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几乎耗死了所有劲敌,为什么依然没有一统天下?

菩萨我想对你说


在三国时期东吴作为天下三巨头之一,不管是在前三国时期还是后三国时期,它充当的都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那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东吴实力就算比不过曹魏,那也比蜀国强吧。那为何孙吴从始至终就没展现它有过一统天下的实力呢?

其实这一切的根源都出现在孙权的性格身上,孙权的性格是什么样的?陈寿评其为勾践之奇。

那勾践的性格大家都知道,能忍耐好猜忌、能与同苦、不能同甘,而孙权亦坐此病。而这一点从他如何对待周瑜与其儿子就可以看出来。

周瑜自赤壁之战后威声远著,在东吴声望极高,这引发了孙权的极大猜忌。再加上周瑜时时都想夺取荆州,刘备对其也极为忌惮。因此刘备乘与东吴和亲之时,曾挑拨孙权说:“公谨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大,恐不为人臣耳。”当时孙权心里想来也是深以为然的。

不过当时周瑜幸运,于赤壁之战不久就因病逝世,因此才保全了与孙权的君臣声名。可周瑜的子侄就没那么好运了,因为孙权将他对周瑜的怨恨猜忌之情全算在了他们头上。

周瑜死后留下两个儿子,长子早逝,而次子周胤在仅仅几年后就因行事荒淫被剥夺爵位废为庶人。有人可能说这是周瑜儿子不争气,不关孙权的事。但是这个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这一点从孙权对待其他将领的做法就可以看出来。

当时孙权帐下有一人叫做潘璋,此人很不是东西,生性贪婪,平日里贪污受贿就不说了,更可恨的是为了贪钱,他手下哪个官员家里有钱,他就罗织罪名将其杀害,然后霸占人家的财产。

就是这么一个无耻之徒,孙权都能忘过记功不予追究,而周瑜所立功勋对东吴来讲可谓功盖一世,后来连孙权称帝时都感叹:“孤非周公谨,不帝也。”那他儿子不过就犯了这么一点小小过错,竟至于削爵夺职,如何让人心服。

所以当时消息一传出,举朝哗然,诸葛瑾、张昭、顾雍等群臣联名上书,说:“周公谨在世时,入作心腹,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催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威国境,华夏是震,然瑜身没未久,而其子沦为匹夫,益可悼伤。”

可孙权最终还是没有饶恕周瑜的儿子,导致不久后周胤就死在贬所。唉,得天下者在于得人,观刘备之用关张诸葛,既任之则生死与共,矢志不渝,顾能得人死力。因此刘备虽然国小民贫,却能与曹操争衡天下,正在于此。

而反观孙权,危难时待周瑜如兄如父,一旦局势稍宁则刻薄猜忌如是。为人薄情寡恩至此,欲得人死力,岂可得乎?我想这大概就是他一辈子困守江东的原因吧。


道中道道史道文


孙权是三国之一东吴政权的创始人,孙权算起来是与司马懿、诸葛亮、曹丕的同一辈人,孙权生于公元182年,算是80后,除了司马懿比孙权大3岁,是70后外,诸葛亮与曹丕都是80后,诸葛亮比孙权大1岁,孙权比曹丕大5岁,从年龄来看,他们算是同一辈人。

孙权的前半生是坎坷的,9岁丧父,15岁当县长,19岁就因为哥哥孙策被刺身亡而接手江东,刚刚即位之时,江东内部不稳,宗室暗通曹操,企图夺权,外部山越叛乱,虎视眈眈,19岁的孙权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内阻叛乱,外镇强敌,一面招揽人才,一面安定民心,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面,所以日后的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

孙权确实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原本孙策传位于孙权,是希望他做一个守成之君,意料之外的是孙权不仅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而且更是一个杰出的开创之君,在孙策留给他的江东六郡基础上,将地盘扩充了至少一倍以上,兵员、人口更是数倍,一点也逊色于孙策。

孙权在即位之初,战略大师鲁肃就给孙权提出了著名的榻上对战略,鲁肃对孙权说:

当今天下汉室已经不可复兴,曹操也已经不可击败,当今之计就是首先要保住江东,巩固内部,观察局势,趁机攻打黄祖,消灭刘表,全据长江以南,然后时机成熟后称帝建立基业,再夺取天下以便统一。

当时19岁的孙权虽然有心做一番事业,但要说到统一天下的大业,恐怕孙权自己都没有这个把握,毕竟当时江东都没有搞定,就更别说天下了,鲁肃说这话时是公元200年,当年曹操还在和袁绍在官渡前线对峙,孙权的西边是刘表,东边是大海,北边是曹操的势力范围,南边是偏远的交州,孙权听了鲁肃的话,野心被一步一步放大。

孙权嫁妹

所以当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荆州时,即使荆州应声而降,但是孙权从心底就没有想到要投降曹操,虽然张昭等人力劝孙权投降,可是孙权一直在等着东吴内部的主战派出来说话,这便是鲁肃和周瑜,与其说是鲁肃和周瑜劝说孙权要主战,倒不如说是孙权自己的野心让他决定主战。

赤壁之战时,孙权主动联合刘备组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的南侵,经过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将曹操的势力赶出荆州,孙权得以巩固长江以南的江东地区,而刘备也在赤壁之战中发展壮大,为了抵抗来自曹操北边的压力,孙权不仅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刘备,还把荆州位置最重要的南郡也借给了刘备。

孙权与鲁肃

孙权一直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但在现实面前,孙权的野心一点一点地消逝,直到产生了割据一方,不图进取的地步,这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在现实之下的妥协过程,孙权一生的野心分为三个阶段:

一、野心膨胀上升期

从孙权刚刚即位到公元219年白衣渡江偷袭荆州这一时期,是孙权的野心膨胀上升时期,从刚刚即位的初生牛犊,凭着一股拼劲和独特的能力,孙权首先稳定了江东内部,然后积极向外发展,环视孙权的周边,北边的曹操太强大,没有发展余地,只能向西边的刘表处发展,或者向南边的交州发展。

