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爱说: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老二为什么不受待见呢?

农夫也疯狂


今天已经是中元节了,我们家这边中元节有上坟的风俗,我爸兄弟姐妹总共有八个,但是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坟,老二和老三都会缺席。爷爷奶奶在世时,他们曾经当着爷爷奶奶的面说过以后不会给他们上坟。

这都是有原因的。

兄弟姐妹八个,除了老二老三没有上过一天学,其他多多少少都上过学,有的还因为上学有了正式工作。而老二老三因为没有上学,一个字不识,除了只能在家种地以外,生活中也饱受不识字的困扰。

如此一来,老二老三现在的生活条件最差。所以他们对父母也是有诸多埋怨。


农村俗话说:“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老二”,其实在过去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

当然,在过去的农村,一般家庭不止三个孩子,“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老二”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为什么会“靠老大”?

在过去的农村,一般家庭都有几个孩子,在弟弟妹妹出生以后,老大基本上承担了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父母外出干农活,弟弟妹妹基本上就交给老大来带。我爸兄弟姐妹有八个,老大跟老小相差二十多岁,我的几个叔叔姑姑包括我爸从小主要都是我大伯带大的。

我的几个叔叔姑姑逐渐长大后,我大伯已经成家立业,我叔叔姑姑上学或者成家立业,多多少少都受到我大伯的帮衬。我六叔上学时的学费基本上都是我大伯给的,我小姑姑出嫁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大伯在忙里忙外。


为什么“疼老三”?

一般最后几个小点的孩子都备受家长疼爱。因为最后几个小点孩子出世后,家庭经济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成员的不断经营,已经相对好转,物质待遇有了一定的保障。

而在此时,父母年龄逐渐增长,也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在农活上,投入在照顾小孩子的精力更多。人年龄越大越喜欢小孩子,所以这时候小一点的孩子就比较受疼爱。我爸兄弟姐妹几个人,后来出生的几个人都上了学,而且有正式工作。


为什么“最不待见老二”?

其实这个原因除了人为原因外,更多的是社会原因。

在老大出生时,年轻夫妻刚成家没有太多负担,一个孩子完全可以照顾过来。老二或者老三出生后,家里负担逐渐加重,父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挣钱养家糊口上,对孩子的照顾相对减少,能够给孩子提供的待遇也相对较差。

老二或者老三成长阶段处在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父母照顾较少,能提供待遇较少,所以老二或者老三给人的感觉就是没人管没人问,上学、找工作更是被耽误,日后生活相对也就困难点。


在目前社会,“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老二”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改变,家里的孩子基本上都能享受到同等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