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外出?

Dl瑶瑶


根据专家的回答,我们可以在四月底前摘下口罩。应该是按照各地不同的情况来决定的!

1.我个人的观点是在人群比较多的地方,千万不要在下口罩,在人群稀少的地方可以适当的摘下口罩。

2.我们要实时关注官方的宣传,做到步调统一,遵守当地的政府决定。

3.注意个人的卫生清洁,在工作中要注意保持消毒措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梦越子兰香


科学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

一、普通公众

(一)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

防护建议:不戴口罩。

(二)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四)对于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

防护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场所人员

(一)处于人员密集的医院、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二)在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学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

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日常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其他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三、重点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四、职业暴露人员

(一)普通门诊、病房等医务人员;低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医务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保洁等。

防护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员;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环境消毒人员;转运确诊和疑似病例人员。

防护建议:戴医用防护口罩。

(三)从事呼吸道标本采集的操作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吸痰、心肺复苏操作,或肺移植手术、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员。

防护建议:头罩式(或全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或半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加戴护目镜或全面屏;两种呼吸防护器均需选用P100防颗粒物过滤元件,过滤元件不可重复使用,防护器具消毒后使用。

五、使用注意事项

(一)呼吸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脱除后应洗手。

(二)佩戴口罩时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应遮盖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

(三)佩戴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内外侧,应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

(四)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密合性。

(五)各种对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无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六)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复使用。





阿B的绿豆


很多人自始止终都不戴口罩,进超市要求戴时才戴。

自从封村封路以后,没有外来人的地方基本是安全的,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全国基本零新增,可以放心大胆的出行。不过,国外疫情正当盛时,到人员密集处还是谨慎些好。


理想无限延伸


1、等到疫情结束了,大家就可以不用戴口罩了。

2、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虽然口罩无法彻底阻挡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却可以把飞沫拒之门外,所以口罩的意义在这里。

3、另外,虽然口罩不能把所有的病毒都阻挡,但是它也是可以减少病毒的量,量减少了,对于预防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

4、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要规范戴口罩,铁丝一定要放在上面,而且颜色淡的一面是内侧,戴好以后要用手把铁丝牢固地固定在鼻子上。


funnyXm叶子


虽说疫情控制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过,现阶段还是建议大家出门戴口罩。主要是因为,有两类人的身体情况我们是未知的,而这两类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为什么要戴口罩?

你身边的人可能没有症状

而实际已经感染了

一类是无症状感染者。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三版)》规定,无症状感染者即无临床症状,但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就在2月20日,昆明有2名无症状感染者康复出院,这两名患者均无症状,但确诊时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这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明确的。

也就是说,有些人身上携带着病毒,但是自己不发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得病了,却可以在无意间传播病毒给其他人。

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地的官方通报都陆续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或疑似无症状感染者。根据流行病学史调查,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确实能够传染他人。

例如,河南安阳,一女子1月10日从武汉回到安阳,与其有接触的5名亲人先后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但该女子并无症状。对此,当地疾控中心表示,该女子虽无症状但她是病毒携带者,与其有接触者均已隔离。

上周,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了一例确诊病患,引起广泛关注。该患者春节前自驾车与家人一起回老家过年。疫情期间,老家的亲戚们照样聚会,吃吃喝喝在一起很开心,因此有个别亲戚出现了“感冒”症状,这位患者也没当回事,更不要谈戴口罩。大年初六,一家人开车回北京。大年初七,这位患者正常上班了。上班几天感觉不错,但刚刚过完正月十五,患者就听说在老家一起聚会的亲戚被确诊了。这时候,患者才意识到自己最近也有“感冒”症状。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了。

该患者回到北京后导致全单位几十人都作为密切接触者被隔离了,且已经有一名同事被传染上,核酸检测呈阳性。事后,该患者回忆起来被感染的同事曾在食堂吃完饭后,两人排队倒餐盘,“当时两个人都没戴口罩” 。

这些案例都提示我们,无症状感染者看上去和健康人群没有两样,但实际上是可能成为传染源的。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表示,症状不明显的感染者,从传染病传播规律上来讲,也是有一定传播力的。

因此,在现在还无法完全排除身边没有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下,出门、与人接触戴上口罩,是必要的。

有些人潜伏期会超过14天

但你并不知道

另一类是超长潜伏期感染者。

一般认为,14天是最长潜伏期,所以我们之前对有接触史的对象隔离时间通常是14天。然而,近日钟南山团队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潜伏期达到了24天。

2月16日,河南省信阳新县通报了2例潜伏时间超长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一例确诊病例宁某某,自2019年11月13日开始一直在新县岳父家中居住,照顾其从武汉治病返回的岳父,岳父于11月30日去世后,宁某某继续留在其岳父家中居住。2020年1月31日与其妻子、儿子回到自己家中。之后,宁某某只是2次出门买菜、1次出门买药,无其他外出活动。2月12日出现发热症状,14日到县人民医院就诊随即留院观察。从宁某某自开始照顾其岳父至确诊,时长达94天。

另一例确诊病例吴某某1月14日从武汉返回新县,自1月28日住院留观至2月16日确诊,时长达19天;而如果从1月14日开始算至2月16日确诊,时长达34天。吴某某返回新县后,2次参加家庭聚餐,先后有10人参加,其中2人被确诊、3人被确定为疑似病例或留院观察。

潜伏期具有传染性,这是明确的。这些偶发出现的超长潜伏期患者警示我们,即使日前新增病例越来越少,也不能排除个别超长潜伏期患者的存在。

过了这个期限

或许能摘下口罩说话

目前,不少企业已经复工,商场店铺逐渐开门,随着生活回归日常,那么在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什么时候必须要戴?