孙权三征荆州江夏郡黄祖,终天在赤壁之战发生的当年杀了黄祖,夺了一半的江夏郡,结果曹操来了,于是就是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在和刘备度过一段蜜月期后,孙权和刘备为了荆州的归属问题还曾经差一点发生了战争,最终因为曹操的压力,双手以湘水划界,划分势力范围,孙权占据了荆州三个郡,也算是西扩成功。

孙权曹操刘备

之后孙权便积极向南发展,夺取了整个交州,势力范围一直通达南海,在这个过程中,孙权也并没有放弃向北发展,从赤壁之战后到襄樊之战前,孙权与曹操主动或被动的战争至少发生了五次,但是孙权除了控制了江淮南部地区外,再也没有什么进展,就连十万大军也没有攻下曹操手下张辽、乐进、李典七千人把守的合肥城,还让孙权一生留下了阴影,不太敢北进。

二、野心受挫期

现实让孙权意识到向北边发展没有可能,于是积极向西发展,把目光放在三国最弱的刘备身上,并且不惜与曹操暗中勾结,趁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期间,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三郡,关羽俘虏后被杀,刘备占据的荆州地盘全部归属孙权,孙权在荆州获得了重大胜利,同时在不久之后熬死了曹操。

但是孙权短视的行为,给东吴政权带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一年之后,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标志着刘备与孙权的彻底对抗,这就给了曹丕一个绝佳的、统一天下的机会,这个时候的孙权应该是他一生最有危机感的时候,一方面要对刘备的战争,另一方面要防备曹丕的袭击,孙权是没有能力两线作战的,只能一方面拼命向曹丕示好,另一方积极应对刘备的战争。

孙权与陆逊

如果稍微处理不好,孙权就有亡国的危险,孙权的运气比较好,一方面陆逊出其不意地击败了刘备,另一方面刚刚即位不久的曹丕没有准备好,也没有曹操的能力和魄力,最终错失机会,虽然夷陵之战后不久,曹丕发动了南征孙权的战争,但曹丕同样没有解决水军问题,最终南征失败,孙权躲过了亡国之险,孙权的这次受挫让他统一天下的野心丧失殆尽。

三、只想称霸一方,无统一天下之志时期

刘备去世后,孙权再次与诸葛亮当政的蜀汉结成同盟,但此时的孙权再也没有统一天下之志,只想保住江东之地,这从他历次的行为就能看出,比如石亭之战,明明占着大好局势,却没有扩大战局的意图,明显地就是只想捞点好处,点到为止,同时孙权再极少有主动北伐的行动,大多数时候只是防守。

曹丕去世后,孙权趁着魏国新旧政权交替之时,也有过规模不大的北伐,但多是做做样子,试探一下而已,反观蜀汉的诸葛亮,实力比孙权要弱小得多,但诸葛亮却是举倾国之力北伐,而且连年征战,以北伐为国策,这就是明显的区别,连弱小的蜀汉都有意击败强大的曹魏,这让实力居中的孙权作何感想,只能说孙权早已经没有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了,一个没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只剩下安于现状和享乐了。

孙权称帝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在解决了大多数的外部威胁和巩固了内部稳定之后,孙权称帝了,称帝之后的孙权除了配合过诸葛亮数次北伐外,就只有向南方的交州用过兵,已无北伐之志,熬死了诸葛亮和曹睿之后,孙权再也没有对外开疆拓土之心,在太子孙登去世之后,孙权开始热衷于政治内斗。

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却宠信鲁王孙霸,朝中大臣也分成两派进行内斗,最终孙权赐死孙霸,废除孙和,另立孙亮,朝中很多大臣也受到牵连,就连丞相陆逊也被逼死,虽然孙权本人活得很长,但没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别说统一天下,就只剩下内斗和享乐,虽然孙权熬死了曹操、刘备、曹丕、诸葛亮、曹睿,等等同时代同辈或不同辈的人,但仍然不能统一天下,因为孙权早已经失去统一天下之志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原因很简单,因为孙权根本就不想天下一统。

在三分时代的大boss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中,只有孙权是坚决反对统一的。


曹操希望天下一统,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整个国家将近60%的疆土,势力强大,兵力雄厚,位高权重,军政大权掌握在他一人手中,统一天下的条件最为成熟,机率最大。天下统一,对曹操也是有好处的,因为他是事实上的国家权力的掌握者。

刘备也希望天下一统,他是刘姓宗亲,“兴复汉室”是他远大的政治抱负,而他生前的弼辅、死后的托孤重臣诸葛亮继承了他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以图天下归一。天下统一对刘备也是有好处的,他有充分的理由,也有冠冕堂皇的旗帜获得国家最高权力。



所以,在天下统一这个目标上,曹魏和蜀汉是完全一致的,矛盾主要在于由谁来统一,由谁来获得国家的最高权力。

而孙权则是最不愿意天下统一的。他统一天下的难度最大,利益最小,欲望最弱。


首先,东吴缺少支持统一的民意基础。

孙权所统治的区域是汉末三分时代经济条件最好的地方,这里地处南方,受到战乱影响最小,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想统一就必须打仗,要打仗就需要钱粮,要钱粮就必然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而生活在这里的民众最不愿意看到战争,也不愿意为天下统一而付出降低自己生活水平的代价。


其次,东吴缺乏天下统一的军事力量。

东吴的国策是以防御为主,以江河之险为依凭,军事建设更偏重于水军。但要想北伐中原,必须要拥有强大的机动军事力量――骑兵军团,而地理位置则限制了东吴的骑兵部队的发展。

缺少马匹,想要建设强大的骑兵军团的难度就很大。而缺少骑兵部队,在中原广骛的原野上想战胜敌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再次,东吴缺少统一天下的政治口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当今皇帝的名义对各方发号施令,征伐“不臣”,旗帜鲜明,口号响亮。刘备以自己是“汉室宗亲”为籍口,要除灭奸臣,恢复道统,兴复汉家江山,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冠冕堂皇。

