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哭”的方方与“油腻”的高中生 规劝逻辑并无二致


“代哭”的方方与“油腻”的高中生 规劝逻辑并无二致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哭丧哭嫁的风俗,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代哭”就成了一门生意。就在湖北下陆,一个43岁的男子专门代哭,还上了报纸成了“网红”。在传统社会里,婚丧嫁娶是一个家庭的大事,特别是在熟人社会的农村,红白喜事基本上是一个家庭一次公众人缘的集中体现。人缘好不好,口碑差不差,一望便知。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方方日记”实际上也提供了类似“代哭”这个服务。大众的情绪需要出口,而恰好,方方老师以细腻的笔触,娴熟的写作手法,迎合了众多民众的心理。想不火都难。而且,一些操作还助长了这种趋势,动不动就404,“禁书效应”更让一些人方方的拥趸觉得,方方是为大众请命,为武汉代言了。


于是,方方日记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既然成了“现象”,毁誉参半,鲜花和砖头自然少不了的。最近一个披着“高中生”马甲的油腻男写了一封给方方的公开信,火了。为什么必然说是一个中年油腻男的捉刀代笔呢?文中的一个比喻“床上的动静”暴露的,脑补一下,写下这个例子之后油腻男洋洋得意的猥琐窃笑吧,会不会有朝他脸上吐一口“凝溶胶”的冲动。从文中的观点和逻辑看,估计这个油腻男根本不是高中生,倒像是小学肄业。无非是说,方方作家没有歌颂和赞扬好人好事,而是专门挑抗疫工作中的“刺”,没有起到弘扬主旋律的作用。看着替他“捉”急,抓不到重点。看来他还真处在程序输入阶段,属于喂什么吃什么的程度,遇到这类想表达观点的问题,基本上处在宕机状态了,吐些被写入的固定程序里的句子。


而居然,他的“方方阿姨”还公开回复了《那时的我们,就是今天的你们》,提出让这个“高中生”学会独立思考。方方开始扯到历史,说那十年的崩溃给她带来了多少伤害,这是延续以往的定论,尤其是强调了那十年的中国一事无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确实有一股文化思潮,所谓的寻根文学,在反思那段历史。可是,方方老师,你也是在用“高中生”的逻辑来反驳他啊。并且断定“那时的我们,就是今天的你们”,凭什么这么武断?


文中方方老师由此延展推断中国的教育问题,认为“高中生”是在接受灌输式的教育。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我看现在的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很多,我一直强调和重仓90后的年轻一代们,他们可不是方方年轻时那个时代。他们中间价值多元,思考独立的大有人在。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跟你那个时代没法比。他们的眼界,有些已非芳芳老师可比了。


而且,现在也不是那个因言治罪的年代。请问,你方方老师的“日记”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现象,足够证明这个时代的已经进步了,从日记诞生到现在,一直更新着,一直存在着。如果真如方方老师说的那个年代一样,怕是早就被打成“牛鬼蛇神”,去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还哪有更新“日记”的机会。


方方老师一天天追问真相,仿佛是谁欠你的似的。疫情的事实证明,至少在这个星球表面上,没有一个政府能在抗疫这件事情上,做到跟中国政府一样,不惜一切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公民的健康。疫情是一面镜子,取得目前的抗疫胜利,对比现在全球泛滥的疫情。我们有不惜一切代价救民于危难的政府,无论地震、洪灾、大火还是瘟疫,深刻理解了什么叫“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政党”。在关键时刻,有深入骨髓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信念;有不计得失,奋不顾身的逆行者,他们是真正的中国精神、民族脊梁。


执着于所谓真相,有些时候,当时的形势,出现误判也不是不可能的。还好,政府一直在努力纠错从纠偏。也并没有放弃追查相关人员,事情有轻重缓急。对于之前的失误,也不是否认和掩盖。而是积极处理,3月19日,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组发布《关于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有关情况调查的通报》。通报说,2020年2月7日,国家监委成立调查组,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情况依法开展调查。调查组的工作建议是:“由于中南路派出所出具训诫书不当,执法程序不规范,调查组已建议湖北省武汉市监察机关对此事进行监督纠正,督促公安机关撤销训诫书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随后,武汉市公安局通过“平安武汉”两次发布“情况通报”,撤销训诫书,并向李文亮家属郑重道歉,对中南路派出所副所长杨力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民警胡桂芳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哪有不犯错的人,而且,真的追究下来,可能追到现在的一线抗疫且表现优异的人中去,当然,功是功过是过,但现实真的那么分明吗。古代有“酷吏”和“循吏”之说,酷吏就高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近人情。循吏就是找寻旧例,尊重传统,看情况而定。比如,当妻子的把丈夫杀了,酷吏就当然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处以极刑。而循吏,可能要问问审审看看,可能是妻子常年备受丈夫家暴,忍无可忍,失手杀了呢。那就可能在量刑上考虑是不是可以从轻从宽处理。


方方老师,没有人苛求你进行宏大叙事,去反应在此次抗疫中的好人好事,因为,这些有人在做,满汉全席里也不缺一根葱。作为一个民间人士参与其中,写写所感,发些牢骚。但,以不能破坏抗疫大局为前提,一切该以抗疫大局为重,一切以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为重!凡选择,必有代价!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多省清零,是付出惨重的牺牲和代价的。如果,影响了防疫大局,对不起,必须取舍。


现在的网络,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居多,踏踏实实做事的少。而且,就像汉景帝评论儒家那样,儒家的东西总是弄一些大词,空对空,概念对概念。扯些玄而又玄的东西。这些人现在借尸还魂,极左极右的闹腾,无非是概念之争。没得卵用。


这个世界不是黑白分明,而是纷繁复杂,各种善与恶,美与丑交织在一起。“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如果当时两个人分别暂停在那个时刻,没有后来,是圣贤还是窃国大盗,是为民请命还是一己私利,还真分不清楚了。


让一切留给时间吧。今天是春分,提醒我们,春天已经来了,而且已经是深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