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一個堅強又獨立的女性,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簡·愛》也許是史上最為有名的家庭女教師的故事,但同時它又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壇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說講述了一個長相平平、一無所有的孤女簡·愛一路不甘壓迫、不改本色,以卑微的家庭女教師的地位,贏得了高貴富有的男主人的尊重與愛情。同時也塑造了羅切斯特,這一敢於掙脫世俗枷鎖、慧眼識珠、勇於追求真愛,有別於傳統紈絝子弟的精神貴族形象。

像簡·愛這樣的小資產階級婦女的出路問題,夏洛蒂的前輩也寫過類似題材,但簡·愛以她不同尋常的氣質、智慧和激情,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的女性形象。這部作品的詩情畫意與激情張力給愛情小說注入了新的活力。那麼,今天我就從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來分析這部小說被稱為經典的因素。


《簡愛》:一個堅強又獨立的女性,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01、作者是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並且把自身經歷代進書中人物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群星璀璨的維多利亞時代一個不可或缺的名字,但她的文學之路開始的時候並不順利。當年,這個二十歲的鄉下姑娘曾將自己的詩作寄給當時著名的桂冠詩人騷塞,但大詩人給了她一個大釘子,說,文學不是婦女的事業。


《簡愛》:一個堅強又獨立的女性,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十一年後,也就是1847年的秋天,當《簡·愛》首次出版,並引起轟動的時候,這個姑娘用了一個很難看出性別的化名:柯勒·貝爾。而她的兩個妹妹安妮和艾米莉,當時也已經分別寫完了《艾格妮絲·格雷》和《呼嘯山莊》兩部日後響徹文壇的名著。

同胞三姐妹幾乎同時出版作品,且在文學史上都留下濃重一筆,這個現象舉世罕見。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兩個才華出眾的作家妹妹一樣,沒有活過四十歲。她年輕時情事不順,三十八歲時才嫁給一位牧師,婚後的甜蜜時光不足十個月。好在,故事比生命更長久。

總結說來,夏洛蒂其實只是自卑。因為家裡所有的資源都是對弟弟傾斜。而她和其他兩個姐妹要工作來供養弟弟。再受到別人的苛責後,夏洛蒂更不敢署名了。因此,只能隨意取一箇中性的筆名。


《簡愛》:一個堅強又獨立的女性,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02、《簡愛》這部小說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愛情故事嗎?

有的人說,這只是一部愛情小說。可在我看來,這部小說,不僅僅是一本愛情小說。裡面的人物形象都是豐滿而且有內涵的。


《簡愛》:一個堅強又獨立的女性,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1、 被迫進入寄宿學校的簡愛,從一個魔窟到另一個地獄

故事開始時,牧師的女兒、十歲的簡·愛已是一個孤兒,寄養在舅父家裡。有悖道義但合乎習俗的是,一等舅父嚥了氣,外甥女便成了這戶人家的眼中釘。既然眼皮底下容不下這個不服管教又聰明早慧的丫頭,不想承擔撫養責任,也不期待簡·愛接受良好教育的舅母就做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決定——把外甥女送進一所名叫勞渥德的女子寄宿學校。

這類學校簡直是為簡·愛這樣的孩子量身定製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慈善人士出錢辦慈善學校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十九世紀的英國,地方上的有錢人家為了在教區彰顯名聲與地位,往往會選擇辦學這條好途徑。但他們並非不求回報,藉機中飽私囊的倒比比皆是。比如小說中的這所勞渥德學校,它雖然帶有慈善性質,接收的也是單親家庭,或者父母雙亡的年幼孤女,但這些孤兒的親朋每年要付15英鎊給學校,如此一來,孤兒的寄養家庭只要出一小筆錢就可免除監護義務,還落得個好名聲。

而在慈善家眼裡,這筆錢作為學費和伙食費是不夠的,還需要靠捐款來補足。他們用發了黴的土豆、發了臭的肥肉來餵養這些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所以成年後的簡·愛個子還如同小孩一般,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用物質的簡陋來泯滅慾望、麻痺精神才是這所學校最恐怖的地方。它披著宗教的外衣,動不動用近乎殘忍的方式體罰、羞辱學生,在這裡,所有的聰明與可愛一經流露,都被視為大逆不道。主要課程也是近乎修道院式的,誦經、讚美上帝、培養女德,標榜懲罰肉體以拯救靈魂,附帶學一些法語、歷史、鋼琴等課程,以備將來留校做老師,或是踏上社會混口飯吃。所以,當年幼的簡·愛獨自坐上夜行的馬車離開舅母家,慶幸要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她並不知道自己又入了一個魔窟。

