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宝妈你觉得一个人带娃晚上幸苦吗?有何感受?

舒梦阳


我是支离君,我家那两小只的爸!

讲讲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的感受是:宝妈是最伟大的人,我们这些陪着坐月子的,远不及她们辛苦!

生哥哥时,我在外面工作,在媳妇发作的当天紧赶慢赶跑到医院。小家伙挺懂事,8点钟我到达产房门口,20分钟后出生了。

在家待了一个礼拜后,我就返岗。

把她们母子交给家里人,为了方便照顾,媳妇拉来她妹妹。据说那个月子里,把她妹妹折腾的够呛。

月子里,小孩子吃和拉,进行的比较频繁,这边刚吃完,下一秒就能拉出惊天一出翔,有时刚给他还完纸尿裤,马上能在你手上洒下一泡尿。

白天还好,都在熟睡中,到了晚上,大人基本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随时要了解小孩子的一举一动,所以只能间歇性的眯上一会。所以那个时候,媳妇的形象全无,最明显的就是那两个大黑眼圈。

最有意思的是小姨子,有一次睡梦中惊醒,第一反应就是问她姐:宝宝哭了啊,是饿了还是拉臭臭了?已经练成条件反射。

两个月前,我们迎来了小公举一枚。

这个月子,我在家全程陪伴,也经历这无限酸爽的全过程。

妹妹是过年前出生的,关于在哪里坐月子的问题,我和媳妇有过诚恳但又不做作的交流。之所以没有上升到正常讨论的高度,是因为我选择了无条件服从。

她说要到丈母娘家去,因为有她妈妈照顾她,这个月子会更顺利,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女人的月子千万不能马虎。

但其实私下里,我觉得在家坐月子取热水会更方便些,小孩子屎尿屁多,如果没有保护好的话容易感冒,当然这一条于无形中的被轻而易举的否决了。

回到主题。月子里的婴儿不要太乖,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拉臭臭或者尿裤满了,她都会大声提醒你,只要护理及时,她绝对配合。

但如果仅仅以此推测她是个“乖宝宝”就大错特错了。

出了月子的妹妹,开始不配合了。可能是之前吃了去黄疸药的缘故,宝贝的肚子胀气从而产生了消化不良,吃不下排不出,这使得她变得异常烦躁,整夜整夜的开始哭闹。

这个觉是睡不成了,只有见缝插针,逮到一点时间就是补觉、补觉、补觉。

为什么我说宝妈是最伟大的人,这段时间我亲眼所见,这个爱漂亮、爱装嫩的女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将自己曾经美好的形象装入记忆里。

  • 从早到晚就是吃吃吃,各种鸡汤鱼汤排骨汤猪脚汤,苗条细腰的姑娘最后成了膀大腰圆的大妈。

  • 整个月不能下冷水,不能洗头、洗澡,头发结成一团又一团,气味大得常人无法靠近;

  • 每隔2~3个小时就要喂奶一次,如果娃不吃还要吸出来,不然涨奶痛的怀疑人生;

  • 生产的创伤带来肉体的疼痛,黑天白夜的休息不了,加上需求得不到快速满足,关怀和理解不到位,分分钟产后抑郁;

我尽量接过大部分的职责,学着朝奶爸发展,当然喂奶除外,咱没有那功能。

现在女儿两个月了,稍微大了一点的宝贝哭闹一点也没有减少,哭的更大声、折腾更大条,特别是晚上要睡觉的那一段时间。

网上说那是肠绞痛,得飞机抱,得揉肚子,我们一一照做,但,没用。我尝试给她念唱儿歌、念古诗词、做萝卜蹲,最后总算哄住了,不是由于这些方法的缘故啊,是因为她哭累了。

嗯,小神兽搞定了,大神兽怎么能不来刷存在感呢?

哥哥从小比较黏他妈妈,妹妹出生后变本加厉,为此我们特地启用了家里的楼梯上下床,这样既能照顾,又能安抚。

我们家的睡觉顺序是这样的:哥哥—妹妹—妈妈—我。

首先给哥哥讲故事哄睡,只有他没出声,妹妹才能安静下来。只有妹妹睡着,妈妈才能休息。最后全天下安静了,我才能有时间做点自己的事。

带娃这件事,痛苦并快乐着!


支离君


我是一个两个孩子的宝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

生完大宝是在9月份,天气还算炎热,我们家在一个小县城的城中村,都是自己建的民房,一共有5层楼,目前一二楼自住,三楼以上没装修,婆婆在一楼住,我和先生在二楼住二楼,出了院就在二楼睡,宝宝跟我一个房间,他睡小床,我睡大床,先生怕影响我们休息,在另一间房住,月子期间除了母乳和换尿裤基本很少抱孩子,婆婆说小孩子很聪明,刚出生不能抱习惯了,让他自己在床上睡或者玩,饿了才抱起来喂奶,所幸宝宝很乖,吃饱了就睡,或者玩一会他就睡了,很少哭闹,白天晚上都基本是自己带,白天洗澡的时候他奶奶回洗,宝宝月子期间一天很多次的大便,多的时候五六次,每次都会叫婆婆上来给他换,晚上也一样,一个晚上起来喂奶两三次,不得不说,当妈的人真伟大,无论多困,宝宝一有动静都能感觉到,真是累并快乐着,看着怀里的宝宝一天天的变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一个人带孩子辛苦,也熬过来了,母乳的宝宝都要自己起来喂奶,先生晚上基本没管过孩子,自己在另一个房间呼呼大睡,有时候也会抱怨,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为什么女人要日日夜夜的照顾,不负责任的男人不会理解和体贴妻子,所幸现在两个孩子都平平安安的长大,我也上班了,生下孩子的第一年都是熬出来的,加油,为母则刚。



爱生活的MsLiu


一入娃坑深似海,从此周公是路人。这句话应该是所有宝妈的现状吧。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自此姑娘变大妈,从前的时髦女郎不见踪影,每天与屎尿屁做斗争,让一个女人成长起来的不是什么心灵鸡汤,是生了个孩子。

如果说男人在外面上班辛苦,那女人带孩子就不是辛苦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从娃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宝妈们时时刻刻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娃饿了,娃尿了,娃拉了,娃哭了……一天24小时不会给你闲着的机会。白天还好,熬就熬呗,到了晚上,是真困呀!

