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气态下面的陆地是否有生命?

此生谁人知


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问题中所说的“陆地”其实就是木星的内核。木星的体积很大,可以装得下1300个地球。因此木星的内核也是很大的,大约有两个地球那么大。那么“木星气态下面的陆地时候有生命”呢?

图示:木星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就要了解一下木星的内部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就清楚了。在我们的印象中气体是所有物质中最轻的。但是木星就不一样了,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拥有庞大的质量。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阳系其它七颗星星质量总和的2.5倍!

木星这么大的质量意味着木星即便是气体组成的,它的内部压力是非常大的。太空探测器传回来的数据表明木星的大气层厚度大约在5000公里左右,再往下面木星的巨大压力会逐渐将氢压缩为液体。穿过这些液体金属氢组成的“海洋”才到达了木星的岩石构成的内核处。这里的大气压已经上升到了地球大气压的1~3亿倍,温度也上升到了2~3万℃。这就是问题中描述的木星大气下面的陆地的生存环境。试想一下这样的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会存在着生命吗?

图示:木星内部结构

因此,所谓的木星上的陆地在木星的核心处。这里是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的。不过科学家幻想在木星的大气中会存在着某种生物。它们漂浮在木星大气的上空,以木星上的闪电作为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这是因为科学家在木星的大气层中发现了甲烷、氨气、硫化氢以及少量的水蒸气等。这些物质在木星上强烈的闪电作用下可能会产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氨基酸。但是木星大气层的垂直流动的空气会将这些有机分子带到温度和压力极高的大气层下方。这些有机分子后会被分解。

图示:假想的木星大气中的生物

因此木星的大气层中也不可能存在生命。


兔斯基聊科学


当然没有,木星有一个固体内核,这个内核不是陆地。其形成原因是这样的:大于在45亿年前,太阳系可谓是相当混乱,由于太阳也才没形成多久,大量“边角料”充斥着周围的轨道,地球等天体还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轨道,并且茁壮成长起来。在于45亿年前太阳系有多少颗行星级天体,目前还不确定,但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至少两颗曾经的成员,一颗就是与地球相撞的Theia行星,大小与火星相当,在45至46亿年前与地球相撞,导致了月球的诞生。

另外一颗就是今天的主角,这颗行星质量超过10倍地球质量,在太阳系中的轨道与木星有交差,在45亿年前撞入木星。木星可是一颗气态行星,体积本身就很庞大,赤道直径达到了14万公里,地球直径才1.2万公里。一颗10倍地球质量的行星,其直径也高达数万公里,因此相比较木星而言,这颗行星也很有气场。

45亿年前,这颗原始天尊级的行星与木星发生了正面碰撞,最终还是被木星一口气吞下。但这颗行星质量有点庞大,木星花了数十亿年还没有完全消化。根据美国宇航局朱诺木星探测器最新数据,正是由于一颗10倍地球质量的行星撞上木星,木星才有了今天坚固的最内层物质,这一点与传统的气态行星完全不同。

木星的最内层有固体结构,还有液态氢,这种组合长期困惑着天文学家。10倍地球质量的行星与木星合并之后,重元素重新在木星内部进行了重组,于是我们看到了今天的木星内核。换个角度看,如果这颗10倍地球质量的行星与地球相撞,那么很有可能完全摧毁地球,那么人类也不可能出现了。

因此,人类的出现确实靠运气,地球能够在混乱的45亿年前幸存下来,并且处于宜居轨道上,这条轨道满足水处于液态。这种碰撞在早期太阳系中比比皆是,土星也有可能遭遇类似的撞击,这是木星和土星结构差异的重要原因。


太空伊卡洛斯


木星是气态行星,表面全是海洋,没有陆地不会有生命

木星上的海洋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海洋,只是氢气和氦气,在高压下成为液态。而且从大气云层往下越深,压力越大,所以,这个“海洋”没有表面,只是逐渐与上面的氢气氦气连为一体。我们计算这类行星的半径是以一个大气压为标准的。

