲解了。诸葛亮天天带着甲士上下朝,这是要干什么?威慑刘禅,准备随时篡位?亦或是真有很多人要刺杀诸葛亮,所以,要加强护卫?其实,都不是。

这个事情记录在《晋书·桓温传》之中,原文是:“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甲士”和“甲仗”,一字之差,其意就已经谬以千里了。

古人讲究仪式、排场,所以,帝王、重臣都会有自己的仪仗队,不同级别的人,所能配备的仪仗规格也不同。这跟我们现在国家的仪仗队性质是类似的,只是古代出场的场合更多。在出行的时候,由甲士开道护卫,然后跟着一大帮的吹鼓手,吹吹打打,一路上威风凛凛,热闹非凡。这让百姓们看了,觉得好有排场呀,一个个羡慕不已,就可以大大凸显帝王、重臣的地位。

诸葛亮带“甲仗”是一样的道理,而且这个甲仗是刘禅赏赐的。诸葛亮在征南蛮,平定孟获出发之前,刘禅赐了一套“甲仗”给诸葛亮,其中包括金𫓧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加起来有上百人。其实,是有意去南蛮之地传播一下汉家威仪。

此后么,带仪仗是荣耀的事情,诸葛亮上下朝的时候就带着呗。


奕天读历史


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将年仅17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他要求儿子刘禅以“相父”对待诸葛亮,凡事多询问诸葛亮。此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朝政大权,直到他病逝五丈原,都没有“还政”于后主刘禅,一直将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据《晋书》记载,诸葛亮上朝要带甲士百人上殿,这是为什么呢?

先分析诸葛亮为何没有“还政”于刘禅,三个原因

其一,诸葛亮刚刚接受先主刘备托孤时,刘禅年仅17岁。

刘禅出生于公元208年,而刘备病逝于公元223年,此时的刘禅年仅17岁,按现代的标准判断,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古代也一样,17岁只是一个大孩子,经验阅历很少,必须得有辅政大臣辅佐,才能将治理国家这个重任给挑起来。诸葛亮相当于后主刘禅的老师,指导着刘禅如何治理内政,如何亲贤臣,远小人。此时,诸葛亮不能辜负刘备的托孤,不得不代替后主刘禅,掌握朝政大权。

其二,诸葛亮为了尽到“相父”的责任,尽心尽力辅佐刘禅。

诸葛亮出山后,全心全意辅佐刘备,为其出谋划策,创下蜀汉这片基业。现在,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倾国之兵伐吴,不幸战败,一年后病逝。刘备在病逝前,将刘禅、刘永、刘理三兄弟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刘备让刘禅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诸葛亮,尊称其为“相父”。诸葛亮被尊称为“相父”,就得对得起这一声称呼,他为此尽心尽力,“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而刘禅只需要当一个甩手掌柜,签签字、盖盖章即可。只有在祭祀等重大事项时,才需要刘禅出面。

孩子在一个父亲眼里,永远是一个孩子,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同理,虽然刘禅已经年长,二十多岁了,已过了弱冠之年了,可是诸葛亮眼里,刘禅还是当年的“小阿斗”,不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一直对他溺爱着,为他操劳国事,不惜病倒。他不放心完全放手,让刘禅大展身手。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溺爱,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不次于古代。

其三,诸葛亮即使病逝五丈原,他也安排了两个接班人。

在公元228年后,诸葛亮常年在前线征战,把后方交给了刘禅治理,为此还写了举世闻名的《出师表》。公元263年,诸葛亮第五次伐魏,规模仅次于第一次伐魏,声势浩大。可是进展不利,被曹魏司马懿堵截在渭水两岸。到了这年八月,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病到了。此时,后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到军中问候“相父”。李福询问道:“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诸葛亮道:“蒋琬可以委以重任,蒋琬之后,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已经病逝了。