孙权有什么借口统一天下?他既不控制傀儡皇帝,也非刘姓后人,他要统一,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想当皇帝,那不但会遭到外部敌人的反对,对内部都说服不了。


这样,我们就能解释东吴的种种行为。

当曹操与袁绍作战,欲统一北方的时候,孙策意图袭击曹操的后路,想使曹操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阻止他发展壮大。

当曹操率重兵南下之时,东吴又与刘备联手抗击,阻止曹操统一天下。

当刘备收取西川,夺得汉中,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关羽北征襄樊,锋芒正盛之际,东吴不惜撕毁盟约,偷袭荆州,擒杀关羽,阻止了刘备的扩张势头。


当刘备死后,蜀汉陷入“危急存亡之秋”,国力虚弱,风雨飘摇之际,孙权又迅速与其达成和解,重新恢复联盟,共同抗击虎视眈眈的曹魏。

因为不想统一,所以只要发现谁向统一的步伐多迈进一步,孙权就会打谁。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诸葛亮非常坚决地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计”。

魏延欲兵行子午谷,奇袭长安,如果失败,蜀汉的损失将会十分惨重,即使是成功了,吴蜀联盟将会立即破裂,孙权决不会坐视不理,关羽败亡的前车之鉴尚且并不久远啊!蜀汉还经得起再一次的魏吴夹攻吗?


馋嘴肥猫铲史官



孙权的劲敌应该是指刘备、曹操、曹丕、诸葛亮等人吧,这些人的确比孙权早亡,可孙权依旧没有一统天下,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在刘备、曹操、曹丕等人死后,孙权也步入了迟暮之年。孙权在定接班人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以致于政局不稳,搞得朝中大臣们心神不宁。自然也就无暇考虑一统天下的事。


第二点,245年,“社稷之臣”陆逊病亡。陆逊死后,吴国再也找不出一个似他一样的帅才了,孙权没了可信赖的依靠,一统天下也就没有了底气。


第三点,孙权派使臣去蜀国递交盟约,和平共处,共同对付曹魏政权。


第四点,孙权多次北伐曹操,均已失败告终。孙权一统天下的心气没了。


第五点,吴军擅长水战、不习陆战,相比于魏、蜀两方是劣势。


第六点,吴国国内军事人才极端匮乏,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相比于魏有司马懿父子,蜀国有诸葛亮得意门生——姜维,孙权一方已经远远落后了。他们只能凭借长江之险固守。一统天下的好事只能是做梦。


小司马讲史


孙权没有统一天下

我认为有以下几种,不照搬书籍史料

只是自己猜测

三国魏蜀吴,吴国占地利,江东俊才云集,也不凡将才英杰,吴侯孙权也是人才,内政外交

处理得当,要是守住江东富富有余

内:第一,吴国人口稀少,相比蜀是多一些,但是相比魏,那可是少多了,支持战争的兵力不多,虽然赤壁一战击败曹军,但是北伐灭掉魏国,那是不可能的。吴国也曾吸纳岭南诸多土著,可见人力不足

第二,疆域,吴国地域虽然广阔,战略纵身大,又有大江天险,江南虽为鱼米之乡,但是三国时江南开发不足,可耕之地不多。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就可以看出,北来避难的大量人员开始开发江南,这也应正人力不足,新的荆州又要安抚

第三,文武将才,我们看三国就知道,吴国顶级战将不多,谋士也是屈指可数,但是吴国一直保持有顶级文武战将存在,这样保境足够。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等,从征伐淮南,合肥大战,魏将张辽差点活捉孙权,吴国像蜀这样五虎大将,魏国五子良将,没有

外:第一,吴蜀联盟,因为荆州之战,吴蜀联盟破坏,夷陵大战,虽然取胜,但是自己损失肯定不小,魏国还想趁机偷袭吴国,可见吴国也是国力损失很大

第二,对手,孙权是三国时期活的最长的君王,也是最郁闷的,因为他所面对的的对手都是枭雄,魏国曹操,曹丕,曹叡,蜀国刘备,再加上后期的诸葛丞相,和司马家族

所以吴国只能是守境安民可以,进取统一全国不可能


不一样的维强


【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我们试着逆向思维,反过来问一个问题:孙权没有统一天下的原因,是因为劲敌的存在吗?

当然了,孙权劲敌的存在,是孙权无法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孙权劲敌的存在,并不是孙权统一天下的唯一阻碍。

所以,孙权几乎耗死了所有劲敌,如果没有克服其他的阻碍,依然无法统一天下。

01.孙权都耗死了哪些劲敌?

孙权的劲敌之一曹操,是死于建安25年,也就是公元220年。在一个,孙权的劲敌之一刘备,是死于章武3年,也就是公元223年。

孙权是在太元元年,也就是公元252年病逝的。

从这个数据来看,孙权的确可以说,是生生耗死了曹操和刘备,两位实力强大的劲敌。

但是,曹操和刘备死了,孙权就一定能够统一天下吗?

换句话说,孙权统一天下的唯一障碍,是曹操和孙权吗?

02.曹操和刘备,虽然都比孙权死得早,但是,他们的死,并没有影响到三方势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孙权能够统一天下的唯一条件:东吴的军事实力,远远大于蜀汉和曹魏两方的军事实力。

只有达到这点,孙权才能够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

但是,纵观整个三国时期,孙权都未能达到这点条件。曹操虽然病逝了,但是他的儿子曹丕顺利继位,并没有对曹魏势力的内部,产生多么大的动荡。

刘备的离世,也是如此,他的儿子刘禅继位,诸葛亮辅佐,并没有对蜀汉的整体实力,造成很大的影响。

综合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曹操和刘备的离世,并没有对曹魏以及蜀汉的整体实力,造成很大的影响。

也就是说,魏、蜀、吴等三方势力之间的平衡,并没有被打破。

所以,曹操和刘备,虽然都比孙权死得早,但是,孙权依旧无法统一天下。


参考文献:《三国志》


老爹有话说


说起三国的君主,大家都会说曹操,刘备和孙权,孙权作为与曹操和刘备并肩的人物,绝对算得上是一代枭雄。而且孙权也非常的年轻,在曹操和刘备先后都死去的时候,孙权还是壮年,后来他还当了很多年的皇帝。



