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德國意大利,曾同屬法蘭克王國,為何語言差異如此之大?

法德意語,差異很大。有人認為,中世紀法蘭克王國國祚長達362年 (481年-843年),領土曾橫跨現今的法德意,錯失了統一法德意語的機會。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一、法蘭克人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兩帝國。東羅馬帝國,此後延續了1058年;西羅馬帝國,則在日耳曼蠻族頻頻入侵下,僅再延續了81年。

法蘭克人,為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下圖紅色菱形處),也趁西羅馬帝國衰弱之際,向西南擴展。

法國德國意大利,曾同屬法蘭克王國,為何語言差異如此之大?

公元481年,法蘭克一個部落首領希爾德里克一世去世,其15歲兒子克洛維一世繼任。克洛維一世,在位30年,他一生的三大行動:統一法蘭克、征服高盧、皈依天主教,影響後世非常深遠,克洛維一世皈依天主教,使他的統治得到了高盧人、羅馬人的支持。

二、法語的形成


法國德國意大利,曾同屬法蘭克王國,為何語言差異如此之大?

羅馬帝國時期,高盧人說的是各式方言及拉丁語。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進入高盧,語言開始融合。公元768年,查理大帝即位後,他將巴黎方言加以規範化,逐漸形成了日後的法語。

三、統治德意

公元774年之後,法蘭克王國併吞意大利北部及德國的薩克森、巴伐利亞,統治到公元843年。當時,法蘭克王國的交通不發達、教育不普及,法語也才初步統一,僅在德意統治幾十年,要統一當地眾多的方言根本不可能。

法國德國意大利,曾同屬法蘭克王國,為何語言差異如此之大?

今日的意大利語,是14世紀文藝復興後,由佛羅倫斯方言發展而來。

今日的德語,則是公元1050年至1350年間的中古高地德語發展而來。
也就是說,法德意語是各自發展而來的,法蘭克王國錯失了統一法德意語的機會是誤解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