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普#之嬰兒期口腔保健

今天王醫生和大家來聊一聊嬰兒的口腔保健。

嬰兒是指小兒出生後4周到1歲的階段,這個階段是乳牙繼續礦化,陸續萌出的階段。同時,在這個階段恆牙胚正處於形成和礦化時期。這一時期非常重要,王醫生就來羅列以下幾點:

劃重點:清除牙菌斑應從第一顆乳牙萌出開始。

1、保持口腔清潔 清潔內容包括牙面和口腔內軟組織。牙萌出前時父母就應建立每日為嬰兒清潔口腔的習慣,在哺乳後或者晚上睡前要清潔雙手後用手指纏上清潔紗布或用乳膠指套擦洗牙齦和顎部,清除黏膜上黏附的食物殘渣,同時起到按摩牙床的作用,並使嬰兒逐漸適應每日的口腔護理。在牙齒萌出時,可使用硅膠製成的牙齒訓練器,清潔消毒後讓嬰兒放在口腔中咀嚼,鍛鍊頜骨和牙床。嬰兒6個月左右第一顆乳牙萌出時,在牙齒萌出後用手指纏上紗布或者使用指套牙刷,蘸清水輕輕擦洗牙面,清除食物殘渣及牙菌斑。

2、避免致齲菌早期定植 據研究表明,致齲微生物(變形鏈球菌)由母親傳播到嬰幼兒口腔中的平均年齡是19~31個月之間,醫學上稱為“感染窗口期”。同時研究證明,嬰兒口腔內的菌落與父母口腔內的菌落相似。口腔中的唾液是細菌傳播的載體,父母可通過親吻、用自己的筷子喂孩子、把食物放到自己口腔中試溫度等方式把口腔中的致齲菌傳播給嬰兒。因此建議父母杜絕此類行為,因為變形鏈球菌在口腔中定植、生長、繁殖越早,兒童將來患齲的危險性就越大。

3、預防早期兒童齲 早期嬰幼兒齲是發生在嬰幼兒期的與飲食密切相關的多因素作用下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嬰兒期常用奶瓶盛含糖的牛奶、果汁等餵養,尤其人工餵養睡前含奶瓶習慣,長期可導致多個上前牙齲壞。因此提倡母乳餵養,定時哺乳,避免隨意哺乳。

4、關注頜面部生長髮育 注意餵養姿勢,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都應採取正確的餵養姿勢。餵奶經常偏於一側,則該側面部受壓,唇、頰活動受限,長期可導致面部雙側發育不對稱。人工餵養時,奶瓶不能緊壓下頜,亦不能將奶瓶過高抬起,致下頜過分前伸,造成下頜前突畸形。

5、首次口腔檢查 兒童的第一次口腔檢查應在第一顆乳牙萌出後6個月內,請專業的口腔醫生幫助判斷兒童乳牙萌出情況並評估其患齲病的風險,提供有針對性的口腔衛生指導並建立嬰兒的口腔健康檔案。

今天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王醫生會認真做好口腔衛生科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