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庭一人患癌症會有多大的影響?如實在負擔不起放棄治療,您如何看待?

霧都山客


我來說說發生在我自己家庭身上的事,農村家庭不管是哪個得癌症都是致命打擊,一般農村家庭存款不多,本來經濟來源就不是太穩定,現在醫療費高昂,雖說有合作醫療報銷,但是癌症治療費也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就拿我家大哥家庭來說吧,我大嫂70歲得了肝癌,家裡兒子38歲了還沒有女朋友,大哥73歲患有通風疾病,對於他們家庭猶如晴天霹靂,肝癌晚期在醫院治療了一個多月,最後因為資金不夠養護放棄治療,回家兩個月不到去世了,父子兩個本來關係就不好,現在整個家庭猶如一盤散沙。

放棄治療是下冊,晚期就算在醫院治療,離世只是時間問題,如果是癌症早中期,那麼癌症也是可以治癒的,只是需要漫長的過程,也需要足夠的資金,平時保持好的心態,樂觀積極很重要。


中意蜂人


一人患癌、全家抗癌!面對癌症,沒有幾個家庭具有“對錢沒感覺”“一億元的小目標”的經濟能力。朋友圈也常常看到各種“籌”的消息,其中很多是腫瘤問題,我們國家每年惡性腫瘤新發病人大約400萬,這些“籌”的結果能什麼樣呢?癌症治療可能導致的窘境該怎麼辦呢?一點思考。

周某,56歲,農家婦女,2019年7月因咳嗽伴有血絲急到省城A醫院就診,CT片顯示左下肺有直徑3cm左右的腫塊,醫生根據腫塊的形態特徵初步考慮肺癌!

“癌症不可治”、“癌症就是死亡”在很多人的意識形態中還是根深蒂固,家屬放棄了進一步病理檢查確診,卻又不願在家乾等、或者怕別人說閒話,要求在我們當地醫院治療。

病人的丈夫臉上全是焦愁,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都來醫院陪著他媽。最先說話的是大女兒,媽媽年齡大了不能手術、放化療,什麼叫年齡大?56歲嗎?!難道生命就這麼隨意嗎?這可是她媽媽,沒必要再和她談話了。

病人CT顯示左側胸腔有少量的胸水,與腫瘤同側,這或許是晚期一個證據。基於病情大概分析,建議明確病理、分期,包括基因突變情況,因為女性肺癌EGFR突變率非常高,尤其相應的靶向治療費用低、有效性高!這些檢查都可以在當地醫院完成,然而家屬又做出了去省城B醫院診治的決定,可理解。

B醫院肺癌診治水平在國內排在前列,能在那裡治療當然好了。住院,等待支氣管鏡檢查、等待病理結果、等待基因檢測結果,大約20天后結果出來了,骨有轉移、EGFR 突變!

診斷結果是明確了,但花費7萬!對於這樣的家庭是否“划得來”?這些檢查若在當地應該1萬塊就夠了吧,對治療有指導意義的檢查做了,其它的呢?比如PET-CT 。

或許前期花費太大,吃了一個月的靶向藥物(花費大概1500多塊)就再沒有吃了。前幾天患者複查,噁心、嘔吐、全身痛……

癌症治療花費對於少數人可能不在乎,但絕大多數家庭的經濟壓力巨大,還需要“精打細算”,必須做的檢查省不了,那麼當地醫院能做的檢查、治療是不是能省很多錢呢?多瞭解一些相關知識,當地醫生的專業知識總要比病人、家屬多吧?“扣”一點,把錢花在刀刃上!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很高興回答這位朋友這個問題。

我親身經歷了這樣的一個病例。我媳婦姑夫3年前得了這個胃癌晚期,在這治療期間,總共住院吃藥報銷完後花了7萬左右,基本上是一個月就住院上一次化療。上一次化療具體費用是多少?不太清楚。報銷完後一次好像三四千左右。

上化療總共上了六次,後來因為個人的身體吧,不能上化療,後來就改為吃藥,吃藥的話,那時一瓶藥1300多,不過這費用方面我們這兒,只要家裡有這麼重的一個病號基本上鄉親們啊,都會往家裡邊兒多多少少跟你送一些錢,讓你應一下急。

在這種情況下啊,肯定會對一個農村家庭,沒有固定收入的是一個很大的開銷,不過治療還是肯定要繼續治療下去,醫生不讓咱們放棄,做兒女的肯定都不會輕易放棄啊。說實話啊,得了這個癌症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上化療,對於胃癌晚期的,化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醫院花費這方面兒肯定是開支巨大,在農村一般的家庭是承受不了的,不過我們這兒還是有一個好處,我們這兒都有這個新農合。醫院給報銷75%啊,這方面國家對農村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幫助是很大的。

不過在農村有錢沒錢,發現這種病的話,醫生不讓咱們放棄做兒女的肯定不會輕意放棄的。

問題回答完畢,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夠滿意謝謝!