也许有人认为孙权既然这么厉害,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为什么不能够吞并他们,最后统一天下呢?事实上,孙权所统辖的江东自始至终有着很大的问题。孙权依靠他所拥有的实力,偏居一隅,守住东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北上灭掉曹操,西晋灭掉蜀汉,统一天下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自始至终是靠着实力说话,并不是靠几个英雄人物或者明君能够解决问题的。在三国的时候,曹操所拥有的实力远远强于孙权,孙权被大家称为厉害,只不过是因为他抵挡住了曹操的进攻,最终能够保住他自己的地盘,让曹操不能够统一天下。



但是虽然如此孙权并未能够改变他与曹操阵营之间的实力对比,就是曹操的阵营实力依然仍然强于孙权,无法灭了孙权,只不过是因为时局的原因。曹操死了之后,曹丕继承他的王位,所用的实力并没有下降。所以这个时候孙权即使被上进攻,肯定也是被曹丕打的大败,孙权最厉害的就是他能够在实力弱小的情况下,一直守着东南三分天下。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孙权不能统一天下其主要原因不在敌而在己。但孙权不能统一天下也暴露了一个千古的问题,那就是自古以来历史上南方政权统一天下的几乎很少。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经济条件限制,北方强与南方;第二,地理因素的限制,导致军事力量差;第三,孙权自身原因,善“保家卫国”不善“开疆扩土”;第四,东吴内部政权不稳,容易“后院起火”。

经济条件限制,北方强与南方

在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以前政治中心和大部分势力都在北方,北方人才济济,所以当时北方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都明显高于南方。

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控制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其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司隶等都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北方在曹操的统治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屯田制,曹丕的九品中正制等,使得北方地区经济非常繁荣。对于古代的冷兵器时代来说人多力量大,经济、军事就繁荣这就是优势。

南方地区由于在董卓时期四处战乱,居于河南的兖州就是当时军阀混战的四战之地。荆州北部地区最开始在刘表的治理下保持这稳定,到关羽时经济尚且繁荣,但在经历魏吴联军攻击之后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淮南地区也是也是魏吴反复交战地区,到了后期更是萧条,甚至形成了百里之内清野的无人的情况。虽然后期在孙权的治理下南方经济有所发展,但总体来讲三国时期的北方经济要强于南方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北方的生产力高于南方。人口决定军事力量,生产决定后勤力量,所以南方经济上的限制导致他们不敢轻易攻打北方。

地理因素的限制,导致军事力量差

东吴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包括扬州、交州全境以及荆州的大部分地区,那边水域纵横依托长江天堑是个天然的易守难攻的好地方,但这也暴露了两个劣势:

第一,一旦作战粮草供应是个问题。

这样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劣势,那就是适合守城不适合出兵。因为要出兵就要渡江,那么粮草的运送就是个问题,要运送粮草就必须要用船运,但效率明显不如陆运高,而北方都是平原一马平川,粮草供应不是问题。

第二,军队力量不如北方

由于地理问题还导致一个情况就是北方骑兵比较厉害,而南方步兵和水军比较强。但如果南方的步兵和水军一旦杀入面积巨大北方就会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步兵和水军行军缓慢且战斗力量不如北方的骑兵。这一点在孙权领兵攻打合肥时就已经领教过了。

孙权自身原因,善“守护家业”不善“开疆扩土”

孙权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君主,他擅长用人之道,懂得帝王的制衡之术。但他也是那种见好就收的人,若放到现在可以用“鸡贼”两个字来形容他。这类人擅长守业但不擅长进攻。孙策死之前就明言: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意思就是论开疆扩土孙权不如孙策,但论守护家业孙策则不如孙权。意思就是孙权是一个守卫者而不是开拓者。

孙权也曾有过豪情壮志,在建安二十年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之下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由于当时曹操的军队在西征汉中,刘备面临很大的威胁,因此在议和下长沙、江夏、桂阳全部归属了孙权。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之后孙权又派兵准备在合肥攻打曹操,然而军队刚到城外便遭到的曹军的伏击,在曹军大将张辽的突袭下东吴大将陈武战死,孙权弃旗登山才得以脱陷。此战中孙权险些丧命。经历此战之后孙权便放弃了自己领兵打仗的念头。

东吴内部政权不稳,容易“后院起火”

东吴的内部政权并不稳定,其内部政权结构类似于蜀汉政权是倒金字塔结构。孙氏集团的江东家业其实也算是外部入侵得来的。与本地的大士族是有矛盾的,孙氏家族在初入江东时,并没有意识到到江东大族的实力。

但在稳固政权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人对团结江东人士非常重要,于是便开始拉拢士族。但随着这些士族在东吴政权中的势力不断提高,有些士族势力开始不断膨胀。比如陆逊一族,陆逊不仅是大族出身而且立下赫赫战功。陆家相继出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威望非常高。所以东吴内部政权也不稳定,如果此时向外进攻则很容易后院起火。

也因为东吴内部士族原因,到了后期便出现南北士族相互斗争的场面,南边的人因不如北边不得不退而自保,再加上私人庄园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东吴的战略发展产生了极大地限制。因此在这些矛盾之中,东吴的国力也逐渐被削弱。

总结:孙权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敌人的强大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还在于东吴所处的地理位置、南方经济以及内政和个人等综合因素所致。所以虽然孙权耗死了刘备和曹操等很多劲敌但仍然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湮灭的足迹


戏说历史,我是游子dream。

引言

《三国演义》中有段关于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曹操就对刘备坦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至于东吴的孙权,只不过接替了父兄的基业,而且资历尚浅,不足道哉。可孙权却是寿命最长的一位,在他有生之年,几乎熬死了曹魏与蜀汉的所有英雄人物。然而终其一生也未能统一天下。我认为有这几点原因:

一、没有雄心壮志,只想安之一隅

早前孙策弥留之际曾对孙权说过: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可见若论攻城略地,孙权毫无霸气,不能担此重任,只想在已有的地盘上安居乐业。

