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脱离天京单干失败后,错在哪里?

z犁心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合朝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却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虽迫于民意命他提理朝政,却不肯授予他“军师”的地位和实权,只封他为“圣神电通军主将义王”,局势稍见好转后,又对他产生谋害之意。为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被迫逃出天京,前往安庆。


1857年9月,洪秀全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请石达开回天京,石达开上奏表示不会回京,但会调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太平天国作战,洪秀全诏准了这一方案,天京官方遂承认石达开此后的作战是太平天国的远征活动。

此后,石达开前往江西救援被困的临江、吉安,拥戴他的安徽太平军将领大都留守安徽。因没有水师,无法渡过赣江,救援行动失败,石达开又于次年进军浙江,并联合国宗杨辅清进军福建,欲开辟浙闽根据地,与天京根据地连成一体。


浙江是江浙皖清军的主要饷源,为阻止石达开攻浙,清廷急调各路兵马增援,最终不得不命丁忧在籍的曾国藩重任湘军统帅,领兵入浙。太平军在浙江取得许多胜利,但江西建昌、抚州失守后,入浙部队失去了后方,协同作战的杨辅清又在被天王封为“木天义”后从福建撤军,为免四面受敌,石达开决定放弃攻浙,撤往福建,后又转战到江西。石达开建立浙闽根据地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但牵制了大量清军,为太平军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是冬,石达开经与部将会商,决定进攻湖南,取上游之势,再下趋湖北,配合安徽太平军作战,并伺机分兵入川。1859年春,石达开自江西起兵入湘,发动“宝庆会战”。彼时湘军正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安庆,闻石达开长驱直入湖南腹地,军心全线动摇,只得将因势利导,全力援湘。面对湘军的重兵驰援,石达开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被迫退入广西。


1859年秋,石达开率太平军数万人进入广西,10月首克庆远府。进入广西之后,因粮食短缺日益严重,部下思乡情切,石达开不愿自立一国、无法满足部下对高官厚禄的需求等原因,一些部下产生去意,适逢英王陈玉成致书石达开,邀其攻打湖南,配合安庆解围。

石达开遂因势利导,于1860年命童容海、彭大顺等将率五、六万有意离去的部众攻打湖南,回应陈玉成所请,成为人数最多的一支脱离石达开部队,另有一些部队因内讧、退路被切断等原因脱离石达开。这些部队脱离石达开后,有些成功通过清军控制区返回天京一带会合太平军本部,有些则在半途被清军打散,并有多名将领死于内讧。其中,彭大顺在途中战死,童容海、吉庆元、朱衣点等与部队约五万人在1861年到达江西与忠王李秀成部会合。


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四川,自此,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石达开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并于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布防,太平军为大渡河暴涨的洪流所阻,多次抢渡不成,“战守俱穷,进退失据,粮尽食及草根,草尽食及战马,兼之疟痢流行,死亡枕籍。阅时一月,而军心屹然不动”,令当地人发出“其得士心如此,岂田横之客所可同日而语哉”的惊叹。

为求生擒石达开,四川总督骆秉章遣使谈判,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经双方谈判,由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行,石达开被押往成都,清军未遵守承诺,两千官兵战死。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与部将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着天国衣冠,在成都公堂受审,举止沉着,陈词慷慨,“寓坚强于和婉之中”“枭杰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词色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之语”,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鄜延路节度使李


石达开是个将才,可惜不得其主。石达开与清军作战胜多败少,但是在大渡河却经不起一败。就像项羽打仗总是胜利,很少失败,但是只败一次就完蛋了。刘邦打仗总是失败,很少成功,但是他每次失败了之后还能卷土重来,最终通过一场胜利打败项羽。

刘邦为什么能从失败中快速恢复而项羽不行呢?因为刘邦有个萧何,刘邦出去打仗的时候,萧何总是在大本营保证足兵足食。一旦刘邦失败了,回到大本营,萧何已经帮他准备好重来的资本。项羽就不行了,他只靠自己的个人能力,有个亚父范增还被他赶走了。