2、 遇見羅徹斯特先生,兩人的愛情卻不被接受

簡·愛第一次見到桑菲爾德的男主人是入職三四個月以後的事了。冬日的一個黃昏,一名高大威猛的男子在結了薄冰的山間小道上馬失前蹄,幸遇一位獨自趕路的瘦小女子伸手相助,情形不免尷尬。面對男主人的傲慢陰鬱與咄咄逼人,家庭女教師一如既往表現得不卑不亢、綿裡藏針。

幾個回合下來,羅切斯特幾乎亂了陣腳,對這個顏值、財富均為負值的孤女已掂出分量,表面卻不動聲色,仍是一副頤指氣使的主子模樣。而在簡·愛眼裡,這位身材高大、相貌根本算不上英俊的男主人,紈絝中卻透著卓爾不群,彷彿是因為揹負著好些難以言說的創傷和秘密,而顯得陰雲密佈、神秘莫測——就跟這座老宅一樣。

這天晚上,深邃的樓道里響起淒厲的慘叫聲。簡·愛協助男主人將被咬得血肉模糊、不省人事的那位西印度群島客人送出了桑菲爾德。至此,羅切斯特似乎又剷除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障礙,只是在沒有徹底拿下這場賭局之前,他還不想觸及那個禁區。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出奇的平靜,平靜到簡·愛還抽了個空,請假回到快要嚥氣的舅母身邊,繼承了伯父留給她的一小筆遺產。

好不容易確立了關係的兩人,卻發現羅徹斯特有了妻子。處於崩潰邊緣的簡·愛幾乎很快就直面、理解,甚至原諒了羅切斯特,這是真正高貴而通透的靈魂。但是在羅切斯特渴望簡·愛救救他,不要讓他在即將重生的時刻再次墜入地獄的時候,簡·愛為什麼選擇了出走?因為留下來就意味著不合法,是充當情婦。

天主教對婚配聖事有諸多戒律,最著名的就是不得墮胎、不得離異。在這個三角關係中,離異這條道走不通,重婚則是罪上加罪,做情婦則是與簡·愛的婚姻觀、價值觀背道而馳的。都說戀愛中的人可以卑微到塵埃裡,但婚姻聖事容不得苟且,自尊與平等是信仰,是底線。這不禁讓人想起她對羅切斯特發自肺腑的那通"宣言":"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說話;就像兩個人都經過了墳墓,我們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


《簡愛》:一個堅強又獨立的女性,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3、 最終,簡愛還是深愛羅徹斯特,於是回到了桑菲爾德

無法忍受的簡愛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在流浪過程中她不但被聖約翰兄妹收留,並且戲劇性地發現彼此竟是堂親。好在經歷了磨難的簡·愛不忘初心,不僅沒有對從天而降的一大筆遺產動心,還拒絕了聖約翰的求婚。

聖約翰是個侍奉上帝、一心向往去遙遠的喜馬拉雅傳播上帝光輝的牧師,他想要的不過是簡·愛以妻子的名義成為他的助手!他俊美的相貌不知比羅切斯特超出多少,但他的愛情觀卻是狹隘而另類的,與簡·愛所推崇的平等獨立、友好坦率完全不在一條路上。

這個外形、人品近乎完美的形象的出現,就是為了與羅切斯特做殺傷性對比,他與羅切斯特在感情上都帶有一種壓迫性,但性質不一樣,簡·愛在他身上找不到契合點。有了聖約翰這個不幸的對比,簡·愛對羅切斯特的思念愈加洶湧,直至她聽到了那個文學史上最為著名的超自然呼喚:"簡……簡……"循著這呼喚,簡·愛再次回到了已成為廢墟的桑菲爾德。

瘋女人的一把火毀了這所大宅,也了斷了她自己的世俗冤孽,並讓企圖救她、最後一刻仍對她不離不棄的丈夫羅切斯特瞎了眼、斷了手。當一切歸零,平等與愛情結伴降臨,簡·愛回到羅切斯特身邊,未來歲月靜好。


《簡愛》:一個堅強又獨立的女性,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總結說來,我們不能將《簡·愛》庸俗解讀為一個貧苦孤女逆襲上位、霸道總裁放下身段屈尊就範的故事。作品所體現的女性的自尊、精神的高貴與情感的熾熱,放在一個半世紀前的社會大背景下,具有反叛性和超越性,對於今天的我們,依然,甚至更富有啟示。

從這個角度講,《簡·愛》絕非是一部專供青少年的入門級世界文學名著那麼簡單,隨著閱歷與年歲的增長,我們越能感受它的耐讀,激發更多的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