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怎樣才能成為教育家?

我愛你871123


教師是從事教育工作的職業。教育家是教師中的佼佼者。教師要成為教育家,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教育是有規律的,教師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擔任的。教育的對象是人,必須懂得人的成長規律、認知規律、心理特點,按著這些規律辦事,才能把人教育好。否則,就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誤人子弟。做到這些,只能成為一名合格教師,家長才能認可。

從事教育時間長了,通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就會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學手段多樣,教學效果明顯,學生喜歡,家長高興,社會滿意。做到這些才可能成為一名教育家。

作為教育家,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品德和智慧影響孩子。別的職業都要有工具,醫生要有聽診器,要有手術刀,唯獨教師不要這些。孔子當老師的時候什麼都沒有,連書本都沒有,卻培養了三千多名學子,靠的是知識、智慧、人格。

教師成為教育家,還需要政府重視,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尊師重教環境,切實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迎新6班


我心中的教育家是像古代的孔子,近代的蔡元培先生,陶行知先生那樣的人物。

他們都有大格局,大情懷,大理想,既對教育有深邃的見識,又有孜孜不倦的實踐,還有不畏艱難,開拓的勇氣以及高尚的品格。

中國當代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忠誠於教育事業,郭沫若曾為他題寫對聯: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此聯把事業、品德、理想、追求,都重筆濃縮於純樸的聯語中。

時代在變,但是成為一名教育家的本質要求沒有變!每一位教師都應當以教育家的標準當成自己前進的標杆,把成為教育家當成自己的終身追求。

既然選擇成為一名教育領域的工作者,即便成不了教育家,也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敬業奉獻,發揮自身價值,回饋社會!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誠滋桃李滿天下;

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誨人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

獻給老師們!


莉莉老師幼教考試


說實話,題目有點大,現在專家、大師滿天飛,但要貨真價實,就不那麼容易了。教師要成為教育家,是需要具備現實的土壤,多種素質、多樣的條件的。

1

教育家的出現和成長需要培育的土壤,民國時期各種大家,包括教育家人才輩出,陶行知、蔡元培、便是其中翹楚,這是一種兼容幷包、自由獨立思想的土壤所培育的。沒有自己的信仰與獨立思想,只會人云亦云,不會有教育家的誕生。

2

教育家必須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這個理念不是國家的大政方針,不是教育部的文件,而是自己對教育的深刻理解,發自內心的真知灼見。孔子稱為萬世師表,他的教育理念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教育,孔子著作不多,但微言大義,半部《論語》可治天下。而且他的理念必須是自成體系,可借鑑他人成果,但絕非抄襲或者照抄照搬。

3

教育家必不是空中樓閣式的夢幻或者自言自語,他有堅實的土壤,有自己的實踐。孔子門下弟子3000人,72位賢人。現在的教師帶過的學生,幾十年下來,都超過孔子了,他如果敢自稱教育家,那我佩服其勇氣,除了做傳聲筒,我想像不出當代教師們的貢獻。

蔡元培做過北大校長,他稱為教育家不是其官職大,他有思想,有實踐,開創一代自由之學風,打破陳規陋習,讓北大成為自由民主學術之大本營,現在哪位北大校長敢說自己超過蔡元培,那真是不自量力。

陶行知先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後又進行鄉村教育實驗,可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典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社會即學校”雖來源於杜威的“學校即社會”,但陶行知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反對脫離生活、脫離人民大眾的“小眾教育”,主張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學校和社會的聯繫,創辦人民所需要的學校,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為此,他身體力行,親自進行鄉村教育實踐。

4

現在的所謂教育家們,打著動聽的口號,為著功利,為著金錢,他們所向世人展示的,無非是一己的私利,他們打造的教育宮殿,看上去金碧輝煌,實則毫無實質內容。

所以,要成為教育家,實則不是我輩敢奢望的。


思考行者


教師與教育家有著共性 有著各自的特點 他們之間也可以轉化。下面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教師與教育家的共性,首先他們都可以看做教師的範疇 其次他們都是服務於教育行業的工作者,最後他們的工作都影響著整個教育行業的興衰。第二教師就是普遍工作在廣大教育基層一線為學生授課解惑的工作者,但是大多數的教師每天只知道備課 寫教案 解作業。但是有極少數的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總結經驗,使這些經驗上升到理論化,把這些理論去影響其他教師,幫助其他教師發展,甚至有的還出版了大量的教育理論書籍,具備這些理論的教師也就成了教育家 學者 或者教育專家的說法。第三從第二點可以看出教育家是通過教師的崗位上,不斷的努力學習而形成的優秀教師,當然現在教育行業的發展,也有很多教育家沒有經過普通的教育階段,而是再大學裡就開始研究教育理論的專家,也可以說是教育家。但是水平遠遠不如前者,往往有些會脫離實際亂放空炮,這畢竟是少數。綜上所述,教師和教育家之間的關係就應該從這些方面理解,說的不對的大家不要笑話,也歡迎高手些指點秘籍。


