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被感染新冠状病毒的人,治愈后和未感染前的身体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变化?

白琰昕弈


如何做到不被感染?不幸感染后能不能被治愈?治愈后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三连问,从新冠疫情出现以来,一直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如图:截止到2020年3月21日,9:25,我国累计确诊新冠病例81416例,累计治愈病例数71876,治愈率很高!

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有这么多人会涉及到这些问题。下面我将从专业角度来给大家聊一聊不幸被感染新冠状病毒的人,治愈后和未感染前的身体相比,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变化?

首先,对于大部分被治愈的病人来说,其实都没什么多大的变化,因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很大一部分人都属于轻症。

什么是轻症?就是患者仅仅表现出跟我们平时得了感冒发烧类似症状,比如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这类病人不仅治疗意义不是特别大,而且80%的人最终还是自己获得痊愈的,痊愈后与他们没有被感染病毒之前,没什么变化。如果非得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被感染过的人短期内再被感染的风险极低,因为体内相比我们这些未被感染的人,多了一些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但这种抗体能在你身体里面持续多久?目前是未知的!

如图:病毒入侵人体以后,会在我们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抗体,来确诊是否被感染了新冠病毒

但是,从目前报道情况来看,确实还是存在一小部分的轻症病人有一些特殊的变化的,其中就是“复阳”,而且有很少一部分不仅仅“复阳”,而且这次复阳后出现的症状远远要重于之前第一次隔离治疗时的表现。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符合临床治愈出院的人,由于核酸检测的误差及差异性,导致一部分病人实质上是“假阴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假阴性”,我们来了解下核酸检测取样的过程,你就会知道了。

如图,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我们核酸检测提取样本,主要是通过提取病人鼻咽部等上呼吸道分泌物为主的,因此鼻咽拭子采样部位、手法等问题会直接影响核酸检测结果

当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确实是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而鼻咽部作为呼吸道最前沿,在这里提取样本,没有多大的问题。

但是,大家别忘记了,虽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引起我们呼吸道症状,但是它主要累及的可是我们肺部等下呼吸道(如下图)

形象的来讲:就是这次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喜欢居住住在我们人体的下呼吸道,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点同之前SARS冠状病毒是一样的,但是总体临床症状没有SARS那么猛,主要以发热、干咳、乏力、呼吸不畅等症状为主,流涕、咳痰等症状比较少见。

因此,对于治愈不久出院的病人,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更要持续关注自己身体最近有没有一些身体变化,比如发热、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有的话要及时就诊,因为治愈病人,确实存在有一部分是依然携带病毒的,而且有极少部分病人,甚至复发后可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当然,这部分感染病人,警惕性都比之前未被感染要高很多,“复阳”再被治愈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所以,大家也无需担心!

最后,再来回答一下,其实这个问题可能还涉及到大家最为关心的,那就是感染治愈后是否有后遗症的问题!

这个问题同样要区分人群,因为轻中重病人肯定是不一样的。

假如你是一个轻症、普通型患者,那么一旦治愈以后,基本上是不会有后遗症的。

但如果你是一个重症病人,尤其是那种治疗周期比较长的,确实很可能在你的肺部会留下短期的一些肺纤维化。

如图:肺部损伤会出现一些肺纤维化

而这肺纤维化其实是一种我们肺部受到损伤以后,人体的一种自我修复结果,只不过这是一种异常修复,用的是一种成纤维细胞修复,修复后没了之前我们肺脏原本细胞组织功能了,尤其是没了呼吸功能。

如图:正常我们人呼吸,是利用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但是肺纤维化后,这部分就不存在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肺部损伤严重以后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原因,

虽然有修复,但是这是一种无效的纤维化修复

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我们人的肺部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修复功能,大部分病人的肺纤维化都能在一定时间内,被基本吸收,短期这种后遗症目前来看,是不存在,也不用担心的。至于长期,更远以后的后遗症,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的才能得出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