石达开离开了天京也是一样。石达开没有了根据地,没有了后援。他也一直想找个根据地,跑到了四川,顺利渡过大渡河的话,他可能还真有希望。四川历来好割据,一旦石达开得到成都平原,借助成都平原的富饶和蜀道的艰难足以割据一方。

然而有了割据的基础并不是全部,他还得有萧何这样的人才。我认为石达开没有这样的人才帮助他,因为石达开是个厉害的将才不错。但是他不是那种擅长笼络人心的帅才,所以他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得其主。如果这个好的将才放在汉高祖手下,光武帝手下,唐太宗手下,可能都会是千古流传的一代名将。然而他的时运不济,在洪秀全这样的人手下,他的失败就是注定的了。


传奇历史观


石达开离开天京是天京事变的延续,天京事变对太平天国的影响超乎想象,不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等被杀,还让翼王石达开离开了天京,这场内讧也最终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石达开与洪秀全之间的矛盾导致石达开离开了天京

天京事变发生后,为了挽救危局洪秀全邀请石达开回到天京主持军政事务,并封石达开为义王给予提理政务的权利。但此时的洪秀全为了节制石达开竟然封了自己的两个哥哥为王,还处处掣肘石达开。

  • 为防止再次内讧石达开带兵出走天京

由于洪秀全处处掣肘石达开,造成石达开在天京无法施展才能,为避免矛盾加剧石达开决定离开天京,假如不离开天京很有可能再次出现内讧。1857年6月石达开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离开了天京,并把自己的部队开往了安庆集结。

为沥剖血诚,谆谕众军民:自恨无才智,天恩愧荷深。惟矢忠贞志,区区一片心,上可对皇天,下可质古人。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回京,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德,勉报主恩仁。  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惟期妖灭尽,予志复归林。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石达开怀着对太平天国的一腔热血将部队开往了浙西,只不过在衢州受挫没有完成攻占浙江的计划,虽然他也想回援九江但终究因为战役的失败而未能实现。

  • 流亡作战没有根据地致使军心离散

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主场后,清军就对石达开部进行了围追堵截切断了石达开同太平天国的联系,而缺乏根据地的石达开屡战屡败,造成了部队的军心离散。

此时的洪秀全却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权谋,极力的拉拢石达开的部将,尤其是杨辅清的脱离致使石达开夺取福建的计划落空。

石达开部将的脱离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由于石达开不愿意脱离太平天国自立,导致很多追随石达开的人都回归了天国。洪秀全在天京也不停的发布诏书给予高官厚禄,加之石达开四处流窜没有根据地让很多将领有了回归之心,而石达开又“来者不强,去者不留”的态度也导致大批的将领离开。

  • 洪秀全重新封五军主将剥夺了石达开的军事指挥权

石达开在出走天京时还是通军主将,凭借这个身份他可以调动指挥大部分的太平军,到了1858年洪秀全重新封了五军主将,给了石达开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公忠又副军师这个可有可无的封号,从此以后石达开在太平军中失去了军事指挥的权利。

1860年太平军再次攻破江南江北大营,而追随石达开的大批将领又回归了太平天国,这让洪秀全深感石达开已经无用,此时的石达开也是陷入了绝对的困境。

  • 回到广西再入四川是个错误的决策

翼王回到广西后本应该利用广西良好的群众基础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但这些老广西回到老家后军心懈怠产生了离开军队回家的念头导致军心进一步涣散。

离开广西后他执意进入四川,此时的四川总督骆秉章已经将四川境内的匪患剿灭等待着石达开的到来,四川山路崎岖本不利于大兵团的作战加上大渡河水猛涨让石达开的部队陷入了绝境,1863年石达开在大渡河畔兵败被俘惨遭杀害。

