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民政局四措施兜住兜準兜底保障底線

一是提早安排,確保兜底對象排查紮實開展。

聯合扶貧部門印發了兜底保障對象排查和政策落實工作方案,對全市2.63萬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未納入兜底保障範圍的2148個無勞力和弱勞力貧困戶進行100%入戶排查,對未納入兜底保障範圍的6225個邊緣戶和5681個已脫貧監測戶開展排查,及時將排查出符合低保、特困和臨時救助條件的人員全部納入救助幫扶範圍,確保排查對象精準、政策落實落細、實現"應保盡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二是及時發放,確保困難對象基本生活有保障。及時將基本生活有困難、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低保、特困供養和臨時救助範圍,新增農村低保117戶265人,農村特困38戶39人;為全市13.9萬城鄉低保、特困對象發放救助資金1.6億元,物價補貼資金837萬元;實施臨時救助6904人次,支出資金685.3萬元,臨時救助對象和資金同比去年增加38%和14%。

三是完善政策,不斷加強社會救助規範化管理。印發《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程》,規範申請審核審批程序;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建設,穩步探索社會救助線上辦理等"互聯網+社會救助"方式;修訂《臨時救助工作規程》,推進臨時救助"提標、提速、提效",全面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和鎮(街辦)救助儲備金制度等規定。

四是完善設施,全面提升農村特困供養服務水平。下撥敬老院安全和護理設施改造資金2220萬元,實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對全市近50所農村特困供養服務機構實施"三提升",即敬老院安全設施改造提升,全面清除安全風險隱患;縣級敬老院護理設施改造提升,提高失能特困供養人員護理能力;敬老院改擴建與適老化改造提升,不斷提高機構供養能力優化佈局,確保7300多名農村特困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對象兜牢、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