二、军事力量不足

虽说东吴有四大都督镇国,文臣武将也不计其数,但与强盛的曹魏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首先东吴人口较少,且四大都督几乎都是英年早逝,东吴的能人异士也在不断减少,最后几乎无人调遣,致使东吴渐渐走向衰败。

三、怀疑之心、过于自负

三国前期的孙权一直深谋远虑,懂得审时度势,因此东吴在他的领导下,百姓们丰衣足食,安享太平。可随着曹魏与蜀汉的一些英杰离去,孙权也开始飘飘然了,因为那时已鲜有人能与之相匹敌。也许是年老的原因,他变得爱猜忌,远贤臣亲小人,就连自己的儿子都深受其害,尤其是在立储之事上,他的举措更是加快了东吴衰败的步伐。

总结

孙权虽得苍天护佑,年入古稀;又得父兄赏识,继承基业,但由于他的性格使然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即便他熬死了众多劲敌,也未能一统天下。其实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性,无法更改。


游子dream


孙权视为劲敌只有同为三国之主的曹操、刘备。但他们分别死于公元220年和公元223年。曹丕勉强算一个,但也死于公元226年。刘禅曹睿两个人,孙权是不放在眼里的。孙权死于公元252年,这时已经是三国后期了。曹魏、蜀汉的重臣大多死在他前面。曹主弱幼,蜀主暗弱。魏国除了在曹丕时期发动过大规模伐吴,后来也几乎没有怎么打过东吴。公元200鲁肃献上榻上对战略规划分三步走:1鼎足江东2趁北方多事之秋,先进攻江夏黄祖夺荆州,占据长江以南。3称帝再北上中原统一。后来甘宁、周瑜、吕蒙都献策,可以视为是榻上对的进一步深化。黄祖部下甘宁来投,并向孙权献计。也是分三步走:1拿下江夏黄祖2占据整个荆州3进攻益州。这跟鲁肃的榻上对是差不多。甘宁还提出不能让曹操抢先了。跟诸葛亮隆中对也类似,也都认为刘表守不住基业。公元210年周瑜向孙权献策:由他跟孙瑜率军攻打刘璋跟张鲁,打下来后留孙瑜守益州,并跟马超联合。我返回来跟将军一起拿下襄阳,然后进军北方。三国志: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孙权同意了此计划,但周瑜还没有出发就病死了。公元217年后吕蒙献策:拿下荆州后让孙贲守南郡,潘璋据守白帝,蒋钦率水军万人在长江布防,我亲率军攻下襄阳。这样我们就不用怕曹操,也不用依靠刘备了。鲁肃、甘宁、诸葛亮、郭嘉、荀彧、周瑜、吕蒙等都把目光放在荆州。用刘备的话来讲就是: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鲁肃虽然坚决主张联刘不过是应通权变,有机会的话还是会夺荆州。



公元220年东吴的疆域荆州(除南阳郡、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杨州(除九江郡、庐江郡一小部分。)交州。东吴人口两百四十万,军队二十四万。蜀汉东吴曹魏的人口比是1:2.5:4.7。也就是说东吴人口是蜀汉两倍,是曹魏的一半。公元229孙权称帝,在登坛前特意对公卿讲: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这时东吴已有条件实行当年鲁肃所规划的: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但东吴虽然频繁北伐,但都是劳而无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内难未弭:

东吴的核心地盘是江东,但越、夷阻兵仗势。这也是东吴一直未能全力征战的原因之一。公元200年鲁肃献上榻上对。孙权当时虽然说非我所能及,事实上一直按照榻上对在做。公元203年孙权率军攻打荆州江夏太守黄祖。当时已经打败了黄祖的水师。吴军正准备攻城,这时鄱阳郡、会稽郡皆有叛乱。三国志:(鄱阳郡)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会稽郡)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叛军规模数万人,孙权不得不返回豫章郡。派吕范、程普、太史慈、贺齐、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人平叛。公元204年妫览、戴员、边鸿杀害丹阳郡太守孙诩反叛。公元205年派贺齐征讨豫章郡上饶叛乱。公元207年再次西征黄祖,俘虏了一些人口,就退军了。公元208年征黄祖,此次西征破城并斩杀逃跑的黄祖。但是孙权并没有继续西进,只是虏数万百姓而回。因为越、夷蠢蠢欲动。三国志: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所以说越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东吴,使其不能全力向西。越夷的问题使得东吴一直都未能攻下荆州。所以鲁肃才改吞荆为联荆,联合刘备抗曹。



从公元203年——公元242年江东吴郡、会稽郡、豫章郡、鄱阳郡、丹阳郡叛乱就有十多次。小规模的数千人,中等规模的万人,大规模的数万人。平叛时间短则数月,中则一年,长则数年。三国志:公元203年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公元204年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同出馀汗。(豫章郡) 公元205年权使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公元208年而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豫章郡)公元211年吴郡馀杭民郎稚合宗起贼,复数千人。会稽郡东冶五县贼吕合、秦狼等为乱。 公元213豫章东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馀人。 公元215年鄱阳民尤突受曹公印绶,化民为贼,陵阳、始安、泾县皆与突相应。公元217年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遂部伍东三郡。221年丹杨、鄱阳山贼蜂起,攻没城郭,杀略长吏,处处屯聚。(这一年刘备东征)公元225年鄱阳贼彭绮自称将军,攻没诸县,众数万人。 (这一年魏国伐吴)公元228年是时丹杨、吴、会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数年平定,招抚万人。 公元234年庐陵贼李桓、罗厉等为乱。 公元235-237年平山越人。公元236年鄱阳贼彭旦等为乱。 公元242年会建安、鄱阳、新都三郡山民作乱。