结语

石达开离开天京并没有错,他既没有兵变也没有反叛一直打着太平军的旗号继续战斗就很值得肯定,只不过他不肯自立又缺乏根据地思想导致部将脱离军心涣散,本来实力有限还执意去攻打四川也只能说错误的决策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秋雨鲁北说历史


石达开离开天京单干其实并没有错,但是不应该万里远征,而应该是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我认为石达开应该率军南下,攻占江西,浙江,广东,然后蚕食广西,湖南,湖北,把统治地盘和太平天国原来的统治区连成一片。这样可以前后左右呼应。万里远征变成孤军奋战,失败以后全军覆灭。


驭风者520


石达开,错就错在没有像红军那样有必胜的信念,坚定的革命意志,更关键的是党领导。


青年观察力


石达开离开天京走到安徽六安时,手下“官员、兄弟约有六、七万人”。石达开一路南下转战,在宝庆之战失败后,沿途招纳士兵十余万人围攻广西首府桂林。

石达开回到广西故地,按理来说凭借手下十余万之众,在广西立足打开一个新局面是不成问题的。然而,石达开转战广西,却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在广西发生了三次致命的部队离散事件,三次事件直接导致了石达开队伍元气大伤,为日后战败被杀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是1860年3月,石达开猛将石镇吉部攻打百色失败。

石达开离开天京所带的队伍中,尤其以赖裕新、石镇吉、陶金汤三人能征惯战、骁勇非常。先锋陶金汤在攻打修仁(荔浦)时,被当地农民起义军张高友出卖杀害,其部下上万人也被杀。先锋军惨败,后队的石镇吉部只得下宾州围攻百色。

石镇吉部三万多人围攻百色一个月未能攻克,军心开始涣散。清军开始施放反间计,使得石镇吉部内部开始分裂、内讧,相互厮杀,各自逃散。

石镇吉率残部辗转到安定县时,被当地土司埋伏截击,残部全部被杀,石镇吉被押送思恩府处斩。石镇吉部的失败,损失了数万人,石达开手下猛将损失了两名。

第二次是1860年5月石达开放弃庆远导致队伍离散。

在庆远当地,石达开的手下大肆追杀当地的少数民族,拆毁百姓的房屋烧火做饭,见百姓剃发者尽皆杀之。这一连串的举措使得太平军民心大失,得不到当地人们的支持和拥戴。加之“团练厚结围堵,坚壁清野,随在截杀”,石达开部“所掳粮米不足供应”,使得大军入楚不敢,入黔不能。

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下,石达开决定放弃庆远南下广西。1860年6月8日,石达开部在平阳、河里、里兰一代筹措粮饷失败,被当地团练重创。石达开手下彭大顺、朱依点等率数万人投降清军。到石达开进入宾州(宾阳)时,手下已经只有一万多人。

第三次是1861年初,曾广依部由黔入桂之战的失败。

石镇吉部失败后,有一支队伍突围而出,转战到了贵州。在贵州兴义、贞丰一代转战数月,后又与当地的农民起义联合放弃贵州独山,转入广西三江。但是这一万余人到了融水后,又发生了余成义、张顺等的叛变,队伍再次溃散,最后全部归顺清军。

由此是,石达开的十余万大军损失惨重,各路战斗都几乎以失败而告终。石达开不得不重新整顿力量,率领剩下的几万人向贵州进发,借道贵州入四川。

石达开进入贵州后,依然没能集中力量依次击破的方针,将队伍分成三支从不同方向进军。

三支队伍不能协同作战,各自为阵,犯了流寇主义的错误。最终石达开部孤军挺入四川,最终在大渡河畔全军覆没。而石达开部覆灭时,尚有一支太平军还在贵州征战。

石达开为何后期屡战屡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离开天京后,石达开心绪一直低落,没能立刻重振旗鼓,制定好战略方针,以至于在湖南、江西吃了亏导致了部下离心。

