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花320萬買房,卻被兒子拒之門外!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新劇《安家》,堪稱奇葩家庭的縮影,裡面的各種父母和子女,讓人看得血壓升高。

前有勒索女兒100萬,還要女兒幫弟弟還房貸的“吸血鬼”親媽——潘貴雨;

後有吃苦一輩子,320萬全款買房,卻被兒子兒媳拒之門外的悲慘父母——老嚴夫婦。

對於老嚴夫婦,網友們紛紛表示:“不孝子真是看得我心絞痛!”“好氣啊!老嚴夫婦真是太可憐了!”“那個兒子不是人,爸媽這麼辛苦養大他,結果就這樣嫌棄自己親生父母……”

父母花320萬買房,卻被兒子拒之門外!把孩子養成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卻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老嚴夫婦在上海漂泊了大半輩子,靠著賣包子攢錢,就想給兒子在上海買個房子。

老嚴夫婦通過房似錦的介紹,看中了一套房後,選擇一次性付清全款。

在籤合同的時候,分文未出的兒媳婦竟然與兒子合謀,以懷孕討得老兩口歡心,希望能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父母花320萬買房,卻被兒子拒之門外!把孩子養成

老兩口本來愣了一下,但一聽到兒媳婦懷孕了,立馬就上頭了,再加上也經不住有心機的兒媳婦的軟磨硬泡,就同意把兒媳婦的名字加在了房產證上。

房子過戶之後,老兩口高高興興地拿著一大堆行李,準備過去與兒子兒媳同住。

來開門的竟然是親家母,一開口居然是:“這剛才還跟軍軍他們說呢,哪天請你們過來做客,這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父母花320萬買房,卻被兒子拒之門外!把孩子養成

老兩口回自己的家,居然成了“做客”,但礙於情面,兩人即使心中難受,面上仍是尷尬笑著。

更氣人的事情來了!

聽到動靜的兒子和兒媳出現在客廳,兒媳看見他倆,翻了個白眼,從鼻孔裡哼了一聲,轉身就回屋了。

兒子遲疑了一會兒,走到門口,老嚴夫婦滿懷期待地看著他。

兒子竟然說:“你們先回去吧,有空我再去看你們。”

父母花320萬買房,卻被兒子拒之門外!把孩子養成

嚴叔嚴嬸只能尷尬地說“我們就是過來看看,看孩子們好不好。”臨走時還叮囑兒子,照顧好兒媳婦,多幫丈母孃乾點活,不要老惦記他們。

父母花320萬買房,卻被兒子拒之門外!把孩子養成

被兒子拒絕的老兩口,只能拖著三輪車回家,可是出租屋已經到期了,兩人連個落腳的地兒都沒了。

嚴嬸難免心中有氣:“咱們辛辛苦苦,一輩子的錢買了房,落不著住,親傢什麼都不管,一分不花,就住進去了。”

父母花320萬買房,卻被兒子拒之門外!把孩子養成

沒想到,嚴叔居然說:“咱們做父母的,不就是為兒女做貢獻嗎?”

明明是花了320萬,終於認清自己養出一個白眼狼的事實,到頭來居然還在為兒子說話。

■孩子變成白眼狼,多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沒有孩子天生就是自私自利的,很多時候,孩子變成自私自利的人,是因為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問題。

一些父母以愛的名義,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對孩子千依百順,生怕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委屈。

這樣的場景,大家熟悉嗎?

上學或放學路上,家長揹著孩子的書包,讓孩子心安理得的空著手,甚至還要家長抱著、揹著;

不管孩子多大了,家長每次都把飯給孩子盛到餐桌上,甚至幫孩子夾菜、剝蛋殼、給孩子餵飯,所有好吃的都最先給孩子吃、甚至只給孩子吃,從來不讓孩子參與做菜盛飯,讓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吃獨食的習慣;

孩子不小了,家長依然為孩子穿衣服、穿鞋子、繫鞋帶,幫孩子洗臉、洗腳,從未讓孩子洗過一雙襪子,讓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的習慣;

家長自己穿著幾十塊的衣服鞋子,卻給孩子買幾千塊的大牌衣服鞋子;

家長自己用著舊手機,卻給孩子買最新款的手機和電腦;

……

家長為孩子做的太多了,導致孩子的物質需要被過分滿足,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孩子向父母索取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受之無愧,而父母對孩子依然是有求必應、盡全力滿足。

不知不覺間,父母親手培養出了“小白眼狼”。說得直白一點,家長這是“自作自受”。

今天,孩子認為父母應該為他背書包、做飯洗衣、買手機,明天,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應該滿足他出國留學、環球旅行、買奢侈品、買房子、買車子的要求。

如果某一天,父母實在沒有能力給予孩子想要的東西,孩子可能就會心生怨恨了。

還記得九年前那個在機場弒母的24歲留學生汪佳晶嗎?