江东山越、山民、山贼的叛乱次数比上面所述只多不少,一直到东吴灭亡还有不少叛乱。公元223年曹丕征吴,孙权上书认错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国志: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也是孙权迫切想跟蜀汉恢复联盟的原因。公元223年蜀汉派邓芝使吴,孙权对邓芝讲:山民作乱,江边守兵多彻,虑曹丕乘空弄态,而反求和。议者以为内有不暇,幸来求和,於我有利,宜当与通,以自辨定。从孙权这段话可知为防范山民作乱,孙权已经把大量在长江防守魏国的军队调回。除了江东越夷叛乱,荆州交州也是有蛮夷叛乱。公元231年东吴动用五万人花了三年才平定武陵蛮。虽然没记录叛乱的规模,可以确定的是规模很大。公元220年桂阳郡贼帅在交州起事,步骘率军平定,俘获万人。公元239年交州数万人叛乱,一年多才平定。荆、益、杨、交四州是戎、蛮、越、夷等比较多的地方。诸葛亮在隆中对也提到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江东的山越、山民、山贼牵制了东吴相当多的军事力量。

无荆不立国,无淮则危:

东吴是把江东作为根基地,所以成也江东败也江东。因为暂时跟刘备联盟,东吴南下夺下交州。之后把主攻方向放在合肥、新城。所以自公元208年以来东吴大多是从进攻东线皖、新城、合肥。周瑜吕蒙都是主张占据襄阳北上的。公元210年——公元219年因为荆州在刘备手上,所以周瑜吕蒙的计划并不能实施。这段时间孙权只能从东线发动进攻。公元209年周瑜攻打南郡,孙权率众围合肥,张昭率军攻打九江郡当涂。孙权攻城一个月,曹操派张喜率军救援。还没有到,孙权就退了。公元211年孙权把治所吴郡京口,迁往丹阳郡秣陵县。营建石头城,改名为建业。公元214年孙权率军征讨皖城。得数万人口。自赤壁之战后曹操屡屡从东线发动进攻。曹操在皖屯田,又引诱江东鄱阳郡贼帅为内应。吕蒙认为不能让曹操在皖屯田成功。三国志:蒙日: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曹操也经常从东线进攻东吴。公元210年曹操征吴,并在杨州芍陂屯田。(曹操占据杨州江西部分)公元212年、公元214年、公元217年曹操率军征吴。后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率二十军屯居巢。于禁七军都三万多,一军应该是五千人,二十军就不下十万人。东吴压力倍增,于是孙权向曹操请降。三国志: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曹魏在长江沿线驻军十五六万防范东吴。而东线淮南就不下十万,说明荆州方向兵力最多也就是数万。关羽北伐围攻襄阳和樊城时,两城只有各数千人。徐晃驻宛城,因兵力少不敢去救援。




我在前面也讲过了杨州越夷动乱频繁,东吴不得已调长江守军回防。这也使得东吴大部分力量用于稳定内部。曹魏主攻方向也是东线。曹操历次征吴都是从东线发动进攻。曹魏建立后主攻方向也是放在东线。公元222年曹魏伐吴,兵分三路。一路攻南郡,另外两路攻洞口、濡须。据三国志: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说明东线伐吴大军十多万人。公元224年曹丕亲率大军伐吴,大军行至广陵。孙权亲自率军在濡须口布防,并派徐盛在石头城布防。公元225年曹丕再次率军进军至广陵。公元228年魏国三路伐吴。曹休一路率步骑十万向皖,贾逵率数万人攻打东关,司马懿率军向江陵。孙权亲自皖,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各率三万人击曹休。所以东吴把大部分军力在东线布防。既然大部分军力此,用于进攻也方便。所以说孙权的策略攻守并用。东吴的核心是江东,所以江阴之防尤重。公元211迁都建业,公元212年建石头城,调集数万人筑濡须坞,临河设东西两关。



北方政权要灭南方政权必然要渡江而战。读史方與纪要:古来江南有事,从采石度者十之九,从京口渡者十之一。盖以江面狭于瓜洲也今洲渚纡回,采石形势,又复一变矣。跟曹魏合肥隔江相望,这也不难理解孙权为何老是打合肥。襄阳、合肥、皖、新城、广陵五地是魏国征吴的前进据点。据读史方與纪要长江中下游有七个地方最要紧,即公安(当年刘备把公安作为荆州做为治所,东吴夺荆州后让诸葛瑾守公安)、石首(江陵东边的长江岸)、岳阳、武昌(公元221年孙权迁都于此,公元229年也在此称帝,然后迁回建业。留陆逊、太子坐镇)、宣化(当时属徐州广陵郡)、瓜州(即牛渚矶、采石)魏国征吴东线往往是实,荆州方向往往只是策应。东吴防御大多也是不怎么理会荆州方向。



东吴北伐都是以东线为主,主要是进攻合肥、新城、皖、六安等地。目的就是为了夺得江淮之地。魏国伐吴就是从江淮河流船行。读史方與纪要:淮者,江之蔽也,弃淮不守,是为唇亡齿寒。东吴要鼎足江东,就必然要拿下淮地。因为长江沿线数千里,防守是十分因难的。东吴历次北伐都是以东线为主,荆州方向只是配角。公元208年攻合肥、当涂。公元214年攻皖城。公元215年攻合肥。公元219年攻合肥。公元231年九江郡的阜陵县伏击。公元233年攻合肥、新城六安。公元234年攻合肥、新城、广陵、江夏。公元236年攻襄阳,但没打就退回来了。公元237攻六安,江夏。公元241年两路攻淮南两路攻荆州。公元243年攻六安。公元246年攻江夏。公元253年攻新城。北伐主要都是淮南徐州一线。荆州方向虽然也有北伐,但人马大多是一万、两万,最多的一次五万。虽然东吴多次从东线进攻,并没能占据江淮。但也逼的魏国把防线从长江后撤,数百里的无人区。三国志:青、徐、汝、沛颇来归附,淮南滨江屯候皆彻兵远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



