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有效的教小孩加減法?

Lili的生活日記


每個小孩在父母眼裡都是寶貝小天使。伴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他們的身體和智力也在發生變化喜怒哀樂也表現出來。有的孩子一歲多話語早試圖與大人交流。在二歲到三歲之間父母會讓他們認知各種玩具水果及一些數字開始了人之初啟蒙早教了。那麼我們如何教孩子認識這些又可以讓孩子記住?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對看到聽到的都會好奇和感興趣。不過每個孩子對周圍事物反饋和接收信息是不同的存在差異。最有效的方法教孩子快速學會1~10以內加減法就是第一步認數最好用實物這樣很直觀符合孩子的心理。象水果一類做教具從1+1到1+9加,第二步數數讓孩子自己先數對了及時鼓勵,錯了讓孩子重數直到完全對了。學會了加法再減法,一個蘋果吃了還剩幾個?以此類推,多的減少的告訴孩子,利用孩子的小手訓練加減法也會有效果,還可以用撲克牌教孩子加減減法。總之找到合適的方法寓教於樂地教孩子的學習方法會事半功倍。


喀秋莎61589681


分享一個我給三歲孩子做的加減法啟蒙的方法。

感知10以內的加減法

目的:藉助具體事物感知10以內的加減法(圖例只是加法)

形式:我告訴他我按數字擺放了雪花片,請他來幫我檢查一下我有沒有擺放正確

以5⃣️為例,他會發現我只擺放了4個,然後他補充的時候刻意要求他把少的那個距離遠一些擺放,這樣感知會更直觀一些

當他“糾錯”完之後,首先是通過點數的方式檢查,接著利用天平玩具檢查

如圖,左邊4個小狗,右邊一個數字5⃣️,請他讓讓天平平衡

首先引導他說出哪邊重哪邊輕,之後引導他在輕的那一邊補充合適數量的小狗

注意事項:

1⃣️建議加減法先分開練習,熟悉之後再混合

2⃣️這個年齡階段不需要把這個活動抽象的告訴他“這就是加法,這就是減法”,只需要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我覺得抽象化的部分可以等到上學之後讓老師來幫助完成,我希望的是到那個時候,他會想起來老母親曾陪他玩的這個遊戲🤣





帶娃大嬸兒王發發


最近我在給二年級的孩子講1000以內的加減法。發現有幾個孩子的計算能力太差了。別說跟班裡的優秀學生比了,就是普通學生也已經落下他們一大截了。

這幾個孩子在一年級裡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就比別的孩子慢。10以內數的合與分達不到脫口而出的地步,還要偷偷的數手指頭。

到了20以內的計算時,首先20以內數的組成不太清楚。比如18由1個十和8個一組成,所以10+8=18 或者18-10=8 這是不進位的20以內的加減法。

20以內進位和退位的加減法,教過一年級孩子知道,進位加法用的是湊十法,退位用的是破十法。

大家看看這裡面突出的還是“10”,其實在一年級裡把10的合與分掌握熟練才是最基本的。

但是很多家長在訓練孩子的時候,注重的是數字的計算問題。包括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許多家長都是給孩子用數學卡片做了大量的計算,其實孩子對於計算已經很厭煩了,但是提高的不太多。

班裡一個小女孩的媽媽在一年級上冊的時候。就沾沾自喜的說自己孩子100以內的數的加減法都會了。但是現在這個孩子的計算能力並不高,1000以內的數計算常常出錯,只是開始時孩子的媽媽進行了強化練習,才有的結果,但是她對於數學計算的原理並不清楚,所以後來計算能力不是很高,並且她一做計算題就覺得麻煩,不想做,就是在小的時候,家長就讓她大量做超過她智力水平的計算題,她感受到的不是樂趣,而是枯燥無味。所以現在做1000以內的計算題她遲遲不做,覺得計算很麻煩,也經常出現很多的錯誤。

那麼怎麼有效的教孩子的加減法呢?

首先是不要急於給孩子出加減法的計算題,而忽略了孩子領會加減法的意義。

加法是把兩個數合成一個數的運算。

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這是加減法的意義。但是不能直接給孩子去表述。一定要利用實物去感知這個過程。

不管是老師、孩子家長都不要粗暴的直接就運用加減符號去做計算題。

加法:

自制的教具也好,身邊的實物也好,色彩鮮豔的,令孩子感興趣的都可以使用。

比如:我手裡有一朵花片,小明給了我一朵花片。那麼我現在有幾朵花片?

