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做家務嗎?如何培養?

李宇宙62514570


你好,首先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孩子肯定是應該做家務的,因為孩子做家務的好處真的很多。

哈弗大學之前對456名孩子做過一個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從小參與勞動的孩子即使只會些簡單的家務都比沒有勞動經驗的人活得更充實、美滿。

做家務可以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1、增強孩子動手能力,不會眼高手低;親自去做了,去勞動了,可以增強動手能力,也不至於眼高手低。

2、增強孩子自主性,減少孩子依賴性;家務可以加強孩子的自主能力,增強自理能力。以後長大了一個人出去闖蕩也得心應手。

3、可以培養孩子同情心、責任感;體驗過做家務,就知道父母的辛苦了,做更加具有同情心、責任感。

4、增強統籌規劃能力及人際協調能力。做家務的過程中,需要計劃怎麼做,遇到困難如何解決等,這都是一個鍛鍊的過程。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愛做家務的習慣呢?


1、讓孩子正確認識做家務。

有孩子會覺得你讓我做家務是因為你自己不想做,那麼孩子也不想做。

我們要及時告知孩子做家務的意義,好處等,讓孩子明白做家務是為鍛鍊,並不是要求、強制。

2、培養孩子愛做家務的興趣。

興趣是源泉,有興趣才有動力,一定要找到孩子興趣所在,比如《小豬佩奇》有一集,就是豬媽媽和佩奇一組,豬爸爸和喬治一組比賽整理玩具,看誰整理的快。本來佩奇和喬治都不願意整理,結果一提比賽,立馬動力十足,四個人一會就整理完了。這就是適當的發掘興趣點,增加孩子做的動力。

3、先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家務先從做自己的事情開始,比如打掃自己的房間,整理自己書籍,洗自己的小碗等,再過度到洗全家人的碗等,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為家庭成員有有義務為家庭服務。

4、及時激勵。

孩子做好一件事一定要給予肯定,及時表揚,及時獎勵。當孩子做完一件家務後要及時表現出感謝,誇讚等,讓孩子得到滿足。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很多,一定要讓孩子做家務。培養愛做家務的習慣,增強各方面能力,對孩子以後的道路會有很大的幫助。


小芳玩具屋


孩子作為家庭一員,是有義務承擔家務的。培養孩子做家務也是培養其責任感。小孩子對沒做過的事情天生保持著熱情和好奇。

培養做家務從生活中一點一滴開始。如:孩子看見父母拖地,他要拖,讓他拖。然後商量好,他是拖第一遍還是拖第二遍,做完後一定要給予表揚,雖然費事點。

如洗衣服,讓他幫忙倒洗衣液按洗衣機。洗完後,喊他過來幫忙拿衣服,晾衣服讓他幫忙遞衣架,或者讓他晾襪子。

如吃飯前,讓他端飯端菜,家長可能擔心他摔了。但是摔了也沒關係,不端永遠沒這個意識。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第一次也許不夠完美,但是那是進步的開始。小孩在書本中獲取知識,從實踐中獲取經驗。二者相輔相成。


Tiger的英語啟蒙之旅


很高興為您解答。

應該做但是要有選擇性。很多家長都能認識到孩子做家務的重要性,但如何讓孩子在做家務中學會思考、得到成長,很多家長還要講究方法。

家庭婚姻指導師高茹認為,讓孩子做家務,其實是培養孩子們對家庭認同心理的過程。

孩子學做家務,從中也可以得到一種挫折教育。例如,洗碗時不小心把碗打破了。下回他就會注意吸取教訓。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實際上剝奪了他們的生活能力。

現在的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大多缺乏責任感。通過做家務,孩子可以體諒家長的辛苦,能夠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逐漸承擔自己在家庭裡、社會上的責任,培養了孩子良好的品質。不論對家庭,對社會都是有益的。