木星的海洋是固态氢,因人们习惯把氢叫做氢气,所以把木星叫做气态星,包括太阳,它也是氢构成的,中心的密度大的惊人,连陨石都穿不过去。木星虽然是气态星球,虽然自然条件恶劣,所有气体受万有引力的原因,在木星内部分层次分布吧就像彩虹那样,如果这样那气态水,或者说雾状水就会存在在内部。

外部自然条件如何恶劣,但木星太大了,拿100个地球宽度来缓解这些,那这里内部一定很平静吧,而且越里面越热火吧。虽然应该没有光透进去,但看看地球海底火山口的生命状态,那木星也具备这些了,热源,水,相对稳定。或许木星上的生命也和地球生命一样具有智慧,而且发展在这个阶段:我们进不去,他们出不来。

木星是气态行星,组成成分大部分氢和氦,缺少生命基本的元素——碳或者硅。木星温度低,约为零下130多摄氏度,生命很难存活。木星有一个巨大的红斑,可以认为是巨大台风吧,总而言之是生命的灾难。所以木星有生命的可能性极低。


宇宙驿站


木星气态下面的陆地是否有生命?

首先纠正下说明当中的错误观点,木星确实有一个固态内核,但却在深深的金属氢以下,并且比较关键的是,木星这颗巨大的气态行星,从外层大气开始到内核,完全没有一个气液固的分界面!所以如果要以固态表面作为文明的依存点的话,可能是想多了!

木星的内部结构

木星的大气组成中81%是氢,18%是氦,按质量则分别是75%和24%。只有约1%左右的其他气体,其中包括甲烷、水蒸气、氨气等。由于气态行星没有一个固定的界面,因此测量直径只能以地球的一个大气压为标准,木星的一个大气压处位于对流层以下约50KM处!木星的直径约142984千米,其质量约为太阳系除太阳外其他所有天体总和2.5倍以上

气态天体的典型结构,当然太阳也有一个固态内核,大家总不会认为太阳上也有生命吧?其实二代和三代恒星或者行星形成初期,都会有一个固态内核,因为引力中心相对会比较容易形成,逐渐发展过程中会积累质量,如果初期即收到太阳风的影响被剥夺了尘埃带的话,那么这颗行星成为岩石质行星的概率是很高的,比如水星、金星与地球等,因为太阳风将尘埃带吹到了小行星带外,因此木星土星天王星这些天体逐渐成长为巨无霸.....您可可能会比较好奇为什么冥王星没有,也许冥王星是一颗外来天体,因为它的轨道极为椭圆,也有可能是受到海王星的的影响所致,当然这个没有定论,您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只要理由上站得住脚就行!

太阳的内部结构,也是一个固态内核!

木星上存在的生命的可能性几乎为0,但并不表示木星圈不存在生命,太阳系内含水量最丰富的天体之一的木卫二就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选手!

木卫二与地球的水量对比,明显木卫二要大于地球!

木卫二这颗沟壑纵横的表面一层数十公里的冰壳,而在这个厚厚的冰壳下则是甚大上百千米的水体,由于受到木星潮汐引力的作用,木卫二的冰层下存在热量让冰融化!

有地层下涌出的热量,还有巨大的水体,还有木卫二形成时积累的有机物,这个让人浮想联翩....但厚厚的冰层阻挡了我们进一步观察,也许只有等2020年欧空局的欧罗巴快艇计划实施后才能窥见一二了....咱唯有静静的登上几年才能知道木星系统里的生命到底几何.....!!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如果仅仅因为“没有发现或者没有看到就不能说没有”这样的态度,那么只能说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但这样的态度又有多少意义呢?

是,目前人类无法直接观察(甚至间接观察也很难)木星内部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凭借我们的智慧,以及目前我们掌握的科学理论去推断木星上的具体情况,那就是木星上不可能有生命!

这样的结论是依据科学的态度,依据我们目前对生命本身的认知!生命的诞生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最起码的是能够具有化学反应的液态环境,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化学反应的过程!而水是化学反应最好的介质!