前何老二


其實農村家庭,如果是年齡大的老人,普遍來說,很多子女不會盡力醫治。但是如果是年輕的或中年人,一般都會舉全家之力,盡最大可能的醫治。

我有個親戚,70多歲,去年七月覺得身體不適去檢查,是肺癌。他的兒女幾個,沒有哪個說讓他去好一點的醫院去動手術之類的,就在小診所輸了點液,然後就一直一個人在鄉下,然後就一天天惡化,實在太疼了,兒女又打電話喊他去輸液。最後不能做飯了,行動都吃力,兒子媳婦才回來照顧,女兒也回來陪伴,不過十多天就去世了。當然我們都覺得有點殘忍,兒女四個,去動手術花個幾萬,一個承擔點,也不是好大的事。但是怎麼說呢,在農村,這種現象也很普遍,動手術用幾萬,然後後續的照顧,藥物保養,又是個難題。兒女現在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都是在外面務工,如果要人照顧,夫妻就要回來一個,一個人在外面掙的錢不夠一家人生活,更不用說治病。還有這個老人本身也懶,60歲左右老伴去世了,兒女就每個月拿生活費,他自己一點鄉下的活都不幹,到病了身上一點錢都沒有。有些老人很勤勞,兒女拿點,自己存點,好多都存了10多20萬,這類老人,兒女就會用老人的錢來盡力醫治。

對於農村家庭靠打工,而且收入不是很高的,不盡力醫治老人,真的無法過度指責。我一個朋友的媽也是得了肺癌,他們就醫治得比較盡力,這個老人活了五年了,但是每年的醫藥費也是筆不小的數目,每年大慨10萬,主要都是她老公的妹妹承擔,她妹妹家開公司的,收入跟一般的農村打工的不在一個層次。

當然有些比較年輕的患癌,妻子或者丈夫大部分會進最大的努力醫治,畢竟覺得年輕,很可惜。有些就是會因為過度醫治,最後人沒救活,還債臺高築。但是確實人年輕,家人不甘心。即使欠債,他們也不會後悔醫治,很多就通過醫治好起來了,而且活了很多年。

不過現在醫學越來越發達,身邊癌症醫治的效果越來越好。身體好的時候勤勞點,為了家人,也為了自己。人吃五穀生百病,病了盡力醫治了,至少不後悔。




夢凝


我就是癌症患者,我才二十幾,個人覺得,幾萬塊以內還是可以治療的,主要看治療有沒有價值。有的都晚期了,就沒有必要治療,我剛查出來時候,北京治療花了20萬,然後我上班幹了兩三年,也賺了二十萬!錢這東西,說不好的


抗癌小王子


一人得病全家不得安寧,一家人跟著倒黴,最後人財兩空,我們的願望是美好的,希望出現奇蹟,大多數最後都是失望,還能有什麼辦法呢?畢竟是自己的親人,絕對不捨得放棄,最後放棄也是醫生的囑咐,不行了,什麼希望都沒有了,該準備準備,只有這樣大家才會心灰意冷,放棄。

一個癌症患者對家庭的影響太大了,當年我岳母在我們縣醫院被確診肝癌晚期,醫生明確告知什麼辦法沒有,只好拉回家,一大家子天天坐在一起聊天,這就是臨終關懷吧!岳母食慾不好,天天什麼都不想吃,一大家子人陪著說話,每天在煎熬中度過。

我也是天天去看一趟,陪老人說說話,畢竟這樣了,其實也是等著死亡,這種等待是無比難受和煎熬的,天天我們都裝出一副開心的樣子,欺騙老人說慢性胃炎,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等待著。

過了一個禮拜我提議去菏澤看看,我們來到菏澤市立醫院,經過專家的診斷,醫生說這是肝膿腫,就是肝上面長一個囊腫,小毛病,插管引流出來就行了,一家人特別開心,我們喜泣而立,中午舉杯祝賀,過幾天開始做手術,效果很好,就這樣慢慢變好,突然一天引流管破裂,緊急推到ETC病房,經過一天的搶救,最後醫生說還有一招,一個小時一千元你們同意嗎?我說同意,去做吧!最後還是沒有留住老人,我們特別傷心。

家裡有個癌症患者確實揪心,不是錢的事,心情受不了,這是死亡,大家都明白,面臨著生死離別,很多時候真是渾身打顫,轉瞬即逝,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死亡。

不管怎麼說大家都會積極治療,很多時候即使沒有一點希望大家還是全身心投入,我們捨不得,家庭困難的借錢,反正這時候都是辦法,即便一貧如洗,沒有一個選擇放棄的,最後實在看不起,大家不會放棄,他們會選擇用便宜點藥,減少治療環節,但是絕對不會放棄,這就是患者的心情。

有錢沒錢照樣治病,有錢人選擇高消費,治療條件好的,沒錢湊合著,該打的針不打,該吃的藥不吃,沒有辦法啊!但是直接放棄的一個也沒有,畢竟捨不得。


大海傳媒


這個問題就是我目前正在經歷的,說實話,一個家庭有一個人患癌的話,就會對整個家庭帶來經濟危機,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會一樣。高額的治療費是一般家庭承受不起的,而子女們還要輪流服侍,會影響到收入。