孩子會快速說出2朵,那麼這時就邊說1和1合起來就是2.然後寫出算式:1+1=2

現在老師手裡有2朵花,我送給小紅一朵,老師手裡還有幾朵?

要學生感知減法就是從總數里去掉,很多小孩子出現計算時用小數減去大數就是搞不清楚誰是總數。知道總數後,再知道去掉、吃掉、飛走等等現象都是用減法表示。這時在寫出算式:2-1=1

以此類推由1到10變換花樣給孩子把10以內的數的分與合掌握好。算式達到張口就說的地步。

其次是20以內的不進位、退位和進位退位的加減法練習方法。

不進位和不退位的加減法訓練前,先要學生練習11到20之間數的組成。

比如11就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12就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20是由2個十或者20個一組成。

根據這些就寫算式10+1=11 10+2=12 ······10+10=20 減法:11-1=10 11-10=1

12-2=10 12=10=2·······

這樣的算式寫的多了,孩子根本就不用計算,直接印在腦子裡張口就說出來了。

第三點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這一共有三種方法。加法用湊十法,減法是破十法和平十法。我們只講破十法,有的版本講到了平十法。

用圖片解釋下會更清楚。

一般都是破小學和大數湊成10,但是考試時也有給小數湊成10的,可以靈活些,多加訓練。

破十法。

舉個例子給大家講一下。

14-9=()14-9=4+1=5


15-8=() 15-8=5+2=7 明白了沒有以此類推掌握起來很快。

平十法。

破十法和平十法的區別在於,破十法是先減後加,平十法是連減。孩子喜歡哪個,就教孩子在做題過程中用哪種方法好了。

第四點、加減法的應用題,在小學一二年級很有特點,要教會孩子抓住主要的詞去判斷用加法還是減法。比如“一共”“原來'用加法計算,而“還剩“等等用減法計算,要教會孩子總結經驗,數學學科是個有規律可循的學科,有邊學習邊總結,這樣孩子學習才會有進步,對於學習的內容有有個體系的感覺,不要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在學什麼,被動的機械的學習肯定不會有良好的結果的。

這是我的一點的看法,如果友友們有補充說明的,可以在下面分享你的意見或者建議。


淺淺的教育


深圳精英數學團隊為你解答分享:

大家好,我們是深圳中小學數學培優教育領域個性化輔導領航者

我們深圳精英數學團隊認為 :

1. 先易後難

算術是比較複雜的,而對孩子來說,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學習較難的算術,很難讓他們接受。家長可以將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數學學習中,例如去超市買蘋果,讓孩子自己挑選,並數出數量,等到回到家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洗兩個蘋果,一人一個吃掉後,問孩子還有多少個蘋果。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覺的接觸數學並學習數學,可以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而且也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運用分解技巧

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3 大數記心裡,小數上下加減

加法: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

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5、

4、3, 之後得出結果6-3=3

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幼兒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4 需要幼兒掌握的一些識記的東西

第一個需要識記的是:10加幾就等於10幾,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個需要識記的就是1+1=2 2+ 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這樣記住了以後,進行20以外的加減法運算,對孩子來說,就不會很難學;

5 鞏固成果

家長要經常給孩子出題目,只要有空閒時間就提問,而且問的時候語速要快,要給孩子一種緊迫感,這樣可以鍛鍊孩子思維的效率,而且多次練習能夠讓孩子的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從而提高算術能力。如果家長在問的時候孩子能夠快速的答出來,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表揚,例如“真棒!”,“真厲害!”這些話語,會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對數學算術產生興趣,認為學習數學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1、使孩子理解加法與減法的含義,結合生活中的情景,體會加減法的應用,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

2、先讓孩子複習一下5以內的數的分與合,問孩子4能分解成哪兩種可能,5能分解成哪兩種可能,再創造情景,說花園裡有3個小朋友又來了兩個,現在成幾個小朋友了?

教孩子會讀3加2等於5.並且學會公式的寫法,認識加號和等號。三個小朋友和兩個小朋友合起來就是5個小朋友,加也就是合起來的意思。等號呢就表示是。3個和2個合起來是5個。

3、相同的方法,開始教孩子學習減法,花園裡一共5個人,走了2個還剩幾個?