木星上的环境恶劣程度大家都很了解,组成成分以氢和氦为主,表面温度极低,而内部温度和压强极高,同时木星上超级闪电不断,著名的大红斑一刮就是几百年,面积相当于几个地球!

这一切都诠释了木星上没有生你存在!

肯定有人会说:“不要以地球生命为标准衡量地外生命”!这种说法看起来没有毛病,但其实是毫无道理的抬杠,地球上生命如此生机勃勃,上百万物种摆在我们面前,为什么不参考地球生命?傻子才会忽略地球上百万的物种而去寻找所谓的其他生命形态!

更重要的是,哪怕是发现最原始的其他生命形式也能说明问题,但发现了吗?如果单凭“生命可能是任何形式”这种措辞来辩论,没有任何意义,很无趣也无知!我们相信科学还是相信猜想?地球的生命存在就是科学!

生命可能是任何形式,除了地球上的碳基,有些人说可能还有硅基,甚至氧基,氮基,铁基,金基……这么多“基”难道我们都要去挨个寻找?

科学需要的不仅仅是猜想,不仅仅是可能,也许,大概,更需要的是在各种“可能”“也许”“大概”等猜想后的证据,证据!!!

最起码,需要证明真的存在其他生命形式,比如在实验室里找到其他生命形式!

您说呢?


宇宙探索


如果按照人类或者这个题主对生命的定义来说,木星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

地球生命的的定义,一般是要求在水分、氧气中能够自我繁殖、进化并有一定的感知感觉功能的物质,包括真菌、细菌、植物、动物等,文明则是有智慧的高等动物创造出来的。

如果这种生命,在木星上怎么可能会有呢?至少木星组成成分就是以氢和氦为主,其中氢占了90%左右,氦占有9%左右,其余的所有元素加起来还不到1%,几乎无氧。这种组成是无法养活地球生命的。

木星是一个气态星球,主要是由气体组成,题目说的内部也有陆地,应该是指木星的岩石核心。

这个木核很小,大概只有有地球大小。那里的环境就像地球的地核,是在极高温度和压力下的一种固态物质。由于木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大多了,核心的压力和温度也就比地球高多了。

木核的温度达到30000度(摄氏度,后同),是太阳表面温度的5倍,压力达到3亿个地球大气压,是地球地心的100倍。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温度压力下什么生命能够生存?

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质量是其他七大行星加起来的2.5倍,整个宇宙这样大的行星也很少见。

由于木星体积十分巨大,是地球直径的11倍,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是地球的300多倍,半径就有70000多公里,因此任何东西我们地球上的物质都不可能到达它那个地核。

理论上木星表层约5000公里是气态氢,但这个气态越往下就温度越高,压力越大,渐渐就变成了液态氢。想一想液态氢要在零下两百多度才能形成,而在木星越深越热,是不可能有形成液态氢的温度的,只有靠压力。

形成液态氢的压力就已经已经上百万个大气压了。液态氢的厚度约25000公里,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和压力都不断增加,液态氢渐渐转为金属氢,温度达到10000度,压力达到几百万个大气压。

金属氢这个层面叫氢幔层,约有40000多公里厚。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力温度越来越高,一直到达木核层。木核是一个固态岩石核,约地球大小。

在氢幔层和木核心虽说是固体,但在这样一个高压下,那里的物质状态已经完全无法用固体或流体来形容,其硬度比钻石还要硬,而又有牛皮糖或者白蜡般的柔软性,在地球上无法模拟这样的压力状态。


而且即使在木星的大气层,那里的风暴核闪电也是地球的数倍,几乎可以撕碎一切。

大家可以想想,在木星核心这样一个所谓的“陆地”上,什么生命能够在上面生存呢?

