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的游擊戰在現代戰爭中還有效嗎?

用戶674466434566666


【asiavikin獨立視角】有效,說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從戰術上說,游擊戰享有隱蔽性和突然性的優勢。

因為游擊戰是敵在明處我在暗處,天然地有這方面的優勢。這一點,二戰如此,今天還是如此。無論是美軍在越南、阿富汗還是蘇軍在阿富汗都對這一點非常頭疼,大傷腦筋。但是這個問題無解。因為游擊隊都是以平民裝束出現的,再先進的技術也無法瞬時區分出面前的一個人到底是個毫無威脅的“良民”還是個準備動手的游擊隊員。從這一點來講,正規軍討厭反遊擊作戰是有理由的,因為反游擊戰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從平民中甄別打擊對象,搞錯是常見的,而搞錯了就很容易遭到當地居民的反感和憎惡。於是就更容易把當地居民推到同情和支持游擊隊一方去。美軍在越戰中搞的美萊大屠殺以及侵華日軍的三光政策都激起了更強烈的反抗。

游擊戰在得到當地群眾支持的前提下,享有情報優勢。

由於得到當地居民的支持與幫助,游擊隊相當於多了大量的耳目,可以從各方面收集信息,積少成多,去偽存真,提煉出有價值的情報來。這樣,反游擊戰一方將十分被動:從戰略到戰術級的情報將源源不斷地彙集到游擊隊一方,使得游擊隊一方可以挑選對其最合適的時機出手。抗戰時期八路軍對日軍的伏擊也是建立在提前得到情報的基礎上。侵阿蘇軍由於近戰兵力不足經常挪用偵察部隊也進一步惡化了總體上的情報劣勢。
所以,時至今日,二戰時期的游擊戰很多原則仍舊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