教孩子5減2等於3.減法中減去就是去掉的意思,5個去掉2個還剩3個。讓孩子看圖觀察列出下面的等式。帶孩子多讀幾遍加法和減法的等式。

4、最後讓孩子獨立完成課後的練習題,並幫助孩子分析解題過程。


卓越麥斯2020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學加減法,那它最基礎的一步就是孩子必須要學會,1~100的數數,再還有就是100~1的倒數,就是20以內的點數取物至少也需要知道。



對於孩子學運算,提醒注意兩點:其一、學前兒童在學計算時,是在於啟蒙,主要是讓孩子對計算有興趣,活化他的頭腦,發展他的思維,而不在於要學的多,學得深,所以不要追求運算的難度。

其二,要根據孩子的可能與需要才施教,孩子們學數學是存在差異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學,就應該施教,若孩子有困難、有反感,就不要強加於孩子。



在教孩子學習加減運算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多練習10以內的運算,因為這是進位退位運算的基礎,如果10以內的運算算清楚了就好辦,要不然10以後的運算就會很糊塗。家長起初可以用一些孩子玩的玩具或者孩子喜歡吃的水果用來當道具,來先引起孩子的興趣再慢慢引導孩子去學加減運算。


朱媽媽


教育孩子學習加減法的方法很多,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建議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學習,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1.最常用牙籤幫助計算。剛剛接觸加減法的孩子對數字比較沒有概念,不明白為什麼數字加數學會得到不同的數字。牙籤是實物,用於表現計算方式會很形象,放1根再加1根就是兩根,代表1+1=2,通俗易懂。

2.背誦加減法口訣。網上下載口訣表,每天要求孩子背誦,背誦熟悉後,孩子做加減法可以心算,不會感到吃力了。

3.購買一些帶計算珠珠的計算玩具,一般每個顏色代表一個數字,各種顏色相加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這種學習翫具既可以當玩具還可以用來學習,非常有趣,孩子容易接受。

4.做大量練習題。家長自己出題,或者從網上下載加減法算術題,從簡到難,每天練習50-100題,堅持10周左右,孩子計算能力會大大提高。

加減法是孩子初次接觸的數學計算,也是數學的基礎運算,需要家長重視,但也不要過份擔心,只要孩子不粗心,學習基本是沒有太大難度的。


美食的風聲


加減法可以分為十以內的加減法二十以內的加減法,其他的都可以用這兩種列豎式解決。十以內的加減法是一年級上學期的知識,在課堂上主要是一些生活裡的東西以圖片的形式展示,通過數數列式來熟練掌握,在家庭中,家長可以把課本里的一些算式通過水果、玩具、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讓孩子熟練掌握,比如孩子愛吃的水果,讓孩子來分水果,有十個蘋果,給爸爸兩個,還有幾個?通過真實的情景再現,最後關鍵是讓孩子列出算式寫出得數,慢慢次數多了,十以內的加減法孩子能很好理解並掌握,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不要著急,千萬不要讓孩子背算式得數,認識數字感知數字對於數學的學習很重要。二十以內的加減法教材有“”拆十法,湊十法”對於孩子的學習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家長同樣可以以生活裡常見的東西為例進行反覆訓練。家長如果不會可以買一本隨年級同步的口算題卡看看,再對孩子指導,一年級上學期口算題卡最好是圖形多的那種,以數數列式為主,一年級下學期加了一部分數的拆分的那種,家長看看課本再買,任何一科的學習教材都是最好的老師,家長不要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溫州閒事伯


一個具體的好問題:

怎樣有效的教小孩加減法?

孩子學習加減法不是記憶多少口訣或公式,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孩子體驗,學習有樂趣、有畫面感、能互動的“情境”式體驗學習;其次,是讓孩子講授學習所得,向孩子學習;再次是孩子們在遊戲中相互學習;最差的是要求孩子“死記硬背”


我們家孩子3歲,帶他坐公交車就與他一起學習加減法和物理中的慣性等知識。效果還不錯,但需要“循序漸進”的“刻意練習”。

希望對您有幫助,歡迎您繼續留言交流。

育鄰人 致力於踐行文明禮儀【適合當代社會的】,從小事、從現在、從我做起,做中國好鄰居、做好中國鄰居,為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還孩子一片健康快樂成長的樂土。歡迎您持續關注,關注 育鄰人 共同育鄰


育鄰人


之前自己教小朋友加減法的時候,氣得抓狂,但後來他自己在app上學會了,倒也省事,現在看他做加減法,也沒搞明白他是怎麼算的。但感覺加減法這種沒必要太早教,小孩的邏輯思維成熟於七八歲時,到時候教理解起來應該會更快一些。


三十問車


不要刻意的當成教學。從孩子咿呀學語開始就讓他有數的印象,也就是說在照顧他生活起居的同時,就教他識數,伴隨他長大逐漸教他,多,少,數100個數,熟練後教加減,練速度,準確度。總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教孩子學算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