月子里的娃娃两个小时吃一次奶,不定时的拉尿,刚喂完奶,尿了,换尿片,换完尿片拉屎了,继续换尿片,折腾下来娃不睡了,抱着哄,一会儿两小时过去了,接着喂奶换尿片哄睡的循环,前三个月就这么熬过来的,别说睡觉了,连安安静静的休息一会儿都是奢望。家里有人帮忙带孩子还好一点,一个人的话真的会疯掉,不管生之前多么开朗的一个人,生完后都多多少少有产后抑郁症,这不是矫情,带孩子会把你的脑力体力都耗到极致。

宝爸们,多体谅体谅那个为你生孩子带孩子的人吧,如果没有爱和体谅做后盾,一个人带孩子会让人绝望到发疯。


喵说天下


亲爱的,你好。

我也是一位妈妈,让我与你分享一下我的带娃感受

第一个阶段:

0-6个月的时候,宝宝晚上醒的次数比较多,而自己晚上真的很困,而且还腰疼,非常辛苦也非常累,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也容易影响母乳,这时一定要另一伴参与进来,辛苦一下。如果晚上要喂母乳就自己,如果是奶粉,多买了一些奶瓶,备好冷开水,这样宝宝很快就有吃了。整体来说这个阶段是比较辛苦的。

第二阶段:

6个月到1岁的时候,慢慢给孩子戒夜奶,情况要好些,妈妈们可以多睡会儿了。恭喜妈妈们晚上可以相对睡好点,这样白天也精神好些。但如果遇到昼夜颠倒的娃儿,那还需要慢慢调回来,整体而言,这个阶段比上个阶段要好得多了。

第三个阶段:

1-3岁的孩子,这个时间,在睡前孩子们吃饱,睡前读绘本,孩子们可喜欢了,特别喜欢,还会要求反复读,2岁多的时候,要求会越来越多,也会加入自己的理解了,这时候读到喜欢的地方,孩子们会哈哈大笑,但更多的时候是孩子要重复读,甚至上百次,累累累。静下心来会觉得挺好玩的,晚上9点钟按时睡觉。

第四阶段

(连篇略一万字,说来话长

总结:如何做到育儿不累,或者妈妈带娃晚上不那么累,我的建议是:一定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几点几点要做什么,要安排好,特别是吃饭睡觉这两个问题,不能任性。



媚雨传说


当然辛苦!不管孩子是不是天使宝宝,带娃都很辛苦,晚上带娃更是经常被家人忽视。因为大多数人觉得晚上孩子不就是睡觉嘛,有什么难的。

自己生的小孩,当然得能生能养能带,这是对自己负责。

家里人如果有会帮忙的,可以接受,真怕大把妈妈产后抑郁症!

但是不要强求老公以外的人来帮忙,强扭的瓜不甜。天天带娃累趴的我,能说什么,只能说亲生的亲生的


娱乐萌极限


辛苦是肯定的,带孩子没有不辛苦的,我全职妈妈三年,我儿子还好,小的时候夜里也醒,醒了我就喂,躺着喂,他吃饱了又睡着了,一般一晚上两三次吧,好的时候一次,熬过那几年我也觉得还好,没有特别累,在这个时候孩子爸爸应该多帮妻子分担一点,这样对妈妈对孩子都好


麦兜的世界2


我是一名宝爸,家里两个孩子,老大12,老二10个月

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妈妈了

我由于工作需要老出差,家里媳妇看着两个孩子,老大还好些,毕竟大了,但是督促辅导孩子功课是一项大工程

再说老二,不说远的就上个月,孩子出幼儿急疹,发烧39℃多,连着四天,哭着闹着就得抱着,尤其到了晚上放不下,孩子妈妈抱着孩子在客厅里来回溜达,一走就是一晚上,到了凌晨四五点了不闹了,孩子妈妈才敢小眯一下,所以说孩子妈妈在家带宝宝真的要比在外上班累太多了,上班还有下班呢,宝妈是24小时全天候


阿顿


每个自己带娃的宝妈一路走来都不容易,如果没有帮手的话,真的是很辛苦。特别是晚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觉睡白天还得继续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我就是一个人带大两孩子,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老公上班,几乎每个晚上都是一个人照顾孩子,孩子晚上哭了他还有意见,说吵醒他了。说是说带孩子不用上班挣钱,可以谁又知道带孩子比任何工作的时间都要长,比任何工作都要用心,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说多了都是泪,唯一支撑着宝妈们坚持下来的信念,那就是孩子的快乐健康的成长,孩子那是妈的心头肉,自己带大孩子虽然辛苦,但是孩子跟你的亲子关系很亲密。

如果丈夫们能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减轻下宝妈们的负担和压力,相信家庭会变得更和谐,也会更幸福的。



巧目盼兮


的却很辛苦……这种苦只有自己知道!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不知做为父母付出代价是什么?都在做!乐此不疲的!一代传一代!


小皮皮


不光是晚上辛苦,整天没有不辛苦的时候,更多的是心累,如果你不在父母身边没人帮忙,又跟公婆一起生活,那么更多的问题都会来了,不过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不好走也要咬着牙坚持,希望总有一天会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