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随着黑船事件的爆发,日本这个封锁多年的岛国,终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国门。而腐朽落后的幕府政权也无力应对困局,只能让日本沦为西方列强的玩物。在这种局面下日本的仁人志士们决心对日本作出改革,而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推翻腐朽的幕府政权。尽管他们希望以“大政奉还”的方式,让幕府退出历史舞台。可是权利的斗争从来都不是无血的斗争,随着讨幕派和佐幕派的斗争日益加剧,惨烈的战争最终也无法避免,鸟羽伏见之战则成为了戊辰战争的序幕之战。

一、前途未明的王政复古令

在1866年6月,幕府决定对素来不听号令,执意攘夷和反对幕府的长州藩发动第二次长州征讨。但这一次的结果却与上一次的结果大相径庭——幕府军虽然也有装备近代化的火枪,可是整体素质却不如已经学习了西方军制的长州藩的对手,很快在交战中落入下风。雪上加霜的是幕府将军德川家茂也在1866年7月病逝,这对于幕府势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不得已只能请求朝廷下令停战。新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于12月5日在江户继任(今日的东京),可仅仅过去二十天之后,支持幕府的孝明天皇就在京都驾崩。

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有关于第二次长州征讨的态势图,不知道为什么日本画作风格

此时局势对于幕府空前不利,在1867年3月末,西乡隆盛率领700名士兵保护萨摩藩藩主岛津久光进入京都。此后在5月份,萨摩藩与土佐藩缔结了以“武装推翻幕府”为核心的“萨土密约”,这标志着倒幕运动将进入武力推翻幕府的阶段。同年10月14日,朝廷也下达了“殄戮贼臣庆喜”的“讨幕密诏”,密诏先后得到了西南诸藩的支持,萨摩藩和长州藩则最先派兵抵达京都。12月9日,朝廷颁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将重建国家政权,并勒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

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

可是德川庆喜能甘心交出自己的权利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故此德川庆喜采取了十分激烈的对抗措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使节交涉,德川庆喜将外交权保留在了幕府一方。如此一来幕府势力就等于得到了国外的支持,胆子也就壮了起来,甚至于公然的向朝廷叫嚣,要求朝廷收回“王政复古大号令”。这个时候朝廷内部反而出现了分析,比如说诸多藩国对于萨摩藩和长州藩的强硬举动,而土佐藩和朝廷更是一度动摇,乃至出现了朝廷一度下诏承认德川庆喜的权利。如果任由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倒幕运动就可能功亏一篑。

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西乡隆盛,日本维新三杰,也是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功臣

在这种危机关头,西乡隆盛想出了一个说不上高明,却异常好用的主意来——他命令隐蔽在江户的相乐总三率领潜伏在江户的“赤报队”伺机起事,迫使幕府先一步采取过激行动。相乐总三遂带人在江户城里到处抢劫纵火,不停的对幕府势力进行挑衅。无法忍受挑衅的庄内藩遂对江户城里的萨摩藩宅邸展开报复,幕府的强硬派也借此机会主张采取强硬措施。最终德川庆喜决心采取强硬手段逼迫朝廷就范,遂率兵从大阪15000人向京都进发。与此同时,京都城内萨摩军和长州军组成的政府军约5000人也在京都布防,一场大战似乎在所难免。

二、朝敌?贼军?

此时幕府军兵力约有15000人,在兵力上占据主动权,但是德川庆喜本人似乎并不希望采取过于强硬的手段打击政府军,从而赢得这场战争。

因为相比于幕府军,政府军毕竟有刚刚继位的明治天皇支持,等于握有“大义”,如果贸然对京都采取打击,无疑是一种叛逆之举,很容易被污蔑为朝敌。(在日本文化里,握有大义代表行动的正当性。而如果被污蔑为朝贼,那差不多就快被杀头了)而此前朝廷的动摇也给了德川庆喜一种希望,认为双方最终不会爆发大战,仅仅会以一种战场议和的方式结束纷争。

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照片中为幕府军士兵,实际上部分幕府军人士也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

所以占据兵力优势的幕府军并没有采取过分激烈的行动,部队以长队列开进的同时,炮兵被布设在了队伍的最前方。士兵虽然有装备法制米尼斯步枪,但是所携带的弹药数量十分有限,且步枪中没有装填子弹。其将领也大多身穿礼仪用途的甲胄,而非具备实战用途的甲胄。整个部队的行军速度十分有限,近乎是龟速行动。可以看出,德川庆喜本人是希望采取武装谈判,而非直接对抗。希望通过展示军容形成威慑力,从而和平进入京都,拜见从未谋面的明治天皇,并解决自小御所会议之后的种种误会与冲突。

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大久保利通,日本维新三杰,也是伪造“锦旗”

