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有何道理呢?

新大風歌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後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

現在我們這疫情防控已經解除,村民可以正常進行相關農業生產活動了。

我今天給小麥澆拔節水,施拔節肥。

前兩天到麥田裡轉了轉,小麥早已返青,即將起身拔節了,綠油油的,長勢不錯。這是我去年冬天澆凍水起作用了。相反,我鄰居家去年冬天就沒澆凍水,他家的麥田麥苗就很黃。這一對比,說明給小麥澆凍水很有必要。

今天上游來水到了我們村的村溝了,我趕緊聯繫村專門承包澆水的電工,說明一下:我們村澆水都使用農電,村電工來負責供電,澆水的設備也是電工給準備,他負責全部安裝好後,村民就可以澆水了,每畝需給電工25元。

去年秋季我種小麥時,施足了底肥,冬季澆凍水又追過一次肥,所以我家小麥長勢不錯。

今天我準備再追施返青肥,每畝15公斤尿素加5公斤鉀肥就可以。給小麥追返青拔節肥要根據自家小麥前期施肥量和返青期小麥的長勢來定,苗情好長勢旺就少追一些;苗情差就多追一些。總之,既要滿足小麥正常生長所需,又不能過量。返青拔節期如果一次追氮肥過多容易造成小麥徒長。小麥前期徒長,小麥節間伸長,莖杆細弱不粗壯,這樣的小麥後期遇風雨災害容易倒伏,造成大幅減產。

說話間,我家的三畝麥地兩個多小時就澆完了。澆水設備後面的人接著用,我幫他把設備調好後,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回家吃飯。

春分時期小麥水肥管理你知道嗎?

春分時期正是小麥起身拔節期,小麥拔節孕穗期是決定小麥成穗率和結實率,奪大穗的關鍵時期,小麥處於起身拔節,這個時候小麥拔節是營養與生殖並進,也是生長最快需肥量比較大的時期。那麼對於小麥拔節肥我們要注意:看田、看苗情,適當追施拔節肥,拔節孕穗肥是小麥整個生長的中關鍵的肥料。

1、一般小麥拔節就是第一節間伸長離土2-3公分,用手摸主莖基部感覺有節結。這時開始追施拔節肥(春分前後追施拔節肥)

2、如果前期返青肥沒有追施的田塊,可以在這幾天澆拔節水追拔節肥15-20斤尿素+8-10斤鉀肥;對於追施過返青肥的田塊根據苗情長勢可以追施8-10斤尿素+5-7斤鉀肥;氮肥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否則容易倒伏!旺苗田塊儘量少施或者不施,可以把肥料後移至穗肥追施!

對於水源不充足的地方可以借雨後追肥,追施拔節肥注意,一定等待小麥葉片沒有水撒施,避免葉片燒傷。

總結來說,春分時節是春季氣溫升溫較快的時期,也是春意融融,春暖花開的時期,也正是冬小麥起身拔節期,從此以後小麥到了生長旺盛階段,此時正是小麥需要澆好拔節水,施夠拔節肥,為小麥後期生長打好基礎。同時也要注意小麥紅蜘蛛,蚜蟲的發生。


農人小匠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這是華北地區針對冬小麥的一句農諺。冬小麥到春分,已經到了返青拔節的關鍵時期,時間寶貴,一刻千金,必須抓緊時間澆水施肥鋤草,促使小麥儘快拔節起身,澆水施肥後,小麥蹭蹭的長,變得綠油油一片,一天一個樣,就為小麥豐收打下了基礎。同時,農耕也進入關鍵期,澆白地,施底肥,備種子,春耕春播,也到了準備和進行時。農忙一到, 時間顯得特別珍貴。



王西真


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氣。鬥指壬,太陽黃經達0°,於每年公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節,今年春分在3月20日,也就是明天禮拜五。為什麼叫春分呢?首先有平分之意,把每天24個小時,晝夜各佔一半;二是,春分節氣,剛好在三月的中旬,平分“春色”。這個春分的分太“妙”了,北半球是春分,而南半球是秋分,不得不說春分的意義很大。那麼,農村俗語:“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又有什麼道理呢?



這個時候全國各地氣溫回升,以我華北這邊的小麥來看,目前進入到小麥“起身”的時候。村裡老人經常說:“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後忙耕田”。這個“麥起身”就是拔節的意思,小麥經歷一個冬季的營養儲備,生長活力蟄伏了幾個月,在陽春三月回溫的春分節氣,正是瘋狂旺長的時候,也開始進入營養生長的旺期。

小麥播種後,正常的生長髮育期主要包括:出苗、分櫱、越冬、返青、起身、拔節、挑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等11個生育時期!其中春化階段包括出苗、分櫱、越冬、返青、起身前期,主要是以長根、葉、櫱為主,而光照階段主要是指小麥起身後期和拔節前期,主要是根、葉、櫱、莖生長。這個時候,如果土壤水肥充足,對小麥的生長非常有利;如果土壤缺水少墒,小麥植株生理營養缺水少肥,會影響後期小麥的豐產豐收。

