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吸引學生上編程網課,上大副教授在線“變身”蘿莉

打開網課平臺,學生們發現,老師瞬間“變身”成了蘿莉。

這一幕發生在上海大學《動態構成》在線教學課上。在直播間開講前,上大上美數碼藝術系副主任、副教授蔣飛“變身”機器人、鋼鐵俠、怪獸、蘿莉等造型,他一邊變裝一邊問學生:“你們喜歡哪個造型?”聽到學生的選擇後,他一鍵切換,化身為二次元女生形象。

蔣飛介紹,這是一種增強現實的在線直播,疫情期間,他閉關家中一月,錄製了不少網課,但課程上線後,他發現有些學生沒有看。

為吸引學生上編程網課,上大副教授在線“變身”蘿莉

蔣飛的工作臺 受訪者供圖


為吸引學生上編程網課,上大副教授在線“變身”蘿莉

直播課截圖

由於是為藝術系學生講的計算機編程課程,課程難度大,如果學生不看視頻,很可能跟不上進度。為了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他利用雙目攝像頭,結合自己開發的軟件,實現了在線“變裝”,效果不錯,“後臺顯示,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還有作業質量的提高有明顯的進步”。

另外,疫情期間,他希望加入輕鬆的環節讓學生減壓,以愉快的心情迴歸課堂。

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蔣飛介紹,利用雙目攝像頭可以把人的骨骼捕捉下來,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換不同的服飾造型,再結合自己開發的軟件來實現虛擬替身教學。軟件開發好後,他將上傳到分享平臺,其他老師擁有軟硬件後,也可以在家“變身”。

一開始,蔣飛僅是在本科畢業設計課上試水,研究生得知後,也紛紛要求這樣上課。他通過優化軟件,已能實現虛擬替身的流暢運行。

“這也是因課制宜,我的課程講計算機方面的藝術,很多設計用到編程,非常適合網上教學。”蔣飛說,錄播課可以反覆回看,直播課則用來答疑互動,虛擬替身就是在這時出現。但對於實踐類課程,如繪畫來說,仍是線下教學更方便老師指導學生。


為吸引學生上編程網課,上大副教授在線“變身”蘿莉

據介紹,蔣飛老師的研究方向包括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學期間,他曾做過相關研究,即虛擬替身對交互產生的影響,“這次相當於證明以前的研究理論”。

“線下上課仍以老師為中心,線上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我的造型都是學生幫選的。”談到線上教學,蔣飛認為,這也是對老師的一種挑戰,老師的壓力更大了,“我感覺上了一個小時的線上,相當於兩個小時的線下,真的是成倍的增加。”

他還發現,不少學生會提前完成錄播課的學習,提前上交作業,到了課堂討論環節,學生會提出超綱問題,他也需要根據情況,調整進度。


為吸引學生上編程網課,上大副教授在線“變身”蘿莉

本科畢業設計課上測試時的視頻截圖

挑戰存在,但蔣飛仍表示,已經適應了在線教學方式。開啟直播課後,他的工作臺上,往往是兩臺機器連接的六個顯示屏齊開,他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其中,分享屏顯示虛擬人物,輸出屏顯示學生狀態,其他屏幕用於反饋數據、調取作業、顯示微信等。到了批改作業環節,又增加了手機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