他在日本留學5年,從未打過工,學費和生活費都由母親承擔,而他的母親每月只有7000元收入。

汪佳晶從未心疼母親掙錢不易,花錢一向大手大腳,經常呼朋喚友去一些高檔區域消費,每次消費更是逾萬元,每年的學費和日常開支高達40萬元。

就是這樣一個只知索取的兒子,汪母還是傾盡所有,想給他最好的,兒子一伸手,她就四處籌錢給兒子寄過去。

汪佳晶再次要生活費,汪母四處舉債,實在拿不出錢,汪佳晶憤然回國。面對前來接機的母親,他沒有充滿感激的上前擁抱,而是拿出攜帶的兩把尖刀刺了她9刀。

24歲的青年,早就應該自立了,靠自己打工來賺取(或部分賺取)留學費用。但他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母親含辛茹苦提供的溫室生活,當母親拿不出錢,他的心中只有怨恨,最終化作了可怕的利刃。

汪佳晶被捕之後,記者去採訪他,說起持刀刺母親的事,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就是覺得母親是在騙我,不是沒有錢。我很氣憤,就一下子爆發出來了......”

父母花320萬買房,卻被兒子拒之門外!把孩子養成

汪佳晶的所作所為,正如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所寫的:“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不知道感恩的孩子,即便父母為他付出的再多,在他的眼裡,也不過是常態,一旦這種常態被打破,心中的怨恨就會吞噬他。

而在後續的庭審中,汪母竟然表示非常後悔,因為自己做母親的“不稱職”,沒有及時帶兒子治療精神疾病。

汪母的行為,真的是印證了那句話:“慣子如殺子。”

父母無原則、無底線的溺愛,是毀掉一個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父母對孩子無節制的溺愛和縱容,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和愛是理所當然的,一再挑戰父母的底線,等到孩子成年以後,輕則啃老,無法過好自己的一生,重則走上犯罪道路。

當年這個案件讓父母們警醒:教導孩子懂得感恩、學會為自己負責有多麼重要!

■讓孩子體會生活的苦,對得到的一切學會感恩

為人父母,當然願意為孩子付出辛勞,這也是父母應盡的義務。但是,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只顧著自己埋頭負重前行,也要讓孩子看到生活的辛苦,對得到的一切學會感恩。

之所以強調要讓孩子學會感恩,並不是要從孩子身上索取什麼,而是為孩子的一生髮展著想,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付出。

因為懂得感恩,孩子會更容易看見愛,感受到愛,並向別人回饋愛。

因為懂得感恩,孩子對於人生中來之不易的幸福,將倍加珍惜,用心呵護。

如果家長真的愛孩子,不想把孩子養成一個“白眼狼”,首先要想通這個問題:我們養孩子的目的,不是一輩子把孩子捧在手心裡“疼愛”著,而是為了讓孩子早日長大,早日學會獨立奔跑!

在這個世界上,父母最不該溺愛的人,就是自己的孩子。

父母千萬不要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不要全家人圍著孩子轉,不要替孩子做的太多。

在國外,孩子從小就要幫家長做家務,德國和西班牙甚至將兒童在家必須做家務寫進了法律裡。

做家務,除了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更讓孩子在幫助父母做家務的過程中,體會到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並不輕鬆,瞭解父母的辛苦,從而更加理解父母,感謝父母的付出。

在德國,孩子從6歲開始就必須幫助父母幹家務。孩子要是拒絕做家務,父母可以去法院起訴孩子。孩子要用零花錢,就必須勞動。

父母花320萬買房,卻被兒子拒之門外!把孩子養成

曾經看過一個去德國留學的孩子寫的文章,這個孩子要去柏林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父母多方打聽,為他找到一個當地好友,懇求對方做孩子的“租賃媽媽”。

在德國“租賃媽媽”家裡,這位留學生髮現,德國孩子每天都要做家務來換取零花錢,要洗碗、收拾房間、外出購物、為全家人擦鞋……

他問德國孩子:“你不累嗎?”

德國孩子回答:“有點累。不過,難道你父母工作掙錢的時候不累嗎?既然父母幹活也累,我們怎麼可以怕累呢?”

有一天,這位留學生正在教室上課,一個穿制服的叔叔來找他,告訴他:因為拒絕做家務,現在你受到了法院的傳喚,將面臨長達10頁的指控。留學生嚇得差點暈過去,原來,“租賃媽媽”也給他佈置了週末的家務活兒,但他一次都沒做,覺得“我是客人,她不會對我怎麼樣”,沒想到人家真的去法院起訴他了。雖然他只是寄宿在別人家,但也好比是人家的孩子,必須做家務。最終,他去法院領回了一張500歐元的罰單,並寫下了保證書。

德國“租賃媽媽”後來跟他溝通:“你不要見怪,我去過中國,也知道你們中國父母的想法,他們認為,不讓孩子做家務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可是,在我們德國人眼中,這卻是害孩子。我們認為與其讓孩子做寄生蟲,不如教給他們勞動的技能,這樣他們長大之後才能有出路,才能找到自己的飯碗。”

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白眼狼”,請經常提醒自己放手,不要替孩子做他分內的事,從讓孩子承擔家務開始,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相信孩子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別什麼事情都想盡辦法去滿足孩子,要讓孩子懂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要靠自己努力勞動才能得到。

願所有的家庭都培養出懂得感恩、獨立自主的孩子,願所有的孩子和父母都被對方溫柔以待。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謝謝讀者們支持我的作品,同時喜歡的話請點贊關注並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