這句俗語在提醒人們,春分節氣,小麥起身拔節階段,水肥對小麥的營養生長非常重要,如同“春宵一刻值千金”那麼重要。畢竟“民以食為天”,一季沒有好收成,在舊社會普通老百姓是吃不飽飯的。這句俗語,這麼強調春分季節水肥對小麥生長的重要性,就是提醒人們,要加強小麥的田間管理工作,補充水肥,為豐產豐收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冀豫耕耘


到了春分節,氣溫回升很快,小麥開始生長,這時要趕緊追肥澆水,抓緊田間管理,麥苗會一天一個樣,所以這個季節的時間是一刻值千金的。


用戶王九苓1561361213


意思是到了這個季節,它生長的特別快,正是在孕育期間。


手機用戶香蕉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這句民諺反映了春分是小麥越冬返青關鍵時期,一分一秒都很重要。我們常說的“一年四季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有異曲同工之妙。

春分什麼

春分是我國農耕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位列二十四節氣的第四位,時間通常在每年的3月20號左右,而今年的春天就正好是3月20號。春分到了,那意味著晝夜平分,夜長日短開始在這個節點發生轉折,天氣漸漸回暖。

諺語解讀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就是說春分這個時段小麥正處在生長的關鍵時期,我們只有把握好時間,及時給小麥澆水,施肥,噴藥。這樣才能獲得個好收成。

同時,這句諺語也提醒農人要把春耕做紮實,不論是種植和管理都要多加註意,不要出什麼遺漏。該種的抓緊種,該管理的也要注意管理。

帶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握好自己人生的青春歲月,在自己年輕的時候要多努力,不要偷懶,不要虛度光陰,多去做一些有意義,能提高自己的事,這樣我們在晚年才能有一個體面的生活。

春分到了,天氣暖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一個真正的衝刺者,用汗水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正所謂“春分人起身,一刻值千金”。


星琴軒


春分,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到了這一天,白天和黑夜恰好對半。自此以後,日照時間漸漸地變長了,夜色則是悄悄地縮短了。為此,民間還流傳著“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兒。


除此之外呢?固名思義,春分還是整個春季的分界線,正好處於立春與立夏兩個節氣中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3月20日或21日。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也。”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中也有道:“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由此可見,春分時節應正值春意最濃春花最美的當口兒。


春分不同於初春,春寒料峭,乍暖還寒。而春分以後,氣候就比較穩定了,一般不會再有什麼倒春寒了,大自然到處都散發著暖融融的味道兒。。

因此,自古以來,人們特別重視春分這個節氣,萬物復甦,百業俱舉,是為一年中最為關鍵的時刻。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要在春分之際,舉辦莊重威嚴的祭祀大禮。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春分日,民並種戒火草於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可見,只有皇帝才有主持祭日的資格,別人是不得僭越的。   


過了春分時節, “似曾相識燕歸來”,“燕來還識舊巢泥”,南燕北歸正逢其時。人們吃春菜、放風箏、粘雀子嘴,到處呈現出一派勃勃的昂然生機。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春分時節的明媚春光也多有描述: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這是北宋詩人徐鉉筆下描繪的草長鶯飛的春分情景,情感充沛,景象萬千,生活氣息十分濃郁。

農村俗語“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是對春分時節的農事生產的經驗總結。


在小麥主產地的廣大華北地區,入冬後小麥植株葉片披散,緊貼地面,根系深扎地下,積蓄能量,以保證順利越冬。

次年春天,氣候變暖後,小麥才開始恢復生長,植株開始直立,這個時期被形象的稱為“起身期”。起身期後,小麥節間伸長並開始孕穗,這個時期就是“拔節期”。

此時,就要抓緊春灌,澆好拔節水,施好拔節肥,此間的田間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關係到小麥的產量高低,以致被人們稱為“一刻值千金”的寶貴時段。


俗語說,“民以食為天。”尤其是在生產力極其落後的過去,窮苦百姓常常為吃不飽飯而犯愁。因為沒有好的收成,家裡的生活就難以為繼,以致於對農事活動有著非同一般的敬畏。

人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摸索和總結出了一系列的農事諺語,就是告誡和提醒人們千萬不要誤了農時,影響了一年的收成。

由此可見,農村俗語“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是很有道理的。

眼下,正值春光明媚的大好時節,我們每個人都應心存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在工作和學習中,奮發努力,不斷進取,以自己的辛勤付出去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切莫渾渾噩噩,醉生夢死,歲月磋砣,辜負了青春年華大好春光。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今天是3月20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春分節氣的到來也就意味著天氣正在逐漸轉暖,雨水將會越來越多。今天我們明顯可以看到,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氣溫回升都比較快,現在真的是已經開始進入夏季一般。春分節氣,農村往往是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到處開花,植物開始復甦,而此時北方的小麥也正是返青拔節的關鍵時刻,對於農民來說,忙碌的一年從春分開始。