诸葛亮在临终前,给刘禅推荐了蒋琬和费祎两个能够委以重任的大员。这两人也不负众望,在诸葛亮病逝后,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蒋琬、董允、费祎与诸葛亮并称为“蜀汉四相”。从这儿看,诸葛亮在自己病重之际,还在为刘禅考虑,精挑细选,为其选择了两个可以信赖的重臣。《资治通鉴》中记载如下:

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再分析《晋书》中说的桓温效仿诸葛亮,带一百甲士上朝,有以下两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诸葛亮功勋卓著,被刘禅赐予的特权

古代皇帝为表彰给国家做出过特殊贡献的功臣,会给予一些特权,如“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这三项特权,还有加九锡等等。好多权臣,如曹操迎奉汉献帝于许昌,有功于社稷,就取得这些特权。蜀汉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也劝过诸葛亮加九锡,只是被诸葛亮拒绝了。他认为等自己伐魏成功,恢复汉室江山,再加九锡也不迟。

同样,“甲仗百人入殿”是一种荣耀,是一种类似于“加九锡”之类的特权,算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一种奖赏。当时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再给个“甲仗百人入殿”的特权,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晋书·桓冲传》又诏冲及谢安并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书·武帝纪上》高祖领青州刺史。甲仗百人入殿。

第二个解释:晋简文帝司马昱想让桓温“依诸葛亮故事”,做一个忠臣,而不是乱臣贼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是被权臣桓温拥立的,是一个十足的傀儡,名为皇帝,实际上还不如一个老百姓自由。他多次提到诸葛亮,就是因为诸葛亮是当时公认的忠臣,掌握蜀汉大权,是一个标准的权臣,也是一个十足的忠臣。现在桓温权倾天下,随时可能废了自己,自立为帝。因此,他才抬出诸葛亮,给予桓温和诸葛亮一样的特权,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忠臣,而不是司马懿那样的权臣。

《晋书.桓温列传》:既逢覆败,名实顿减,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结语:

诸葛亮是一个合格的“相父”,他在接受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辅佐后主刘禅,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刘禅刚刚继承皇位时,年仅17岁,还是未成年人,诸葛亮不放心刘禅独自治理蜀汉。后来,诸葛亮一直在外征战,把后方交给刘禅治理。在诸葛亮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为刘禅挑选可以委以重任之人蒋琬和费祎。至于《晋书》中说的,桓温效仿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也就是一种类似于“加九锡”之类的荣誉而已。


魁哥说历史


自古皇帝是不允许,臣下带兵器上朝,更不用说带侍卫,还有百名侍卫。

实际上,诸葛亮带侍卫,是刘禅允许,并且是强烈要求带百名侍卫。

诸葛亮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为在当时诸葛亮,如果有什么意外,蜀国立即亡国。

所以对诸葛亮的保护,必须时时刻刻不可松懈。

诸葛亮百名带侍卫上朝,不单是刘禅允许,还是强烈要求。


e心理大师e


其实,刘禅调拨给诸葛亮的百人侍卫,是经过仔细考虑之后才决定打了折扣。

咱们先把刘禅那点小心思放一放。

汉高祖在扫除项羽之后,以平民的身份坐上了皇帝宝座,就开始大封功臣。

众所周知,汉承秦制,东西两汉,一脉相承,黄巾起义,一分为三,三国鼎立。

虽然汉高祖在封赏功臣时,将若干官名进行了一些调整,可是其职权却是大同小异。

在乱糟糟的讨论完谁的功劳是第一后,萧何成“功人”,其他都是功狗。

作为“功人”待遇是封侯,有封国,实封户口,为相国。

上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所以,既然视自己的蜀汉为正统,诸葛亮领一百人上朝,看起来是恩宠有加,实则是刘禅打了折扣。