日常的家務活,家長應該培養孩子主動去做,不要輕易地把幹家務活與物質、金錢獎勵掛鉤。但是如有額外的家務活或是過年時較重大的掃除工作,可以給孩子適當的物質獎勵;孩子完成了任務,會覺得會幹的事越來越多,也容易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海口市某小學吳校長認為,教孩子做家務和智力開發、品德教育一樣,必須從小進行培養。培養勞動興趣應事先把勞動的結果告訴孩子,以使孩子產生做家務的願望,當他經過努力完成家務得到收穫時,便會產生滿足感,進而積累為興趣和習慣。

家務勞動要落實任務,明確要求,家長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明確分配給他一份家務,且有範圍、程度、進度、質量標準,使孩子建立起責任感,並形成勞動紀律觀念。家長要教會勞動程序,先易後難,正確的程序會使孩子感到做家務並不難,從而鞏固勞動熱情。

一位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王老師認為,讓孩子做家務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它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做事能力,還可培養責任心。父母在培養孩子做家務習慣時,需要時間、耐心以及必要的計劃,讓孩子能夠發自內心地去做,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我認為父母首先要孩子學會生活自理能力,將自己的衣服穿好、放好;自己洗自己的碗;整理自己看過的書籍和玩具,讓孩子慢慢明白這些都是自己分內的工作;在此基礎上,家長可以制定一份家務勞動計劃表,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他想做什麼,並監督孩子按照計劃表工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些家務活他喜歡幹,有些家務活他厭惡幹,因此家長要設置一些遊戲,讓孩子嘗試他不願意乾的家務活,如家長和孩子比賽清點、整理冰箱內的各種食品,最準確和最合理的放置方式將得到一個蘋果作為獎勵。

日常生活中的擇菜、掃地、洗衣服、曬被子最好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與,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逐步提高家務活難度,孩子一旦完成,家長不要忘記給予鼓勵。


親安徑暢


孩子太應該做家務了,因為他們在家裡面幹活是對他們成長有好處的,我一小就開使幹農活,那個年代不相現在,生活條件好乾什麼都發便,就說上地幹農活收玉米都用人工幹真累啊,冬天撿糞一天撿無數筐,吃完飯就幹活家裡養豬你就餵雞鴨鵝狗都得管,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17歲就什麼都學會了,現在你讓孩子幹啥呀沒有活,種地都用機器了,有些家長在家還是啥都不讓孩子幹,現在孩子就會玩手機打遊戲,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家在外都讓孩子乾點,他力所能及的活來鍛鍊一下,養成好習慣一生受易


夢想的方向76


孩子小的時候總認為做啥家務,由阿姨做可以了,只要把功課做好,複習一下老師上課時的內容,還要多看看其他益智類書,所以真的時間不多她用,還有繁多的作業,休息二天,外面補課,還要彈琴,有時真的心疼孩子沒休息,睡覺少,又怕孩子生病,所以有時做功課時我為了抓緊時間,她做功課我餵飯,……久而久之,習已為常。每到放學回家看到的她有得100分,總表楊她鼓勵她抓緊學習,爭取做個三好學生班幹部,後來也入團,也是班上前幾名老師們喜歡的好孩子!後來問題來了,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單位上班公司沒問題,什麼都難不倒她,老闆與經理也比較喜歡她,因為聰明嗎,但一天工作下來回到傢什麼都不會做家務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說這說那整天拿著手機玩,讓她學做飯,她說方便網上一學就會,傻子都會,可就不學,她說可以請阿姨做,我說請阿姨做你也要會,也要懂不然阿姨做錯做壞你都不知道,所以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自己事自已學著做,做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流淚]


薛惠敏329


朋友你好!孩子從小就讓他跟父母一起做家務,這樣子可以培養他的動手腳能力,培養一起做事的樂趣情感交流,替父母分擔體練父母的不容易,在實際體驗中找到生活樂趣,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能夠更好的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上在家裡面,每天飯後陪媽媽一起洗碗,掃地,跟媽媽或爸爸一起下廚做包子、餃子洗完澡洗自己的小內褲等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從小培養勤勞的好習慣,長大後不會太依賴如父母,勤勞的雙手,長大後創造出更美好的明天,你家的孩子是怎麼培養的呢?可以留言評論


用戶我愛廚房


孩子應該做家務嗎?如何培養?

