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 爱如潮涌——江西社会各界同心战“疫”纪实

江西文明网

这个春天,因爱而温暖。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民皆为“战士”。在我省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奋战疫情防控一线的同时,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出资、出人、出力,用善行义举凝聚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强大正能量。

雪中送炭见真情

受疫情影响,口罩、消毒液等成了紧缺物资。

怎么办?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回答是,“我来支援!”一批批物资、一笔笔善款,如潮水般涌入:

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省慈善总会捐赠2000万元,用于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这是省慈善总会目前收到的用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大单笔捐赠。截至3月6日,省慈善总会共接收捐赠款物合计13129.86万元,其中接收捐赠资金11739.06万元,接收捐赠物资价值1390.8万元。

江西省女企业家协会大健康专委会携手华润江中,通过江西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捐赠1万盒价值17.5万元的江中利活牌乳酸菌素片,用于慰问全省社区抗“疫”工作人员。

江西龙宇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向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捐赠价值100余万元的防疫应急物资。

南昌市樟树商会将募集的1000套隔离服,通过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给江西援助随州医疗队。

截至3月12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广大民营企业、商会(协会)、民营经济人士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达6.03亿元,包括46.47万个N95口罩、91882套防护服、40591副护目镜、1257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191.15万双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1177.56吨消杀剂。其中,向我省各级慈善机构、医疗机构、防疫一线等捐款捐物达5.32亿元。

截至3月14日,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累计接收社会捐赠款物7.89亿元,累计150万余人次参与捐赠。其中,省红十字会(含省红十字基金会)累计接收捐赠款物2.25亿元。

一串串捐赠数字包含的是拳拳情义。这些爱心物资和捐款不仅缓解了一线防疫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还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了温暖和鼓舞。

人民子弟兵为人民。为全力支援湖北省疫情防控期间的血液供应保障,省军区向驻赣部队发出献血倡议,并得到驻赣空军、海军、火箭军、武警部队等积极响应。据统计,共有1600余名驻赣部队官兵在全省各地积极参与献血,献血量达37.71万毫升。

身体力行显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有人身披白色“战袍”,有人值守基层,也有人响应号召不出家门,但实际上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疫”贡献力量。

今年66岁的全国先进工作者陈淼洋,是湖口县武山镇农技站的一名退休职工。他所在的武山村七组有156户618人,从武汉返乡人员共9人,人员摸排、防疫宣传等工作量大。陈淼洋主动参与该村小组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村交通管制点,他带领党员突击队队员们开展车辆管控、信息登记、防疫宣传、值班值守等工作。在行动不便的村民家中,他帮忙代购生活日用品,然后对房屋角落喷洒消毒液。面对武汉返乡人员提出的疑问,他总是耐心地解释再解释。

“90后”“00后”入列!“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一名预备警官,但学院领导教导我们要忠诚奉献、知行合一。现在正是践行入警初心的时候,我一定会注意个人安全,做好防护,全力完成好工作任务。”在宜丰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有一位“特殊警察”,他是来自江西警察学院的熊梓安。由于辖区派出所疫情防控警力捉襟见肘,许多警员都在超负荷工作,熊梓安便同身为警察的父亲熊月屏一起在辖区内巡逻,宣传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劝散小区聚集人群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00所高校的1.95万余名大学生团员参与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巾帼战疫情,绽放“她力量”。“请大家不要出门,不要赶集……”寒风中,一辆三轮摩托车拉着音箱缓缓向村里小道驶去。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增强村民健康意识、防疫意识,安远县孔田镇和务村的农村妇女“法律明白人”、村妇联主席魏小英每天奔波于各个村小组,向村民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疫情发生后,武汉市民漆某、冯某老两口滞留南昌,因吃住费用、看病费用紧缺陷入困境。南昌市青云谱区民政局知悉后,立即启动“救急难”工作机制,简化程序,先行临时救助2000元,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截至3月12日,全省累计实施临时救助65972次,发放临时救助金及救助实物共计5925.37万元。

“大姐,这是您网上订购的蔬菜,放在您家门口!”2月24日一大早,兴国县龙口镇文院村民兵连长刘忠亮带领民兵骨干当起了“快递小哥”,把居民通过网络订购的蔬菜挨家挨户送上门。刘忠亮并非个例,全省11万余名民兵活跃在抗“疫”一线,联防联控、流动宣传、复工复产、助力春耕,默默担负起守护人民的责任。

文学作品《见面》、音乐作品《你是怎样的人》、美术作品《最美逆行者》、摄影作品《支援武汉》……截至3月6日,全省文艺家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形成了一次现实题材主题文艺创作的大行动,共创作了1万多件抗“疫”题材文艺作品,其中包括文学作品3400件、音乐作品700首、美术作品1400件、书法作品3400件、摄影作品3500件,为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抗击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个个朴实事例流淌的是涓涓爱心。这些闪烁在赣鄱大地各个角落的萤火之光汇集,驱散了疫情阴霾,让人与人的心更加贴近,让勇气得以传递。(齐美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