然而相比于幕府军并非为了战斗而来,政府军则是一门心思要和幕府兵戎相见。此前他们最为担心的就是幕府军兵分多路,让兵力处于劣势的政府军疲于应付。但是德川庆喜的做法避免了他们所预料的最坏情况,那么此时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设法给幕府军扣上一顶“朝敌”的帽子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顺利的打压幕府军的士气,并且将幕府军变为“贼军”。为此大久保利通还特意准备了伪造的“锦旗”——因为按照日本的水户学说,如果和持有“锦旗”的一方作战,则注定成为贼军。这对于身为水户学说支持者,将“尊王观念”视为行为准则的德川庆喜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打击。

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这个就是“锦旗”,在日本它有特殊的意义

然而德川庆喜的自我克制与不惜代价都要避免开战这一点,着实让萨摩藩和长州藩倍感棘手。因为如果幕府军毫无开战的意图,仅仅是进行一场武装游行,那么他们也没有理由对幕府军开战。所以为了给幕府军扣上一个“贼军”的帽子,政府军也是多出奇招。其中萨摩藩士兵拦截了前来交涉的幕府军人员,同时命令预设的炮兵阵地向幕府军开火。此时被打的措手不及的幕府军已经来不及做出调整,只能仓促的和政府军展开战斗,鸟羽伏见之战就此爆发。

三、鸟羽伏见之战

此时政府军在京都西南方的鸟羽町和东南方的伏见町构筑了防御工事,其中鸟羽有2000名士兵防守,伏见则有2100名防守。另外政府军还在地势较高的东北方向构筑了三处可以俯瞰战场的炮兵阵地,分别是:御香宫、桃山、龙云寺。政府军的这种防御部署明显是为了避免己方的人数劣势,希望依托狭窄的街道和街垒工事来限制对方的兵力投入,并将其置于自己的火力之下。在这种地形的限制下,幕府军很难发挥自己的人数优势,且会将自己完全暴露于政府军的射界中,进攻注定会遭到万弹攒射。

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鸟羽伏见之战的战斗态势图

1月27日,鸟羽伏见之战打响,幕府军因为是在行军中突然遭到攻击,所以陷入了慌乱之中。被安置在队列最前方的炮兵也成为了战争最初的受害者,而鸟羽和伏见两处的与政府军交涉的幕府军代表也先后遭到了攻击。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没有任何好说的了,双方骤然间就陷入了焦灼血战之中,幕府军被迫顶着政府军的炮火展开冲锋。

可是鸟羽和伏见的两处街道军备构筑了防御工事,幕府军的冲锋遭到了迟滞,而狭窄的街巷也限制了他们的发挥,冲锋部队彻底变成了活靶子,几乎是每次冲锋都以失败告终。

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日本影视作品中,御香功炮兵阵地开火的场景

眼看战局逐渐不利于幕府军,驻扎于伏见奉行所的新选组决心从侧翼发起突击,突击方向则是御香宫的政府军炮兵阵地。

这个判断可以说十分准确,如果能够拿下直接为伏见町的政府军提供火力支持的御香宫炮兵阵地,则伏见町的政府军阵地将丧失一半的火力支持。这样的话幕府军就有希望突破政府军的防御,从而逆转不利的战局。新选组和幕府军武士组成的敢死队越过胸墙发起突击,但是却被政府军的步枪火力阻拦。纵然新选组的武士各个武艺高强,却也逃不过被步枪放倒的命运。

武装倒幕的开始,戊辰战争的序幕,幕府军和政府军的鸟羽伏见之战

有关鸟羽伏见之战的浮世绘风格画作

新选组可以说是幕府军的一个精神支柱,如果他们都冲锋失败的话,那么幕府军的士气自然大幅度下降。更为致命的是,大久保利通此时已经把讨幕一事放到了朝议之中,并即刻任命仁和寺宫嘉彰亲王为征讨大将军。如此一来他们就真正意义上的把幕府军变成了“贼军”,而伪造的锦旗也被政府军拿了出来,政府军官兵高呼“我は官军わが敌は!”(我乃官军敌为贼!)。闻听自己成为贼军的幕府军士气大幅度下降,久攻不克的战局也让幕府军军心涣散。迫于局势,德川庆喜只能在1月29日下令撤军,鸟羽伏见之战基本以政府军的胜利告终

结语

此后政府军趁势展开追击,幕府军则先后遭到了两次友军反水,最终艰苦的返回了大阪。面对政府军的穷追猛打,德川庆喜知道已经不可能守住大阪,遂在30日趁着夜色乘船逃回了江户。而政府军则顺利攻下了大阪,取得了西南诸藩的支持。鸟羽伏见之战可以说是政府军武装倒幕的开始,也是戊辰战争胜利的开端。这场战争最终将对日本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变革的齿轮也就此开始转动。

参考文献:《戊辰战争全史》

《日本近代史》

《日本的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