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家医院,全国17支援鄂医疗队组成战斗集体!重症中的重症交给了“张爸”的同事

今天,在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及援鄂医疗队分享了此次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情况。让人感动的是,在这次新冠肺炎救治中,来自6省市17支援鄂医疗队2349名医务工作者和同济医院800多名医护人员共同奋战组成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医疗队伍,共收治了145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其中八成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到今天为止,已经有805人出院,仍有574人在院治疗,他们和新冠肺炎的斗争还在继续。

最危重的病人,他们这样抢救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参与救治的也有上海援鄂医疗队的身影。重症中的重症交给了张文宏的同事们——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

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总指挥、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今天也出现在了发布会上进行了介绍,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接管的是重症监护室,负责最危重病人抢救。

此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有4支援鄂医疗队273人逆行武汉,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队伍219人在2月9日出发到武汉,2月10日就马不停蹄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华山援鄂医疗队整建制负责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共有30张床位。”马昕介绍,219个医疗队员中,34人是医生,他们来自呼吸科、感染科、心脏内科、内分泌科、风湿科,外科,这是一支多学科团队,有综合力量抢救多功能气管衰竭的新冠肺炎病人。除此以外,还有180个护士,他们多数来自华山医院重症病房,其中一个是呼吸治疗师,

进驻到重症监护室之后,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发挥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优势,特别对院感流程进行了重建,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培训。

马昕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华山援鄂医疗队的工作情况,

“我们有30多个医生,30个床位,基本做到每10个医生管10个床位,保证一个病人一个医生重点负责。在最繁忙时候,30个床位30个病人中有27个病人上了呼吸机,2个病人用上人工肺,8个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截止目前,有5个病人使用过人工肺,其中4人已经成功脱机,另外还有12个病人成功拔管。还有一个新冠肺炎病人进行了外科手术。

17支援鄂医疗队形成一个战斗集体,多个混编小分队支持

马昕欣喜地说,经过努力,我们对新冠肺炎的工作越来越熟悉,经验越来越丰厚,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这要感谢17支医疗队的战友,感谢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管理团队和各个专家团队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新冠肺炎重症和为重症病人,他们不仅仅得到了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的支持,更可贵的是,来自6个省市的17支援鄂医疗队和光谷院区的武汉医生们共同在给他们最好的方案。

发布会上,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相关负责人同时透露,发挥了综合医院优势,建立了多支小分队,整个院区临床技术支撑,补足专业短板。比如插管小分队,由各个医疗队的麻醉师组成24小时值守随时为危重病人插管,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插管74,拔管16人次。另外,还有护肝、营养、心理,中医药等多个来自各个医疗队的混编小分队共同给予全院临床技术支撑。

马昕坦言,重症ICU里住的都是多功能器官衰竭的重症病人,需要各个专科共同努力,17支医疗队从全国带来精锐的人员毕竟有限。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强力介入,整合在一起,所有专家形成一个战斗集体,这是一个多医院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商讨病人病情并且会诊,让每个病人都能精准治疗。

在重症病房里,每天早上的交班情景最让专家们难忘,不同医疗队不同专科专家坐在一起,讨论个性化治疗方案,让病人治疗很好疗效。马昕透露,大家都提到了关口前移,及早评估、及早预案很重要。重症病房里很多病人病情复杂,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到病情不好了再去救治。因此专家们会有一定的时间预留量,需要插管时候及早插管,需要ECOM及早E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