對於是否是繼續治療還是放棄治療,這還真的要看家庭的承受能力而定,有的家庭不是不想治療,而是的確承受不起了,只能放棄治療,聽天由命,活一天是一天。但部分家庭是有這個經濟能力的,會不惜一切去治療,具體後果如何,但他們也不會放棄。

目前正在經歷這樣事情的我,會盡最大努力讓老人減輕痛苦,過好每一天。即便是清楚最後的結局都是徒勞無功,人財兩空。作為我個人而言,都會努力做到最好。




川東北陳哥


農村家庭有一人患癌症將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傷害,帶來經濟重大損失,耽誤家人務工時間,影響家人心情!

但後果不管怎麼樣,絕對不能放棄治療,人命關天,生命只有一次!

為了讓經濟負擔減少,可以用以下方式:

1、向縣扶貧辦申請貧困戶,利用一本通,可以享受國家扶貧政策,走先治療後付費綠色通道,實行醫療費用報帳90%以上;

2、向當地民政所申請重大困難臨時補助,享受5千至3萬的補助;

3、向社會申請捐助,也可以在滴水捐平臺發佈捐助信息,來減輕經濟負擔!


康天鷹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空氣質量、水資源卻在變差,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癌症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任何人都無法改變,年輕人因暴飲暴食、熬夜、生活作息不規律誘發的癌症發病率也越來越高,這幾年得了癌症離我們而去的明星也越來越多,臧天朔、師勝傑,年輕點的姚貝娜、鄧鳴賀,每次看到這種新聞,我們除了驚訝,便是感嘆人生無常。

我們都知道,癌症的治療過程痛苦而且燒錢,很多有癌症患者的家庭為此傾家蕩產、背上鉅額債務。各種眾籌平臺應運而生,一部分家庭得到了幫助,但對於整個治療過程來說,那些善款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很多家有病患的家庭都深有體會,一人生病,全家人的生活規律都會被打亂,無法正常工作、作息時間不定時,這還是最基本的,倘若是重病,全家人多年的積蓄便付之東流,辛辛苦苦、省吃儉用也不夠治療的花銷,我親眼看到病患家庭為了節省開支,原本富足的家庭不得不讓正在長身體的六歲女兒不喝牛奶、不吃任何零食水果、不買任何新衣服,只為省錢給患病的兒子治療,而兒子的手術成功率卻只有百分之五,有幾個人會眼睜睜的看著親人離去?苦點累點都願意,只要親人能夠活著就好,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與死神搏一搏,真是讓人淚目!

人的求生欲是種本能,對死亡的恐懼來源於對親人的不捨和牽掛,我們捨不得父母、愛人,捨不得孩子,得了絕症意味著與親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不多了,很多想做的事情無法實現了。我們不知道死亡後會面對什麼,對死後的未知也是我們恐懼的根源之一。

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公佈了當年的兩萬八千名癌症晚期患者的病例,絕大部分患者在臨終前仍然選擇放化療來進行治療,而不是選擇保守治療。這些病人其實到了終末期放化療已經完全沒有了效果,實際上這些患者需要的其實只是臨終前的陪伴和親人的撫慰,而不是在最後的時刻身體上還插著管子,遭受著化療藥物的痛苦。

每個人不論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家人得了癌症,都是希望盡全力去搶救他們的,但是每個患者都該清楚,並不是每個晚期癌症患者都能被救治的。

到了癌症晚期,主治醫生也基本用盡了一切他能想到的治療方法,癌症還是在繼續擴散,如果是我,這個時候我會考慮一下放棄積極治療,採取保守治療,止痛與家人共同度過最後的時光,因為我想有尊嚴的離開,不想遭受化療藥物的痛苦。

當然,有些癌症,即便是晚期,也仍有治癒的可能,不能一概而論。但經濟情況也需一起考慮,是否真需繼續治療,我想更多還得看你自身的博弈以及瞭解病人的想法。


漁人草舍


生長在農村的家庭中,家庭經濟本來就不富裕,如果家庭中有一個身患癌症,這將必然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個噩夢,猶如晴天霹靂,讓人心碎。

在農村農民的經濟收入條件有限,很多的老百姓一年收入也就3一5萬元左右,如果家人平平安安一年下來也就落個2萬元左右,如果有人身體不好患個癌症,勢必會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一個災難,癌症雖然分了很多類型,有輕有重,但對於一個農民來講,只要一聽到癌症二字就會兩腿打顫,心裡發慌。

就算是一個輕微的癌症少說也得個一二十萬左右,也會花去一個家庭幾年的收入,最終治療的結果如何還是未知。如果是較重的癌症發生在農民的家庭中,固計就會放棄治療,首先是經濟承擔不起,二是治療療程太長,三是能否完全治癒,會不會復發,等等這些都是要考慮的。但個人建議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家人買上一份大病醫療商業保險,備以保障減少家庭負擔(解釋一下,本人不是做保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