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跑去当皇帝,自己甘心做平民,靠退休金维持生活

他本是清朝的一名王爷,生来就享有常人无法拥有的荣华富贵。虽然是前朝的皇室贵族,但他却自认平民百姓一个,还告诉友人不要搞特殊化,不要眷恋早已不在了的家园,只做一名平常的老百姓。他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宁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要为贫苦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北京市人民政府为此还特别授予他

“第四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光荣称号。

末代皇族溥任

哥哥跑去当皇帝,自己甘心做平民,靠退休金维持生活

他就是出生在王朝末期的一位皇亲贵族,尊敬的爱新觉罗·溥任先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他降生在了帝王家,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使他从小就拥有平常老百姓若不能接触到的荣华富贵。

哥哥跑去当皇帝,自己甘心做平民,靠退休金维持生活

他的祖母是晚晴时期手握朝政大权的慈禧太后;当年的“傀儡”皇帝光绪是他的异母弟;而他的父亲就是爱新觉罗·载沣。他的父亲并不爱财,还把这样的人生观传给了浦任。这为他今后选择平淡、朴实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

哥哥跑去当皇帝,自己甘心做平民,靠退休金维持生活

1912年袁世凯逼迫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至此,延续了两百多年的清朝政府的舞台宣告闭幕。清朝灭亡之后,末代皇帝溥仪投靠了政府,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政权。

在看清自己家园已经不可能再度存在的溥任,选择了和他哥哥溥仪截然相反的道路——隐退当起了老百姓。

哥哥跑去当皇帝,自己甘心做平民,靠退休金维持生活

他的父亲劝说他,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即便家园已经不再,原本的荣华富贵也付之东流,原本高贵的身份地位也随着溥仪的退位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做人就是得有志气,不能贪图享乐,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一个崭新的明天。

他的父亲在历经一生的政治斗争之后,悟出了:“有镜之名无其用,吾人鉴之宜自重”的道理。他时时警惕自己,小心处事,与其在参与争斗,不如就此罢手。他就曾给自己去了一个“退潜”的号。

溥仪任在他父亲的潜移默化之中也受到了影响。他在他父亲的帮助下,开创了一所私立小学,办学的地点就在后海的府邸里。浦任没有着争也没有抢,他开始用双手在这个新世界里做着他所认为的有意义的事情。

低调行事的先生

如今北京鼓楼大街的一条小巷子里,坐落着一座老式的四合院,这就是溥仪任老先生生前居住的地方。这一地方看起来和他自身俭朴、正直、淡泊名利的品质一样,让人肃然起敬。

在尽力了多次搬迁之后,溥任老先生终于在这儿安顿了下来,还是在京城,却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京城了。

哥哥跑去当皇帝,自己甘心做平民,靠退休金维持生活

在他的房间里,还挂着当年其祖父留下来的治家名言。他喜爱字画,素爱创作,是位古风古韵的老先生。虽然他身份特殊,引人注目,走到哪都会有记者报道,但他还不保留当年贵族的架势,在他的身上完全看不出一个封建贵族的影子,反倒是一个

平常、和蔼、爱国的老百姓。

将一身奉献给国家

溥任的山水画水平高超,常常有人来求他写字作画。浦任先生很热情,来求字画的也很真诚,尽管他不收任何报酬,但还是有人硬是要让他收下这该得到的回报。后来浦任有将他卖字画的钱全都捐献给了希望工程。1996年他到韩国举办画展,回国之后也将所有的书画出售的钱捐献给了国家。

他还还曾先后三次向文物管理局和北京图书馆捐献了“醇亲王宝”金印和镀金册、铜镜、八音盒等珍贵文物共28件及《二十四史》等古籍7121册、清朱批谕旨14包和孙中山照片、载沣照片等大量文物。浦任先生想把这些宝贝交给国家保管,因为这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教育是溥任先生一生的主要职业,当年创办的那所私立小学,在他50岁退休的时候,同样也上交给了国家。

他还开创了我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的先河。帮助贫困学生完成上学梦。而他和他的夫人却每天都过着十分清平的生活,用以度日的只有不慎充裕的退休金。

哥哥跑去当皇帝,自己甘心做平民,靠退休金维持生活

溥任先生的心中唯有大爱,他用他平凡的身份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用他的言行诉说着一段伟大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