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火鍋“槓”上煎餅卷大蔥,齊魯、華西兩大“王炸”武漢再相遇


3月17日下午

四川醫療隊和山東醫療隊

在機場偶遇

兩支醫療隊互打招呼互道“再見”

四川醫療隊:

來我們四川吃火鍋

山東醫療隊:

歡迎到山東吃煎餅卷大蔥


39天前的2月7日,

在武漢天河機場相遇。

他們自報家門互相加油的一幕

讓人莫名感動…

23、24病區和17、18病區。

兩個醫療“天團”的相遇,

"王炸天團現 疫情立馬完"

隔空加油一幕被網友稱讚“天團會師”

當火鍋“槓”上煎餅卷大蔥,齊魯、華西兩大“王炸”武漢再相遇

東齊魯、西華西在武漢的相遇是雙方第二次歷史性相遇。上一次的相逢是在1937年。其時,抗日戰爭爆發,戰區大學紛紛內遷。

當火鍋“槓”上煎餅卷大蔥,齊魯、華西兩大“王炸”武漢再相遇

  1937年10月,教育部建議齊魯大學遷至西安以西約130公里的五公縣,但搬遷面臨鉅額費用,齊魯大學的遷移計劃沒有成功。恰好,此時華西協合大學向齊魯大學醫學院拋出橄欖枝,促使齊魯大學醫學院師生千里迢迢來到華西壩。

當火鍋“槓”上煎餅卷大蔥,齊魯、華西兩大“王炸”武漢再相遇

  1938年7月1日,“華大、中大、齊大三大學聯合醫院”成功組建,各醫院的原用名稱仍保留;仁濟男醫院、仁濟女醫院是聯合醫院的主體,開設有內、外、婦、兒四大主科;由中大醫學院院長戚壽南任總院長,對各醫院統一領導,提供各校共同使用的病床計380張。

  1941年,中大醫學院在正府街建立成都公立醫院後,決定退出聯合醫院這個組織,齊魯和華西的兩個醫學院仍繼續合作,改名為“華西、齊魯大學聯合醫院”。抗戰勝利後,內遷院校返回原址,聯合醫院才摘牌。


1890年的一天,美國北美長老會傳教醫師尼爾?聶會東夫婦來到濟南,建立起華美醫院。當時的華美醫院,成為濟南首家西醫診所和分科最全的醫院,並開始了醫護分工。1908年,華美醫院與省內三家教會醫院聯合,在現南新街85號院開設了共合醫院。1917年,合併了多家院校的齊魯大學成立,共合醫院改成齊魯大學醫科附設教學醫院,始稱齊魯醫院。1953年,山東省衛生廳發文:齊魯醫院改名為“山東省立第二醫院”。之後,醫院先後稱為“山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00年10月,新的山東大學成立,醫院正式更名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於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是由美、加、英等國教會按西方醫學教育模式建立的醫學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雲集,名家匯萃,學術盛況空前。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建聯合醫院;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

1950年,新中國人民政府接管華西協合大學;1953年,經院系調整為四川醫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1985年,四川醫學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0年,四川大學與華西醫科大學合併,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