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水產養殖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害,寄生蟲是危害水產動物生長和健康的重大病害之一。那麼,水產養殖中到底有哪些寄生蟲呢?


一、肉眼直接識別的寄生蟲


扁彎口吸蟲、錨頭鰠、中華鰠、孢子蟲(胞囊)、球蟲(艾美蟲胞囊)、碘泡蟲(胞囊)、絛蟲、九江頭槽絛蟲、孢子蟲、魚怪等。


二、需顯微鏡輔助觀察的寄生蟲


鰓隱鞭蟲、纖毛蟲、車輪蟲、指環蟲、斜管蟲、小瓜蟲、卵渦鞭蟲、復口吸蟲、華枝睪吸蟲、刺激隱核蟲等。


1.鰓隱鞭蟲

每年5月~10月份流行。冬春季節,鰓隱鞭蟲往往從草魚鰓絲轉移到鰱、鱅鰓耙上寄生,但不能使鰱、鱅發病,因鰱、鱅魚有天然免疫力成為“保蟲寄主”。同時,大魚對此蟲也有抵抗力。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2.斜管蟲病

寄生於各種淡水養殖魚類,主要危害魚苗、魚種,往往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觀賞魚亦被寄生。流行季節在每年3-5月,適合斜管蟲大量繁殖的水溫是12~18℃,水溫低至8~11℃時,仍可大量出現。用顯微鏡確診後,需用斜管蟲或專殺寄生蟲類產品進行殺蟲,3~5天后複檢,殺滅效果不理想時需要復殺。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3.小瓜蟲病(白點病)

病魚體表和鰓瓣上佈滿白色點狀的蟲體和胞囊,肉眼可見,故又叫白點病。體表頭部、軀幹和鰭條處黏液明顯增多,與蟲體混在一起,似有一層薄膜,小瓜蟲病有明顯的發病季節,春、秋季南方初冬季均是流行季節。治療此病,主要有硝酸亞汞、醋酸亞汞、孔雀石綠、福爾馬林、硫酸銅、高錳酸鉀等。但前三種會造成藥殘而危害人類健康,國家已明文禁用,後幾種療效逐年減退,甚至無效。(觀賞魚可以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到32℃,再配備藥物治療,通常治癒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癒率可達100%。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4.指環蟲病

大量寄生指環蟲時,病魚鰓絲黏液增多,鰓絲全部或部分成蒼白色,妨礙魚的呼吸,有時可見大量蟲體擠出鰓外。鰓部顯著浮腫,鰓蓋張開,病魚遊動緩慢,直至死亡。指環蟲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性鰓病。它主要以蟲卵和幼蟲傳播,流行於春末夏初,大量寄生可使魚苗魚種大批死亡。對鰱、鱅、草魚危害最大。用顯微鏡確診後,需用指環蟲或專殺寄生蟲類產品進行殺蟲,3~5天后複檢,殺滅效果不理想時需要復殺。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5.三代蟲病

大量寄生三代蟲的魚體,皮膚上有一層灰白色的粘液,魚體失去光澤,遊動極不正常。食慾減退,魚體瘦弱,呼吸困難。將病魚放在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仔細觀察,可見到蛭狀小蟲在活動。三代蟲寄生於魚的體表及鰓上,分佈很廣,其中以湖北和廣東較嚴重。每年春夏危害魚苗魚種。用顯微鏡確診後,需用三代蟲或寄生蟲類專殺產品進行殺蟲,3~5天后複檢,殺滅效果不理想時需要復殺。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6.中華鰠病

鰓絲末端腫脹、發白,肉眼可見掛著許多白色蠅蛆一樣的小蟲。嚴重時魚頭朝下尾朝上。 此病可肉眼確診,需用中華鰠或寄生蟲類專殺產品進行殺蟲,3~5天后複檢,殺滅效果不理想時需要復殺。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7.錨頭鰠病

錨頭鰠(俗稱錨頭蟲)屬節肢動物甲殼類的一種。只有雌蟲才寄生在魚體上,長約1釐米。蟲體的後端,帶有1對卵囊。頭部分有叉狀兩角,似船錨,故此而得名。全國各養魚地區都有發現,終年可見,夏、秋季能引起嚴重流行病。只有雌蟲才寄生在魚體上,長約1釐米。此病可肉眼確診,需用錨頭鰠或寄生蟲類專殺產品進行殺蟲,3~5天后複檢,殺滅效果不理想時需要復殺。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8.卵渦鞭蟲病

