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國學經典 傳承中華文化:《資治通鑑》之周紀三(67)


學習國學經典  傳承中華文化:《資治通鑑》之周紀三(67)

【原文】

齊鄒衍過趙,平原君使與公孫龍論白馬非馬之說。鄒子曰:“不可。夫辯者,別殊類使不相害,序異端使不相亂。抒意直通,明其所謂,使人與知焉,不務相迷也。故勝者不失其所守,不勝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辯可為也。及至煩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惇,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夫繳紛爭言而競後息,不能無害君子,衍不為也。”座皆稱善。公孫龍由是遂絀。

【譯文】

齊國鄒衍經過趙國,平原君請他同公孫龍辯論白馬非馬的觀點。鄒衍說:“不行。所謂辯論,應該區別不同類型,互相不侵害;排列不同概念,互相不混淆。抒發自己的意旨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別人理解明白,而不是困惑迷茫。這樣,辯論的勝者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不勝者也能夠得到他所追求的東西。如果是這樣的辯論那就可以進行。如果用繁文縟節來作為憑證,用華麗修辭來相互詆譭,用巧妙比喻來偷換概念,吸引別人不得要領,就會妨害治學的根本道理。那種糾纏不休,咄咄逼人,總要別人認輸才肯住口的做法,有損君子風度,我鄒衍是不會參與的。”在座的人都認為鄒衍講得好。公孫龍從此就受到了冷落。(周紀三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