大黃261


一要,有一定的教學成就。這條是硬槓槓。說一千道一萬,教學成績才是王道,不然即使帶上教育家的帽子,也是忽悠人。所以首先都愛教學一線踏踏實實教學,你個取得成就。二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而不是拾人牙慧。要有自己一套獨有的理論,而且這個理論要與自己的實踐緊密結合。行之有效。不能是兩張皮,或者紙上談兵。BTW,現在這種家教育家還很多。三要,有一定的口語語言表達能力。要會講,教育家總要把自己的理論形象生動有趣的表達出來,要有受眾,不然你那成為教育家的理論沒有作用,也不成不了教育家。四要,有靈敏的反應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特備是突發問題,能夠快速準確的應對並得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建華亂彈


熱愛並擅於研究教育工作,耐心並細緻的做好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因材施教。


my勁爆學習


很簡單,只要從教書匠上升到育人高度,就是教育家。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應試教育盛行的年代,所謂環境造就人啊!成就大批的應試教育的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容易,如果要脫胎換骨,脫穎而出一名教育家難上加難。


全維教育研究與實踐


多實踐,多總結,多發表文章,多利用一切機會做報告,多與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接觸。


家中有學生


如果把教師作為一生的追求,必定會成為教育家!簡單的說,任何一個教師如果90%以上的精力用在教育上,也會成為教育家!

教育家是指在一個領域有獨特的實踐教育經驗,且有大量事實材料證明你的經驗是正確的人,簡單的說就是要出書,教育家必須要有自己的理論啊!

高學歷不一定是教育家,但有些人自稱為教育家,讀基本書考幾個學位就是教育家,這是虛假的!低學歷未必就不一定是教育家,如長時間在幼兒園工作,總結幼兒園的教學且得到驗證的理論,也是教育家;

很多人把一些什麼大學校長,中小學校長稱為教育家,實際是不符合事實的,這只是官方稱呼,並不會得到社會的認可。

要成為教育家,並不容易,我們的前輩陳鶴琴是兒童教育家,把自己的小孩,每天吃飯,說話,睡覺等等都記錄起來,進行分析;

假如你是一個教師,你能夠跟蹤幾位學生一直到大學,堅持3-16年,你也會成為教育家,究竟是成績好的學生有出息還是成績差的學習有出息?什麼年級段,第一名有出息,還是第四,第五名有出息?究竟怎麼樣教育才能讓孩子具有發明創造力,想象力等,這些都需要有材料證明,但到目前都沒有啊!

實際社會上所謂的教育家,教育經驗都是在瞎吹,因為沒有任何數據可以證明啊,講不下去了,就用過去的教育家,名人說過的話來搪塞。

教育家的範圍很廣思想教育家,理論家,事業家,實踐家,作為一名教師,成為教育家還是完全有可能的,努力吧!


師範生談教育


在中國,“家”是極高境界的象徵,比之於作家,教育家更少見。無數教師像朝聖者聚在山腳,而教育家則像聖像般矗立在高高的山巔,路在雲間盤桓。

好在,“家”不是哪個人封的,似乎是約定俗成,要麼你有身份,能出席教育方面的大小會議,說話有份量起作用,要麼你有成就,被看重。也就是說,只要能攀上那座高山,自然也就成“家”了。

問題是上山的路怎麼走?一生埋頭教書,只有實踐無理淪,就只能呆在山腳下仰望別人。更容易成為“家”的人,往往在教育理論的高處。他的身邊,不只是學生和作業,他的眼中,也不只是教材和教輔。他掌握的是許多人實踐中得出的精粹,他走在四通八達的路上,他能看得更高更遠。而這些,普通教師根本做不到。

一個教師,被調到教科所後,他的工作就是研究,他的講話稿中得有理論,到基層作講座,他就是專家,原先和他一樣的教師,就坐在臺下聽他講,會後向他請教。這樣的人物,主持人介紹他時會怎麼稱呼呢?有的部門,工作任務就是指導、出書,在這裡工作,離“家”更近。

教師成為教育家,路很遠,想得多了,會影響工作的。不過,也許有路,試著走走總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