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东:困难压不垮一颗平凡的匠心


张孝东:困难压不垮一颗平凡的匠心

他叫张孝东,是兴安热电公司综合维护队副队长。

无论是寒暑还是早晚,无论是在臭水翻腾的地下沟,还是在设备轰鸣的主厂房,都写满了他劳动的背影,就像一个螺丝钉永远坚固地“拧”在岗位上。

耐心坚守,24小时随叫随到

第一次到食堂疏通下水道,还是2013年8月的一天夜里,暴雨像“倒一样”的倾泄下来,食堂后面的管道堵了,污水横溢,把整个公寓楼都熏得臭哄哄的。

接到电话,张孝东和4个队友20分钟赶到。翻开井盖,墙壁被臭泥覆盖,气味简直“辣”疼眼睛,“实在太臭了!”旁边的队友干呕了几下。

“我在农村帮人清过猪圈、挖过茅坑,这算啥——”说罢,张孝东穿上防水服跳了下去,大半个身子泡在了污水里。

地下水沟深不足1.5米,他弯着腰,用泵往外抽水,队友们在周围帮忙。堵管的位置终于清晰可见了,队友们见状也捏着鼻子、硬着头皮跳了下来。顺着手电筒的亮光照过去,碎菜叶、卫生纸、烂骨肉和着泥巴……大家弯着腰,一点点地用手掏,然后扔到地沟外面。地沟里藏了很多蚊子,他们每抠一个地方,总有一群蚊子在耳边嗡嗡嗡嗡地飞绕。起初,队友们还互相遮着伞,可大雨倾盆再加上气味恶臭,大家也顾不上撑伞,雨伞很快就被扔到了一边。为了尽快让食堂恢复供水,他们连着干了5个小时,终于在早上5点恢复了正常。

食堂管理员老吴连声感谢,张孝东笑着说“举手之劳”。

张孝东:困难压不垮一颗平凡的匠心

食堂的下水道每三个月就要疏通一次,无数次的“举手之劳”也就意味着在恶臭的下水道里用手把油污掏出来,而每一次干完活,都只是憨厚地笑着说“应该的”。

精益求精,十年如一日匠心不改

2019年7月,兴安热电公司开始了一年一度的C修工程。按照计划,要用18万元左右的费用请外委检修队伍完成1、2号机组12台磨煤机加装热风隔绝门改造项目,外委队伍足足干了一周也没有进展,便打了退堂鼓。

领导把这个难啃的“骨头”交给了张孝东。

磨煤机的厂房管束林立、横梁交叠,高空作业却没有吊点,也没有安全防护栏,钩装工具需要正正好好的卡住吊点,前后误差不能超过5厘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张孝东背起安全带顺着管壁爬到了管道上,他双腿蜷缩,一个胳膊肘撑住管壁,一只手在纸上勾勾画画测算,一点一点试探,经过一个上午的仔细检查,反反复复的修改方案。吊点终于卡住了!

张孝东:困难压不垮一颗平凡的匠心

“马上施工!”七月的磨煤车间温度能达到42℃,四个半小时过去,他们厚重的焊接服已被完全湿透,都能拧出水来,在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的强度下,中途只休息了20分钟,喝一口水,拌着煤灰吃午饭。他们与时间赛跑,平均每3.5天就完成一台热风隔绝门的技改,大大超出了行业人的想象。终于,历经42天的艰难工作,顺利完成改造,此时的张孝东一脸疲惫,却笑得很开心。

工作9年,他用无比坚韧的毅力,突破一道道技改难关,啃下无数块“硬骨头”,完成了无数次的小型技改与设备检修,为企业节约了百万元开销,用实际行动坚守着一颗平凡的匠心。

面对磨难,用良心守护幸福生活

张孝东妻子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岳母是一级伤残,常年用药,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妹妹,经济入不敷出。

与妻子婚后的第二年,岳母被查出直肠癌,这样的消息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张孝东“东拼西凑”了10万元,把岳母的手术费给交上了。可谁知道,在同一年,岳父又得了股骨头坏死,瘫痪在了家里。妻子哭着问他还能不能凑来一点钱,面对妻子的哀求,张孝东一声也没吭,转身去找朋友借钱,他东挪西借,又凑了5万元给岳父治病。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小家,每个月还有2000元的房贷,已经债台高筑,可即便如此,他也硬咬着牙,每个月挤出来800元供妻子妹妹上大学。

有时候,这个负债累累的小伙子会头疼,半宿半宿的躺在黑暗中翻腾,疼得受不了了,他就坐起来喝口水,再吃上2粒药,静静地在四周一片的寂静中想事,他觉得“困难总会过去,日子也会好起来。”

每天都在与困难作斗争,但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忠诚、坚强、善良的品质在他的身上闪闪发光。


原标题 | 张孝东:困难压不垮一颗平凡的匠心

来源 | 蒙能微讯公众号(3月13日)

作者 | 王晶

链接 | https://mp.weixin.qq.com/s/j3GIFWBk8uVCoNTJVMOpX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