二是进入广西之后,没能利用好大成国的力量,反而损失了精锐大将,部队三次失败、三次涣散。

三是太平军后期军纪已然涣散,流寇主义作风出现,民心大失,失去了群众基础。

四是石达开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兵力过于分散和入蜀作战的失误。


道中道道史道文


1856年,在一个本应该收获果实的季节。军事上面处于全面领先且全盛的太平天国发生了特别严重的内乱。

杨秀清、韦昌辉等人太平天国高级将领在事变中先后被杀,数万名将士被屠杀。这次内乱,也严重影响了太平天国的上层领导体系,创立天平天国早期的诸王之中除了天王洪秀全外,只剩下石达开一人还活着。这次内乱史书称其为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以后,洪秀全和众臣要求石达开入京,人们都称呼石达开为“义王”。洪秀全见到石达开回京后如鱼得水,心生加害之心,洪秀全先是分封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为王牵制石达开的权利。两兄弟明白洪秀全的意思,他们也处处在牵制石达开。石达开为了避免自己也像杨秀清、韦昌辉那样的结局,也为了避免天平天国再次内乱,带上自己的亲信,走出天京,去了安庆。

在离开天京的路上,石达开让下属广发告示,说明自己离开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猜忌。离开天京是不得不为之,但是自己依旧反抗清廷,依旧是天平天国,并邀请农民起义军加入自己。石达开也是凭借着自己之前的威信,短时间内招募了10几万的太平军。石达开率领10几万军队,从安庆进入江西,虽然名义上还是太平军,但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太平天国的实际战场。

太平天国初期,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清军最忌惮的统帅,晚清平叛将领曾国藩和左宗棠都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但是自从离开天京单干后,为什么就没做出一些很高的成绩来呢?

其实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太平天国的原因,一方面是石达开的原因。

太平天国所信仰的是“拜上帝教”,终究是西方外来思想。而近代中国所受西方列强欺压,人民大众对西方列强的一切都特别反感,所以说“拜上帝教”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太平天国巩固攻打下来的土地、人民。这也是为什么太平军经常转战四方却没有自己的根据地的原因。

太平天国初期特别仇视儒家文化,在清朝末年,儒家文化代表的可是清朝的读书人呀,虽然在定都南京后又进行了一些挽救措施,但是已经无所救药,已经把士人推到太平天国对面去了。

就石达开本人来讲,他只适合当将才,并不适合当元首,缺乏大局观,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1:石达开离开天京是对的,这并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但是他由安庆进入江西,脱离了太平天国的主战场,给太平天国的灭亡种了一棵发芽的树苗。

2:进入江西后,又坐看九江陷落而不去救援,只是因为九江守将并没有依附石达开,所以不去救援,坐看九江失守而不救,导致石达开在太平天国的将领层失去了民心,很多将领离他而去。九江的陷落也拉开了清朝对太平天国的反击之战。

3:之后,石达开虽然在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和清军进行对抗,对清军起到了一定的牵扯作用但是毕竟因为石达开的出走,使太平天国丢失了皖北、江西的数十个州县。而越来越多的将领离开了石达开回到了太平天国。1960年5月,石达开的亲信汪海洋等人带着20万人回到了太平天国,石达开为成为了一名光杆司令。

4:离开天京的石达开,更像是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打,没有明确坚定的目标,四处游击,却没有建立一块根据地。

总结: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里面非常优秀的指挥将领,前期像开挂了一样重创清军,后期却难求一胜。性格使然。

读史以明身,看前人的故事,做自己的事情。石达开的故事也在警醒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大的规划,没有规划,就没有远方。





读史以明身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给韦昌辉寄了密信,于是韦昌辉风尘仆仆地从江西战场赶回天京,与早已经对杨秀清不满的秦日纲一起准备清君侧,杀掉杨秀清。杨秀清素来很嚣张,看不起他们,完全没有想到韦昌辉等人会对自己动手,所以没有什么防备之心。于是韦昌辉的计划成功,杨秀清被乱刀杀死。之后,韦昌辉的野心继续膨胀,开始大肆虐杀,并且有造反之势,天王不得不下令处死他。

