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偵探”追獵十二時辰 省三級疾控人員累計流調約3.6萬次

“病毒偵探”追獵十二時辰 省三級疾控人員累計流調約3.6萬次

程秀偉(左二)與廣元市蒼溪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討論。

“病毒侦探”追猎十二时辰 省三级疾控人员累计流调约3.6万次

當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與隔離室中的流調人員溝通。

2020年1月,己亥剛過,庚子初臨。

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而至,四川省疾病控制預防中心急性傳染病所呼吸道科主管醫師程秀偉,同四川省各級疾控中心所有人員一樣,早已進入臨戰狀態。四川首例確診病例出現後,36歲的她明白,一場與病毒追蹤纏鬥的戰鬥勢在必行。

未時(1月27日14:00),程秀偉的電話響起:四川省廣元市發生首發病例疫情。一場圍繞著新冠病毒的追獵隨之拉開序幕。

亥時(1月27日21:00)

梳理關係網與追蹤鏈條

程秀偉一行到達廣元市疾控中心後,立即與廣元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羅興等連夜做流調的工作人員一起,討論患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相關情況。

病人田先生1月22日與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從武漢自駕回廣元市蒼溪縣。1月26日田先生因發熱、咽痛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新型冠狀肺炎。從武漢回來後,除了父母和家人以外,田先生還接觸了表兄弟。從活動軌跡來看,與田先生的主要密切接觸者共7人:父母、妻子、兩個孩子、表兄弟。

“由於田先生在武漢市從事建材生意,發病前14天內未去過農貿市場,未接觸過野生動物及不正常死亡動物,沒有明確新冠肺炎病例接觸史,病例傳染源很可能與從事工作性質及接觸人員多而複雜有關。因此我們將工作重點轉向了病例發病後活動軌跡,儘早追蹤密切接觸者並進行規範管理。”程秀偉說,此次疫情看起來沒有那麼複雜,因為患者有武漢旅居史,感染來源很明確,但患者發病後存在很多暴露環節,也涉及很多不同城市,哪些人應該作為密切接觸者,都需要通過現場流調還原現場,儘早發現患者整個傳染鏈條,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通過流調,程秀偉發現田先生妻子在回川前出現過咳嗽等症狀(無發熱),於是連夜通知廣元市蒼溪縣疾控中心將其妻子從集中隔離點轉入定點醫院隔離治療,並對田先生的7個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由於田先生有自行就醫環節,為了避免就診環節導致傳播,經商討後決定親自還原現場,尋找每一個密切接觸者。

子時(1月28日00:00),會議結束。

巳時(1月28日9:00)

回到第一現場模擬還原

來到田先生就診的醫院,程秀偉與當地疾控流調人員還原田先生的就診現場,此時,蒼溪縣疾控中心兩名現場流調人員周宏宇和任柯宇同步在田先生妻子隔離病房進行面對面流調。還原田先生就診每一個環節時,發現的遺漏信息通過對講機同步給流調人員,再由流調人員補充流調。

“我們按照田先生當時看病的整個路徑,並調取監控來模擬還原,從醫院大門測量體溫開始,發熱門診就診、掛號繳費、乘坐電梯、採血、做CT,把每一環節接觸了多少人、接觸的人是否有做防護、暴露時長、接觸田先生的醫護人員防護是幾級標準都搞清楚。”程秀偉說,通過這些數據信息最後來分析,哪些人屬於密切接觸者,哪些人需要被隔離,哪些人必須做核酸檢測。

未時(1月28日13:00)

流調員傳出關鍵信息

還原現場,時間緊迫,“流調過程需要抓住每一個細節,同時安撫患者情緒,引導他們回憶出每一個場景,避免信息不對稱。”程秀偉說,流調過程就是需要你尋找出一個接著一個的證據,最終找到突破口。

可在對田先生妻子進行流調的過程中,隔離房完全密閉,就連門上的玻璃窗都是磨砂的,流調人員無法將流調報告安全地傳遞給外界。於是流調過程中的所有關鍵信息,全由兩名流調員憑記憶完成。

下午1點,對田先生妻子長達3個多小時的流調結束,兩名流調員周宏宇和任柯宇開始憑藉記憶交叉核對並進行信息盤點。“考慮到田先生一家自駕回家,途中還會經過各服務區、加油站,也會存在一定的密接人群。”程秀偉說,疾控人員要通過大數據,對田先生自駕過程的整個活動軌跡進行驗證和分析。

當時國家方案還沒有要求對所有密切接觸者採樣和哪些人群需要集中隔離管理,通過信息整體研判,程秀偉給出了建議:對田先生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並集中隔離管理,一般接觸人員採取居家隔離觀察。

分析剛接近尾聲,下一個任務電話響起:阿壩州報告當地首例疑似病例。

亥時(1月28日21:00)

病毒控制在最小範圍

去往馬爾康的路上,程秀偉接到羅興的電話,田先生的妻子和兒子檢測結果均為陽性。因為流調和隔離及時,這起家庭聚集性傳染事件的影響範圍被控制到了最小。

她的心聲

追尋0號是終極任務

每一次流調,都是一次抽絲剝繭的過程,找到源頭是他們的任務。可在無數起病例追查中,同樣會存在“無頭案件”。

程秀偉說,此次疫情中,就有一起原因不明的案例。病例A和病例B沒有病例接觸史和高發地區旅居史,兩人也沒有任何關係,A在B前兩天發病,但通過大數據發現,他們倆都曾去過超市C,並在超市C有重合點,“我們就提出兩種假設,一是假設超市C有病毒存在,二是在超市C中A傳染了B。於是建議當地疾控對超市的所有員工和環境進行了核酸檢測,但結果完全打破了我們第一個假設,因為所有員工和環境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可是結果成陰性也分幾種情況。”程秀偉說,一方面可能存在假陰性,另一方面可能有人感染了病毒但檢測時已經自愈了,“我們擔心的是傳染源,我們希望能夠追溯到病源的盡頭,最終找到0號病例,這就是我們的終極任務。”

“病毒偵探”

累計流調3.6萬餘次

目前,四川省連續無新增本土病例,是否會減少流調人員的壓力,適當放鬆?被問及這個問題時,程秀偉認為,雖然目前連續無本土新增病例,但境外的輸入病例,以及各地企業復工復產,人群開始變得聚集,在疾控人眼裡這都是屬於高風險,有著更大的壓力。對於市民來說,到醫療機構就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多密集場所、出租車和公交車司機、航空公司乘務員等仍然需要佩戴好口罩、勤洗手等,自我防控意識仍然不能鬆懈。

記者從四川省疾控中心瞭解到,自疫情發生以來,作為“病毒偵探”的四川省三級疾控人員累計流調次數約3.6萬次,累計派出現場流調工作人員約10.7萬人次。開展現場流調3800多例,追蹤密切接觸者2萬多例。同時各級疾控中心累計派73893人次參加各項防疫工作的督導和指導,對四川省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點、公共場所等開展了技術指導。

通過現場流調及時發現感染者在潛伏期具有傳染性,無症狀感染者也可成為傳染源,60%以上為家庭聚集傳染,確診病例中有40%以上是由密切接觸者轉為確診的。

為此,四川省及時出臺了追蹤發病前三天密切接觸者,禁止兩個以上家庭聚餐、對所有密切接觸者採樣並集中隔離管理等防控措施,及時為調整防控策略提供重要支撐,有效減少了聚集性疫情的發生,為疫情暴發踩下剎車。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熊浩然 簡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