首先為你點贊,因為你能意識到讓孩子做家務的問題。

現在的家庭,因為孩子少,全家都寵著孩子,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但是,往往也忽略了培養孩子的一些勞動習慣,因為捨不得孩子辛苦。

其實,做家務是一個鍛鍊孩子勞動能力和責任意識的最好的方式。

從小為孩子提供一些機會,分擔家務活,是有很多好處的:

1、增強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勞動的辛苦,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能夠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他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覺得自己也為家庭承擔了一部分責任。

2、鍛鍊獨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大了,都是要離開父母的,有的孩子從小被父母慣壞了,到了大學還不知道怎麼洗衣服,還快遞迴家給媽媽洗,這就是缺乏獨立生活能力,如果從小養成做家務的習慣,當他離開父母的時候,就無需為他擔心了。

3、增強孩子的自律性

當他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看到原本髒亂的環境在自己的手中變得乾淨整潔,他會在平時更加懂得保持環境的整潔。但是那些不做家務的孩子,往往是隨處亂扔東西,起床後被子也不疊,房間亂的一團糟。

此外,做家務還有其他很多的好處,比如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增強對物品擺放的規劃能力等等。

所以,父母需要儘早有這種意識,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做家務,父母可以通過一些適當的方法來引導孩子,讓他自發的喜歡上做家務。

比如,父母可以在做家務的時候,請孩子幫個小忙;或是故意示弱,說自己某件事不知道怎麼做,問孩子能不能做;或是告訴孩子,媽媽今天很累,詢問他能不能把碗洗一下........

總之,父母需要有意的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能參與進來,而在事後,也需要給予適當的表揚和獎賞,即使孩子剛開始做的不好,也不要指出,

比如一位媽媽,在孩子洗過碗之後,表揚了孩子,等到孩子睡覺了,她又偷偷的把碗重新洗一遍,因為孩子確實洗的很不乾淨,這位媽媽的方式就特別好。


家庭教育一千零一問


應該可以的,力所能及就可以,但是意識比讓他幹活重要,我這樣培養我家孩子的,我有兩個孩子,老大6歲,老二4歲半,老大獎勵她,給她錢,隨便讓他也能滿足一下自己的慾望,每次1毛,老二幹活,獎勵1顆糖,小小的那種,每天保持自己房間衛生,也家裡我弄了個打分表,就像超市裡一樣的,需要簽字的那種,每天檢查衛生,每三天一個小獎勵,沒問五天一個大獎勵,巧克力一塊,平時不給吃的,慢慢培養


外星人大象1


孩子當然應該做家務,而且應該大量地做。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做家務有以下幾點好處:

一、鍛鍊動手能力。一些家務比如洗碗、打掃衛生、晾衣服、收衣服疊衣服,可以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我常常讓6歲的兒子洗碗、疊乾淨的衣服,這和做手工類似,鍛鍊動手能力。

二、培養對事情的組織、安排、統籌能力。比如要打掃衛生了,孩子就要在腦子裡規劃一下,先擦灰還是先拖地呢?先整理房間還是打掃完再整理呢?做幾次之後,他們就會知道怎樣安排效率最高。

三、培養責任心。把某些家務固定給孩子做,比如每天晚上刷碗,這樣吃好晚飯孩子就知道,要刷碗啦,躲不掉也不能推脫的,是他的責任了。

四、減輕父母的負擔,這個很好理解哈哈哈,想想我們小時候幫父母做了多少家務啊!哦哦哦,對了,不能說是幫父母,孩子們也是家裡的一員,也有做家務的責任哈😊

以上四點理由夠了嗎[呲牙],總之我是非常支持孩子做家務的。



米佳麻麻


天道酬勤

孩子在家要幫媽媽,在外要幫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