这次事件,是太平天国的重要转折事件,两大天王都折损了,太平天国的领袖就只剩下了洪秀全和石达开。但是经过这次血的教训,石达开也渐渐失去了洪秀全的信任,洪秀全已经无法再相信任何异性王了。洪秀全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固,就封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为王,使石达开的权力大大削弱。石达开心知洪秀全有所防备,士可杀不可辱,于是石达开也负气出走,并带走了自己的军队。

石达开的实力是很强的,他之前在西征时取得了胜利,并且还是太平天国四大天王之一,所以石达开在军队中也有相当高的地位,许多将士都愿意为他两肋插刀。石达开离开洪秀全后,先是来到了安庆,安庆的军队纷纷表示愿意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石达开的军队人数甚至达到了十余万人。但是后来他们却又脱离了石达开,回到了天京,这又是为什么呢?石达开的实力不是很强的吗?

其实太平天国在后期势力已经被湘军削弱了很多,众将士的离开也是有原因的。深究起来,也就如下几个 :

1、石达开十分固执,不愿意再回到天京

石达开在长期混战自己却不断失败四处逃生的现实面前已经被磨灭了雄心壮志,从前野心勃勃的翼王已经不再,他甚至萌生了归隐的想法,只是眼前的形式限制了他的想法。在宝庆之战后,石达开处境十分艰难,逃亡到了广西,但却没有足够的物资支持军队。他的部下便开始劝他回到天京,向洪秀全认罪,然后便可以不再忍受如此的处境。但是石达开拒不听劝,更令部下寒心的是,石达开在部下苦战时,拒绝支援他,使他被敌军杀死;不仅如此,石达开也不愿意去联络其他义军。石达开的种种作为,让他的威信逐渐减少,所以,几个首领便带兵离开回归天京了。

2.石达开的作战方式使大家无法接受从而出走

石达开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便一直采取流寇作战的方式,一直奔波。作战七年,他从未占领城市,从未有一个像样的根据地,一直让自己的几十万大军像流寇一样一样在外作战。他的军队全都是在作战时就地招募,都是来自安徽、浙江、江西的兵匪向他投成然后加入军队。军队将士全都苦于没有稳定的军备补充和像样的训练场所,叫苦不迭,但石达开却充耳不闻,让大家都无法接受。将士们都远离家乡,十分想念妻儿,意志依然动摇,再加上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看到有更好的条件,对于自己的表的忠心都无所谓,所以全都叛离石达开,不愿意再随着他吃苦。

3.跟着石达开根本没有前途

石达开的作战能力在从前的同伴杨秀清面前,根本就是小儿科。他的策划和统筹能力非常低下,没有什么指挥能力,只是靠着勇气和作战经验猛冲直撞。在衢州会战、宝庆会战、庆远攻山寨这些战役中,石达开的无能暴露无遗,有时候竟然连地方武装都无法独立解决。其实兵家输乃常事,但是这些战役都是在其余人觉得必胜,有十足的把握和优势的情况下输掉的,因此石达开作为一个将领也是非常让部下失望的,有一些有追求、想在战场做出成绩的士兵和将士当然不愿意跟着一个没有担当、没有野心的将领。

4、石达开与天京藕断丝连,十分优柔寡断

石达开虽说时负气出走,带走了自己的军队,但是他却从未与天京彻底闹翻,反而继续打着太平天国的名号四处做战。这样做,让将士们都束手束脚,也让石达开在做决定时瞻前顾后。他未与天京闹翻,就不能封王。要知道太平天国后期虽然遍地是王爷,但是这样一个名头总会让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十分有优越感。石达开无法封王,也就无法承诺给将士更多的好处,自然也就无法再留住他们的心。

以上这些原因,都足以说明石达开虽然前期威望很高,但是却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导致许多人都不愿意再继续追随而返回天京,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些原因就是——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