首先,我们来看办公室场景。

身边的同事从外地回来以后,隔离了14天来上班,但是我们提到了超长潜伏期病人的存在,钟南山团队的研究中有最长潜伏期24天的,所以最保险的是等到外地同事回杭满24天后,相互交流才可以不用戴口罩,现在起码再戴个十天左右。

在办公室工作,开会是个很重要的人员聚集场合,也是容易传播病毒的场景。近期就有新闻称一家企业开会,30个人里面有11个人感染上了。因此,开会戴口罩,仍然是必要的。

其次,外出去菜场、商场、超市等一些人流量大的场所,一定要戴口罩。特别是在电梯等狭小密闭场合,还是建议要戴上口罩。

那什么时候才不用戴了呢?或许最好是杭州连续24天没有新增病例后,才可以不戴。(余杭已经连续11天无新增,余杭人摒牢!)目前来看,戴口罩,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骑车的人里也有没正确戴口罩的

敲黑板!哪些场合必须戴口罩:

1.去商场、菜场、超市等公共场所

2.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

3.乘坐出租车、网约车等

4.坐飞机、火车出远门

5.参加会议


桶氏说


下半夜


吃洋芋叉叉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出门!”

恰好今天我从老家出门工作!就以我今天一路上所闻所见来回答您的问题!

从图片上看得出来大家都还戴着口罩,由于最近疫情形势有所下降,所以大家在意识上还是有所松懈。

在进站的时候,执勤的工作人员还不时提醒:“帅哥,戴上口罩啊!”“美女,口罩,口罩!”“口罩,口罩,……大爷大妈

所以在这里还是要感谢一下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辛苦了!

疫情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是绝不能在这时候松懈!坚持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现在每个省份上报的确诊病例越来越少,很多地方都已清零!

很多人以为没事了,殊不知这时候才是最关键的时候!

我个人的见解是,病毒的潜伏期为14天,甚至还有二十几天更长潜伏期的!也就是说在全国最后一个确诊病例出院后一个月没有继续发现病毒的携带者时,才算真正的胜利!这就是为什么终南山院士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说在六月底时有望结束的原因!

所以各个地方都还没有放松警惕!我昨天才在镇上打的出行证明!今天上午又在县里盖了章!进出车站还在量体温!行人都还自觉的戴着口罩!

学校也没放松警惕,除了高三和初三学业比较繁重的是在四月七号提前开学,其他年纪开学日期有待商议!

所以疫情形势好转并不代表抗疫的最后胜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当在意识上保持警惕,万不可功亏于溃!

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下,国外正在遭受疫情的流行,境外输入又摆在了国人的面前,我姐在深圳工作,那里还是比较严格的!

好了,我的答案完毕,那就是出门在外,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还要继续佩戴口罩的!谢谢,希望您能满意我的回答!


生活中诗歌从名字开始


1、等到疫情结束了,大家就可以不用戴口罩了。

2、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虽然口罩无法彻底阻挡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却可以把飞沫拒之门外,所以口罩的意义在这里。

3、另外,虽然口罩不能把所有的病毒都阻挡,但是它也是可以减少病毒的量,量减少了,对于预防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

4、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要规范戴口罩,铁丝一定要放在上面,而且颜色淡的一面是内侧,戴好以后要用手把铁丝牢固地固定在鼻子上。一次性口罩能够使用的最长的时间是4小时,注意不要超过这个时间。如果把口罩扔掉,那就把口罩破坏,防止被坏人清洗再拿出来卖。


荣辉科技


在疫情没有解除之前,尽量人多的地方要带,平常时人多时,也尽量带。


简单平淡是福


以下情况可以不戴口罩

  1、田间地头、森林滩涂、牧场草原等农林牧副渔户外劳动时;

  2、建筑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业等户外人员不密集的地方劳动时,但是要求必须佩戴口罩的特殊行业、岗位除外;

  3、本单位(公司)日常工作时,如果员工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

  4、人员固定且参会人员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的会议;

  5、在户外空旷的地方,比如公园、景区、绿道、大街等;

  6、在人员稀少的地方活动,比如走路、散步、骑车、购物等;

  7、居家且家庭成员中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时;

  8、室内、外运动时;

  9、在个人独处,比如一个人在办公室、实验室、库房;

  10、独自开车时;

  11、健康的家人、朋友一同乘坐私家车时;

  12、一岁以内的婴幼儿一般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与此同时,张建新也特别提醒以下9种情况要佩戴口罩:

  1、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2、与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病人接触的时候;

  3、在医疗机构就诊或医院探望病人时;

  4、在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人口密集场所;

  5、乘坐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6、在密闭和人员密集的商场、超市、银行、理发店、美容院等公共场所;

  7、医疗机构、餐馆、酒店、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

  8、从事疫情相关的疾控、警察、保安等人员;

  9、出租车、公交车司机、空乘人员等工作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