东吴鼎足江东的国策,不得不重兵防守东线。而把荆州这个用武之地作为西大门。历来南方政权没有荆州则不能在东南立国,东南无江淮则危。这也是历代智谋之士共同的观点。历代智谋之士同样有一个观点,就是荆州是进取中原的战略要地。例如南宋名将岳飞就认为襄阳六郡是恢复中原的根基。襄阳六郡指的是襄阳、江陵、唐州、邓州、信阳、随州。即东汉的南阳郡南部和南郡。宋史:飞奏:襄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基本,今当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后人的观点孙权不知道,但周瑜吕蒙的策略是从荆州北上的。公元221年孙权曾都鄂,改名为武昌,并成立武昌郡。鄂县原来属江夏郡,处在荆杨两州交界。公元229年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九月迁都回建业。但留下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留守武昌,陆逊也留下。孙权迁回建业的原因就是因为江东士族反对。江东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从这段童谣就可知江东人根本不愿意在武昌。孙皓就曾短暂迁都武昌,但受到强烈反对。西晋名将杜预认为应尽早灭吴,一旦孙皓迁都于武昌就难以灭吴。晋书:杜预上表曰: 自闰月以来,贼但敕严,下无兵上。以埋势推之,贼之穷计,力不两完,必保夏口以东以延视息,无缘多兵西上,空其国都。从杜预的话也可得知东吴把兵力集结在东线以保卫江东。南宋名将岳飞认为建都于东南只能偏安,迁都于荆州这个用武之地才是上策。宋史:飞奏:钱塘僻在海隅,非用武地。愿陛下建都上游,用汉光武故事,亲率六军,往来督战。庶将士知圣意所向,人人用命。孙权是清楚的,不然也不会迁都武昌。即使后来迁回建业也留太子坐镇武昌。

江东士族过于强大:

西周是分封制,即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把士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依靠士统治百姓。在卿大夫跟士之间还有一个阶层就是大夫。例如秦国先祖就是西陲大夫。自李悝变法开始到商鞅变法。其核心内容就是为了打破世卿世禄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就是为此。汉初是郡县制跟分封制并存,后来只有郡县制了。士成为汉代仅存统治阶级。士族世代入仕途,形成世族豪门。汉末黄巾之乱,朝廷无力征讨。世族豪门依靠财力纷纷招募私人武装。孙权去世后,司马师想趁机伐吴。邓艾劝谏: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就是说孙权死了,虽然东吴大臣还没依附顾命诸葛恪。但江东的大族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依靠天险足以自保。到了东晋时江东士族依然是非常强大。据世说新语: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亳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元帝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顾骠骑就是江东人顾荣。顾荣是东吴丞相顾雍的孙子。司马睿讲寄人国土,这个人当然是指江东士族。由此也可见江东士族的强大。也意指的江东是江东士,司马氏只是寄居。



公元195年

孙策带着不到两千人准备渡江去江东。三国志:兵财千馀,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到了杨州九江郡历阳县就有五六千人了。应该是孙坚的旧部跟随。孙策首战是攻打会稽郡曲阿的杨州刺史刘繇。据三国志刘繇当时有数万人。三国志:汉命加繇为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刘繇还是败了,逃跑了。三国志: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刘繇的军队大多投降,于是孙策拥军两万人,占据了曲阿。孙策趁胜进军攻吴郡许贡、会稽郡王郎、丹阳郡袁胤周昕、豫章华歆(刘繇躲在这里)等、顺便击败盘居在江东各郡的吴人邹他、钱铜、王晟、严白虎、祖郎、焦等豪强。三国志:众各万馀人。据后汉书地理志杨州有六个郡,分别是九江、庐江、吴、会稽、丹阳、豫章。九江、庐江部分在曹操那里,就是寿春、合肥、皖等地,也称为江西。公元200年孙策占据了杨州六郡大部分。



孙策带着淮泗兵进入江东,受到江东士族的激烈反抗。孙策自已担任会稽太守、吴景为丹杨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朱治虽然是江东人,但他很早就跟着孙坚南征北战。孙策起用一批从北方避乱到江东的士人,因为他们在江东没有根基。三国志: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他们都是徐州人,也不是江东人。孙策占据江东完全是告武力征伐。三国志: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武力并不是说不对,但光靠武力就行的。当年坐在后面的陆绩大声讲: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公元211年庞统劝刘备在刘璋来迎时干掉他,这样就能夺下蜀地。刘备拒绝并讲: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刘备于是在蜀地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公元214年刘备夺得蜀地后的人事安排就非常的好。三国志: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



孙策在平定江东时诛杀不少英豪。例如吴郡高岱,孙策曾把他下狱,很多人为他求情。孙策以他得人心杀之。杀了很人心的人,那孙策就失去人心。曹操不杀刘备和厚待张绣就是为了争取人心。吴录:知交及时人皆露坐为请。策登楼,望见数里中填满。策恶其收众心,遂杀之。孙策诛英豪的记录见于各史料。《会稽典录》曰:“孙策平定吴会,诛其英豪。《傅子》: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三国志》: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孙权也曾诛沈友,据吴录当时孙权问他有人说你要造反?他知道自己难幸免,于是讲:主上在许,有无君之心者,可谓非反乎?孙权接班后跟江东士族有所缓和,招聘大量的江东士族子弟进入政府。但孙权始终是防范、削弱江东士族。孙权在周瑜、鲁肃、吕蒙等将领去世后,刘备兴师伐吴,不得不起用陆逊。但在此之后只是让陆逊坐镇武昌,即使是北伐所率也只是偏师。



孙权当皇帝后一手炮制了吕壹事件和南鲁党争。炮制这些事件就是因为当年跟江东人缓和起用大批江东人,已经威胁到政权的安危。帝王可不会因为你有没有反意,而是顾忌有没有这样的实力。任中书典校郎,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曾告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江夏太守刁嘉等人。太子孙登数次谏,孙权不听。于是大臣都不敢说话。太常潘濬得知太子劝谏都不管用,于是准备在宴会时亲自刺杀吕壹。但是可惜的是让人告密。事情闹太大后把吕壹下狱后,丞相顾雍前去审理。顾雍对他讲: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吕壹只是叩头不说话。三国志:壹叩头无言。因为吕壹知道自己是弃子说了也没用。公元242年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也封孙霸为鲁王。孙权给太子和鲁王的待遇几乎是一样的。三国志: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孙和)无殊。孙权处理了一批太子党、鲁王党的人,他们都是江东人。陆逊虽然没处理但逼死了。孙权于是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步骘为丞相。他们都不是江东人,而是流亡北士。孙权废掉孙和,赐死鲁王。原因不外乎他们跟江东土族过于亲近。荆州也有豪强,但孙权对他们也是顾忌。荆州人除了潘濬在三国志有传,其他人都没有传。在三国志连名字都没有。更别说能进入政权中心。其余荆州人都不能进入。主要还是因为荆州豪强跟蜀汉有莫大的关系。潘濬就曾让人密告要投蜀汉,因为蜀汉大将军蒋琬是他表哥。江东士族已经够强大了,不可能再让荆楚士族强大。