不过有的科学家也描述了中子星这种极端环境,还可能会有核生命的存在,那种生命只有微米级,寿命万分之一秒。我想如果把这个也算作生命的话,时空通讯也无法确定那里有没有这种形式的生命。

但出题者大概不会是说这种生命吧?如果按照地球生命状态来说的话,地球上任何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在那里也无法存活。

不过木星有79颗卫星,很多卫星上富含水体,比如木卫二,就是太阳系含水量最多的星球之一,上面水储量达到地球总水量的30多倍。在这些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现在还没有定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欢迎共同讨论,谢谢理解支持。


时空通讯


木星虽然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但是它的内部是存在一个固态核心的,根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的致密核心。


木星的核心虽然是固态的但是它经受着木星至上强大的大气压,而且木星的物质层是连续过度的,也也就是说木星从最外层的气体开始一路向下慢慢变成液体,再向下慢慢到达核心区域,木星内部的物质层是连在一起的,并没有空着的区域。

木星的表面温度是零下168℃,但是随着深入木星温度也会越来越高,内部的温度高达3万多度,所以木星要是有生命的话简直比孙悟空还耐烧。

很多人都说人类寻找外星生物和外星文明都太死板了,完全是按照人类的生存标准去寻找外星生命的,没准外星生命可以在高温高压缺氧的环境下生存在,人类不应该用地球标准去寻找外星人,没准外星人还觉得我们地球水太多氧气太多不适合生命存在呢。

其实人类之所以用自身和地球的标准去寻找外星生命,就是因为这样找到的生命是可以被人类所理解的,举个例子:没准火星上的石头就是火星上的生命,但是我们实在是看不出来它们是生命。


人类现在寻找外星生命之所以用地球标准,就是因为这样的标准找到的外星生命是我们可以理解的生命形式,这样一来才能和它们建立交流,所以按照地球标准木星的核心区域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人类也就没有把寻找外星生命的重点放在木星上。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答:木星的大气层下面没有陆地,内部也不可能存在生命!


肯定有人想说,就算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属于碳基生命,但是也不能排除其他星球上,有其他形式的生命存在,比如以硅为基础的生命,或者以氢氦为基础的生命。



这个想法是好,但是我们来考虑木星的环境,木星质量由75%的氢、24%的氦、以及1%的其他元素组成,木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硫化氢以及少量的水。


木星从内到外,依次是气体、液态氢、金属氢,各层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也就是说木星表面是找不到陆地的,其中:

(1)木星大气层厚度高达3000千米,大气外层平均压强约十倍大气压,大气层表面温度-170℃;

(2)在大气层的底部,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压力升至数十万个大气压,温度高达1000k以上;

(3)在液态氢处,此时氢已经处于超临界状态,压力和温度继续增加;



(4)穿过液态氢后,将到达金属氢的内核,压力升至数十亿个大气压,温度高达数十万度,几乎快接近核聚变反应的临界温度;实际上,木星质量再大13倍,就会点燃核聚变演化为褐矮星;

(5)在木星大气层内,存在剧烈的大气流动,规模超过整个地球大小,比如著名的木星大红斑,已经存在了至少200多年,大小足足有地球的2倍多。

像木星这样的极端的环境,是生命无法承受的。



从热力学的角度看,生命就是一个低熵体,低熵体从外界吸取低熵物质来保持自身的高度有序;如果外界环境能量变化剧烈,就会轻易打破低熵体的平衡,那么低熵体就难以维持自身的低熵状态,使得生命无法生存。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已知地球是唯一拥有生命物种的星球,那么其他星球就一定没有生命了,其实没有这么绝对,很多科学家都相信生命的形态并非只有地球上的生命物种这些种类,在宇宙之中,可能有着迥异于地球生物的生命物种,即便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可能其他星球上也有人类还没有发现的生命物种,就是在木星这样的气态行星上面,目前也无法排除它上面就绝对没有生命物种。