公元223年(建安二十六年),夷陵惨败后,汉昭烈帝刘备又羞又气死在白帝城。临终遗命:“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听起来,是肺腑之言,可是任谁作为皇帝,自己儿子不成器,又遇到一个天纵奇才的奇人是一位丞相,军国大事皆在其掌控之中,临死放心不下。说些以退为进的话,套牢一头以声名为第一声名且身负奇才的老牛,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备一个贩履织席的无名之辈,跃升为一方霸主,也是从人堆里滚了三滚,满手的血污,一脑子的计谋。深怕刘禅有不满,便在和诸葛亮嘱托的同时,又下诏给刘禅。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都以为刘禅傻,刘备的这番话,刘禅领会的十分透彻。要知道,此时刘禅不过是个刚刚断了奶的少年,英年十七。

等到诸葛亮带着刘备的棺椁返回成都,刘禅见到诸葛亮的第一句话就是。

“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意思是说,你是一把手,我只管上坟上香。

也就是在此时,诸葛亮被提升为太子太傅,丞相。为了施恩与诸葛亮,照搬汉高祖故事。

入朝不趋,带剑履上殿,率甲士上朝。

还未到赞拜不名,加九锡,称王的地步。

虽然差了一两个程序,却是天壤之别。

更何况,诸葛亮高风亮节,一直兢兢业业,尤恐有负先帝重托。

但是,丞相或相国,它的权限是很大的,甚至是连皇上的家事也可以出手管理。

陈平在应对汉文帝的问询时,清楚的解释了丞相的职权。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关于丞相的权限,有名的一代明君宋太祖赵匡胤是深有体会。

上既除普及崇矩,乃无宰相署敕,上时在资福殿,普因入奏其事,上曰:「卿但进敕,朕为卿署字,可乎?」普曰:「此有司所行,非帝王事也。」乃使问翰林学士讲求故实。陶穀建议,以为:「自古辅相未尝虚位,惟唐太和中,甘露事后数日无宰相,时左僕射令狐楚等奉行制书。今尚书亦南省长官,可以署敕。」窦仪曰:「穀所陈非承平令典,不足援据。今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任也。」上从仪言。


上面的一大段,就一个意思,宋太祖赵匡胤想任命赵普为宰相,但是先前的宰相范质和王溥等人已经被罢免,皇帝下发的命令需要宰相一级的官员署名之后,才能生效。

由此可见,不是诸葛亮不让刘禅亲政,而是相权基本包揽了一切,刘禅只说同意或不同意,或者再议,仅此而已。

另外关于上朝和入朝,他们是两码事。

简单的说,入朝,每逢朝会的日期或者奉诏觐见,禁城打开城门,官员进入禁城之内聚拢在一起,商议和处理国家的大事。

上朝,就是从家中走出来,然后到达禁城门口,然后孤身进入。侍卫调拨与诸葛亮,用来防止突发和意外事件,是一种恩宠。而不是兴师动众,带兵造反。


唐代丹药


这个先分成两个部分来解答,不过虽然是两个部分,但其实本质原因应该还是一个,下面来讲讲。

为什么可以带甲士上殿?

关于诸葛亮带甲士百人入殿?这个记载出自《晋书·恒温传》,曰:“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由于东晋时期离三国未远,听闻的事情也比我们今天多,所以这个事情的可信度比较高。恒温带甲士入殿,是因为他刚废了东晋皇帝,立了简文帝,所以需要用甲士来威慑。而“依诸葛亮故事”,则暗示当年诸葛亮也有差不多的情况。

那么为何诸葛亮要带甲士入殿?这还是和刘备的托孤话语有关,所谓“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遗言就赋予了诸葛亮超然的地位,有了超然地位,当然就会做一些超然之事。如李严劝诸葛亮九锡称王,诸葛亮也没有说这是僭越,还说“若灭魏斩叡,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这种大忌之语诸葛亮都毫不避讳的讲,就证明了诸葛亮的超然坦荡地位。再加上恒温这个情况,诸葛亮带甲士入殿应该是发生在刘禅即位之初,也可能是要刘禅下的诏,然后也可能是行一些赏赐之事,这样有着确立自己地位的作用,根本原因还是在蜀汉内部矛盾。


为何不还政于刘禅?