農村有句俗話說“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其實很好的說明了春分時期的重要性,作為農民一定要把握好,要忙碌起來。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對於傳統義務農為生的農民來說,尤其是現在北方小麥開始返青的時期,農民一定要在這個關鍵時刻對小麥進行灌溉和追肥。在經歷漫長的冬季之後,北方冬小麥開始拔節,甚至速度比較快。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消耗,冬小麥體內的養分已經非常少,想要長得快長得壯,那就必須要適時澆水追肥,因此農民要爭分奪秒,一刻也不能耽誤,因此這句農村老話確實非常有道理。

小麥春分追肥主要為了是苗長得更壯,因此要以氮肥為主,所以一般是追加尿素最合適,這樣也有利於小麥快速返青拔節,吸收養分和水分。

那麼在南方地區,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農村到處都開滿油菜花,空氣中都能聞到花香的氣息,植物已經發芽茁壯成長,尤其是最近雨水比較多,氣溫回升比較快的情況下,農民也要開始種植農作物,將土地翻新,播種。


少三番


地處山東煙臺沿海丘陵地區,現在農村的地裡還是一派蕭瑟的景象,除了野外到處搖曳著開著小白花的薺菜,就是綠油油的麥苗。

我剛拍的麥苗都不在貼著地面趴窩,都直挺挺的站立起來,眼瞅著要拔節了。


那麼農村這句俗語:“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農諺是在提醒鄉親們,春分時節小麥要開始拔節了,一刻值千金,墒情不等人,時間不等人。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地溫正常情況下都開始上升,如果地溫穩定的話,晝夜溫差小,如果上升到16度到20度左右,這時候的小麥就開始拔節兒生長期,速度加快,趁著這個一刻值千金的季節,我們要馬上對小麥進行施肥,澆水田間管理。給小麥澆水施肥,給足小麥拔節所需營養肥力,小麥會在這個春分節氣快速的拔高,節氣不等人,農民們都紛紛的開始起早拉黑到地裡忙農活。

中午柳絲在群裡聯繫我,她剛從煙臺回來,準備明天回老家挖薺菜,我是立馬舉雙手響應的。因為早晨聽說她村閆家開始撤卡了,她迫不及待想去農村老家看望爹媽。

日子過得真快,春分,春天裡的第四個節氣。會是個春暖花開的好日子。村裡封鎖兩個月的路口開始撤卡。說明煙臺農村疫情防控形勢已經得到大大的緩解。無論是對農民農村而言,對我們城裡的人而言都是好消息,我們可以任意的去往每一個農村野外挖野菜,探望農村的父老,農村人也可以不受制約趕緊開始春耕農活。這位農婦領著不滿五歲的小孫子在地裡幹活。



看我拍的嚴家村地裡的麥苗,這片麥田管理的非常好,一點點麥蒿,薺菜和雜草都沒有。看得出這塊地的主人對麥田傾注了心血,非常的上心,地堰邊我拿小腳刨了一下泥土,麥地裡的泥土鬆軟又溼潤。墒情不錯。這得益於今年春天下了幾場小雨,正月裡下了兩場中雪有關,去年春天大旱四十多天沒下雨,今年墒情還不錯。如果農民朋友們抓緊做好田間管理,當地農民的小麥肯定會在5月中旬迎來又一個豐收年。


豔陽之美


這是我們北方地區常用的一些說法,在北方這裡就有春風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說法。還有春寒麥不收,夏涼不收秋,以及春早不算早,秋早收一半。這都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一些諺語,為什麼說“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呢,當然了,也有地方說“春分麥起身,農事要緊跟”。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今年的3月20日剛好是春分時節,10年前是3月21日是春分時節。這個時候正值春耕備耕的時節,然而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很多地方都耽誤了,但是春分一定不能耽誤,因為這個時節非常重要。

這是因為到了春分時節,冬小麥已經到了拔節生長的階段,也是小麥生長最需要水肥最需要管理的一個階段,因此你可以看到在農村的有很多都開始施拔節肥了,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適時的澆水,這個時候澆水,如果此時病蟲害發生嚴重,會對農作物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拔節肥:可以使用麥黃金,這種主要是對冬小麥返青拔節使用的,而且也是小麥專用肥料。如果使用這種肥料的,每畝地可以使用一袋,一袋的話可以用30公斤的水,在拔節期間施肥。而且還可以單獨使用,主要是增強小麥的免疫力,提高他們的抗倒伏能力,而且它的灌漿速度也快。

其他施肥方法

①弱苗:對於長勢並不好,有死苗的可以分次追肥,主要是使用氮肥。在返青的時節,我們每畝可以使用尿素6公斤,主要是促進他早發。等到拔節時,此時還使用氮肥,使用5公斤左右。

②旱地追肥:如果說土地比較旱,可以提高他的墒情,趁著早晨的降雨開溝施肥,每畝地可以使用6公斤左右的尿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