病魚的鰓表面,其次是體表和鰭等處有許多小白點,最初病魚在池中擠在一起或在水面形成幾個圓圈環遊不息。易與小瓜蟲病混淆影響準確用藥,生產重要注意鏡檢鑑別,需用對卵渦鞭蟲有效的或寄生蟲類產品進行殺蟲,3~5天后複檢,殺滅效果不理想時需要復殺。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9.車輪蟲病

寄生在體表和鰓上,魚苗可出現“白頭白嘴”或“跑馬”(環遊不止)症狀。病魚表現為魚體發黑,離群獨遊。有的又成群圍繞池邊狂遊,常引起魚苗、魚種的大批死亡。用顯微鏡確診後,需用車輪蟲或專殺寄生蟲類產品進行殺蟲,3~5天后複檢,殺滅效果不理想時需要復殺。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0.復口吸蟲病

病魚腦部充血,嘴圈發白,眼球突出甚至脫落。有的病魚眼球混濁,呈乳白色。如鰱、鱅、團頭魴等則引起瞎眼、掉眼等病症。本病一旦發生,難以治療,因此強調預防和控制。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1.魚蝨病

魚鯴身體橢圓形,透明。在春季發生,為魚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一旦出現此病,需要用寄生蟲類專用魚藥對魚蝨就行滅殺。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2.魚怪病

病魚胸鰭基部有一個黃豆大小的洞,洞內可見蟲體,有一孔與外界相通。其幼蟲可寄生於由於幼魚的體表和腮。危害雅羅魚、鯽、鯉等。可用寄生蟲類或者專用魚藥對魚怪就行滅殺。如發現有魚怪幼蟲寄生,應用晶體敵百蟲水溶液進行藥浴。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3.舌狀絛蟲病

俗稱麵條蟲,病魚腹部腫大,剪開腹部可見體膛內有色帶狀蟲體。一旦發現腸道有此寄生蟲,可用阿苯達唑等專門針對絛蟲的水產藥品進行內服驅蟲。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4.打粉病

病魚全身像裹了一層米粉一樣。打粉病又叫白鱗病、卵甲藻病,是一種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魚體表而引起的魚病。全身像塗了一層粉一樣,故叫打粉病。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5.孢子蟲

孢子蟲在魚體寄生、繁殖和形成胞囊,導致寄生組織器官的損傷,破壞其正常機能,引起相應的症狀,影響魚的生長髮育,甚至死亡。一般以寄生在鰓、腸、體表和神經系統的種類危害較大。孢子蟲的繁殖時間在夜晚,因此用藥在下午5點前後最佳。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6.扁彎口吸蟲

患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扁彎口吸蟲胞囊為圓形,直徑2.5毫米,每尾魚上有數個至百餘個胞囊不等。鰓部寄生時有大量黃色的包囊,挑破包囊,裡面有黃色蠅蛆樣蟲體爬出。可參照治療孢子蟲的方法。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7.纖毛蟲

纖毛在蟲體表面有節律地順序擺動,形成波狀運動,加之纖毛在排列上稍有傾斜,因而推動蟲體以螺旋形旋轉的方式向前運動。多數纖毛蟲營自生生活,少數可寄生於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消化道內。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8.九江頭槽絛蟲

九江頭槽絛蟲蟲體扁平,帶狀,乳白色,長20~230毫米。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19.華枝睪吸蟲

華支睪吸蟲體形狹長,背腹扁平, 前端稍窄,後端鈍圓,狀似葵花子,體表無棘。蟲成蟲寄生於人體的肝膽管內。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20.刺激隱核蟲

刺激隱核蟲又叫海水小瓜蟲。刺激隱核蟲常寄生於海水硬骨魚類的皮膚、鰓的上皮下,可引起魚類的傳染性疾病。蟲體透明度低,顯微鏡下常呈黑乳白色,難見其大核。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科普貼!超詳細!水產養殖中常見寄生蟲的圖文詳解一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