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文 | 考拉科技館 排版 | 考拉科技館

前不久,騰訊公佈了2019年度的遊戲營收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騰訊遊戲的營收同比增長了10%,達到了1147億元。

其中,在去年第四季度,也就是國內疫情爆發初期,騰訊網絡遊戲的收入更是史無前例的增長了25%,達到了302.86億元。

根據騰訊年度財報內容,去年騰訊遊戲營收的主要貢獻點是手遊,也就是騰訊旗下的王者榮耀以及和平精英手遊。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此外,據統計機構AppAnnie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疫情原因,大量中國人被迫滯留家中,這更是給騰訊遊戲創造了大量的收益。

而且加上正好是春節,遊戲中氪金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的,兩者結合下,騰訊遊戲業務的營收更是直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遊戲業務在去年給騰訊創造了大量的收益,但是騰訊的馬化騰卻是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為什麼遊戲營收突破新高,馬化騰卻開心不起來呢?

原因是這樣的,自從騰訊遊戲在國內的影響力日漸壯大後,騰訊遊戲就經常被家長控訴禍國殃民,影響中國下一代。

更有甚者還在網上發表騰訊遊戲毀了中國下一代,會導致中國以後再無科學家,只有遊戲高手的局面。

坦白講,雖然部分家長的言語有些誇大了,但是不可否認,遊戲的存在確實給國內的未成年小孩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隨著家長對騰訊遊戲的投訴聲勢越來越大,再加上也確實有一大部分未成年人深受遊戲影響,開始厭學。

所以,在2019年至2020年間,國家先後下發“新規”,對遊戲行業進行整治。

國家第一次下發新規是在2019年11月,當時國家對所有遊戲開發商都下發了通知,明確要求所有網絡遊戲必須接入“防沉迷系統”。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而國家的第一輪出手,在當時也給騰訊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有數十款騰訊遊戲因為技術等原因無法接入防沉迷系統,而被迫下架。

而在時隔四個月後,也就是2020年3月份,國家再次下發新規,而這條新規,也是被很多網友稱作是“史上最嚴新規”。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為什麼說是史上最嚴新規呢?

原因是這樣的,該新規不僅針對網絡遊戲,還包括了單機遊戲以及主機遊戲。

規定中明確指出,只要是遊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必須接入防沉迷系統,同時還必須對遊戲內的充值金額進行嚴格限制,而對於一些單機遊戲,在下載時,也必須實名制。

僅靠上面這些肯定算不上是最嚴新規,但如果加上這一條,這最嚴新規的名頭,就實至名歸了。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國家第二輪針對遊戲行業的新規中有這樣一條指示:所有遊戲開發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企業旗下的所有遊戲必須實行跨平臺遊戲時長以及消費限制。

這是什麼概念呢?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現在國內的網絡遊戲都有防沉迷系統,這個防沉迷系統,不僅針對未成年,也對成年人有一定的約束能力。

一般來說,成年人玩五六個小時遊戲就會被強制下線,而現在一些成年遊戲玩家的解決方式,就是退出遊戲,去玩另一款。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不過,現在這條路可能走不通了,你想想,如果遊戲時長限制開始實現跨平臺,那未來,當你玩王者榮耀超時被強制下線後,再想去玩和平精英,那很抱歉,一樣是不允許。

毫無疑問,遊戲行業迎來的這條“最嚴新規”,將給騰訊造成“大麻煩”。

因為很多玩家玩騰訊旗下的遊戲都是用QQ或者微信賬號登錄的,這樣一來,無疑滿足了新規中的一些必須條件,所以,騰訊遊戲未來必然也是要加入跨遊戲平臺的時長以及消費限制。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如果真的如新規所實施,那騰訊遊戲業務的營收恐怕會迎來腰斬,而去年“1147億”的超高營收,恐怕只會成為歷史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該條新規太過“嚴格”,影響太大,所以目前僅在上海市試點,暫未在全國推廣。

毫無疑問,遊戲行業迎來“最嚴新規”一事,讓騰訊都感到猝不及防,而唯一能讓騰訊感到慶幸的,恐怕就是該新規並沒有如第一次的新規一樣,剛發佈就在全國推廣。

“1147億”!遊戲行業迎“最嚴新規”,騰訊的“大麻煩”來了?

不過,雖然遊戲行業的“最嚴新規”對騰訊而言是猝不及防的消息,但是對於國內眾多家長來說,卻是一個實打實的好消息,不少家長也是樂壞了,紛紛在網上留言:感謝國家,自己家裡的小孩總算是有救了。

討論題:對於遊戲行業迎來的史上最嚴“新規”你怎麼看?


科技自媒體撰稿人,只聊科技,關注我,瞭解更多科技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