诸葛亮为何不还政于刘禅?这个也和蜀汉的内部斗争有关。田余庆先生的《秦汉魏晋史探微》就说过,蜀地在刘焉时期就有内部矛盾,刘备虽然占了蜀地并且称了帝,同样也有着内部矛盾,刘备手下很多属于“新人”,与之相对立的则是“旧人”,如李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化解,所以刘备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之语,田余庆先生认为是刘备想诸葛亮来预防不测。

刘禅是一个什么人,历史有了好的证明,且不说他是一个昏君,至少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君主,蜀汉内部的新旧矛盾显然并不是刘禅能应付得了的,故刘备才死前托付给诸葛亮来处理。要稳固新人的统治地位,又得让新旧之间平衡,使得蜀汉内部稳定,这样才能有精力对抗曹魏,这些都是需要权力做支撑的。刘禅没有这样的权力,诸葛亮有这样的能力,故权力当然是在诸葛亮手中。若不是诸葛亮的治理,蜀汉根本不用等到被魏所灭,自己早就内部瓦解了。


正因为刘备看到了这个问题,需要诸葛亮来解决,而诸葛亮又是一个明白人,当然懂刘备的意思,故诸葛亮一直掌权就是为了解决蜀汉内部问题,之后蜀汉的灭亡亦与内部问题有关。由于有内部新旧矛盾问题,诸葛亮带甲士入殿就有了震慑蜀地旧人的作用。毕竟假设诸葛亮要谋反的话,经过他的一番经营准备后,再只需要搬出刘备那句话即可。故无论是诸葛亮带甲士入殿还是诸葛亮一直掌权,都是和蜀汉内部问题有关。


淡看天上月


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所谓诸葛亮还政刘禅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刘备驾崩以后,刘禅登基做了蜀汉的皇帝,十年十六岁。他登基以后就亲政。名义上来讲他就是蜀汉的最高统治者。同年,诸葛亮开府视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蜀国的大事小情,都由诸葛亮来决断。似乎诸葛亮与曹操没有什么区别,是蜀国的大权臣。实质上两人有本质区别。

诸葛亮掌握大权不假,但他是忠臣而不是权臣。

诸葛亮这个人性格有缺陷,就是凡是都要亲力亲为。他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不是为了抓权力,而是不放心别人去做,怕别人做不好,自己对不起刘备的嘱托。所有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了刘家的天下,最后操劳过度,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刘禅什么能耐,诸葛亮心里最清楚。蜀国这副烂摊子,十个刘禅也撑不起来啊。真要是蜀汉亡国了,他诸葛亮能对得起刘备吗?

其实诸葛亮对刘禅充分的尊重。平定南中、出师北伐,这样的大事,诸葛亮都要上表奏请刘禅,请刘禅批准。虽然是走程序,但程序正义是最大的正义。表明大权还在刘禅手中。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出师表,一片老臣心,读之令人落泪。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欺君罔上的权臣呢?

《前出师表》,多次提到先主刘备。到了《后出师表》,诸葛亮几乎不提先主了,主要提陛下,也就是刘禅。表述上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体现自己不仅终于刘备,同样忠于刘禅啊。

诸葛亮权力大,是因为刘禅放权给他。刘禅知道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又忠心耿耿,治理国家没有比诸葛亮更合适的人选。换了其他人当丞相,搞不好整个蜀汉都要完蛋,他这个皇帝也别想当了,说不好命都保不住。

所以,不存在所谓还政刘禅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所谓诸葛亮带卫士上朝的问题,纯属子虚乌有。

我查遍三国志,包括裴松之的注释,没有任何关于诸葛亮带甲士上殿的记载。就连一贯捕风捉影的《蜀记》《汉晋春秋》《襄阳记》等书,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所以裴松之的注释中,也没有任何记载。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与诸葛亮还有一点个人恩怨,他父亲受过诸葛亮的处罚。如果诸葛亮真有这样狂妄的行为,陈寿为什么要替他隐瞒?!绝无可能。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三国、西晋的时代,还没有诸葛亮带卫士上朝这样的传说。