志愿已满,利在鼎足:

公元224年蜀汉再次派邓艾使吴,孙权对邓芝讲:山民作乱,江边守兵多彻,虑曹丕乘空弄态,而反求和......孤土地边外,间隙万端,而长江巨海,皆当防守。丕观衅而动,惟不见便,宁得忘此,复有他图。公元229年四月孙权称帝,派人告知蜀汉希望并尊二帝。蜀汉群臣认为孙权利在鼎足,而且愿望已满足,根本没有越过长江的打算,应该跟东吴断交。诸葛亮认为孙权不能越过长江,跟魏国不能渡过汉水。并不是因为力量足够,有利却不去取。我的观点是蜀汉东吴依靠重险之固和三江之阻挡住魏国,同样也挡住了蜀汉和东吴。公元227年魏明帝想伐蜀,大臣孙资反对。三国志裴注:又武皇帝圣於用兵,察蜀贼栖於山岩,视吴虏窜於江湖,皆挠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就是说蜀汉东吴是凭地利阻碍统一。曹操打孙权时,傅干表示反对。九州春秋: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傅干还表示打东吴,我们的军队并不能发挥战力。九州春秋:今举十万之众,顿之长江之滨,若贼负固深藏,则士马不能逞其能。曹丕伐吴时正好长江暴涨,不得不退军。吴录: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归。曹丕认为无功而返就是魏国的军队发挥不出战力。就是没有一支强大水师。据魏氏春秋曹丕伐吴退军时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东吴同样是如此,虽然有强大水军。但舍船就步同样是无所用也。




曹魏到其亡都末能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只有魏国不能在长江歼灭南方水师,终不能越而战。南方水师随时能切断南北。而越江而战的魏军将成为孤军。进不能拨城,野无资。退路已断,岂可战乎?魏国伐吴时,曹休上书要救渡江而战。曹休一路有十多万人。三国志: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而东吴防守的应在数万人。三国志: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当时曹丕吓的立马派人去阻止。董昭讲就算曹休有渡江之志,只有他是不行,谁愿意寻死路呀。三国志: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徼幸?曹休还没有渡江,东吴水师就来了。三国志:军未时进,贼救船遂至。魏国将领不愿意自投死地,难道东吴的将领就愿意自投死地吗?曹仁一路数万人从濡须进攻,东吴朱桓五千人。曹仁攻入濡须洲中。蒋济认为不可,那是死路。三国志: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果败。后来曹丕亲率大军伐吴,看到东吴水师的阵容和江水暴涨。只能隔江饮恨而回。三国志: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江水暴涨是对不习水战的魏军非常不利的。三国志:若水盛时,贼易为寇,不可安屯。东吴同样是步骑作战是远不如魏国的,一样是不敢过于深入。



东吴每次北伐时间都非常短,稍有不利即退军。公元234年东吴蜀汉联合伐魏。魏明帝给满宠等人下令坚守,我将亲自率大军前去。魏国援军还有数百里才到,孙权就跑了。三国志: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孙权一跑,其他两路也就退了。五月北伐,七月就退了。公元241年零陵太守殷礼献北伐策略:全力动用荆、杨的军力、物资,征召所以壮丁拿着武器上阵,老弱负责后勤补给。联合蜀汉,让其进攻陇右。我们则三路进军:诸葛瑾、朱然率大军进攻襄阳、陆逊、朱桓率大军进攻寿春、陛下您亲率大军进攻青、徐。襄阳、寿春让我们围困,长安以西要防备蜀汉。这样魏国军队四处分散,只要有一处胜利,魏国必然军心涣散。我们正好全力进军,平定中原。如果不全力北伐,还是跟以前一样小打小闹。则不能达成目的,容易无功而返。国家空耗钱粮,长此以往国家府库一空。不是好的进兵方略。汉晋春秋: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於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出兵之策也。权弗能用之。



从殷礼的话中可知东吴一直都没有全力北伐。从东吴历次北伐来看动用的兵力不多,特别是荆州方向。公元233年孙权率军攻合肥新城,数目不详。将军全琮率五万人攻打六安。公元234年分三路北伐,孙权号称十万攻合肥新城。陆逊率军一万屯江夏,孙韶率军一万进攻广陵。公元237年全琮攻打六安,数目不详。朱然率军两万攻打江夏。公元241年全琮攻淮南、诸葛恪攻六安、大将军诸葛瑾取柤中。三路军数目不详,朱然率军五万攻樊城。公元243年诸葛恪率军征六安,数目不详。公元246年朱然出征柤中,数目不详。东吴每次北伐几乎都在魏国援军到达前退军,前后不过一两个月。三国志:未至,权退。未至寿春,权退还。魏国防守蜀汉东吴有三个要地,即合肥、襄阳、祁山。孙权只打合肥不打襄阳,就是不愿意跟魏国决战。因为襄阳距离魏国洛阳近,魏国在洛阳的中军就有十万。而打合肥,即使战事不顺也能在魏国援军到达前退军。



我的认为东吴不能进取中原主要是内难未弭、无淮则危、江东士族过于强大、志愿已满,利在鼎足。还有就是东吴必竟比曹魏弱、孙权不晓军事、诸贤早世(周瑜、吕蒙、鲁肃早世,其余诸将皆不足担统帅,陆逊不受信任),这些就不再详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