木星在分类上属于气态巨行星,它的体积是我们的地球的1300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如此巨大的星球,如果上面有生命物种生存的话,那该是多么宏大磅礴的生物世界呀?那么木星上是什么样的情况呢?首先这个星球有着浓厚的大气层,厚达数千公里,然而大气层之下却并没有陆地,一般认为在大气层的底部是被压成液态的氢气等气体,这也是气态行星的典型特征,按理说这样的星球上肯定不会有生命物种了,因为它连陆地都没有,生命怎么在这样的星球上生存呢?然而这样想的话,其实还属于是我们地球生态模式的思维定式,科学家们并不是这样想的。


科学家们认为,在一些气态行星上,很可能会有着一些漂浮生物,它们就像海洋中的鱼类等生物在海水中游泳一样,在气态行星浓厚的大气层中漂浮游动着生存。比如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等人就曾认为像木星这样的气态星球上也可能存在水母状的巨型浮游生物,它们像吹胀的小型飞船那样漂在气体中,就像漂游着海水中的水母一样,不过它们获取能量的方式却和海洋中的水母迥然不同,很可能是以吸收木星上到处都有的闪电的能量为生的,即它们以闪电为食。


木星上的闪电的强度比我们地球上的闪电要强1万倍,其蕴含的能量非常大,会有生物能吸收闪电吗?这在我们看来是很不可理解的,因为地球上的生物没有不害怕被雷劈的,但如果我们再想一想,其实现在很多电子产品都是需要充电的,比如手机、电动车,乃至很多汽车公交车都是电力驱动,如果这些东西都智能到有了自我意识,那么它们就已经成为一种生命体了。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想一下,在别的星球上,或许也可能会有以吸收和储存电力来给自身提供能量的生命物种,毕竟木星那么大,它形成的时间几乎和太阳一样,已长达近50亿年,如歌中所唱“一瞬间,有100万个可能”,如此巨大的木星,如此漫长的时间,木星的大气又是那么的活跃,我们真的不能排除种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在我们地球上,生命物种是千姿百态的,有植食动物,有肉食动物,那么如果木星上有以吸收和储存电力为主的生物,它们就很可能类似于地球上的树木青草之类的植物,是一以吸收自然界天然能量的生物,有植物就会有食草动物,有食草动物就会有食肉动物,就好像有草就有吃草的绵羊和兔子,有绵羊和兔子,就会有狼和狐狸,因此木星上生物如果有食物链的话,很可能也是像地球生命物种这样的多种多样的状态。


不过木星表面的温度非常低,平均温度约为零下168℃,即便怎么去想,这样低的温度之下也不可能有生命生存,不过虽然木星表面的温度低,但是大气层下方的温度就不是那么低了,因为木星本身也会向外辐射热量,它的内部高达3万多摄氏度,在其大气层的底部温度并没有表面那么低,所以如果木星上有生物的话,它们很可能生活在木星大气层的下面部分,身体极为耐压,其生存模式我们还很难揣测。

不管怎样,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在木星上发现生命,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木星上就一定没有生命,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科普大世界


这个问题可以从科学和科幻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

从科学角度说,木星外层确实是气态的,但是它的内部并没有一个固体表面。人类发射到木星上探测的仪器都会在短时间内被巨大的压力弄坏,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可想而知了。

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虽然我们看不到木星的内部,但是可以通过质量、体积、自转等可以观测的物理性质,来建立木星内部的物理模型,推导出那里的物理状态。模型表明,木星最外层是约200千米厚的云层,再往内温度和压力越来越大,气体被压缩的越来越厉害。到了几千千米的深度,气体就逐渐过渡到液体状态,逐渐的意思是说没有一个明显的分界面。而在木星的核心,这里物质的化学组成有点类似地球上的岩石,但是由于木星核心巨大的压力和很高的温度,其物理状态就完全不同于地球上的岩石了,所以在这里也找不到一个固态的表面。

如果从科幻角度看,那确实有科幻小说里面写了住在行星内部的奇特生物。 比如有小说写了一种外星鸟,它们生活在地壳中,因为这种鸟是由奇特物质组成的,自身密度极大,地壳中的岩石对它们来说就像空气一样轻。当这种鸟从地下飞过,地面上的生物可能会以为发生了地震。这脑洞是不是挺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