直到东晋权臣桓温晚年,有一些溜须拍马的人,才造谣诸葛亮带着一百名甲士上朝,要桓温也效仿。

所以说诸葛亮带甲士上殿纯属子虚乌有。


上将嗳福斯


纯属后人杜撰之事,也要拿来说事

三国后期,名将名士,基本都已亡去,只剩下诸葛亮以及司马懿两位天才,在岐山之地斗法。对于蜀汉来说,诸葛亮后期简直就是肱骨之臣,蜀国无论事情大小,都要经过诸葛亮之手,经过他的仔细思量之后,才能实施。由于后期独揽大权,所以一些野史,对于诸葛亮的记载都不是很“友好”,比方就有野史说诸葛亮带甲士百人上殿,不还政给刘禅,那么历史上面,真的有这些事情吗?

带甲士百人上殿,乃后人杜撰之事

在《诸葛亮传》当中,根本就没有提及带甲百人上殿的事情,仅仅占据川蜀之地的一个小小政权,如果大殿之上站着士兵数百人,那么文武百官又站在哪里呢?无论是哪朝人评价诸葛亮(包括蜀汉的政敌魏晋),都以忠臣相称,此外,诸葛亮已经开府治事,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根本就不需要承保刘禅,更是直接在自家府邸当中解决的。此外,刘备死后诸葛亮总共掌权11年,这十一年时间当中,三年守孝,六年北伐,仅仅只有两年时间是待在蜀汉的,所以天天带甲百位上殿,纯属是无稽之谈。

不还政刘禅,却有其事,但也有原因

古代成年乃弱冠之年,即现在的22岁,但刘禅登位之时,仅仅17岁,根本就没有掌权的能力,此外,诸葛亮常年北伐在外,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还政给刘禅了。而且,诸葛亮所崇拜的对象,也就是管仲,在帮助齐桓公之时,也是总揽国家的实际政务,国家的元首给齐桓公,桓公只需要顾着享福就行了。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诸葛才一直没有还政给刘禅,加上刘禅总是喜欢亲近小人,如果将国家大权给他,那么整个蜀汉说不定就会直接覆灭了。

不将政权交给刘禅,不能说明诸葛亮是奸臣,只能说他实在是太忠心了。

完全就是在为蜀汉操劳,无巨细,全部都由自己承担,日夜操劳,根本就没有时间享受权力带给自己的快感。可以说,独掌大权对于诸葛亮来说就是精神以及身体的双重摧残。后期诸葛亮死掉之后,刘禅派人前去打探过诸葛亮的家底,结果仅仅有桑树几棵,良田数亩,根本没有多余的家财。一个不贪财,而且又不世袭自己权力的丞相,要说他不是忠臣,换做是鬼,都不可能相信。


说古明今


诸葛亮在中国被视作为智慧以及忠诚的化身,在刘备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用一生来兑现他对刘备的承诺,尽心竭力辅佐刘禅,为匡扶汉室殚精竭虑。

当刘备死亡之后,他的儿子刘禅继承了皇位。但是和他的父亲不同,刘禅这个皇帝,没有太大的实权,诸葛亮,成为了朝堂上的一把手,所有的事情都由他来处理,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了诸葛亮死亡。为什么诸葛亮一直不愿意将权力归还呢?

主要是刘禅能力不行

刘阿斗这个人是一个富二代,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富二代的通病,对于吃喝玩乐,他很在行,对于治国,作为一个17岁的人来说,他实在太过年轻。指望这么一个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温室花朵,在17岁的年龄能够扛起蜀汉帝国向前飞奔,那不是傻就是坏。

所以诸葛亮责无旁贷的接过蜀汉帝国的担子,继续努力前行。而随着刘禅的年龄增长,他依然沉迷于声色犬马,在这种情况下,让诸葛亮放权,这在他心目中就是对刘备的不忠。所以诸葛亮勉为其难的继续控制朝廷。

同样为了北伐事业,他必须把持朝政

诸葛亮的内政和军事能力在整个蜀汉帝国数一数二,他的威望也非常的高,在整个朝堂之上,绝大多数人都对诸葛亮这个人的人品交口称赞。

他作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丞相,他为了能够很好地协调好前线与朝堂之间的关系,让针对没有后顾之忧,他也绝不能放权,使得整个帝国中又出现一个能够与自己互相掣肘的军事强人,所以诸葛亮不到鞠躬尽瘁,他绝不会将兵权交出。

其实还有一点,大家没有考虑到那就是刘禅的态度

刘禅他对诸葛亮紧紧拿住手中的权力度,不愿意放权,感到十分满意,有诸葛丞相在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他乐得做一个挂名天子,天天享受生活,在他的默许甚至暗爽之下,诸葛亮手中的权力牢不可破。

至于他要带100名武士上殿朝拜君主,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假的。首先这一点在历史典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在桓温的传记中,有那么一鳞半爪。其次,按照诸葛亮谨慎一生,不曾弄险的个性,就算他有资格这么做,也不会如此招摇。

综上所述,诸葛亮把持朝廷不愿意还政给刘禅,这一点是真的,但是所谓的带100名士兵上朝,这绝对是假的。


历史评说


你看到的?还是诸葛亮和你说的?


毛毛91287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让诸葛亮辅佐刘禅继续完成当年刘备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把时针拨动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时候,此时是刘禅继位的第十二年,而刘禅的蜀国在被灭亡之前总共当了四十一年的皇帝,可见,刘禅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好好的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而且似乎还管理的很好,诸葛亮死后,刘禅先是任命了蒋琬主管行政,任命了费祎主管军事,一切都安排的很好,从这可以看出,刘禅似乎有能力当好这个皇帝,而后来的二十多年确实也证明了刘禅可以当好,但是为何诸葛亮活着时候,总是政治和军事都要包揽在自己身上呢?而让刘禅做一个“假”皇帝?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当初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客气话”,刘备说到:“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这个儿子可以辅佐就辅佐吧,如果太过于愚笨,也可以选择代替他的位置自立为王。不要以为刘备是在说掏心窝子的话,反而恰恰是在试探诸葛亮的忠心,对于诸葛亮来说,当然可以听出这话语中蕴含的意思,吓得当时的诸葛亮就跪在刘备床前,当即说到:臣敢竭肱骨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是以死明志啊。



那么很多人就问了,当初先帝的托孤和后来诸葛亮不肯还政于刘禅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当然是有关系的,刘备之所以说出那样试探的话语的原因就是知道自己的儿子刘禅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一点还是说的大实话,在诸葛亮辅佐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所以才会直接去问诸葛亮,而诸葛亮更加清楚刘禅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有怎么样处理事情的能力,所以在刘禅登基之后并不是不肯还政于刘禅,而是很清楚即使给了刘禅他也不能做的很好,毕竟国家大事加上先帝的嘱托,所以诸葛亮不敢怠慢。



所以很多时候,诸葛亮就养成了事必躬亲的习惯,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处理,而七出祁山病死五丈原与其说是被司马懿打败的的,还不如说诸葛亮是被自己给累死的,因为无论是军事上还是行政上的很小的事情,诸葛亮都要过问、处理。在刘禅刚刚继任的时候,诸葛亮所在的丞相府门庭若市,而刘禅已经成为了一个虚的皇帝,无人问津,就算是当初的汉献帝也知道无实权的感觉不好受,何况一个正儿八经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人。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立刻选择废除丞相制度,可见刘禅已经压郁了很久。而从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诸葛亮上朝时还要带甲士百人了,在诸葛亮主政的后期,刘禅已经开始对诸葛亮有所忌惮,并且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而诸葛亮自然不得不防,但是还没有到最后撕破脸皮的时候,所以都是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而诸葛亮最后终于因为事必躬亲的劳累和刘禅对于北伐过程中多次“莫须有”的阻挠累死在了五丈原,而最此时最高兴的应该就是刘禅了,因为自己终于可以顺顺当当的做一回皇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